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员阿BEN的SOHO生活
详细内容
这是一家总部在香港的分,做的是电子商务平台开发的项目。我主要负责项目程序的开发工作。作为一间香港上市公司,公司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公司给在待遇和福利方面体现出优势,公司为我和拍档阿JOHN在天河北租了一套70平方米的公寓式住宅,里面设备齐全,除了女朋友没有配置外,其他的比如冰箱、洗衣机、电视、空调都有。我笑称,在这里住一年不出去也不会饿死,通过小区网络,有保姆、有送货上门的各种商品。我们不像一些自由撰稿人一样,没有公司背景,我们应该只能称为准SOHO吧,每周一和周五要回公司报到,平时就自己安排时间,只要能够完成任务。
挺喜欢这份工作的,因为上班=在家=online,工作跟学校的生活分别不大。作为SOHO一族,感觉到一种非常宽松的环境,没有勾心斗角,没有紧张的工作压力,不用在面对上司的时候装模作样,可以自由自在,只要能完成任务。缺点就是很闷,一种说不出的孤独感,没有一种工作氛围,工作的时候没有同事的玩笑,不能对人发牢骚,面对的只是冰冷的屏幕。同事之间联系也更多的是通过meetinng,ICQ等网络工具,甚至我在这间公司这么久了,有的同事还没有碰过面。
我工作的工具:一台P4、IBM 80G硬盘和512M Kingston内存的电脑;一个Intel摄像头,一个希捷20G的备份硬盘;一个256M的红盘(USB移动存储设备);传真机、扫描仪、彩色打印机各一台,还有一个蒙恬403无线写字板。电脑是必需的了;对于我们这些程序员来说,数据就是生命,所以必须每天备份两次;红盘是交任务的时候用的,有时候程序不能在公司平台上完成或者太大不能用E-mail寄给公司和同事的话,就要用可红盘搬运数据了;传真机是常用的,主要是接收来自公司的一些通知,工作的进度情况等;扫描仪的彩色打印机比较少用,只是有时需要测试的时候才用。摄像头是开远程会议时候;蒙恬写字板是聊天用的,私人财产,因为不想再摧残已经麻木的双手,更不想以后自己连签名也只知道用电脑怎么打,而忘了怎么写。
刚刚出来工作,每天对着屏幕10多个小时,在很多人看来会很累的,但是我却觉得很轻松,因为在学校的时候,是学校BBS的斑竹,每天至少15小时对着屏幕,可谓是训练有素。现在出来了还是喜欢回去学校的BBS,在那里可以找回学校的生活的感觉,更喜欢回去被师弟叫“牛兄”(毕业找工作很快很好的人就称为“牛人”)的感觉。
下面是我的SOHO一周,正式上班以来几乎每周都是这样过的。
周一:
早上10点,和JOHN回公司报到。汇报上周的情况,拿到本周的任务,我们6人小组负责一个项目,是一家电子产品销售公司的电子商务平台。那间公司的特殊要求很多,比如客户的认证系统、与银行的无缝连接等,要求能够在平台上完全实现无纸化操作,而且要求在一周内完成,很棘手。听完组长的介绍后,已经到了吃饭时候了。我们一起去楼下吃饭,边吃边讨论。
下午开会,解决一些难点。写程序熟练了很快,都是一些体力活,重要的是打通瓶颈,有时候找不到解决办法,程序也无法继续下去,所以讨论的时间比写程序的时间多是常有的事,我们拿到一些初级的分配方案,就下班了。SOHOer无所谓上下班了,只是我们喜欢刻意安排一种上下班时间而已,5点后就是我们的下班时间。我不喜欢喧闹,很少主动去disco之类人多吵杂的地方,反而喜欢看电视,周一中央5台有《天下足球》,完了之后,上网、聊天。我还喜欢弹guitar,老狼整天在唱“明天你是否会想起,你昨天写的日记……”我就跟他唱对台戏:“明天我肯定会忘记,今天做的事情,明天我一定会忘记,今天我写过的程序……”洗完澡已经11点多了,2点多才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