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第一框 日新又新我常新
(说课稿) 旭东中学 朱志国一、说教材 [教材分析]:(本课在本书以及本框的地位和作用)初中生的自我意识开始增强,会不断对自己提出一些与之相关的、非常基本的问题:我是谁?我的能力如何?等等。因而,认识自我是他们极感兴趣又需要恰当引导的问题。本课从正确认识自己谈起,以对自己提出恰当期待,完善自己为最终的落脚点。本课共设计了三个框题的内容。第一框“日新又新我常新”着重引导学生从全面、发展的眼光看待现在的自己,初步树立完善自己的信心。引导学生认识到人总是不断发展的,懂得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然后引导学生学会从内在与外在、优点与缺点两个角度认识自己,为下面根据自身实际确立努力目标奠定基础。最后介绍一些认识自我的途径,引导学生学会通过多种途径来认识自我。[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教学,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这节课我要认识什么?态度如何?认识自我的途径有哪些?等认识自我的新知识。2、能力目标:通过本课教学,进一步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小组讨论合作、小组评价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教学,使得同学们了解自我评价的重要,引导学生全面、客观、发展地认识自己,从而形成比较清晰的自我整体形象。[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自我新认识”中关于“优缺点”的反思。将这一知识点设计为重点的原因在于要让学生自觉形成发展、全面看待自己的观点。初中学生容易受“思维定势”(会把事物看成绝对的“好”和绝对的“坏”)的过分影响,通过对这一知识点的重点教学使得学生能够用新的、客观的眼光重新审视自身。要认识到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每个人身上都有优点和缺点,我们要正确看待。2、教学难点:从“内在”与“外在”等多个角度来全面认识自己,强调“内在美”对人的重要性。将这一点设计为难点的原因是:初中生十分注重自我形象,但往往过多地关注自己的外在形象,而忽略内在素质的培养,故而认清内在美和外在美的关系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十分重要。[课前准备:学生准备]:1、 请学生认真预习本框内容。2、 准备好“我的变化”的演讲稿。[物质准备]:1、制作教学软件和投影片2、必要电教设备。二、说教法1、 抓住重点、难点,详略结合。2、 认真组织好课堂讨论和演讲比赛。3、 采取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三、说学法1、 由于本课教学内容主要指向学生自身,取材十分便捷,要尽量多给学生时间用于回忆、反思自身情况,让学生从亲身经历中提高认识,在审视自身中不断建构对自己的新的认识。2、 在本课的教学中特别需要我们尊重学生,认真倾听,使学生的内心世界能向我们敞开,这样才能使我们顺利帮助学生自己得出正确的认识与评价,并且帮助学生树立对未来的信心,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新阶段的生活。3、 古人说:“授人之鱼,只供一餐所需,而给人之渔,终身受用不尽”本节课在学法指导上,应该通过让学生充分地讨论、反思和对比,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学习新知的能力。四、说教学程序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我设计的教学程序如下:【第一课时】(一)、“说说新生活”演讲比赛(活动一):“我的变化”在两个多月的初中学习生活中,我的变化有:● 学识方面:???????????????????????????????????????????????????????????????????????。● 对待事物方面:(例如:更愿意结识新同学)???????????????????????????????????????????。● 性格方面:??????????????????????????。● 能力方面:??????????????????????????。● 学习品质方面:(例如:学会了倾听)??????????????????????????????????????????????。还有什么方面的变化吗?● ??????方面:??????????????????????。● ??????方面:??????????????????????。本活动设计为三分钟“演讲比赛”,演讲内容参考以上内容(结合课本第46页和练习第43页内容),演讲要求如下:1、 声音清晰响亮。2、 使用普通话。3、 脱稿演讲。4、 演讲中面对同学,眼睛看着同学,学会用目光进行交流。5、 注意身体的恰当运用,自然大方。6、 注意演讲的礼仪,如演讲结束后要告诉大家:“我的演讲完了”“谢谢”。7、 自信地演说,语气要注意抑扬顿挫。