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安徽省安庆市高考化学热身模拟试卷(含答案)
详细内容
2014安徽省安庆市高考化学热身模拟试卷(含答案)
7.乙醚是一种常用的麻醉剂,但乙醚在空气中放置易发生自动氧化反应生成1-乙氧基氢过氧化物,用化学方
程式表示为:CH3CH2OCH2CH3+O2→CH3CH2CH(CH3)OOH。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O2中既有σ键又有π键
B.该反应中,每消耗11. 2L的氧气,乙醚失去的电子数为12. 4×10-23
C.1-乙氧基氢过氧化物中只有极性键没有非极性键
D.起麻醉作用的是l-乙氧基氢过氧化物
8.能用下列装置净化、并能进行验证的气体是( )
9.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的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是( )
A.无色透明的溶液中:K+、NH4+、MnO4-、SO42-
B.含大量Fe3+的溶液中:Na+、Cu2+、NO3-、I-
C.乙醇溶液中:CH3COOH、Al3+、SO42-、Cl-
D.由水电离出的c(H+)=1.0×10-1l•L-1的溶液中:Fe(OH)3胶体、Ba2+、OH-、Cl-
10.如图所示是利用电化学降解法治理水中硝酸盐污染,电解槽中间用质子交换膜隔开,污水放入Ⅱ区,
通电使NO3-转化为N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电解时H+从I区通过离子交换膜移到Ⅱ区
B.Ag-Pt电极上发生反应:2 NO3- + 6H2O + l0e- = N2↑ + 12OH-
C.为增强溶液的导电性,I区水中可加入少量Na2SO4固体
D.若电解过程中转移l mol电子,则Ⅱ区电解液的质量减少2.8 g
11.一定条件下,下列反应可为工业制盐酸、合成氨提供原料:CH4 (g)+ H2O (g) ⇌CO(g)+3H2(g) △H>0。当该反
应达到平衡后,若仅改变图中x的量,重新达到平衡后,y值随x变化趋势合理的是( )
12.近年,安徽省以铁矿石为原料的产业发展迅猛,赤铁矿、磁铁矿、菱铁矿等都得到大力开发。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马钢用焦炭和铁矿石为原料炼铁,该金属冶炼法属于热分解法
B.庐江的磁性材料产业“磁”力无穷,磁性氧化铁的主要成分是Fe3O4
C.将铁矿石溶于硝酸后,再加KS溶液,即可证明该矿石中存在Fe3+
D.利用铁矿石制得的FeS能除去污水中的Hg2+,可推知Ksp(FeS)<Ksp(HgS)
13.常温下,向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醋酸溶
液中分别滴入0.1ml•L-1NaOH溶液,测得溶液的pH
与NaOH溶液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
的是( )
A.图中曲线②表示NaOH溶液滴定盐酸时的pH变化
B.酸溶液的体积均大于10 ml
C.a点:c(CH3COOH)<c(CH3COO-)
D.a点:c(H+) + c(Na+) = c(CH3COO-)
25.(14分)W 、X、Y、Z是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依次减小的四种短周期元素,根据下表相关信息回答
问题:
(1)W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______周期第______族;X的原子半径比W_____(填“大”或“小”)
(2)X、Y、Z三种元素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YH3分子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____,常压下其沸点比AsH3_________(填“高”或“低”)
(3)燃着的Mg条伸入X2气体中,观察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3Y2与水反应产生的气体通入灼热的氧化铜中,产生红色固体、一种无色液体和对大气无污染的气 体,写出产生红色固体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通常状况下,已知0.5 mol液态Y2H4在X2气体中完全燃烧生成对大气无污染的气体,再恢复至原状况,放出3.06 kJ的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26.(14分)有机物G ( )俗称普鲁卡因胺,是一种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纯品普鲁卡因胺为白色晶体,易溶于水,溶于乙醇,难溶于苯和乙醚。工业上生产普鲁卡因胺常用下列途径合成,其中B的化学式为SCl2。
(1)A中的含氧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
(2)合成过程中,反应③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F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②的反应过程中除了生成E以外还同时生成氯化氢气体,试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能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A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中的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在浓硫酸的催化作用下能够与硝酸发生硝化反应
