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员工敬业吗?(一)
详细内容
“我只拿这点钱,凭什么去做那么多工作,我的活对得起这些钱就行了。”经常,我们在很多企业里都会听到这样的话,“我们那个老板太抠门了,只给我们开这点儿工资。还有,经理干的活也不比我多多少啊,可他的薪水比我高出一大块,他拿的多,就该干的多嘛,我只要对得起这份薪水就行了,多一点我都不干。”
如今的员工恼怒不已,才没心思去承受一切呢!他们对未来的事尖酸刻薄,对企业曾有的那份献身精神早已荡然无存。因此,如今要员工忠心耿耿、勤勤恳恳、创新立意,确是最让企业费煞思量。
大多中国企业里的HR都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现实――企业里的员工敬业度普遍较低。
根据相关的调查研究,我们总结归纳出了中国企业员工缺少敬业度的典型表现形式: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三心二意,敷衍了事;明哲保身,怕负责任;一味抱怨,不思解决。
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这可能是缺乏敬业度的最典型表现。”北京某仪表制造公司的HR主管李小姐说,“我们公司有一名员工,做事循规蹈矩,不迟到不早退,能力不能说不强,也有很多想法。但每次做起事来,都只是按照基本要求做完就好,他从没想过要把工作做得更好一些。象这样的员工,我们想说他又不好说他,毕竟他也按规定完成了任务。”
林华是一家银行的出纳。他的工作还算过得去――不出大错,没有顾客投诉,也不偷懒――但他从不多干一点点活。他的同事觉得他还不错:能完成工作,与大家和睦相处。但是每当有额外的需要时,他从不自告奋勇。他也不像其他的出纳一样,为缩短顾客排队时间活实施新的顾客奖励而献计献策。他总是认为:“我只是个小小的银行出纳,我为什么要做那么多?我只要做好自己的事不出错就可以了。”
三心二意,敷衍了事
“我们公司就有这样的员工,他们每天来上班仿佛就只是人来了而心没来,做起事来要不是无精打采,要不就是心不在焉,或者经常拿着个电话说个没完。”西安某化工厂的人事经理李琳女士说,“工作就像小学生在应付老师的作业,每次都是在最后关头才急急忙忙的赶完。在他们看来,反正能将经理应付过去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