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九年级历史试题>2014届句容市后白中考历史模拟试题(附答案)

2014届句容市后白中考历史模拟试题(附答案)

详细内容

2014届句容市后白中考历史模拟试题(附答案)


一、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
1.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这表明孔子提倡的教学方法是
A.学思结合 B.温故知新C.态度诚实D.因材施教
2.儒学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其正统地位的确立与下列哪一史实有关?
A.“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B.“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C.“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
D.“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3.学者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说:“在当时(隋唐时期)的条件下,这是一大发明。这种制度 提供了布衣(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可以参政的机会。于是有政治上社会对流的可 能性。由此,官僚政治获得了非常大的弹性。”该“制度”指的是
A.三省六部制B.九品中正制C.科举制D.分封制
4.“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元朝疆域空前辽阔,为对全国进行有效的统治,元朝主要实行
A.分封制 B.宗法制 C.内阁制 D.行省制
5.“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以上材料说明洋务运动的兴办
A.引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先进技术
B.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C.使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
D.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
6.“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 日,而北京被捕之学生释;工商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陆、章去。”该材料反映五四运动中
A.学生始终是运动主力B.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C.农民阶级是运动主力D.中国共产党起了领导作用
7.日本学者福泽谕吉的《文明论概略》就社会转型的问题说:“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 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达到目的。倘若次序颠倒,看似容易,实则不通。”如此推理,中国近代化进程应该走的道路是
A.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B.辛亥革命―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
C.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洋务运动D.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洋务运动
8.1921―1949年,中国共产党整整奋斗了28年。“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这五个关键词高度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不朽业绩。其中与“日出东方”相对应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一大”召开B.遵义会议C.工农武装割据D.七届二中全会
9.图片是形象的史料。下列图片生动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如果要找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你会选择的图片是


A.“一大”会址 B.南昌起义 C.井冈山会师 D.遵义会议
10.历史谱写着歌曲,歌声凝聚着历史。有一首歌唱道:“让我告诉世界,中国命运自己主宰;让我告诉未来,中国进行着接力赛……”。你知道中国人民“命运自己主宰”开始于
A.三大战役取得胜利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D.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
11.下表反映了1950年和1954年中国农村不同阶层人口及其占有土地的比重,导致这一比
重变化的原因是
1950年(%)1954年(%)
人口比重土地占 有比重人口比重土地占有比重
贫农、中农85.545.292.191.4
富农、地主14.554.87.98.6
A.土地改革已经完成 B.农业合作化运动
C.“包产到户”的实施 D.人民公社化运动
12.照片,能记载历史的瞬间;照片能记录成长的足迹……下面这幅照片,成功记录了共和国成长史上的一件大事。这件大事是
A.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中国和美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13.为了搞好期末复习某同学自制了一把历史年代尺,它展示了中国共产党90年的奋斗历程。其中③处填写正确的是


A.开天辟地 B.遵义会议 C.十一届三中全会D.中共“八大
14.2014年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 大会召开60周年,60年前毛主席说:“我们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这次会议”的最大成果是
A.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B.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通过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15.“……从西班牙向西航行,横渡大洋,可以到达印度,……我在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以及大批岛屿,包括被印第安人称为的海地……在内。”留下这段遗言的航海家应该是
A.达•伽马 B.迪亚士 C.哥伦布 D.麦哲伦
16.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国庆节都是为了纪念本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下列关于这一主题的组合不正确的是
A.英国――《权利法案》的发表 B.美国――《独立宣言》的颁布
C.法国――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D.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7.19世纪中期,为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而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事件有
①日本明治维新 ②美国南北战争 ③俄国1861年改革 ④中国洋务运动
A.①②③ B.①③ C.①③④ D.①④
18.“起来,饥 寒交追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 …… ”欧仁•鲍狄埃创作的《国际歌》成为被压迫人民的战歌,传遍欧洲,响彻世界。我们要了解其创作背景,应该知道的历史是
A.法国大革命 B.英国宪章运动 C.法国巴黎公社 D.俄国十月革命
19.运用表格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是历史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从下表中我们可以分析得出的结论是
第一、二次世界大战情况统计表
项目
名称参战国
(个)卷入人口
(亿)参战人员
(亿)伤亡人员
(亿)直接经济损失(亿美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30多150.70.31805
第二次世界大战60多201.11.940000

