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八年级物理教案>滑轮1

滑轮1

详细内容

第二节:滑轮


【目标】(1)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知道定滑轮、动滑轮的实质。
(2)知道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的作用。
(3)能正确分析滑轮的省力情况以及拉力与物重之间的关系。
(4)能识别生产和生活中常见的滑轮,会根据要求使用和组装滑轮组。
【重点】知道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的作用。
【难点】(1)动滑轮的瞬时支点的确定方法
(2)判断滑轮组的省力情况,会根据实际要求组装简单的滑轮组。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要点1】 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
〖思考〗如何把木料运上楼
〖活动〗尝试采用两种不同方法将钩码提往高处
〖总结〗

〖观察〗升旗
【要点2】 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活动〗探究使用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讨论〗使用定滑轮、动滑轮有什么特点?
〖总结〗

【要点3】 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实质
〖思考〗外形相同的滑轮,为什么由于使用方法的不同,出现了如此不同的作用?
〖阅读〗课本第11页:读一读
〖探究〗滑轮的实质是杠杆

〖总结〗

〖例1〗如图是用定滑轮匀速提起重物的三种拉法,所用的拉力分别以F1、F2、
F3表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拉力F1最小 B. 拉力F2最小
C. 拉力F3最小 D. 三种拉法所用拉力一样大
〖例2〗一辆汽车不小心陷进泥潭后,司机按图所示的甲、乙两种方法安装滑轮,均可将汽车
从泥潭中匀速拉出。比较这两个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安装的都是动滑轮,都能省力
B.甲、乙安装的都是定滑轮,都不能省力
C.甲安装的是动滑轮,能省力
D.乙安装的是动滑轮,能省力
〖例3〗工人们为了搬运一个笨重的机器进入厂房,某工人设计了如
图所示的四种方案(机器下方的小圆表示并排放置的圆形钢
管的截面)。其中最省力的方案是( )

〖例4〗小李的质量为50kg,可以举起80kg的杠铃;小胖的质量为70kg,
可以举起60kg的杠铃。他们两人通过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比赛,双
方都竭尽全力,看谁能把对方拉起来。比赛结果应是( )
A.小李把小胖拉起 B.小胖把小李拉起 C.两个都拉不起 D.两个都拉起
〖例5〗下列机械使重力为G的物体都处于静止状态,其中用力最大的是(均不计摩擦)( )

〖例6〗不考虑滑轮与轻绳之间的摩擦,米袋总重为800N,而绳上吊着的静止的
“绅士”重500N,则米袋对地面的压力为( )
A.500N B.250N C.300N D.800N

第二课时


【复习与思考】
如图是小海“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特点”的实验装置。他按图示提起
钩码时注意保持测力计匀速移动,分别测得一组数据如下表所示:
钩码重G/N钩码升高高度h/m测力计示数F/N测力计移动距离S/m
甲0.980.20.980.2
乙0.980.21.020.2
丙0.980.20.550.4

请你分析:
(1)比较测力计示数大小可知:使用动滑轮的好处是 ;
(2)比较测力计拉力的方向可知:使用定滑轮的好处是 ;
(3)把钩码升高相同高度,比较乙和丙测力计移动的距离可知:使用动滑轮 ;
(4)在提升重物的过程中,如果要同时兼顾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则应选择 。
【要点4】 滑轮组
〖思考〗使用动滑轮可以 ,使用定滑轮可以 。如果将动滑轮、
定滑轮组合起来使用,效果将怎样?
〖活动〗对照课本第11页图11-20,组装滑轮组。
〖组装原则〗奇动偶定,从里向外
〖讨论〗如何确定承担物重的绳子的股数?
〖方法〗
n= n= n= n= n= n=
〖探究〗使用滑轮组的特点


〖总结〗

〖巩固〗请按要求在下图中画出绳子的绕法:

【要点5】 生活•物理•社会
〖阅读〗课本12页:轮轴与斜面


〖例1〗如图,若绳子自由端在拉力F作用下,竖直向上移动0.2m,则重物G上升距
离为 m;若物体重为100N,不计滑轮重,则拉力F为 N;若四个
滑轮重量各是2N,则拉力F又为 N(摩擦不计)。若重物G能以0.1m/s
的速度匀速上升,则绳自由端向上运动速度为 _____m/s。
〖例2〗如图,甲、乙两个滑轮组都是由相同的滑轮组合而成。如图丙,
大轮重10N,小轮重5N,连杆重1N。先后用甲、乙两种方式提
起同样重的物体(G=500N),如果忽略摩擦力和绳的重力,则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1=129N F2=133N B.F1=129N F2=129N
C. F1=133N F2=133N D.F1=133N F2=129N
〖例3〗(1)如图,用滑轮组提升物体,请画出最省力的绳子绕法。
(2)用滑轮组将陷在泥中的汽车拉出来,在图中画出最省力的绕绳方法。(3)如图,
幕帘左右两边侧(c、d)固定,“帘门”滑环上的两根线(a和b)与上方水平牵线连结。
当控制电动机作顺时针旋转时,“帘门”向两侧分开,反之就向中间合拢。请按上
述要求,分别将a和b两个线头连接到上方水平牵线上。(4)在图中虚线框内设计
一个用20N的力站在地面匀速提升重80N物体的滑轮组。(不计滑轮质量及转动摩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