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八年级物理教案>初二物理平面镜成像导学案

初二物理平面镜成像导学案

详细内容

课题第四章第3节《平面镜成像》课型新授课
课堂
流程具体内容学法指 导学习 体 会


课前
测试1、光的反射类型分为________反射和_________反射。
2、光的反射定律?(1)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_______同一平面内? (2)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位于法线的________?
(3)反射角_______入射角。
3、晚自习时?几乎各个位置的同学都能看到黑板上的字?这是因为黑板发生了______反射?而有些位置的同学会觉得黑板“反光”而看不清,这是因为黑板发生了_______反射在认真预习的基础之上独立完成
学习
目标
1分钟1、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能描述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3、能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读一读,划一划。
重点平面镜成像特点
难点平面镜成像原理及虚像概念
学法实验、讨论
独立探究
(自主学习P77-80)
自主学习1:当你照镜子的时候,可以在镜子里看到一个另外的“你”,镜子里的这个“人”就是你的_______。


自主学习2:阅读课本P77“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这个实验需要哪些实验器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主学习3:平面镜成像时,像的位置、像的大小跟物体的位置、大小有什么关系?









15分钟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认真观察实验,并做好实验记录,设计表格如下:
实验
次数物到平面镜的距离/cm像到平面镜的距离/cm像与物的大小比较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实验结论:
①像、物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___;
②像与物大小________;
③像、物的连线与镜面________;
④物体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是______像。

【牛刀小试】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1) (2) (3)
2、平面镜、凸面镜和凹面镜的应用个人经历实验探究体验,小组合作探究,交流。



10分钟1、小红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是,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所示
(1)选择玻璃板代替镜子的目的是 ;
(2)所用刻度尺的作用是 ;
(3)选用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 ;
(4)将蜡烛远离玻璃板,它的像将 (填“变大”“变小”
或“不变”)
2、物体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是____(“虚”或“实”)像,像的大小跟物的大小___,像和物的连线跟镜面__________,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____________.




固1、许多学校在教学楼1楼都竖立着一块平面镜,同学们站在镜子前成 (填“实”或“虚”)像,当同学们走近镜子时,像的大小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一个同学站在平面镜前1m处,则镜中的像与他相距______m。
3、一只鸟在平静的湖面上飞行,有时我们看到好像鸟在水中游动,有时看到鸟的阴影在水面上移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前者是鸟的影,后者是鸟的像; B. 前者是鸟的像,后者是鸟的影;
C.二者都是鸟的像,形成原理一样。
4、照镜子时,平面镜中“人”的大小取决于( )
A.人本身的大小 B.平面镜的大小 C.人到平面镜的距离 D.平面镜放置的高低
5、(1)作出下图中的三角板ABC在平面镜中成的像A’B’C’。

(2)如图所示,A’O’是AO在平面镜中的像,画出平面镜的位置。




思学生小结:
1.我学到的知识:


2.我用到的方法:


3.我的感悟和体会:


4.我还想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