②能够在稀H2SO4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
③能够与银氨溶液在水浴中加热的条件下发生银镜反应
④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有5个吸收峰
(5)下列关于物质C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在一定条件下能够与浓硝酸发生苯环上的取代反应
B.在一定条件下能够与H2发生加成反应
C.在浓H2SO4存在下与CH3H2OH共热能够发生酯化反应
D.常温下能够与FeCl3溶液反应
27.(15分)过氧化钙安全、无毒,是一种重要的化学物质,在生产和生活中广泛用作消毒剂、杀菌剂、高
温氧化剂、油脂漂白剂等。下图是工业上以石灰石和双氧水为原料生产过氧化钙的实验流程,其中,石灰石里含有一定量的氧化铁杂质。
(1)操作①中加入的硝酸常用稀硝酸,而不用浓硝酸,且控制温度不超过70℃,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A是一种溶液,则该溶液可以是_________,加入A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3)步骤④和步骤⑥的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步骤⑦是在低温下的过氧化氢浓溶液中加入无水氯化钙,一段时间后,再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此时即会出现大量的过氧化钙沉淀,写出该过程中发生反应的总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c ml•L-1KMnO4溶液滴定上述过氧化氢溶液,若滴定终点时消耗V LKMnO4溶液,则上述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
2 8.(15分)某化学小组同学向一定量加入少量淀粉的NaHO3溶液中加入稍过量的KO3溶液,一段时间后,溶液突然变蓝色。
(1)查阅资料知NaHSO3与过量KIO3反应分为以下两步进行,第一步为IO3-+ 3HSO3-=3SO42-+3H+,则第二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过测定溶液变蓝所用时间探究浓度和温度对该反应的反应速率的影响。调节反应物浓度和温度进行对比实验,记录如下:
实验①②是探究______________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表中a=________;实验①③是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则表中b=________,c=________
(3)改变反应温度,重复实验③,得到溶液变蓝所需时间(t)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
(超过50℃后溶液不会再变蓝)A、B、C三点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________
(4)将NaHSO3溶液与KIO3溶液混合(预先加入可溶性淀粉为指示剂),用速率检测仪检测出起始阶段反应速率逐渐增大,一段时间后反应
速率又逐渐减小。课题组对起始阶段反应速率逐渐增大的原因提出如下假设,请你完成假设二和假设三:
假设一:反应生成的SO42-对反应起催化作用,SO42-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假设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设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请你设计实验验证上述假设一,完成下表中内容(反应速率可用测速仪测定)
实验步骤(不要求写出具体操作过程)预期实验现象和结论
化学答案
7.A 8.D 9.C 10.D 11.B 12.B 13.C
25.(1)三(1分)、ⅥA(1分)、小(1分)
(2)N>O>C(1分)、三角锥形(1分)、高(1分)
(3)镁条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和黑色颗粒(2分)
2NH3 + 3CuO = 3Cu +3H2O + N2或2NH3+6CuO = 3Cu2O+3H2O+N2(3分)
(4)N2H4(l) + O2(g) = N2(g) + 2H2O(1) △H= -621.20kJ•mol-1(3分)
26.
27.(1)浓硝酸具有挥发性和不稳定性,控制温度在于控制化学反应速率(2分)
(2)NH3•H2O溶液或NaOH溶液(其他合理答案均可)(2分)、除去其中的杂质Fe3+(2分)
(3)漏斗、烧杯、玻璃棒(3分)
(4)CaCl2 + H2O2 +2NaOH = CaO2 + 2NaCl + 2H2O(3分)
(5) (3分)
28.(1)IO3- + 5I- + 6H+ = 3I2 + 3H2O(2分)
(2)KIO3溶液的浓度;6、10、4(各1分)
(3)B(2分)
(4)假设二:反应生成的I-对反应起催化作用,I-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1分)
假设三:反应生成的H+对反应起催化作用,H+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1分)(答案合理都给分)
实验步骤(不要求写出具体操作过程)预期实验现象和结论
在烧杯甲中将一定量的NaHSO3溶液与KIO3溶液混合,用速率检测仪测定其起始时的反应速率v(甲);在烧杯乙中预先加入少量Na2SO4粉末,其他条件与甲完全相同,进行同一反应,用速率检测仪测定其起始阶段相同时间内的反应速率v(乙)(3分)若v(甲) = v(乙),则假设一不成立;
若v(甲)<v(乙),则假设一成立。(2分)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