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初中读后感作文>杂技魔术情景剧《三毛流浪记》观后感

杂技魔术情景剧《三毛流浪记》观后感

详细内容

2010年1月23日(周六)上午,我和家人以及朋友们一起带着各自的孩子观看了一场精彩的杂技魔术情景剧――《三毛流浪记》。该剧由上海青年马戏团倾情献演于上海艺海剧院。演出一开始,我们就被魔术师神奇而巨大的毛笔吸引住了。随着笔锋的移动,一个漫画版的三毛形象跃然出现于观众面前。三毛流浪的故事也就此一点点铺展开来。

整场演出打破了传统的杂技魔术表演形式,将杂技、魔术、滑稽、小品、舞蹈等艺术元素巧妙地融入了《三毛流浪记》的剧情之中。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句话在这本情景剧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其中有几个特别精彩的部分给我们留下了异常深刻的印象,现在我为没有看过此剧的朋友们做个简短的介绍。

首先抓住观众视线的部分是三毛和伙伴进行的帽子杂耍,其情景诙谐幽默,深受老人和孩子们的喜爱。跟着剧情推进,渐渐我们的心被感动和心疼所占据。只见慈祥的母亲带着思念妈妈的三毛飞向空中,让三毛尽情享受着母爱的温暖。可是这一切只是个美好的梦境,可怜的三毛又慢慢回到了孤苦的现实。

随着舞台灯光的切换,30年代的旧上海出现在我们眼前。那熟悉的外滩背景,亲切的吴侬软语,身着旗袍、脚踩高跟鞋的上海小姐,都让我们仿佛身临其境地回到了那个年代。年幼的三毛是小小擦鞋匠,受尽了欺凌。特别是酒气熏天、欺软怕硬的胖警察一出现,更为生动地展现了30年代旧上海特有的气息。

胖警察是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一个角色,演员把这个角色演活了。当胖警察追捕三毛和他的伙伴时,精彩的空中杂技出现了。看着演员们在空中翻滚,我们的心被揪了起来。大家情不自禁地拍着手,掌声一阵高过一阵。

紧张地追逐继续进行着,不知不觉中夜暮降临了。夜上海神秘而奢华,旧上海的夜生活更是变幻莫测。一场场精彩的演出轮番上演:一会是令人惊叹的头顶瓷缸,一会是神奇有趣的川剧变脸,一会是婀娜多姿的精美舞蹈,一会又是新奇出彩的奇妙魔术。在这当中魔术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特别是还穿插了大变猪八戒等幽默情节,让观众在惊叹之余更是乐开了怀。

魔术之后最能抓住我们眼球的要数三毛顶碗的片段了,这是连外行都深知的技术含量极高的杂技。在场的观众,无论男女老少都为“三毛”捏了一把汗。当演员顺利而完美地完成了一系列动作之后,戴着红领巾的三毛形象也深深地印在了我们心里。

正当观众们仍感意犹未尽时,演出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了。和我同去的朋友一边回味着演出的过程,一边由衷地称赞演出的精彩。记得当时她说了一句话:“这样的演出,花这样的票价(160元),值!”

走出剧院,我们不由自主地谈论起有关戏剧的话题。随着影视剧市场的繁荣,似乎电影比舞台演出更为接近我们的生活。特别是孩子们,很多孩子看过电影电视,但没有看过舞台剧。粗浅地讨论其原因可能有两点:一是舞台剧票价相对比较昂贵,二是很多人看不懂舞台剧。就比如这一部《三毛流浪记》,虽然演出很精彩,但也让某些观众产生了些许遗憾。

其一:比如一些外地观众根本听不懂上海话,所以演员和配音说的话他们只是听了个热闹。如果该情景剧也想作为世博会一景献演于中外观众,是不是应该配上中英文字幕。

其二:大部分观众都不是影视剧从业人员,因此很难以专业人员的水平去理解剧情的逐一展开。尤其是孩子们,更是难以理解。三毛的命运在梦想和现实中一一切换着,每一次切换很多人只是看见灯光熄灭了,场景变化了,但演员具体演绎的内容究竟表达了什么,他们并没有真正理解。不理解就会降低观看的兴趣,很少有人乐意花不菲的钱只为图个热闹。就这一点我个人建议不妨参照一下木偶剧的剧情配音效果,通过语言让看不懂戏剧编排的观众直接了解不同场景所演出的含义。特别是孩子们理解了剧情的环环相扣,会和三毛产生共鸣。现在的孩子物质条件非常优越,不少都变成了温室里的花朵和全家的小皇帝。当他们明白剧情同时被三毛的悲苦经历所震撼时,家长就能顺势对他们进行很好的引导和教育。能达到这一效果,相信很多家长都会带着孩子欣然而来观看情景剧。

其三:演员走下舞台贴近观众表演,是非常受观众欢迎的。只是该剧当演员亲近观众时,感觉灯光效果不是很好。如果给演员一个集中的彩色光束,并且随着演员的行走而移动,个人感觉会更有艺术效果。这方面也可以向木偶剧所借鉴,他们的舞台用光和舞台布景美轮美奂,非常值得一看。

其四:《三毛流浪记》是以漫画的形式深入人心的,漫画本身因其极具幽默感,因此受到了各个年龄段观众的欢迎。该剧的漫画场景就在开头出现了一回,个人认为可以根据剧情适度添加一些,特别是在结尾。就像打开了一本书,看完之后重新闭合一样,有始有终,加深观看者的印象。

其五:据我了解,该剧是为纪念“三毛之父”张乐平先生诞辰一百周年而创作的。可以说知道《三毛流浪记》的人很多,但了解该书作者的人并不是相对应的一样多。如果看过该情景剧的人还是不知道《三毛流浪记》的作者是谁,某种意义上不能不说也是一种失败和遗憾。虽然演出前后舞台上都垂挂着印有张乐平先生照片和名字的巨大幕布,但真会仔细去观看幕布的人并不多。我想如果能在演出开头或结尾把作者和剧情进行一次完美的融合,很多观众将都会真正记住作者、怀念作者。

如果观众的遗憾能够被填补,相信这样的杂技魔术情景剧会受到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与喜爱。作为一名普通观众,我真心希望中国的戏剧艺术也能像目前热播的美国影片《阿凡达》一样推陈出新,走出国门,受到全世界观众的热捧。

让我们一起来祝福吧!祝愿上海青年马戏团越办越好!祝愿今后的《三毛流浪记》系列剧愈演愈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