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高三高考化学试题>2012届高三化学第一次模拟考试题(含答案)

2012届高三化学第一次模拟考试题(含答案)

详细内容

江西新余一中2012届高中毕业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
化学试卷 2011年9月26日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
2. 本试卷中所有试卷答案均需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试卷卷上作答无效。
3.以下数据可提供解题时参考: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Cu―64 Ba―137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回收废旧电池,主要目的是回收其中的金属
B.减少燃煤的使用,改用风能、太阳能等能源,符合“低碳生活”理念
C.在食品袋中放入盛有硅胶和铁粉的透气小袋,可防止食物受潮、氧化变质
D.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吸收水果中的乙烯,可以实现水果保鲜的目的
2.若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mol H2O2含有极性共价键为NA,含有非极性键为2NA
B.2mol SO2和1mol O2在密闭容器中加热(V2O5催化)充分反应后,容器内分子总数为2NA
C.1molFeCl3完全转化为Fe(OH)3胶体后生成NA个胶粒
D.将0.1mol Cl2与足量NaOH溶液在常温下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1NA
3.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浓烧碱溶液中加入铝片:A1+2OH―=A1O2―+H2↑
B.以石墨作电极电解氯化铝溶液:2C1―+2H2O 2OH―+H2↑+C12↑
C.硫酸亚铁溶液与稀硫酸、双氧水混合:2Fe2++H2O2+2H+=2Fe3++2H2O
D.硫酸氢钠溶液与足量氢氧化钡溶液:2H++SO42―+Ba2++2OH―=BaSO4↓+2H2O
4.常温下,用0.1000 mol/L NaOH溶液滴定20. 00 mL 0.1000 mol/L HCl溶液, 滴定曲线如右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 = 20.00
B.滴定过程中,可能存在:c(Cl-)>c(H+)>c(Na+)>c(OH-)
C.若用酚酞作指示剂,当滴定到溶液明显由无色变为红色时停止滴定
D.若将盐酸换成同浓度的醋酸,则滴定到pH=7时,a>20.00
5.向体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SO2和1 mol O2,测得起始容器压强为p,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SO2(g)+O2(g) 2SO3(g) △H=-196 kJ•mol-1,维持容器温度不变,测得平衡时容器内压强为0.7p,若此时再向容器中充入2 mol SO3,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充入2 mol SO3后,SO2的物质的量不变
B.第一次反应达到平衡时共放出热量176.4 kJ
C.充入2 mol SO3达到新平衡时,容器内的压强为1.4p
D.降低容器的温度可使新平衡时各物质的体积分数与第一次平衡时相同
6、下列实验对应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7.化学反应终点的判断是化学实验的重要环节,下列对化学反应终点判断不正确的是( )
A.向BaCl2溶液中加入适量Na2CO3溶液后,静置,向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Na2CO3溶液,若无沉淀,
说明Ba2+已经完全沉淀
B.淀粉在稀硫酸的作用下水解后,加入NaOH使溶液呈碱性,加入新制Cu(OH)2后加热,若有砖红色沉淀生成,说明淀粉已经完全水解
C.将Na2SO4•10H2O晶体置于坩埚中加热,冷却后称量,并重复上述操作,若相邻两次称量的结果
相同,说明硫酸钠已全部失去结晶水
D.用酸式滴定管向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滴加标准HCl溶液,若滴入最后一滴HCl
溶液后粉红色刚好褪去,且半分钟内不变色,说明已达滴定终点
8.有一定量的Na、Al合金置于水中,结果合金完全溶解,得到20 mL pH=14的溶液,然后用1 mol
/ L的盐酸滴定至沉淀量最大时,消耗40 mL的盐酸。原合金中Na的物质的量是( )
A 004 molB 003 molC 002 molD 001 mol
9、用36.5%的浓盐酸(密度1.2 g•cm-3)配1 mol•L-1的稀盐酸 100 mL,配制过程需用到哪些仪器,且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①100 mL量筒 ②10 mL量筒 ③50 mL 烧杯 ④托盘天平 ⑤100 mL容量瓶⑥胶头滴管 ⑦玻璃棒
A.①③⑤⑥⑦B.②③⑦⑤⑥C.③⑤⑦⑥①D.④③⑦⑤⑥
