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九年级物理教案>初三物理第十四章了解电路教案及学案

初三物理第十四章了解电路教案及学案

详细内容

第四节 科学探究: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流(一)
课标要求:
1.通过类比理解电流的概念,知道电流的单位。
2.知道电流表的用途的符号,会将电流表正确接入电路,会正确选择电流表的量程和正确读数。
3.在实验探究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
重点、难点:
重点:电流的概念、单位、电流表的使用;
难点:将电流表正确接入电路。
教学准备:
演示用器材:教学电流表一只、学生电流表一只、小灯泡两只、电源一个、开关一个、导线若干、电流表活动挂图。
学生用器材:学生电流表一只、小灯泡一个、电源一个、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复习提问,引入新课
提问:什么是串联电路?
什么是并联电路?
如何比较水流的大小?
你只要一按开关,灯立即会亮,这是为什么?原来,电路接通后形成的电流把能量从电源输送到了用电器(电灯)上。电流看不见、摸不着,怎样判断导体中电流的大小?电流我们看不见、摸不着,但是我们可以从水流的情境想象电流的情境。当你打开两个自来水龙头,一般会看到两管中水流的强弱是不相同的,在相同的时间里,哪个水龙头从管口流的水量多,就说这个水流强。与此类似电流也有大小。
二、投放学案,引导自学
学生自学完成学案自主学习部分。
三、合作共建,经历过程
(一)电流的大小和单位
【实验】使用同一只灯泡来做两次亮度不同的演示,分别用一节和两节干电池作为电源。--由此我们可以想象到导体中通过的电流强弱也会不相同。灯泡越亮,通过的电流越大。
因此需要一个描述电流强弱的物理量――电流,用字母I表示,它的单位是安培,简称安,符号为A;更小的单位为毫安和微安,符号分别为mA和µA。
换算关系:1A=1000mA,1mA=1000µA
【练习】3安=______毫安=_______微安;
15毫安=______微安=______安;
400微安=______毫安=______安。
【识表】了解常见用电器工作时的电流值
如:普通家用白炽灯约0.1A~0.3A;晶体管收音机约0.01A~0.1A;晶体管电视机约0.1A~0.3A;普通家用空调机约4A~8A。
(二)电流的测量
【引入】不同的电路和用电器中的电流的大小是不同的,怎样测量电流呢?
使用电流表。
【实验】
实验中,灯的亮度随着电池的增多而增加,电流也随之增大。但是,根据灯的亮度并不能确定流过灯的电流的具体数值。我们用电流表来测量电流的大小。
1、电流表的识别。
1)符号:-A-,电流表的表盘上标有“A”字样。
2)学生用电流表有两个量程,分别是“0―0.6A”、“0―3A”。表盘上方是“0---3A”的示数,下方标的是“0---0.6A”的示数。
3)学生用电流表有三个接线柱。
“―”接线柱是两个量程公用的接线柱。
“3”接线柱是“0―3A”量程的“+”接线柱。
“0.6”接线柱是“0―0.6A”量程的“+”接线柱。
接“―”和“3”接线柱时读表盘上方的示数,每一大格表示1A,每一小格表示0.1A。
接“―”和“0.6”接线柱读下方的示数。每一大格表示0.2A,每一小格表示0.02A。
4)读数时应“先看量程,再看中点,然后读数”。观察书上55页13―25的电流表示数
2、使用电流表时都有哪些要求?
(一)接入电路前
(1)一定要检查指针是否对准零刻度线,如果指针在零刻度线偏右处,使用后测量出的数据会比真实值偏大。因此,若发现指针设有指零刻度,一定要进行调整后再使用。
(2)正确选择量程。每个电流表都有一定的测量范围――量程,被测电流超过量程时,电流表会损坏。
估测待测电路的电流强度。若小于0.6安培,选0――0.6安培量程。若在0.6安培――3安培之间,选0――3安培量程。在不能预先估计被电流大小的情况下,可先拿电路的一个线头迅速试触电流表较大量程的一个接线柱,如指针偏转很小,则可换较小的量程;如指针偏转较大且在量程之内,则可接较大的量程;如指针迅速偏转且超过量程,则所用的电流表不能测量。
(二)连入电路时
(1)必须把电流表串联在待测电路中。
(2)必须使电流从“+”接线柱流入电流表,从“-”接线柱流出电流表。
(3)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直接连到电源的两极上。
(三)连入电路后:电路接完后,在正式接通电源前必须先试触,同时观看电流表的指针偏转情况:
(1)指针不偏转:可能电路有断开的地方。
(2)指针偏转过激,超过满刻度又被弹回,说明量程选小了。
(3)指针偏转很小,说明量程选大了。
(4)指针反向偏转,接线柱接反了。
应根据情况给予改正后,才能正式接通电源。
(四)读数。
读数时,要看清电流表使用的量程;看清每大格、每小格所表示的电流值。
四、知能应用,归纳方法
例、如图1所示的电路中,电流表测量的是 ( )
A.通过灯L1的电流 B.通过灯L2的电流
C.通过灯L1和灯L2的电流之和 D.电源供给电路的总电流
答案:A
五、诊断评价,查漏补缺
学生独立完成诊断评价,巩固知识。
六、课堂小结,构建网络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电流的概念,以及它的单位和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2、规范使用电流表要做到“三要,一不,两看清”。
三要: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要使电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
要使被测电流不超过最大量程(如果无法确定电流大小,应试触或者选用大量程)。
一不:不允许把电流表直接接在电源的两极上。
两看清:读数时,要看清电流表使用的量程;看清每大格、每小格所表示的电流值。
七、布置作业:课本58页的1、2题。
八、板书设计
第四节 科学探究: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流(一)
一、 电流
1、用电流强度( I )表示电流的大小。
2、定义:把1秒内通过导体某横截面的电量(Q),叫做电流强度,简称电流
3、单位:国际单位:安培,简称安(A)。1A=1C/s。
常用单位:毫安(mA),微安(μA)。
换算关系:1A=1000mA,1mA=1000μA 。
二、怎样使用电流表
1、测量电流大小的仪表。
2、电流表在电路图中的符号:
3、使用方法:要领:“三要、一不、两清”
九、教学反思


