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八年级历史教案>岳麓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复习资料

岳麓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复习资料

详细内容


5、1935年夏,日军侵入华北,策划一系列事变,统称“华北事变”。
6、1935年12月9日,在北平党组织的领导下,北平学生举行了示威游行,史称“一二•九运动”以及意义。
8、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避蒋抗日。
9、西安事变后,中国共产党派周恩来等到西安参加谈判。经双方努力,蒋介石被迫答应“停止剿共,联共抗日”,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这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基本形成。
第16课:全民族的抗战
1、1937年7月7日,日军炮轰卢沟桥,制造了“七七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的全民族抗战开始。
3、1937年9月下旬,国民党公布了国共合作宣言,蒋介石发表了承认中国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谈话,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4、日军占领上海后,分两路进攻南京。国民政府由南京迁至重庆。
5、1937年12月,日军攻陷南京后,进行了长达6个星期的大屠杀,被屠杀的中国军民达30多万人。
6、1938年春,李宗仁指挥的台儿庄战役,取得了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最大胜利。
9、1940年秋,八路总部发动“百团大战”(105个)。八路军副总司令――彭德怀。
10、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规模最大的战役。
11、百团大战的背景(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根据地严重威胁日军的后方,遭到日军的“囚笼”封锁)、目标(破坏敌人的交通线和日、伪军的据点)及作用意义(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振奋了中国人民的抗日精神,在国际上引起极大的反响。。
第17课:抗日战争的胜利
1、1945年4月的湘西会战成为正面战场局部反攻的起点。
2、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召开的时间地点:1945年4~6月在延安召开。
(2)主要内容:①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依靠力量: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根本保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任务: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目标: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国家)②大会通过了新党章,明确规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③大会还选举产生了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委员会。
(3)历史意义: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指明了抗战胜利后的中国的光明前途,形成了全党高度的思想统一和政治团结,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3、抗战胜利前的形式:
国际形式 :
(1)1945年夏盟军在太平洋战场加强了对日军攻势。
(2)1945年8月上旬,美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各投下一颗原子弹。
(3)苏联也对日宣战,出兵中国东北和朝鲜北部,对日军发起猛烈进攻。
国内形式 :中国军队展开全面反攻。
6、1945年,日本投降:
(1)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2)9月2日,日本向盟国投降的签字仪式,在停泊于东京湾的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举行;
(3)9月9日,侵华日军在南京向国民政府提交了投降书;
(4)10月25日,台湾回归祖国。
7、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抗日战争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它洗刷了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中国的抗日战争,对彻底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和人类的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
第19课:重庆谈判和人民解放战争转入反攻
1、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在美国的支持下,采取“假和平、真备战”的策略,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
2、1945年8月,毛泽东为争取和平民主,不顾个人安危,在周恩来、王若飞的陪同下赴重庆谈判。
3、国共两党经过43天的谈判,签署了《双十协定》。
(1)内容:接受了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和召开政治协商会议的建议,拒绝承认解放区和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
(2)意义:重庆谈判表明了中国共产党的和平诚意,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影响。
