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式福利”究竟是赔是赚?(一)
详细内容
据福布斯杂志日前报道称,谷歌CPO拉兹洛・巴克在接受媒体访谈时不经意间透露,谷歌对去世员工提供特别的优厚福利,去世员工配偶、伴侣可支领半薪10年,其间其子女还能按月领取零用钱。此消息已得到谷歌发言人证实,称这项“死亡福利”并无年资限制,也就是说只要是谷歌员工几乎都有。巴克甚至表示,当年创始人之一谢尔盖・布林曾提出,给每个有子女员工提供一名“公费保姆”,但被其他创始人否决,否则福利会更好。
“不经意”被披露的“红包”似乎越来越多:据说谷歌有自己的托儿所(这在80年代的中国不稀罕,在如今的北美可是超级福利了)。一位谷歌澳大利亚的公司发言人在被闻讯赶来的默多克系小报――― 澳大利亚《太阳先驱报》记者刨根问底时,半神秘半自豪地宣称,谷歌“并非只知道照顾死去的人,也知道怎样更好地照顾活着的人”,更多艳羡者则几乎争先恐后地指出,谷歌的高福利并非什么秘密,事实上《财富》杂志早就在“你最值得为之工作的100家公司”榜单中,把谷歌列为“最值得工作的第一家公司”,而 N财经甚至曾评论称,谷歌公司给死去员工的福利,“比其它同类公司给活人的还多”。
称赞这一做法者认为,这种优厚福利和谷歌“不作恶”、“善待员工”的传统企业文化相吻合,更难得的是,高福利并非成为“大户”后的一时兴起,而是在公司初创阶段就作出的决定。谷歌的这些福利,对并非福利国家的美国雇员而言,是极具吸引力的。
一些支持者认为,“谷歌式福利”最大的优点,是不计较享受者的年资,也就是说,不管这名谷歌员工是资深雇员,还是刚入行不久的菜鸟,其所能享受的“谷歌式福利”是相似的。要知道最需要福利保障的并非积蓄丰厚的资深员工,而是刚踏入工作岗位,或结婚生子不久的中青年员工,但在一般公司的保险、福利体系中,这些最需要福利保障的员工,恰是最缺乏这类保障的一群人,不管谷歌这样做的动机是什么,至少其思路是值得借鉴的。
但不以为然,甚至泼冷水者也不在少数。
福克斯财经是较早报道“谷歌式福利”的传媒之一,在这家传统上右倾的传媒网站的留言簿上,对“谷歌式福利”冷嘲热讽者为数不少。有人指,谷歌是“伪善者”,他们在世界各地大谈民主,却在公司内部大搞专制――― 谷歌三个创始人拥有绝对话语权,且这些福利、工资都是保密的,所谓的“谷歌福利”黑幕太多,“谁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即便真有此事,岂不会让人感到“仁慈的独裁比吝啬的民主更实惠”?这不恰好跟谷歌一向推崇的价值观背道而驰么?也有人举出希腊破产的例子,指出“大锅饭式的高福利只能豢养懒汉”,经营形势节节向上时皆大欢喜,一旦形势逆转,“高福利”和“大锅饭”就成为公司背不得、又扔不掉的沉重包袱,最终把公司和雇员一起拖入深渊。事实上,包括“休息室美食”、“特殊医疗津贴”在内,许多如今人们艳羡不已的“谷歌式福利”,王安电脑、雅虎等许多盛极一时的公司都曾采用过,如今却多成了明日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