A.两次战争都是人类历史上的浩劫 B.两次战争都是非正义的帝国战争
C.两次战争都是正义与邪恶的较量 D.两次战争都是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
20.右图为《1913年和1937年各国工业总产值
在世界工业产值中的比例图》,其中20世
纪30年代,苏联工业产量快速增长的原因

A.俄国农奴制废除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推行
C.新经济政策实施
D.斯大林模式推动
21.《虎!虎!虎!》是一部有关二战中令美国蒙羞的影片,它描述的主要内容有助于我们了解哪一战场战争的爆发?
A.苏德战场 B.太平洋战场 C.北非战场 D.欧洲第二战场
22.美国总统罗斯福说:“我们到底有没有实质的进步,不在于富的人更富,而在于贫穷的人也能有足够的生存来源。”为解决穷人的生存来源问题,提高就业率,他采取的“新政”措施是
A.大力整顿银行B.兴办公共工程C.调整劳资关系 D.缩减农业产量
23.“这次行动按其计划的周密、规模的宏大和行动的技巧来说,在战争史上还从来没有过类似的先例”,它“迫使希特勒德国在两个战场上同时作战”。斯大林所说的“这次行动”是
A.凡尔登战役B.诺曼底登陆战役
C.斯大林格勒战役D.柏林战役
24.有学者评论某次改革时说:“天冷,本想弄点木材烤烤手,想不到竟将整个房子烧了。”据此判断,他评说的是
A.列宁新经济政策B.罗斯福新政C.邓小平改革D.戈尔巴乔夫改革
25.当美国人用10000美元从通用汽车公司买回一辆汽车,其中3000美元是支付给韩国装配工人的,1750美元付给日本零件制造商,700美元是德国设计师的报酬,400美元是用来购买台湾、新加坡的零件,250美元付给英国的广告商,余下的不到4000美元才能供通用汽车公司以及纽约的银行、保险公司分享。上述现象最能反映当今世界哪一发展趋势?
A.政治多极化 B.文明多元化 C.经济全球化,D.区域集团化
二、材料题:(共五大题,每题10分)
26.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华民族的血泪史,牢记历史、振兴中华是每个华夏儿女的崇高使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南京条约》记录了中华民族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逼迫下,堕入近代的屈辱、彷徨与困惑,自此,中国社会……
请回答:(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界碑”?(2分)


材料二、条约主要内容: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
――摘自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请回答:(2)《马关条约》的签订适应了西方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需要,试用材料二中的某一条款加以佐证。(2分)


材料三、有人说,一百 多年前,西方人送来了一份令人不堪忍受的礼物祝贺中国进入20世纪。
请回答(3)材料三中的“礼物”指什么?(2分)这份礼物对中国社会有何影响?(2分)


材料四、习近平同志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他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讲话系统阐发了这个思想,在出访俄罗斯、非洲国家和亚洲博鳌论坛等讲话中又作了进一步论述。不但中国,而且全世界都在关注中国梦这个词,希望从中国梦中获益。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我国要实现的中国梦,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世界人民。 ――人民网-人民日报
请回答(4)当前,实现中国梦有哪些有利因素?(2分)


27.改革与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古今中外的改革可以为现今中国的改革提供借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帝曰:“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资治通鉴》
材料二:我们现在正用新经济政策来纠正我们的许多错误,我们正在学习怎样在一个小农国家里进一步建设社会主义大厦而不犯这些错误。
材料三: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河冰封,工业企业尽成枯枝败叶,农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 ――1933年3月4日总统就职演说
材料四: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 开,会议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 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战略决策,这次会议成为建国以来党的历史的伟大转折。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魏主变北俗”的主要内容。(2分)
(2)材料二中“新经济政策”纠正苏俄当时什么政策的错误?(2分)新经济政策采用什么经济手段来恢复发展经济?(2分)
(3)为改变材料三中的被动局面,罗斯福总统采取了什么对策?(1分)该对策的特点是什么?(1分)
(4)请把材料四中划线部分补充完整。(2分)


