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阻止员工“集体跳槽”?(一)
详细内容
“周险峰投奔海信”、“方正高层人事地震”、“PC骨干集体叛逃”……近期,北大方正助理总裁周险峰带领团队“集体跳槽”加盟海信,不但引起业界的充分关注,更是在媒体上掀起轩然大波。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接踵而至的是清华同方4员销售猛将转投长城电脑。重量级人物的出走,频繁的集体流动,人们惊呼:PC业惊现集体跳槽危机。此次我们为读者解读“方正事件”,且听人力资源管理者如何面对“集体跳槽”。
嘉宾:某餐饮集团资深人力资源经理陈世阳
三一集团人力资源总监杜攀
联宇技术发展(上海)有限公司的人力资源经理杨王君
谁会“集体跳槽”?
随周险峰一起离开的,有担任方正科技产品中心总经理的吴京伟、销售平台副总经理吴松林以及产品总监、人力资源部门主管以及各个区域的部分渠道骨干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等。与销售经理郝毅一起转到长城电脑的是同方的3名销售业绩名列Top的大区经理。不难发现“集体跳槽”人员身上具有一些特点。
陈世阳:
一般来说,“集体跳槽”容易发生在新兴的行业,IT业表现得最为典型。作为朝阳产业,IT尚处在扩展阶段,急需大量人才,而这些人才又必须依靠团队才能发挥作用,例如IT的技术开发。因此“集体跳槽”多发生在这样的新兴并迅速发展的行业,而在餐饮业等较为传统的行业就较少发生。
杜攀:“集体跳槽”的易发地带为“一个行业三种人群”。我也认为新兴的行业容易出现“集体跳槽”,尤以IT业为代表。我担任联想上海分公司人力资源经理期间,就有不少台湾IT公司的小团队集体投奔联想。
至于人群,我认为三种人是高危人群。一是市场销售人员。销售业绩的创造依赖出色的领队人和一个优秀的团队,当领队人跳槽要再创辉煌时,需要过去那个早已默契合作无间的团队给予支持。而新公司也明白,短期内的效益提高,一个人是不够的,得依靠一个团队―――收服岳飞还得带上岳家军。二是知名公司的高层管理者。一些中小型的成长企业,业务发展迅速,但管理滞后,特别渴望优秀的管理人才。那些知名公司的高层就成为他们的目标。但个人作用不大,且在新环境中未必适应,那么让他带上几名得力干将,先创造小环境过渡,对双方都有利。三是技术研发人员。他们掌握了具有竞争力的核心技术,很多时候成为企业决胜的关键,也成为争夺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