第四节 科学探究: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流(学案)
一、自主学习
1、 来表示电流的强弱,叫电流。国际单位是: ,常用单位有 、 ,换算关系是:
2、电流表的使用方法:①电流表与被测用电器 ,不允许将电流表与用电器 ;②电流表接进电路时,应使电流从 接线柱流入,从 接线柱流出;③被测电流不能超过电流表的 ;④不允许把电流表直接接到电源的 上。
3、 课本55页图14-36(a),中量程为 A,刻度盘上每大格表示 A , 每小格表示 A,指针示数为 A;图14-36(b),中量程为 A,刻度盘上每大格表示 A ,每小格表示 A,指针示数为 A。
二、重难点知识突破
1、下图所示电路中,哪种接法是会烧坏电流表的错误接法?( )

2、有三个灯泡 ,干电池三节,开关一个,电流表三个 。要求:
(1)把三节电池串联;
(2)把三个灯泡并联在电源上,开关控制三盏灯;
(3) 测三个灯泡的总电流。
请先根据图中实物,连成实物图。再根据实物图画出电路图。(实物位置不得改动,连线不能交叉)。


三、知能应用
1、0.05A=_____mA =_______μA。
2、如上图所示电流表,指针的电流位置表示,电流的示数是_________安培。
3、一台电视机正常工作时的电流强度为200毫安,也就是说:
A.1小时内通过电视机的电量为200库仑;
B.1分40秒内通过电视机的电量为20库仑;
C.1秒钟内通过电视机的电量为20库仑;
D.1秒钟内通过电视机的电量为200库仑。