28.当前,我们正处于人类迄今所知的规模最大的科技革命之中,这一革命对我们的日常生活的影响比早期工业革命更深刻、更迅速。下面让我们共同回顾科技革命发展的历程。
请阅读材料:
材料一:1846年,英国煤炭 产量已经达到4400万吨,成为欧洲乃至全世界第一大产煤国。从此,英国到处建立起大工厂,那些高耸入云的烟囱喷出缕缕烟雾,庞大的厂房发出隆隆的轰鸣,打破了原来中世纪田园生活的恬静。
??《重新定义世界和我们的生活:低碳之路》
材料二:


材料三:当今世界,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不断引发新的创新浪潮。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更新换代的周期越来越短,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新的科技革命既给我们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也使我们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
――温家宝《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讲话》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这一时期英国工厂机器使用的动力机是什么?(2分)
英国中世纪恬静的田园生活被打破后,人们出行方式发生了哪些变化?(1分)
(举一例)
(2)依据材料二指出,这次工业革命发现的新能源是什么?(1分)从此,人类社会开始进入什么新时代(2分)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新的科技革命”的核心是什么?(2分)
(4)依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请你谈谈科技进步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2分)

29.理论是行动的先导,中外历史上曾出现过许多文化巨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4―16世纪的欧洲,充满了新时代到来前夜思想文化变革的蓬勃朝气和人类反封建神学、向自然挑战的无畏精神。
材料二 启蒙运动的倡导者

材料三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思想文化变革”指的是什么?(2分)材料二油画中人物应该有谁?(2分)(举一例)
(2)依据材料三,说出发生在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的名称及核心内容。(4分)
(3)综合以上三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认识。(2分)


30.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秩序,维护世界和平是人类共同的愿望和责任。某校九年级甲班学生要举办一次20世纪以来世界格局演变历程的图文展,请你参与。(10分)
活动展示
第一组:表解历史
会议名称巴黎和会①
参加国家英法美意日中等国美英法日中等九国
签订条约《凡尔赛和约》等《九国公约》等
一战后世界新秩序②
请回答:(1)第一组收集的表格信息有残缺,请你将上表空缺的内容补充完整。(2分)

第二组:漫画历史

请回答:(2)漫画反映出二战后的世界政治格局是什么?(2分)

第三组:文汇历史
材料一 “就在戈尔巴乔夫交出核按钮的一瞬间,聚集在电视机前的人……都知道这是那座耸立了69年的红色帝国大厦在忽然间彻底倒塌了,从此后被分裂为15块碎片。”
材料二 考虑到结束欧洲大陆分裂的历史重要性和创立未来欧洲建设坚实基础的需要……决定建立欧洲联盟…… ――《欧洲联盟条约》
请回答:(3)材料一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请你根据第三组收集的两份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是什么?(2分)

第四组:图说现实


北约空袭利比亚 美国 9•11事件 日本福岛核泄漏
请回答:(4)第四组收集的图片反映出,目前的国际政治秩序下仍然存在着哪些不安定因素?你认为世界各国应如何应对上述全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4分)



2014年中考模拟考试历史试卷答题纸
题 号一二总 分
得 分

一、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
题号12345678910111213
答案
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
答案
二、材料题:(共5题,每题10分)
26.(1) (2分)
(2) (2分)
(3) (2分)
(2分)
(4) 。(言之有理,即可得分,2分)
27.(1) (2分)
(2) (2分) (2分)
(3) (1分) (1分)
(4) (2分)
28.(1) (2分) (1分)
(2) (1分) (2分)
(3) (2分)
(4) (2分)
29.(1) (2分) (2分)
(2) (2分) (2分)
(3) (2分)
30.(1) (1分) (1分)
(2) (2分)
(3) (1分) (1分)
(4) (3分) (1分)

2014年中考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

二、材料题:(共5题,每题10分)
26.(1)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中国开始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分)
(2)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2分)
(3)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分)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完全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分)
(4)党的领导,改革开放的实行等等。(言之有理,即可得分,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