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中考物理考点电功和电热复习
详细内容
第十五章 电功和电热
[设计意图] 电功的知识是本章的重点之一。本节课力求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通过教师的适当点拨和学生的积极参与,巩固对电功概念和公式的理解,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节课通过对实验设计的讨论,使学生掌握利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设计实验,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创造思维能力以及发现问题教学阶段与时间分配
教师主导
学生主体
点评
一、引入 (3分钟) 【播放动画课件】小明和小红家都只开了一盏40W的白炽灯,而小明家的电能表转的却比小红家的快,小明担心是否会多收电费? 小明家会多交电费吗?为什么?请大家帮他找找原因。 学生观看课件 生:不会。从画面上可以看到小明家使用的电能表是3000r/kw・h,而小红家的电能表是2500r/kw・h。通过生活中的现象引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利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复习过程 1、电能表 (5分钟) 2、电功的概念(2分钟) 3、电功的实验(8分钟)很好,大家观察的非常仔细。通过前面的学习,大家知道电能表是用来测量什么的吗?这个参数又表示什么意义吗? 【投影】2、一电动机线圈的电阻为1Ω,线圈两端所加电压为2V时,电流为O.8A,电动机正常工作.
(1)在求电动机正常工作l min所消耗的电能时,有以下两种不同的解法 。
小明解:W=UIt
=2V×O.8 A×6Os=96J
小华解:W=I2Rt
=(O.8A)2×1Ω×60s=38.4J
你认为 哪位同学做得对,请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
(2)求电动机正常工作lmin所转化的机械能是多少? 教师将以上两题进行对比,指出纯电阻电路与非纯电阻电路的区别,并进行小结。 【板书】纯电阻电路: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三个公式均适用) 非纯电阻电路:电能转化为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只适用W=UIt) 【投影】 串联电路里的两盏电灯L1和L2,若L1的电阻比L2的电阻大,在相等的时间里,电流通过 做的功多。若两灯并联在电路中,则电流通过 做的功多。 【板书】 在串联电路中W1:W2=R1:R2
W总=W1+W2 在并联电路中W1:W2=R2:R1W总=W1+W2 〖练习〗 1、两电阻丝串联后接到电压恒定的电源上,在相同的时间内消耗的电功之比为W1:W2=2:3, 如果将他们并联后接入原电路中,在相同的时间内消耗的电功之比是 2、两个相同的电阻并联后接在某电源上(电压恒定),在t时间内电流做功240J,若改为串联再接到同一电源上,则在相同的时间内电流做的功 生:观察灯泡发光的亮暗程度。 生:灯泡发光是将电能转化为内 能并进而转化为光能,在相同时 间内,灯泡越亮,表明电能转化 为光能多,说明电流做功多。 生:当电流、通电时间一定时,电流做功多少与电压的关系。 生:灯泡的亮度、电压表的示数 生:当电压、通电时间一定时,电流做功多少与电流的关系。 生:灯泡的亮度、电流表的示数 W=UIt,W=U 2/R,W=I2R 学生答题(以上三个公式都可以使用) 学生思考、答题(对于非纯电阻电路,电功只能用W=UIt进行计算 生:L1、L2 生:3:2 生:60J 利用控制变量 法通过实验探究影响电功大小的因素,得出计算电功的公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巩固练习,掌握利用电功的公式计算 通过对比,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掌握两种电路的区别 使学生掌握串、并联电路中电功的特点,学会用比例法解题 巩固练习三、小结 (2分钟)这节课我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强 了对电功的理解,请同学们简单说说你的收获。[教学评析] 本节课的复习 内容立足于基础,从基础概念入手,循序渐进。教学思路清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通过对关于实验的讨论,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建立运用实验解决问题的意识。通过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精心设计习题,针对学生在做题中暴露的错误进行分析并给予正确的引导,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