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潜伏,后创业(一)
详细内容
对有些人来说,就业是为了自己创业做准备的,即使没有创业准备的人,在机会来临之时,保有敏锐的触觉,顺势而为,将会发现职场途中有点燃你我事业腾飞的星星之火。
甲骨文公司的缔造者埃利森的打工经历就证明:我们要在工作中发现创业的线索。而迪斯尼公司的缔造者沃尔特・迪斯尼的职场经历告诉我们:一边工作一边创业的重要性,有时,我们需要用打工来延续自己的创业梦想。
腾讯公司的创始人马化腾也是此类案例的典型。1993年,马化腾大学毕业后,选择了自己的专业本行,进入润迅公司,做软件工程师,专注于寻呼软件的开发,并晋升到开发部主管的位置。
在此期间,马化腾认识到了软件开发的真正价值和意义在于实用,而非写作者的自娱自乐。他说:“许多软件技术人员往往对自己的智力非常自信,写软件只是相互攀比的一种方式,而我更希望自己写出的东西被更多的人应用,也愿意扮演一个将技术推向市场的小角色。”
“要相信自己写的东西可以卖钱。”马化腾曾是风行一时的股霸卡的作者之一,1994年自己进入股市,曾创造10万元投入,赚得70万的成绩。
1998年11月,凭借自己对未来懵懵懂懂的自信,他与朋友注册了自己的公司,也就是现在大名鼎鼎的腾讯公司。
埃利森:发现创业线索对埃利森来说,生命确实差点成为了非常短暂的现象。1944年8月17日,一位十多岁的未婚女孩在纽约将他生下来,他感染了肺炎,在9个月大时差点一命呜呼。对照顾他的母亲和外婆来说,病情肯定严重得非常吓人。所以她们把他交给了芝加哥亲戚去抚养:他外婆的妹妹和妹夫。
在大学二年级即将结束时,埃利森的继母因癌症去世,所以他离开了学校。虽然后来他曾在芝加哥大学短暂学习,但和比尔・盖茨一样,他从未拿到一个大学学位。在伊利诺伊大学的一堂物理课上,埃利森就已证明自己是IBM大型机的合格程序员。
于是埃利森以合同程序员的身份开始了他的事业,他换了多个工作。
20世纪70年代初,埃利森受雇在阿姆达尔公司工作,这是他的第一份正式工作。这家公司由高科技行业的早期天才之一吉姆・阿姆达尔创建,他曾对IBM大型机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埃利森发现了身边的英雄。在关注阿姆达尔公司的吉姆・阿姆达尔及其以后的三部曲系统公司过程中,埃利森开始钦佩这位企业家的刚毅性格。阿姆达尔率先提出芯片技术中大规模集成电路的概念,将许多晶体管放在一块芯片之上。这一概念成功了,但他的另一想法,将整个电脑放在一块巨大芯片之上遭遇失败。埃利森总结说:“这就是创新者所做的事。他们努力跨向下一个引人入胜的问题,并非所有问题都可以被解决。但这并不意味着你应该放弃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