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高二物理试题>2014鹤岗一中高二物理下学期期末试卷(含答案)

2014鹤岗一中高二物理下学期期末试卷(含答案)

详细内容

2014鹤岗一中高二物理下学期期末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1.2.3.7.12为多选,其他为单选。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或不答的得0分,共48分)
1.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的方向就是它的动量的方向
B.如果物体的速度发生变化,则可以肯定它受到的合外力的冲量不为零
C.如果合外力对物体的冲量不为零,则合外力一定使物体的动能增大
D.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外力冲量不一定能改变物体速度的大小
2.卢瑟福原子核式结构理论的主要内容有( )
A.原子的中心有个核,叫作原子核
B.原子的正电荷均匀分布在整个原子中
C.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
D.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绕着核旋转
3.关于太阳光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太阳光谱是吸收光谱
B.太阳光谱中的暗线,是太阳光经过太阳大气层时某些特定频率的光被吸收后而产生的
C.根据太阳光谱中的暗线,可以分析太阳的物质组成
D.根据太阳光谱中的暗线,可以分析地球大气层中含有哪些元素
4.关于天然放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α射线是由氦原子核衰变产生
B. β射线是由原子核外电子电离产生
C. γ射线是由原子核外的内层电子跃迁产生
D. 半衰期表示放射性元素衰变的快慢,它和外界的温度、压强无关。
5.下列关于核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说明了物体质量就是能量,它们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B.由质能方程可知,能量与质量之间存在正比关系,可以用物体的质量作为它所含有的能量的量度
C.核反应中发现的“质量亏损”是消失的质量转化成的
D.因在核 反应中产生能量,有质量的转化,所以系统只有质量数守恒,系统的的总能量不守恒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β衰变现象说明电子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
B.玻尔理论的假设之一是原子能量的量子化
C.放射线能杀伤癌细胞或阻止癌细胞分裂,所以人体可以经常照射
D.比结合能越小表示原子核中的核子结合得越牢固
7.在做光电效应实验中,某金属被光照射发生了光电效应,实验测出了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k与入射光的频率 的关系如图所示,A,C两点坐标已知,由图象可求( )
A.该金属的逸出功
B.该金属的极限频率
C.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
D.普朗克常量
8.质量为m的物体以初速率v0做平抛运动,经历时间t,下落的高度为h,速率为 ,在这段时间内物体动量增量的大小不正确的是( )
A. B. C. D.m
9.一质量为m的运动员从下蹲状态向上起跳,经 时间,身体伸直并刚好离开地面,速度为 ,在此过程中(   )
A.地面对他的冲量为 ,地面对他做的功为
B.地面对他的冲量为为 ,地面对他做的功为零
C.地面对他的冲量为 ,地面对他做的功为
D.地面对他的冲量为为 ,地面对他做的功为零
10、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3 kg的薄板和质量为m=1 kg的物块.都以 =4 m/s的初速度朝相反方向运动,它们之间有摩擦,薄板足够长,当薄板的速度为2.4 m/s时,物块的运动情况是( )
A.做加速运动 B.做减速运动
C.做匀速运动 D.以上运动都可能
11.质量为 , 的小球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发生碰撞,碰撞前后两球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可知碰撞属于(  )
A.弹性碰撞      
B.非弹性碰撞
C.完全非弹性碰撞
D.条件不足,不能判断
12、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和2m的A、B两个木块间用轻弹簧相连,放在光滑水平面上,A紧靠竖直墙壁。用水平力向左推B,将弹簧压缩,推到某位置静止时推力大小为F,弹簧的弹性势能为E。在此位置突然撤去推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撤去推力的瞬间,B的加速度大小为F/2m
B.从撤去推力到A离开竖直墙壁前,A、B和弹簧组成的系统动量不守恒,机械能守恒
C.A离开竖直墙壁后,弹簧弹性势能最大值为E/3
D.A离开竖直墙壁后,弹簧弹性势能最大值为E

二、实验题(每空3分,共12分)
13.某同学设计一个用打点计时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 验:在小车A的 前端粘有橡皮泥,推动小车A使之做匀速运动,然后与原来静止在前方的小车B相碰并粘合成一体,继续做匀速运动.他设计的具体装置如图6所示.在 小车A后连着纸带,电磁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 Hz,长木板下垫着小木片用以平衡摩擦力.


(1)若已得到打点纸带如图并测得各相邻计数点间距标在图上.A为运动起始的第一点.则应选_____________段来计算A的碰前速度.应选____________段来计算A和B碰后的共同速度 .(以上两格填“AB”或 “BC”或“CD”或“DE”).
(2)已测得小车A的 质量 ,小车B的质量 .由以上测量结果可得:
碰前总动量=____________kg•m/s;碰后总动量=____________kg•m/s.(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14题10分,15题10分,16题10分,17题10分,共40分,解答时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 ,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若只有最后答案而无演算过程的不能得分.)

14.图中给出氢原子最低的四个能级,(1)氢原子在这些能级之间跃迁所辐射的光子的频率最多有几种?(2)其中最小的频率等于多少赫兹?(h=6.63 10-34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5.一个质子和两个中子聚变成一个氚核,已知质子质量为1.0073u,中子质量为1.0087u,氚核质量为3.0180u,
(1)写出核反应方程;(2)求该反应中释放的核能。


16.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铅弹以大小为 初速度射入一个装有砂子的总质量为M的静止的砂车中并与车相对静止,砂车与水平地面间的摩擦可以忽略.求:
(1)弹和砂车的共同速度;
(2)弹和砂车获得共同速度后,砂车底部出现一小孔,砂子从小孔中流出,当漏出质量为m0的砂子时砂车的速度

17.如图,水平地面上静止放置着物块B和C,相距 =1.0 m.物块A以速度 =10 m/s沿水平方向与B正碰.碰撞后A和B牢固地粘在一起向右运动,并再与C发生正碰,碰后瞬间C的速度 =2.0 m/s.已知A和B的质量均为m,C的质量为A质量的k倍,物块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 =0.45.(设碰撞时间很短,g取10 m/ )
(1)计算与C碰撞前瞬间AB的速度;
(2)根据AB与C的碰撞过程分析k的取值范围,并讨论与C碰撞后AB的可能运动方向.


鹤岗一中2013―2014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二物理试题
一、选择题(1.2.3.7.12为多选,其他为单选。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或不答的得0分,共48分)
1. ABD 2. ACD  3. AB 4. D 5. B 6 B. 7. ABD 8. A 9. B 10. A 11. A  12. ABC
二、实验题(每空3分,共12分)
13(1) BC 、 DE (2) 0.420 、 0.417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14题10分,15题10分,16题10分,17题10分,共40分,解答时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 ,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若只有最后答案而无演算过程的不能得分.)
14. 6种  1.6×1014 Hz
15. (1) H+2 n→ H (2) 4.2× eV

16. (1)  (2)
17. 解析:(1) 4.0 m/s
(2) 当取k=4时,v3=0,即与C碰后AB静止
当取4>k≥2时,v3>0,即与C碰后AB继续向右运动
当取6≥k>4时,v3<0,即碰后AB被反弹向左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