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小鸭(发展性学习案例)
详细内容
一、学习目标
1.了解童话的特点。
2.朗读与复述课文,研读“丑小鸭”的心理活动。
3.感受丑小鸭的失败与成功的滋味。
二、整体感知。速读课文
1.你能用最简要的语言谈谈安徒生和《丑小鸭》的内容吗?
2.思考:丑小鸭可贵在哪里?划出相关语句。
三、单独探究
1.丑小鸭遭遇了什么?你觉得这样公平吗?
2.丑小鸭怎样面对歧视和打击?
四、合作探究
1.假如“丑小鸭”是你的伙伴,那么他会有哪些歧视和打击、幸福和美?
2.你能谈谈下面句子的意思吗?
(1)我要飞向他们,飞向这些高贵的鸟儿!可是他们会把我弄死的,因为我是这样丑,居然敢接近他们。……他把头低低地垂到水上,只等着一死。
(2)只要你是一只天鹅蛋,就算是生在养鸭场里也没有什么关系。
(3)他感到非常难为情。他把头藏到翅膀里面,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他感到太幸福了,但他一点也不骄傲,因为一颗好的心是永远不会骄傲的。
3.鸡、鸭、猎人、老太婆等代表谁?对丑小鸭追求的结果你满意吗?
五、体验反思
1.联系自己实际说说你有过什么挫折?结果是否成功?
2.丑小鸭追求成功有什么秘诀吗?联系自己说说感想。.
六、拓展训练
1.搜集、整理安徒生生平、创作资料,课外看《海的女儿》、《老单身汉的睡帽》。
2.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写片段作文《丑小鸭与我》。
七、相关链接
1.关于作者。
安徒生:(1805~1875),丹麦著名童话作家,父亲是个鞋匠,母亲是个
农村妇女。童年时父亲常给他朗读文学作品,他从小就爱上了戏剧和文学。11岁时父亲去世。全家*母亲给人洗衣度日。14岁到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去谋生,在那里得到帮助,获得学习的机会。17岁开始发表作品。创作十分丰富。最出色的是童话。从小受民间文学熏陶,爱唱歌,善讲故事,很受人欢迎,这同他后来献身于童话创作有很大关系。他写了160篇童话,被称为“童话大师”。
2.谈童话。
(1)童话的特点: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这种作品通过丰富的想像、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往往离奇曲折,引人入胜。童话又往往采用拟人的方法,举凡鸟兽虫鱼,花草树木,整个大自然以及家具、玩具都可赋予生命,注入思想感情,使它们人格化。
(2)论童话,丹麦出了一个安徒生,赢得了世界的,不只限于少年儿童的广大读者。我们中也要有自己民族的、社会主义的安徒生!
我用我的一切感情和思想来写童话,但是同时我也没有忘记成年人。当我在为孩子们写一篇故事的时候,我永远记住他们的父亲和母亲也会在旁边听。
最奇妙的童话都是从真实的生活中产生出来的,否则我的美丽的接骨树丛就不会从茶壶里冒出来了。
童话中的形象是从生活中来的,但是,并不是生活中实际存在的、甚至也不是生活中可能存在的。童话的形象是象征性的形象,并且具有极大的夸张性。
生气勃勃的、富有诗意的想像力是培养儿童作家的一系列必备条件中的不可或缺的条件:儿童作家应当通过幻想并且凭借这种幻想去打动孩子们。
3.赏析。
这篇童话也收集在《新的童话》里。它是在安徒生心情不太好的时候写的。那时他有一个剧本《梨树上的雀子》在上演,像他当时写的许多其他的作品一样,它受到了不公正的批评。他在日记上说:“写这个故事多少可以使我的心情好转一点。”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只“丑小鸭”――事实上是一只美丽的天鹅,但因为他生在一个养鸭场里,鸭子觉得它与自己不同,就认为他很“丑”。其他的动物,如鸡、狗、猫也随声附和,都鄙视他。它们都根据自己的人生哲学来对他评头论足,说:“你真丑得厉害,不过只要你不跟我们族里任何鸭子结婚,对我们倒也没有什么大的关系。”它们都认为自己门第高贵,了不起,其实庸俗不堪。相反,“丑小鸭”却是非常谦虚,“根本没有想到什么结婚”。他觉得“我还是走到广大的世界上去好”。就在“广大的世界”里有天晚上他看见了“一群漂亮的大鸟从灌木林里飞出来……他们飞得很高――那么高,丑小鸭不禁感到说不出的兴奋”。这就是天鹅,后来天鹅发现“丑小鸭”是他们的同类,就“向他游来……用嘴来亲他”,原来“丑小鸭”自己也是一只美丽的天鹅,即使他“生在养鸭场里也没有什么关系”。这篇童话一般都认为是安徒生的一起自传,描写他童年和青年时代所遭受的苦难,他对美的追求和向往,以及他通过重重苦难后所得到的艺术创作上的成就和精神上的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