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七年级生物试题>七年级生物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复习检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七年级生物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复习检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详细内容

第三单元第三章 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一、选择题:
1.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 )          
 A.成熟区     B.伸长区     C.分生区    D.根冠
2.移栽植物时往往暂时出现萎蔫现象,这是由于( )
 A.水分的输导受到阻碍
 B.一些根毛和幼根折断,降低了对水分的吸收能力
 C.没有及时浇水
 D.一些根毛和幼根被拉断,降低了无机盐的吸收
3.家庭盆栽花卉,浇水时干透、浇透,这样做的意义是(  )  
 A.促进根向深层发展          B.利于根吸水
 C.利于根的呼吸            D.利于根吸收无机盐
4.关于蒸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气孔是蒸腾作用的“门户”
 B.提高空气湿度,调节气候
 C.空气湿度大,可促进蒸腾作用
 D.促进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5.下列各项中,说法错误的是( )             
 A.干燥的种子中不含水
 B.水分充足使植株硬挺,保持直立姿势
 C.水分充足使叶片舒展,有利于进行光合作用
 D.无机盐只有溶解于水中,才能被植物体吸收,并运送到植物体的其他器官
6.导管输 送的物质和输送的方向是( )
 A.有机物,从上向下
 B.有机物,由 下向上
 C.无机盐和水,从上向下
 D.无相盐和水,从下向上
7.森林地区,常常形成独特的“小气候”,降雨量较多,其主要原因是( )
A.呼吸旺盛,产水多
 B.根系保持水土 ,蓄水多
 C. 蒸腾作用使大气湿度增大
D.光合作用强,释放的水蒸气多
8.把幼嫩的植物茎掐断,从茎的断面上渗出的汁液主要来自( )
 A.树皮     B.筛管     
C.筛管和导管      D.导管
9.一株玉米在生长旺盛时,一天要吸收几千克水,这些水绝大部分用于( )
A.蒸腾作用    B.构成细胞  
 C.光合作用      D.呼吸作用
10.蒸腾作用时,水分是以什么状态散失的( )
A.液态 B.气态 C.固态 D.都不是
11.蒸腾作用发生的部位是( )
A.根、茎、叶 B.叶、叶柄和幼嫩的茎
C.所有器官 D.花、果实、种子
12.控制蒸腾作用强弱的结构是( )
A.保卫细胞 B.气孔 C.叶片 D.根毛
13.植物蒸腾作用的意义是( )
A.促使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
B.增加植物表面的湿度
C.促使分解体内的有机物
D.降低植物体内的水分
14.关于蒸腾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蒸腾作用能带动植物体对水分的吸收以及水和无机盐的向上运输
B.蒸腾作用的结果是把植物体内的水全部散失掉
C.蒸腾作用只有在炎热的夏天才会表现
D.蒸腾作用晚上要比白天旺盛
15.下列哪项与水分的蒸腾作用无关( )
A.促进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运输
B.促进无机盐在体内的运输
C.促进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D.降低植物体的温度
16.号称“世界爷”的巨杉,树高可达142米,影响水分输送到树梢的生理活动是( )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吸收作用
17.我们常见的自然现象是水往低处流,而植物体内的水则往高处移动,水向高处移动的动力来自( )
A .呼吸作用 B.光合作用 C.吸收作用 D.蒸腾作用
18.取杨树的叶两片A和B.将A片上表面、B片下表面分别涂以凡土林,再分别用细线栓住叶柄吊在室内。几天后发现A叶片萎缩,B叶片基本保持原状态。这说明 ( )
①角质层可以蒸发水分②角质层不透水蒸气③水分经气孔散出④气孔主要分布在下表皮
A.①③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9.成熟的甘蔗的茎非常甜而成熟的玉米的茎不甜,其主要原因是( )
A.甘蔗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而玉米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B.甘蔗茎中贮藏有大量甜的有机物,而玉米茎中甜的有机物很少,不甜
C.甘蔗茎中含有有机物,而玉米茎中没有有机物
D.以上三项都不对
20.在果树的“坐果”时期,果农常常给果树的茎做环状剥皮(即“环剥”),这样可以增加坐果量,其道理是( )        
A.限制了有机物向根部运输
B.限制了水分向茎叶运输
C.限制了无机物和有机物向根部运输
D.防止了害虫的侵害
二、非选择题
21.在“探究茎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实验中:        
(1)选择带有叶片的枝条,实验装置最好放在阳光直射处,目的是  。
(2)烧杯中的红墨水在实验中的作用是     。
(3)为了验证茎可运输水和无机盐这一实验结论,又设计了一实验,如下图 (烧杯中已滴入了红黑水):

○1预期的实验现象是:A枝条    ,B枝条   。
○2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期结果相符,该实验的结论是        。
○3这一 实验设计思路的特点是               。
22.科学家为了测试 有机物运输的部位和流动的速度,做了如下实验:他们用同位素标记二氧化碳供给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合成了含放射性标记碳的有机物,上午9时,测量含此标记碳的有机物在离地面1.9米处茎的树皮中,到中午12时,测得含此标记碳的有机物在离地面以下的0.5米处的根的树皮中。请回答:          
(1)含此放射性标记碳的有机物是在    中运输的,方向是 。
(2)此有机物随枝叶在树中的运输速度是  米/小时。    
(3)上述实验还证实了茎的韧皮部和根的韧皮部都是      。
23.下图A为水分从土壤中进到根内部的示意图,图B为根细胞处于某种状态。据图回答:

(1)1是根尖某处表皮细胞的一部分向外突出形成的,叫做 。
(2)4所示部分为根尖的 区。
(3)当根毛细胞液浓度大于土壤溶液浓度时,水分依次通过的结构是: ( )
A.1→2→3 B.2→3→l C.3→2→1D.1→3→2
(4)3是根尖内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 管。
(5)某同学给一株植物施肥后,该植物生长不正常,若他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该植物根细胞的状态如图B所示,则根细胞液浓度 (填“大”或“小”)于土壤溶液浓度。此时应该怎么做? 。
24 .下图所示对果树进行环割树皮的实验,请据图回答。(提示:果树的的韧皮部位于树皮内)
(1)在A.B处环割前后,该枝条的蒸腾作用并没有受到影响,原因是

(2)该 枝条环该后,果实甲和乙的生长情况有何不同?

(3)如果在果树主干C处进行环割(如圆图中所示),果树的生长状况是
,原因是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12345678910
答案ABBCADCDAB
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
答案BBAA DDBA
二、非选择题
21.(1)最强蒸腾作用 使实验结果明显 (2)有利于观察 (3)①未变红 变红
②木质部运输水分和无机盐 ③证明了茎中木质部对水 分和无机盐的运输。
解析:“探究茎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加清晰,应该选择带有叶片的枝条,并且把实验装置放在阳光直射处,同时在烧杯中加入红墨水。实验充分证明了木质部中的导管是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
22.(1)筛管 由上向下 (2)0.47 (3)相通的
解析:有机物是通过茎中筛管运 输由上向下运输的。
23. (1)根毛 (2)成熟(根毛) (3)A (4)导.(5)小(填低也给分) 及时浇水
解析: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成熟区。成熟区有大量的根毛,扩大了吸收面积。根吸水的原理是水分由低浓度流向高浓度。
24.(1)环割树皮没有伤到木质部,水分是通过木质部(木质部中的导管)运输的
(2)甲发育良好,乙停止发育
(3)果树会慢慢死亡 根部得不到有机物,无法进行呼吸作用而死掉(或无法维持正常活动而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