4、如图所示,0.1分钟通过L2的电量是12库仑,A的示数为3.5A,则A1的示数为
A.2安B.5.5安
C.1.5安D.120安


第四节 科学探究: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流(二)
课标要求:
⒈理解串联电路各处电流关系和并联电路的干路和支中电流间的关系。
⒉学会电流表测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连接。
⒊在实验探究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分析与论证、交流与合作的探究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电流的关系。
难点:电流表在并联电路中的连接。
教学准备:
演示用器材:两只带灯座的小灯泡、装有两节干电池的电池盒、一个开关、若干条导线、教学电流表
学生用器材:两只带灯座的小灯泡、装有两节干电池的电池盒、一个开关、若干条导线、学生用电流表
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一、复习提问,引入新课
1、什么叫电流?
2、测量电流的工具是什么?在电路中的符号是什么?
3、如何正确使用电流表?
河水在流动过程中如果仅仅有石块的阻挡,没有水分的散失,水流的大小会变吗?河水中支流和干流中水流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二、投放学案,引导自学
1、如课本图14-38所示,如果要测量a、b、c三处的电流大小,电流表应该如何连入?分别画出电路图。并且说明分别对应13-39中的哪个图?
2、课本图14-40所示三个图中2流表分别测量了哪个或者拿几个灯的电流?画出三种情况的电路图。
三、合作共建,经历过程
(一)、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有什么关系?
①提出问题:如课本图14-38所示,a、b、c三处的电流大小是什么关系?
②组织学生猜想,并归纳猜想。
③让学生按电路图进行实验,分别测出a、b、c三点的电流,然后进行比较。
④将电流表分别串联在a、b、c三处,合上开关后,将电流表的示数记录在下表
电流表的位置电流表的示数I/A
a处
b处
c处
⑤让学生根据自己测得的实验数据归纳得出结论。
⑥让不同组之间互相比较,如果发现某小组实验结论与其他小组相关较大,要共同查找大原因。
教师板书结论: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都相等。即I1=I2=I3=……=In
(二)并联电路的干路和支路电流间的关系。
①提出问题:请猜想一下在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和支路电流有什么关系?
②组织学生猜想,并归纳猜想结果。
③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让学生设计出实验探究电路图。
④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让学生按设计的电路图进行实验,并把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电流表的位置电流表的示数I/A
a处(干路中)
b处(支路中)
c处(支路中)
⑤指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归纳结论,不同组间进行交流。
⑥教师板书结论:在并联电流中,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即I=I1+I2+……+In
四、知能应用,巩固提高
例题:如图1(a)所示,当开关S闭合时,两只电流表的示数分别由(b)、(c)两图读得,则电灯L1中的电流是( )
A、0.8A    B、0.16A   
C、0.52A    D、1.28A
解析:分析电路图知L1、L2并联,电流表A1测干路电流I=1.8A,A2测L2的电流I2=0.52A ,I1=I-I2=1.8A-0.52A=1.28A
总结: 判断出电流表A1所测电流是此题的关键点,不要误认为电流表A1测量L1的电流。
五、诊断评价,查漏补缺
完成知能应用剩余内容,拓展提升,查找问题。
六、课堂小结,构建网络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知道了什么是电流,学会了用电流表测量电路中
的电流值,并且知道了一个重要的规律──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并联电路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学习用类比法研究物理问题:用水流作比喻:一条水管内,通过各处的水流大小都相等;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跟管内的水流相似,处处相等。水管内通过干流的水流大小等于各支流的水流大小之和;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关系跟干流、支流之间的水流关系相似,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七、布置作业:完成《同步学习与探究》P78开放性作业4―11题
八、板书设计
第四节 科学探究: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流(二)
实验探究(一) 实验探究(二)
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关系 并联电路中干路和支路电流间关系
⒈电路图 ⒈电路图
⒉实验结论:I1=I2=I3=……=In ⒉实验结论:I=I1+I2+……+In
九、教学反思

第四节 科学探究: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流(二)学案
一、自主学习
1、如课本图14-38所示,如果要测量a、b、c三处的电流大小,电流表应该如何连入?分别画出电路图。并且说明分别对应14-39中的哪个图?
2、课本图14-40所示三个图中2流表分别测量了哪个或者拿几个灯的电流?画出三种情况的电路图。
二、合作探究
(一)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有什么关系?
将电流表的示数记录在下表中
电流表的位置电流表的示数I/A
a处
b处
c处
根据自己测得的实验数据归纳得出结论是 。
(二)并联电路的干路和支路电流间的关系。
把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电流表的位置电流表的示数I/A
a处(干路中)
b处(支路中)
c处(支路中)
分析实验数据,归纳结论是 。
三、重难点知识突破
1、如课本图13-38所示,如果要测量a、b、c三处的电流大小,电流表应该如何连入?分别画出电路图。并且说明分别对应13-39中的哪个图?
2、课本图13-40所示三个图中2流表分别测量了哪个或者拿几个灯的电流?画出三种情况的电路图。
三、知识应用
1.下图所示为用电流表测量同一串联电路的电流的三种接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测法的电流最大 B、乙测法的电流最大
C、丙测法的电流最大 D、三种测法的电流一样大

2.某同学在按图所示a的电路测灯泡L的电流的实验中闭合开关S时,发现电流表指针偏转到如图b所示的位置,于是立即断了开关,问:
①测量时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②为了完成实验,应采取的措施是: 。

