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农民工创业>开县人返乡创业吸纳农村劳动力5.8万余人

开县人返乡创业吸纳农村劳动力5.8万余人

详细内容

  开县人返乡创业 吸纳农村劳动力5.8万余人

  昨日,在开县赵家工业园区的东莞鑫泰电子公司开县分厂,上千名员工在生产线上井然有序地忙碌着。

  厂长易炳绪是开县人,20多年前就到东南沿海打工,5年前和哥哥一起,在东莞投资兴办了鑫泰电子公司,专门生产各类数据线,年产值上亿元。去年下半年,他们响应家乡的号召返乡创业,计划投资2000万元,征地400亩,在开县办一个分厂。

  易炳绪说:"政府非常支持我们,在征地、招工、办理各种手续方面给了很多优惠和帮助。目前新厂房还没修好,政府就借斤我们这个临时厂房。"

  开县是我市的劳务输出大县,开县人的足迹遍及大江南北。随着开县招商引资、开发建设的步伐加快,不少开县老板选择回乡创业兴业。

  家在汉丰街道的祁中秋,本在深圳有一份待遇优厚的工作。听说开县在搞"万元增收工程",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有一手食用菌种植技术的他立即辞掉工作回到家乡,投资1130万元,搞起了"鸡腿菇"林下种植项目。

  据不完全统计,在50多万外出务工的开县人中,在40多万人自己当上了老板,其中资产在1000万元以上的有225人,5000万元以上的有85人,1亿元以上的有28人。

  近年来,为了实现从"打工经济"到"老板经济",从"老板经济"到"归雁经济"的嬗变,开县启动"返乡创业、振兴开县"工程,开辟"返乡创业园",并与"万元增收工程"相结合,建立金融政策扶持机制,为返乡创业营造良好的生产经营环境。

  截至目前,开县返乡创业户数达到7536户,创业投资累计达到36.8亿元,返乡创业实体年产值34.5亿元,带动吸纳劳动力5.8万余人就业。

  【新闻链接】

  "开县出去打工的50多万人,起码有40万都已经是老板了!"开县政府办副主任、县劳动与社会保障局副局长刘沛明昨日说,他们一年带回来的资金有30个亿。

  开县老板们都在什么地方做什么事呢?从前,开县人自己编了个顺口溜:广东的服装,浙江的纺织,北京的餐饮,上海的拆房,西藏的旅游(开旅游车)。

  目前,珠三角、长三角的加工企业仍然是开县人活动的主要区域,但是重心也在明显地向北转移,比如最近几年,黄海渤海周边地区就成了开县人的新目标,北京、大连的许多川味馆子、成都小吃店,都是开县人经营的。 

  位于三峡库区的镇安镇歇马村,是一个远近闻名的务工劳务村。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歇马人就已经开始外出,寻找致富之路,全村5400多人,就有2100余人在外务工、经商,开办企业。歇马人以小笼包子起步,以"童子鸡"为特色,在全国开办餐饮企业420家,年创收2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