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物质运输的载体同步练习
详细内容
第一节 物质运输的载体
导学目标
知识目标:描述血液的组成和功能。认识三种血细胞。
能力目标:解读和识别血常规化验单,体验生活和科学的密切关系。
情感目标: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健康的生活。
学习重点和 难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导学探究 学习内容及方法:。
一、认识血液的 组成。
观察加入抗凝剂的血液,思考、交流下列问题:
1、图一试管中加入5%的柠檬酸钠溶液, 静置一段时间后出现 现象。
2、由图一可知,血液由 和 组成。前者约占血液的 ,是一种淡黄色的液体,主要功能是运载 ,运输 和 。后者包括 、 和 。
3、图二试管中未加入5% 的柠檬酸钠溶液,一段时间后出现 现象。血块周围淡黄色的液体是 。
4、图一中的血浆和图二中的血清最大的区别是 。
二、认识 血细胞。
1、在显微镜的视野中 ,数量最多的血细胞是 ;最少的血细胞是 ;血小板最不易被看到,因为它的数量 ,且体积 。
2.血细胞包括 、 和 。
3、红蛋白的特性是 。
4.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 ;白细胞有 的作用;血小板有 的作用。
5.什么叫贫血?
6、填表比较三种血细胞的特征。
项目 血细胞类型
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形状
有无细胞核
大小、数量
功能
二、识别血常规化验单,关注身体健康。
1、比较化验单中的测定值和参考值,如果 的数量偏少或 的含量不足,此人可能患 病。
2、如果某人身体有炎症,此时血常规化验单中 的测定值 将偏高。
3、我们经常由于不慎造成皮肤破损出血,血液中的 会及时止血和加速凝血。
课堂小结
血浆
血液 红细胞
血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基础自测
1.下列血细胞中有细胞核的是( )
A..成熟的红细胞 B.白细胞 C.血 小板 D.三种血细胞都有细胞核
2. 某同学面部长了一个疖子,其顶端出现了一个脓头,该脓头主要是什么形成的( )
A. 红细胞 B.血浆 C.死亡的白细胞 D.死亡的细菌.
3. 人体红细胞的特点是( )
A.有细胞核 B.能吞噬病菌 C.含 有大量的血红蛋白 D.能止血
4.氧在血液中的运输形式主要是( )
A.游离态B.与红细胞结合 C.与血红蛋 白结合 D.与血浆结合
5.显微镜下红细胞与白细胞的区别是( )
A.两面凹的圆饼状、无细胞核B.比白细胞大、有细胞核C.数量少、形状不规则、无细胞核 D. 个体小、无细胞核
6、血液中含水量最多并且与体内的物质运输有关的成分是( )
A、红细胞 B、白细胞 C、血小板 D、血浆
7、有细胞核的血细胞是( )
A、红细胞 B、白细胞 C、血小板 D、ABC三项
8、人的血红蛋白中所含有的金属元素是( )
A、钙 B、铁 C、锌 D、铜
9.在“观察加入抗凝剂的血液”的实验中,人体的10毫升血液和抗凝剂混合后,一段时间,出现了下图所示的现象,据图分析回答以下的问题:
(1)血液中运输养料和废物的主要是图 所示的部分。其主要成分是 ,
除上述功能外,还具有 的功能。
(2)氧气进入血液后,主要有 来运输。
(3)能吞噬病毒的结构存于图中的 ,能对止血和凝血起重要作用的结构
存在于图中 。
(4)静置一段时间后,量筒中B的部分呈 色,C部分会变成 。
中考在线(2009年 山东威海)
5、下图是血涂片在显微镜下的一个视野图。
(用图中标号回答)
(1)、当人被细菌感染而发炎时,
图中 的数量会显著增加。
(2)、当图中 的数量明显下降
时,会引起人体皮下出血。
(3)、当图中 的数量过少时,会造成人体贫血。
(4)、担负运输养料和废物功能的是 。
拓展延伸
李老师从青岛赴西藏工作,半年后体检时发现血液中有一种成分显著增加,增加的成分最可能是( )。A、白细胞 B、红细胞 C、血小板 D、血浆
请用学过的知识试分析其中的原因。
想一想:
1、平原地区的人到高原地区工作,短期内会出现心跳加快、面色苍白、四肢乏力等症状,但过一段时间后,大多数人恢复正常。请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其中的道理。
2.再生障碍性贫血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