3. 如图1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1、S2,两灯都发光。当把开关S2断开时,灯泡L1的亮度及电流表示数变化的情况是( )
A.L1变亮,电流表示数变小
B.L1亮度不变,电流表示数变小
C.L1变亮,电流表示数不变
D.L1亮度不变,电流表示数不变

第五节 测量电压
课标要求:
1.知道电源的作用、电压的单位及其换算。了解一些常见电压及我国家庭电路电压。
2.知道电压表的用途、符号,会正确将电压表接入电路中,并能正确选择量程和读数。
3.通过实验探究,总结出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的电压关系。
4.从物理实验中探索出科学规律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是实验探究得出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关系,学会电压表的使用及其读数。
难点是电压表的使用。
教学准备:
演示用器材:教学电压表一只,电源一个,开关一个,实验室用电压表一只,小灯泡两只,1号电池三节,5号、7号电池各一节,纽扣电池一个,导线若干,学生用电流表。
学生用器材:1号干电池三节,小灯泡两只,5号、7号电池各一节,实验室用电压表一只、开关一个,导线若干,纽扣电池一个,学生用电流表。
教学设计
一、复习提问,引入新课
提问:1、什么叫电流?
2、测量电流的工具是什么?在电路中的符号是什么?
3、如何正确使用电流表?
4、串联电路电流有什么特点?
5、并联电路电流有什么特点?
演示:教师把一节干电池、小灯泡、开关在示教板上串成最简单的电路。闭合开关,小灯泡发光,然后取下电路中的干电池,闭合开关,灯泡不发光。
①提出问题:为什么电路此时不能形成电流?电源的作用是什么?
②上节课引入电流时用水流进行类比,这节课我们还用类比的方法来研究电流的形成。
二、投放学案,引导自学
学生根据学案自学基本知识。
三、合作共建,经历过程
(一)电压
1、演示:向U形管左管内加水,使左管水面高出右管(图示)。打开止水钳,水从左管向右管流动。
2、提问:为什么在连通器里的水面相平时,水不发生流动,而在左管水面高时,水从左管流向右管呢?U形管中的水能不能持续流动?
3、组织学生讨论,发表各自的见解,教师归纳。
水压(又叫水位差)是使水定向移动形成水流的原因。
4、教师利用电脑设计程序(如图)表示水流动的动态过程。
如果用一台抽水机不断地把水从B处抽到A处,使A处的水总比B处水位高,由于水管两端总保持一定的水压,于是水管内有持续的水流。
抽水机 提供 → 水压 形成 → 水流。
5、指导学生看图所示的电路(示教板上接好的简单电路)的情况。
教师讲解:电源正极聚集大量的正电荷,在电源正负极之间就产生了电压。这个电压使电路中电荷发生定向移动形成了电流,而电流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电源 提供 → 电压 形成 → 电流。
6、板书:1、电压

7、指导学生阅读“信息窗”,了解几种常见的电压值
(二)、电压表
1、教师展示电压表,说明是用来测量电压大小的仪表,在电路中的图形符号是○V。与电流表盘对比不同点。
2、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电压表使用说明”和观察电压表,总结电压表的连接方法和读数方法。
3、让学生看课本图14―45,然后完成相应练习题。
4、读数方法:①明确所使用电压表的量程;②认清所使用量程的分度值;③由指针所指的位置,读出电压表的示数
(三)、用电压表测电压
1、提出问题:如何用电压表测电池两端电压?
2、让学生根据教材图14―47测一节1号干电池电压、1节5号电池电压、1节7号电池和一个电子表上用的纽扣电池的电压,填在下表中:
电池1号5号7号钮扣电池
电压/V
3、让学生再分别测两节干电池串联,3节干电池串联后的总电压,填入下表:
电池1节干电池两节串联三节串联
电压/V
4、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归纳结论。
结论:串联电池组的电压等于各节干电池电压之和。
5、测串联电路的电压:
①提出问题:串联电路两端的电压和它的各部分电路的电压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②组织学生猜想,并归纳猜想。
③让学生根据教材图14―48实物国家连接图进行实验,用电压表分别没出UAB、UCD、UAD,填入下表中:
UAB/VUCD/VUAD/V

④组织学生讨论,归纳实验结论。
结论:串联电路两端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U=U1+U2+……+Un
6、测并联电路的电压:
①提出问题: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电压之间是什么关系?
②组织学生猜想,并归纳猜想。
③让学生根据教材图14―49进行实验,并把实验数据填入下表中:
UAB/VUCD/VUAD/V

