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第十章浮力导学案
详细内容
第十章 浮力
1.浮力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会分析浮力是怎样产生的。
2、掌握浮力大小的测量方法,并会进行计算。
3、学会用浮力解决生活中问题。
【知识链接】曹冲称象的故事 三国时有人送给曹操一头大象,曹操想知道这头大象有多重。这样就有了一个大家熟知的曹冲称象的故事。 曹冲称象的故事 曹冲叫人把大象拉到一条船上,大象一上船,船立刻在水里沉下去很多,等船身稳定了,曹冲就用小刀在船身上齐水的地方刻了一条线。 曹冲称象的故事 曹冲又叫人把大象牵上岸去,然后搬来许多大大小小的石块装到船上。 曹冲称象的故事 当船身下沉到刚才所刻的那条线时,就不再往船里装石头了。 曹冲称象的故事 这样人们都明白了,只要把船上所有的石头再称一下,这个重量其实就等于大象的重量了。 为什么往船上放石头,当船沉到曹冲用小刀刻的那条线时,石头的重量就和大象的重量一样呢? 人为什么能浮在人造死海的海面上? 新型护卫舰为什么能浮在海面上? 热气球为什么能升空?
【探究新知】
一、自主预习
1、请同学们做下面3个小实验:
(1)如图9-1-1将石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观察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再用手向上托住石块,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_______;
(3)将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石块浸入到水中,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也会_________。
结论:液体(或者气体)对浸在其中的物体产生___________的托力叫做浮力。
(4)浮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__________,浮力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
说明:根据浮力的定义我们可以知道
(1)“浸在”包括“部分浸入”和“全部浸入”两种情况,也就是说浸在液体内部和浮在液体表面的物体都受到浮力,浸在气体中的物体也受到浮力。
(2)浮力的施力物体为液体或气体,受力物体为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3)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
总结,求浮力的方法之一称重法: 。
二、合作探究
1、浮力产生的原因
如图9-1-2所示,浸没在水中的立方体,左右两侧面、所有后两侧面所受水的压强大小相等,因此平衡,而上下表面昝在水中不同深度,所受压强不同,受力面积相等,所以压力不相等,下表面受压力(方向:竖直向上)大于上表面受压力(方向:竖直向下),这个压力差就是浮力,即F浮=F向上―F向下,由于F向上>F向下,其合力是竖直向上的,所以浮力的方向与F向上相同,竖直向上。(用浮力原理演示器演示)
总结求浮力的方法之二压力差法:(原因法) 。
2、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和 。
【达标测评】见活页
【学案整理】
1.浮力 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会分析浮力是怎样产生的。
2、掌握浮力大小的测量方法,并会进行计算。
3、学会用浮力解决生活中问题。
【知识链接】传说古罗马军队统帅狄杜有一次出师大捷,捉到不少俘虏,他命令把战俘全部投入死海,出乎意料的是战俘们不但汉有沉下,反而一个个都平安地漂浮在海面上,全部被波涛冲送回岸边,这是什么原因呢?
【学法指导】能用控制变量法分析影响浮力大小的二个因素。
【探究新知】
一、自主预习:
1.浮力就是浸在 中的物体,受到它们 托起的力,浮力的施力物体
是 。
2.浮力产生的原因是: 。
3.浮力的实质是: 。
4.把挂在弹簧秤上金属块浸在煤油中,如图9-1-3所示,金属块受到 力、 力和 力的作用。在图上画出它的示意图。这几个力的施力物体分别是 、 和 。
5.正方体铝块浸在水中,它的上表面受到的压力是20N,它的下表面受到的压力是30N,这个铝块是否受到了浮力?_______若它受到的浮力,浮力大小是 N。
二、合作探究:
1.浸入水中的皮球,放手后,从它刚露出水面到最后漂浮在水面上不动的过程中( )
A.浮力变大,重力变小; B.浮力不变,重力不变
C.浮力变小,重力变小; D.浮力变小,重力不变
2.将一物体系在弹簧测力计上,称得其重为100N,将它放入水中,测力计的读数为80N。则物体受到的浮力是 ( )
A.100N; B.80N; C.20N; D.120N
3.有一个合金块质量10kg,全部浸没在水中时,需用80N的力才能拉住它,求:此时合金块受到的浮力多大?
4.质量是540克的铝球悬浮在水中,它的中空部分的体积是多少cm3?
【达标测评】见活页
【学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