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市2013年中考历史试卷(附答案)
详细内容
2013年大庆市初中升学统一考试
文科综合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三)21-30题为历史试题
21.我国当代一位著名文化学者说:“废墟是昨天派往 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读成历史。”从圆明园遗址的废墟中,我们可以解读的历史是
A.鸦片战争的耻辱
B.英法联军攻占北京
C.侵华日军的暴行
D.沙 皇俄国侵占中国北方领土
22.抓住关键词,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与“1934----1936年”、“革命转危为安”、“战略转移”这三个关键词都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北伐战争B.红军长征
C.百 团大战D.辽沈战役
23.西安事变发生后,周恩来到西安调停。针对蒋介石的拒不让步,周对蒋说:“只要蒋先生能够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不但我个人可以听蒋先生的话,就连我们红军也可以听蒋先生的指挥。”由此可知,西安事变能够和平解决的主要原因是
A.张学良、杨虎城的和平意愿
B.国民党内部一致同意联共抗日的主张
C.中国共产党做出巨大的努力
D.蒋介石做出了主动让步
24.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曾颁 布法令:“查前清官厅视官等高下,有大人、老爷等名称,受之者增惭,施之者失体,义无取焉。……嗣后各官厅人员相称,咸以官职;民间普通称呼,则曰先生,曰君,不得再沿前清官厅恶称。”材料体现了
A.互助的思想B.博爱的思想
C.自由的思想D.平等的思想
25.“它雄辩的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这是彭德怀在一次战争之后的古文。下列哪一幅图与这次战争相符
AB
C D
26.宪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核心,是国家根本大法。在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B.1954年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D.1982年宪法
27.1956年底,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初步确立,这是20世纪中国的一次历史性巨变。最能体现这次巨变特点的是
A.社会主义公有制主导地位的确立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C.外交政策发生巨大的转折D.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公布
28.随着中国首艘航空母舰“辽宁号”下水,中国在国际科技事业方面有了新的重大突破。在上世纪50、60年代中国国防科技也曾取得一系列重大成就。下列不属于当时成就的一项是
A.原子弹B.导弹
C.氢弹D.人造卫星
29.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流行语言,比如当前游行“正能量 ”、“微信”、“3G”、“……style”等。我们通过流行语言的变化能够感受到时代的变迁(如下表所示)。下列流行语言符合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有
建国初期“人大” “政协” “三大改造”
探索 时期“大跃进” “放卫星” “原子弹”
文革时期“红卫兵” “走资派” “上山下乡”
改革开放新时期
①“经济特区”②“大包干”③“公私合营”④“下海”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①②④D.②③④
30.下图是大庆某一中学历史教师在20世纪末的一张工资条,他发现那一时期的工资条与几年前相比有几项新增基础上(如图所示)。通过这张工资条能反映出中国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
姓名年月基本工资……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
XXXXXXXX…… XXXXXXXXX……
A.国有企业改革新突破B.义务教育的普及
C.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D.对外开放的深入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0分)
二、非选择题(共6小题。31、32为地理试题;33、34为政治试题;35、36为历史试题)
3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0分)
材料一:“俄国从北方,英国从西方,法国从南方,日本从东方,虎视眈眈,时刻准备扑向中国,中国处于他们的包围之中,岌岌可危;其它还有十几个国家磨牙涎舌,跟随四国的后面,也想分些残羹刺饭。”
――强学会序(1895年8月)
材料二:1945年9月9日上午9时,中国政府代表在南京接受侵华日军司令冈村宁次递交的投降书。冈村宁次脸色惨白,双手颤抖着在投降书上签字盖章。此后,受降仪式在中国各地展开,100多万侵华日军向中国人民低下了曾经不可一世的头颅。
材料三:中国是1945年联合国成立时的创始会员国,但在新中国成立后,合法席位被长期剥夺。1961年,周恩来曾说:“……等我们的力量强大了,再进去不迟。总有一天要请我们进去。”到20世纪70年代,美国霸权地位衰落,亚非国家在联合国中的作用大大加强,中国重新 展开外交活动……,随着中国国际威望的提高,联合国中亚非新会员国的增加及与中国建交的国家越来越多……,在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通过了阿尔及利亚等国的提案,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中的一切合法权利。
材料四: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下,中国积极地活跃在国际舞台上,广泛参与各种国际组织的活动,增进对外交流,主动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努力发挥自己 的重要作用。
请回答:
(1)请指出材料一反映的中国社会所面临的状况,并指出导致这种状况出现的主 要历史 事件。(2分)
(2)为什么说抗战胜利洗雪了中华民族百年来的耻辱?(2分)
(3)请根据材料三概括出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原因。(4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国际地位变化的认识。(2分)
36.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0分)
中国近代化是指19世纪中期以来,在各种因素影响下,中国的经济、政治、思想等方面开始摆脱封建桎梏,向大机器生产下的社会形态迈进的历程。它包括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上的民主化、法制化,思想文化上的科学化等。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请回答:
(1)请分别回答出与图一至图四相对应的历史事件。(4分)
(2)请从图三、图四中任选一事件。简述其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4分>
(3)请依据材料概括中国近代化历程是如何一步步深入的?(2分)
2013年大庆市初中升学统一考试
文科综合试题(历史)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三)21-30题为历史试题
21222324252627282930
B BCDBBAD
二、非选择题(共6小题。31、32为地理试题;33、34为政治试题;35、36为历史试题)
35.(共10分)
(1)(2分)状况:面临被列强瓜分的局面或中华民族的危机日趋深重。(1分)(答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狂潮不给分)
事件:甲午中日战争或《马关条约》(1分)
(2) (2分)抗日战争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洗雪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
(3)(4分)中国国力强大;美国霸权地位的衰落;亚非国家在联合国中的作用大大加强;联合国中亚非新会员国的 增加;中国的积极外交活动;中国重新展开外交活动;和中国建交的国家越来越多;中国国际威望的提高。
(答出其中四点给4分)
(4) (2分)①民族独立是提高国际地位的前提。
②要提升综合国力。(或发展经济)
③展开积极外交,多交国际朋友。
④积极参与国际组织的活动,增进对外交流,主动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
⑤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
(每答出一点得一分,最多给2分)
36.(共10分)
(1)(4分)图一:洋务运动 图二:戊戌变法或维新变法运动
图三:辛亥革命 图四:新文化运动
(2)(4分)辛亥革命: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结束;民主共和观念日益深入人心。或新文化运动:促使人们冲破了封建思想的罗网(激发了广大青年追求新思想的热情)探索救国救民的新出路,在近代中国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的风暴。
(3) (2分)从经济工业化到政治民主化再到 思想文化的科学化。或从学习西方技术(器物)到学习西方制度再到学习西方思想文化。(答从经济到政治到文化得1分。三步答不全不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