4、1946年6月,国民党重兵进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新课 标第 一 网
5、1947年3月,国民党胡宗南部向延安猛扑。为诱敌深入,党中央和西北解放军主动撤出延安。但毛泽东仍留在陕西,指挥全国解放战争。
6、西北解放军在彭德怀的率领下,采用“蘑菇战术”,歼敌3万余人,粉碎了敌人对陕北的重点进攻。
7、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中国解放军开始了战略反攻。
8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及陈赓太岳兵团和陈粟大军配合作战。
第20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1、解放区开展了土地革命。
2、三大战役
名称 时间 指挥者 战斗军队 战略 结果
辽沈战役 1948.9~11 林彪、罗荣桓 东北 关门打狗 解放东北全境
淮海战役 1948.11~1949.1 刘伯承、陈毅、粟裕、邓小平、潭震林 中原
华东 中间突破
分割歼灭 基本上解放了长江以北的华东、中原
平津战役 1948.11~1949.1 林彪、罗荣桓
聂荣臻 东北
华北 先打两头
后取中间 华北全境解放
意义: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共歼敌154万余人,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基础。
3、1949年4月21日,渡江战役开始,它东起江苏江阴,西至江西湖口。
4、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统治中国22年的南京国民党政权垮台。
5、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主要原因①人民解放战争一场正义的战争②中国共产党战略决策指挥正确,人民解放军士气高昂,战斗力强。③国民党挑起内战,刚开始得到美援,但国民党腐败,美国失去信心,减少甚至停止援助,共产党人民主统一战线空前壮大。④从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趋势,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 
第21课: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1、民族工业兴起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19世纪末(甲午战争后)得到初步发展。
2、辛亥革命后,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工业有了进一步发展,出现了短暂的春天。以及出现短暂春天的原因。
3、著名的实业家周学熙、荣宗敬(“南张北周”)、荣德生是与张謇(状元资本家)齐名的实业家。
4、南京国民政府前期,通过改订新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关税自主权。同时,实行财税和币制的改革,推行了一系列发展经济的措施,中国的民族工业有较大发展。
5、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帝国主义的掠夺和破坏、国民政府的战时
经济统治和限价政策,使中国的民族经济受到摧残。
6、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挑起内战,疯狂掠夺人民,国统区的
民族工业纷纷破产。
第22课: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1、鸦片战争后,中外联系日益密切,中国近代化的进程逐步推进,人们的社会生活随之发生改变。
2、火车、轮船、汽车、飞机逐渐成为时尚的交通工具,便利了各地区之间的联系
3、近代邮政的开办和电报电话等通讯工具的使用,为快速传递信息提供了方便。
4人们的传统娱乐方式也发生了改变,照相、电影、交际舞等成为娱乐新时尚。
5、19世纪中期以后,新闻广播事业产生并得到发展,报纸、广播成为大众传媒,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产生了巨大影响。
6、鸦片战争后,特别是辛亥革命期间,易服饰、剪发辫、改称呼成为社会潮流。
第23课:近代科技之星
1、詹天佑是中国近代杰出的铁路工程师,被誉为“中国工程之父”。他主持修建的京张铁路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建设的第一条铁路。(1909年,京张铁路提前两年全线通车)
2、李四光是卓越的地质学家,他创立了地质力学,为地质理论做出了重要贡献。李四光依据地质力学理论,认为中国东部地层有丰富的石油,否定了西方学者的“中国贫油论”。发现大庆、胜利、大港、华北等油田。
3、候德榜是著名化学家,我国化学工业的主要奠基人,被称为“世界制碱权威”。1939年,他发明了“联合制碱法”,又称“侯氏制碱法”,使中国制碱技术跃居世界前列。
第24课:近代思想、教育和文艺
1、近代思想
(1)鸦片战争时期的进步思想家――魏源――《海国图志》――“师夷长技以制夷”
(2)中国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严复――《天演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3)意义:这些学说的介绍,对处于民族危机的中国其了震聋发聩的惊醒作用,激发中国知识分子探索西学,救亡图存。
2、近代教育
(1)京师同文馆是中国近代创办最早的一所新式学校。
(2)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最早的一所体制完备的高等学府。
(3)1905年,废除科举制度。
(4)近代后期的教育家:蔡元培、陶行知、徐特立。
3、近代文艺
(1)文学
①鲁迅:小说集――《呐喊》《彷徨》,近代文学史上的杰作――《阿Q正传》,最擅长――杂文;
②矛盾――《子夜》;③老舍――《骆驼祥子》;④周立波――《暴风骤雨》
(2)戏曲
①田汉――《名优之死》;②曹禺――《雷雨》和《日出》
(3)音乐
①聂耳――《义勇军进行曲》;②冼海星――《黄河大合唱》
(4)美术
①齐白石――《虾》;②徐悲鸿――《奔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