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炒做是企业不成熟的表现(一)
详细内容
暮春三月,草长花开,万物复苏,也正是人才流动的季节,有跳槽走的,有新加盟的。企业有新的计划,想用新人来操作,员工有新的平台,想去施展,大家总要动一下,一潭死水才不正常。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有报道说方正集团助理总裁周险峰要出走海信,而海信这里却欲盖弥彰,让整个事情扑夙迷离,十分诡谲。
在职场中,我们看过太多这样的故事了,人才和老板谈判说:“老板,有人要挖我去做高管,是业内企业,你看我去还是不去呢?”老板往往要长考一下,说:“这个事情很难说,去还是不去,要看你自己,不过我这里能给你提供***的条件,他能提供吗?我还是希望你留下。”于是人才找到对方公司说:“不行呀,老板不让走,给我开出***条件,你看我还怎么过来呢?”于是对方公司说:“你们老板能给的,我们也能给”。于是开出更优惠的条件。在这样的拉锯战中,人才可能是胜利者,从中取得最大收益。也可能失败者,因为这两家都不是傻瓜,他们会想:“拉扯了半天,被这小子给涮了。”于是人才就掉在“空”里,只好感叹“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只要你没有当老板,跳槽就是职业生涯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有老板炒你,也有你炒老板。一般来说都是完成了转变,甚至做出了业绩,才对外界宣布,很少有事先说出来的。如果事情还在进行中,还不成熟,为什么要说出来呢?这样的炒做有什么意义呢?
我们看到前微软中国区总裁唐骏的跳槽,多么的干净利索!他离开了以后,微软说他好,当年为微软做出了突出贡献,授予了“荣誉总裁”证书。盛大也说他好,将带领盛大,走向未来。真象报道所说的“微软体面嫁女,盛大隆重迎亲”。唐骏的跳槽显示出了职业经理的风范,这才是正常的跳槽。而象周险峰这样,刚跳到半路,就在炒做媒体,不管是主观愿意,还是被媒体发现而暴光,都是没有职业操守的表现。象馒头还在锅里,火候没有到,就揭锅了,不是让馒头的热气跑了?怎么能熟呢?方正、海信,社会各界对这样的行为怎么看呢?他们会觉得拿不同的老板互相打压的行为很好吗?会觉得这样很职业吗?很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