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高二历史教案>必修三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学案

必修三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学案

详细内容

必修三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学案
一、学法指导
  1.20世纪初,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民族危机日益深重,为了求得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孙中山先生提出了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三民主义,它集中反映了资产阶级的政治民主追求和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强烈愿望,并在推翻清王朝和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从而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
  2.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从中国革命实际出发,以革命的首创精神和巨大的理论勇气,开创性地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理论――毛泽东思想。它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它指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并在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3.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沿着改革开放之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这一伟大事业中,邓小平理论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出发,指出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等,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等重大理论问题,成为指引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继续前进的伟大旗帜。
  4.在20世纪和21世纪交替之际,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中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它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它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是新世纪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思想武器,是中华民族的又一面光辉旗帜。
  二、知识结构

 三、重难点分析
  1.近现代中国的四大理论成果
思想
理论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
标志性事件同盟国会成立中共“七大”中共“十五大”中共“十六大”
核心或精髓民权主义群众路线、实事求是、独立自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执政为民、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解决的问题民族独立、民主共和、民众生存民主主义革命道路以及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发展1924年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得到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理论
地位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使中国人民醒过来指导革命和建设,使中国人民站起来指导改革开放,使中国人民富起来新时期的指导思想,引领中国迈向小康社会
认识这四个理论都是为解决中国社会进步所面临的问题而提出的,都与时俱进,符合当时的时代潮流;都是救国、建国、强国之路,是振兴中华、振兴民族的道路。
  2.中国人民前进的道路上经历的三次历史性巨变
  (1)内容:
  ①第一次是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政府,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当时的主要任务是:维护民主共和制度,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②第二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结束了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当时的主要任务是:巩固人民民主专政政权,迅速恢复国民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③第三次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决定实行改革开放,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当时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实现四个现代化。
  (2)认识:
  ①近现代中国的三次历史性巨变,都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孙中山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毛泽东是为了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实现人民的根本经济利益;邓小平是为了我们的经济体制更好的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②三次历史性巨变都推动了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中国的改革开放大大促进了我国生产力的发展,20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高居世界第一,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真正体现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具有巨大的反作用。
  3.中共从“走俄国人的路”到“走自己的路”的历程
  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①“走俄国人的路”指的是中心城市革命道路,使中国革命屡遭挫折;
  ②“走自己的路”指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由城市转入农村,走“工农武装割据”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推翻了三座大山在中国的统治,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⑵新中国成立后
  ①“走俄国人的路”指的是照搬苏联建立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中共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当时除了苏联之外别无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由于统得过死,权力过于集中,长期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缺乏民主、监督,妨碍了民主政治的发展;
  ②“走自己的路”指的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党中央高瞻远瞩,对内改革,对外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取得重大成就,20世纪末基本实现了小康水平这一战略目标。
  ⑶认识
  不管是革命还是建设,既要借鉴学习外国先进经验,更要立足于中国国情,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4.中国共产党树立起的五面理论旗帜
  (1)党的一大,树立起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旗帜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化的过程。
  (2)党的七大,树立起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旗帜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指引我们党领导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3)党的十五大,树立起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
  20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了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指引我们党带领人民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逐渐进入小康社会。
  (4)党的十六大,树立起“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旗帜
  20世纪末21世纪初,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又一次站在了时代的最前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我们党继续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5)党的十七大,树立起“科学发展观”的旗帜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根据新的发展要求,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四、易混易错点辨析
  例一: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又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二者最根本的相同点是( )
  A.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B.始终不渝地贯彻党的最高纲领
  C.把反“左”作为革命进程的重要任务D.实事求是,从中国国情出发
  答案:D
  辨析:本题主要考察对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精髓的认识。解题的关键词是“最根本”,因此找出两者的精髓――毛泽东思想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邓小平理论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核心都是“实事求是”,而且都是建立在深刻理解中国国情的“实事求是”的基础之上。故答案为D。
  例二:“一个民族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不能没有新理论思维。”中国在不同的时期分别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两种思想。邓小平理论与毛泽东思想的关系是( )
  A.继承、发展、创新   B.批判、吸收、发展
  C.吸收、创新    D.肯定、否定、再肯定
  答案:A
  辨析:继承是一致性、共性,两者都主张实事求是;发展、创新是差异性,不同之处。邓小平理论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故答案为A。
  例三:三民主义曾经是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其最主要的实践成果是( )
  A.推翻了君主专制统治B.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
  C.给与人民充分的民主和自由权利D.结束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答案:A
  辨析:三民主义实践成果有:辛亥革命、建立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其中最重要的实践成果是推翻了君主专制统治。故答案为A。
  例四:在中国民主革命的长期实践斗争中,毛泽东做出的彪炳史册的贡献有( )
  ①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②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③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④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①②③④
  答案:B
  辨析:本题题干要求回答毛泽东“在民主革命的斗争中做出的贡献”,这就限制了时间范围“1840――1949年”和内容范围“对革命的贡献”,而题肢④属于1956年的社会主义革命成果,在时间和内容上都与题干所要求的范围不符合。故答案为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