8、 演讲力求清晰(声音、思路、辅助的图片文字等)、明确(内容切题、观点明确)。9、 视角独特、多样,演讲方式和内容力求有新意。 设计此活动的目的是有助于完成教材第46页的相关活动。让学生共同来探究自己身上发生了那些新的变化。 (活动结论): 人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我们需要不断更新、不断完善对自己的认识,才能使自己变得更好和更完美。正确认识自己,就要做到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 (二)、讨论“她漂亮吗?小故事”(活动二):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46~47页的“她漂亮吗?”小故事,和同学们讨论以下几个问题:1、“漂亮”姑娘为什么不能令人赏心悦目?2、人的内在美与外在美有什么联系吗?4、 言行可以体现一个人的内在素质吗?5、有道德的人往往有着什么样的外在表现?设计此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全面认识自己,既要认识自己的外在形象,如外貌、衣着、举止、风度、谈吐等,又要认识自己的内在素质,如学识、心理、道德、能力等。一个人的美应是外在美与内在美的和谐统一,内在美对外在美起促进作用。这里是本课的教学难点,关于这个知识点的很多话题都是学生感兴趣的,我准备在这里穿插一个关于“追星”的大讨论。以深化学生对这一学习难点的认识如:怎么看待追星问题?这些问题是他们注重但又有点迷茫的问题,存在着一些模糊的认识,需要帮助他们澄清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如:并不是注重外在形象就是错的(老师就很注重自身形象,为人师表!),而是更应该注重(或者首先要注重)内在素质的培养;追星要分好几种情况来看,若仅仅看重明星的外貌,这种追星不值得花很多心思,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也只需略加欣赏就可以了。这些问题需要我们与学生认真探讨,真正解除学生心中的困惑。(结合前面讲的第二个“学法”: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内心世界,要倾听他们的所思所想。)(三)、“回顾自己”(活动三):●回顾自己的经历,找出几件有助于你认识自己、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事情,对照自己的经验,总结自己的优点。经验优点 母亲遇到一些烦心的事,我想方设法安慰她,开导她,使母亲转忧为喜。我善解人意,善于与人相处。● 根据自己的教训,总结自己的缺点。教训缺点有一次,朋友弄坏了我的铅笔,我大发雷霆,结果失去了这位朋友。 缺少对他人的宽容与理解。其中,我最想改正的缺点是?????????????,我要通过??????????来改正。改变这一点,会让我变得??????????????????????。设计此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到“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的外在形象与内在素质都存在着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全面认识自己,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又要看到自己的缺点。这里是本课时的教学重点,要让学生在连续的内省和反思中强化这一学习重点。【第二课时】(一)、认识自我的途径(活动一):让我们站到心灵的镜子面前端详自己,更深刻地了解自己,会有骄傲、感动,也可能会有羞愧、不满。回顾“我”在两个月的初中学习生活中的点滴表现我对自己的评价例:我有很多好朋友,朋友碰到困难我会热情帮助。我热情、善解人意。 例:我写作业总是会拖拉。 没有珍惜时间,处事不果断。设计本活动有助于完成课本第48页相关内容学习。让我们尝试着通过自我观察的途径来认识自己。通过自我观察认识自己。最了解的人是自己,要认识自己就一定要做个有心人,反省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点滴表现,总结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这里是第二课时的学习重点。要呼应“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里提及的“自我评价”的重要性。)(二)、认识自我的途径(活动二):在下面粘贴上同学、父母或老师对你的评价卡,也别忘了从本书第95页剪下评价卡片,填写好你对同学(最好的)的评价送给他(她)!
自我新认识 (认识什么?态度如何?)自我新期待 →日新又新我常新 全面地认识自己 认识自我的途径 (怎么认识?)在这里,把“总结延伸”和“板书设计”结合起来,请一位或几位学生结合板书尝试总结本课的内容。这样可以大大增强学生的概括总结能力。七、作业布置1、 请每位同学课后收集一个关于人的巨大潜能的事例。2、 认真预习下一框:“发现自己的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