④分析测量数据,得出结论。
结论: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U=U1=U2=U3=……=Un
(四)、让学生比较电流与电压,列表小结:

四、知能应用,方法归纳
⑴电压表与电流表的使用主要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电压表与电流表的使用有两点相同:都必须使用电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被测量的电压或电流都不能超过量程。
电压表与电流表的使用有两点不同:一是电压表是被测用电器并联,而电流表是与被测用电器串联;二是电压表可以直接接到电源的两极上,而电流表不能直接接到电源的两极上。
⑵电表未接入电路时,指针不指零怎么办?
不管是电压表还是电流表,未接入电路时指针不指零,都要先用螺钉旋具调节表上的调零螺钉,使指针指到零。如果还不能调到零,可在读数时用电流表的示数减去原来指针所指的示数。
五、诊断评价,查漏补缺
练习巩固,完成学案诊断评价习题。
六、课堂小结,纳入结构


电压


七、布置作业
1、观察你家中的用电器,如洗衣机、电视机、晶体管收音机、电子钟、台灯等的铭牌。了解一下它们正常工作的电压和电流分别是多大?
2、在图14-47所示的三个电路图中,电压表各是测哪个灯泡的电压?有没有接错的?错在什么地方?
八、板书设计
一、电压
⒈电源→电压→电流
⒉单位:V、KV、mV
⒊常见电压值二、电压表
⒈量程
⒉符号
⒊使用规则三、电压表测电压
⒈串联电路电压特点:U=U1+U2+……+Un
⒉并联电路电压特点:U=U1=U2=U3=……=Un
九、教学反思


第五节 测量电压(学案)
一、自主学习
1、电压是使电荷发生 形成 的原因,测量电路两端的电压使用的仪器是 ,使用时应把它 联在电路的两端。
2、电压用符号 表示,国际单位是 ,该单位的符号是 。
3、通过信息窗的有关数据,你了解到:一个铅蓄电池的电压是 ,对人体的安全电压是 ,你还知道: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 ,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是 。
4、实验室电压表有两个量程,如图所示,当选用“―”和“3”两个接线柱时,电压表的最小刻度值是 ,此时电压表的示数是 ;
当选用“―”和“15”两个接线柱时,电压表的最小刻度是 ,此时图中的示数为 。

二、合作探究
1、如何用电压表测电池两端电压?
根据教材图14―47测一节1号干电池电压、1节5号电池电压、1节7号电池和一个电子表上用的纽扣电池的电压,填在下表中:
电池1号5号7号钮扣电池
电压/V
2、再分别测两节干电池串联,3节干电池串联后的总电压,填入下表:
电池1节干电池两节串联三节串联
电压/V
3、串联电路两端的电压和它的各部分电路的电压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你的猜想是 。
根据教材图14―48实物国家连接图进行实验,用电压表分别没出UAB、UCD、UAD,填入下表中:
UAB/VUCD/VUAD/V

实验结论是: 。
4、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电压之间是什么关系?
你的猜想是 。
根据教材图14―49进行实验,并把实验数据填入下表中:
UAB/VUCD/VUAD/V

实验结论是: 。
三、重难点突破
说明:1、电压表使用方法和读数方法是什么?
2、通过探究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实验可以得出:
(1)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 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
(2)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的电压 。
三、知识应用
1.电压是使电荷发生 形成 的原因,测量电路两端的电压使用的仪器是 ,使用时应把它 联在电路的两端。
2.电压用符号 表示,国际单位是 ,该单位的符号是 。
3.实验室电压表有两个量程,如图1所示,当选用“―”和“3”两个接线柱时,电压表的最小刻度值是 ,此时电压表的示数是 ;当选用“―”和“15”两个接线柱时,电压表的最小刻度是 ,此时图中的示数为 。
4.在220V的家庭电路中安装“12V、0.3A”的装饰小灯泡,为使它正常工作,应将 个小灯泡 联在电路中。
5.通过探究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实验可以得出:
(1)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 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
(2)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的电压 。
6.图2电源电压不变,当S1闭合,S2断开时电压表的示数为3V;当S2闭合、S1断开时电压表的示数为4.5V,则灯L2两端的电压为 V,灯L1两端的电压为 V。

参考答案:1.定向移动,电流,电压表,并联 2.U,伏特,V 3.0.1V,2.4V,0.5V,12V 4.19,串联5.(1)等于(2)相等 6.1.5V,3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