汉语大全>名人创业>一位贫困大学生的创业路(一)

一位贫困大学生的创业路(一)

详细内容

两间七八十平方米的门面房,一间是仓库,货架上整齐堆放着各种各样的钢材。另一间门面房被隔成三个空间,分别是仓库、办公室和卧室。不大的空间被安排得整洁而大方,这就是丁俊林的创业基地。

  6月29日,笔者来到位于马鞍山市的丁俊林的“飞天”钢材经营部。一无财力、二无人脉、三无经验,从起初每天为资金周转发愁,到如今货源和销售量趋于稳定,23岁的丁俊林讲述了自己的创业故事……

  丁俊林出生在枞阳县一个贫困农家,高中时,父亲病逝。哥哥姐姐外出打工,支持他的学业和全家的生活。2007年,他考上了安徽工业大学工商学院建工系给排水专业。报到那天,他买完被褥床单和一些简单的生活用品后,只剩下不到300元钱。他精打细算,每天只吃学校食堂里的特价菜,每月的生活花费不到100元。

  除了努力学习外,丁俊林利用节假日和课余时间拼命打工挣钱。搬啤酒、发传单、码图书、做家教、端盘子、打扫卫生……“最多的时候,我同时接下了六七份活,累是累了一点,但这些经历成了我日后走向社会一笔宝贵的经验财富。到毕业时,我还攒下了近2万块钱呢。 ”丁俊林笑着说。

  “现在这个钢材店,是我和大学同学徐开飞合伙创办的。 ”丁俊林介绍说。同学徐开飞有一个亲戚早些时候做过钢材生意。丁俊林和小徐2011年大学毕业后,从亲友处东挪西凑了7万元钱,租下一间店面,取名“飞天钢材”,开始了创业。

  资金短缺、寻找货源和销售渠道……诸多问题一下子摆在他们面前。他俩找到共青团马鞍山市委、市人社局咨询对大学生创业的帮扶政策。 10多天的时间,10万元无息贷款就申请成功了。

  “刚毕业的学生,也能开店卖钢材? ”无数次推销钢材,却被人这样冷冷拒绝。两人在外面跑了近两个月,才签来了第一个2万多元订单,却因为没经验用错了计算方法,不仅没赚到钱还赔了2000多元。

  为了最大程度地开源节流,他俩吃住在店里,自己做饭,晚上打地铺。两人骑着三轮车接货送货,外出谈生意尽量坐公交车。

  进货、打款,有时候给厂家打过款后,身上一分钱都没有了。 “后来我不得不厚着脸皮去跟供货商谈判,说了很多次他们才答应不用打款就先发货。那段时间真的挺难的,亲友们都说我们该找份稳定的工作,这样做下去怕是不会有什么好的结果。 ”

  但两个年轻人坚持了下来。2012年初,丁俊林买了辆二手三轮车,起早贪黑地到处推销钢材。不管多少销量,他们都会按时按量给客户送上门,在价格上尽量让利给顾客。靠着诚信经营渐渐打开了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