10.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给定条件下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在pH=0的溶液中:I-、Ca2+、NO3-、NH4+
B.存在大量Fe2+的溶液:S-、Na+、NO3-、SO42-
C.在由水电离出的c(OH-)=10-13mol•L-1的溶液中:ClO-、Na+、SO32-、Cl-
D.在c(OH-)=1.0?10-13 mol•L-1的溶液中:Na+、S2-、AlO2-、SO32-
11.将磁性氧化铁放入稀HNO3中可发生如下反应:3Fe3O4+ 28HNO3=9Fe (NO3)x+ NO↑+14H2O 。下列判断合理的是( )
A.Fe (NO3)x中的x为2
B.反应中每生成0.2 mol 还原产物,就有0.6 mol 电子转移
C.稀HNO3 在反应中只作氧化剂
D.磁性氧化铁中的铁元素全部被氧化
12.下列关系图中,A是一种正盐,B是气态氢化物,C是单质,F是强酸。当X无论是强酸还是强碱时都有如下转化关系(其他反应产物及反应所需条件均已略去),当X是强碱时,过量的B跟Cl2反应除生成C外,另一产物是盐酸盐。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当X是强酸时,A、B、C、D、E、F中均含同一种元素,F可能是H2SO4
B.当X是强碱时,A、B、C、D、E、F中均含同一种元素,F是HNO3
C.B和Cl2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D.当X是强酸时,C在常温下是气态单质
13.在复杂的体系中,确认化学反应先后顺序有利于解决问题,下列化学反应先后顺序判断正确的是( )
A.在含等物质的量的AlO2-、OH-、CO32-的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AlO2-、OH-、CO32-
B.在含等物质的量的FeBr2、Fel2的溶液中,缓慢通入氯气:I-、Br-、Fe2+
C.在含等物质的量的Ba(OH)2、KOH的溶液中,缓慢通入CO2:KOH、Ba(OH)2、K2CO3、BaCO3
D.在含等物质的量的Fe3+、Cu2+、H+的溶液中加入锌粉:Fe3+、Cu2+、H+、Fe2+
14.做实验时不小心使皮肤上粘了一些高锰酸钾,形成的黑斑很久才能消除,如果用草酸(乙二酸)
的稀溶液洗涤,黑斑可以迅速退去,其离子方程式为:
MnO4-+H2C2O4+H+→CO2↑+Mn2++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发生还原反应的是H2C2O4 B.该离子方程式右侧方框内的产物是OH-
C.1 mol草酸分子中含9mol共用电子对 D.10 mol H+参加反应时,电子转移5mol
15.下列反应所得溶液中一定只含一种溶质的是( )
A.向MgSO4、H2SO4的混合液中加入过量的Ba(OH)2溶液
B.向稀硝酸中加入铁粉
C.向稀盐酸中滴入少量的NaAlO2溶液
D.向NaOH溶液中通入CO2气体
16.K35ClO3晶体与H37Cl的溶液反应后,生成氯气,氯化钾和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氯化钾既不是氧化产物,也不是还原产物
B.被还原的K35ClO3和被氧化的H37Cl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6
C.生成氯气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2
D.每生成标准状况下的氯气11.2L,转移电子数为6.02×1023
第 II 卷(非选择题,共 52 分)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2分
17.(12分)(一)(8分)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硫酸氢钠溶液与碳酸氢钠溶液的反应 ; (2)硫化亚铁投入稀硫酸中反应 ;
(3)向Na2CO3溶液中加入少量稀盐酸 ;
(4)向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少量烧碱溶液                    。
(二)(4分)某无色溶液,由Na+、Ag+、Ba2+、Al3+、AlO-2、MnO-4、CO2-3、SO2-4中的若干种组成,取该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适量试液,加入过量盐酸,有气体生成,并得到溶液;
②在①所得溶液中再加入过量碳酸氢铵溶液,有气体生成;同时析出白色沉淀甲;
③在②所得溶液中加入过量Ba(OH)2溶液,也有气体生成,并有白色沉淀乙析出。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溶液中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定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10分)下列转化关系图中,A、B、C、D、E常温下为气体,B、E、F、K为单质,其中F为黑色固体;C、D均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E均能使品红溶液褪色;I是一种红棕色固体氧化物。

请回答下列问题:
(1)C的电子式为 ;
(2)检验溶液L中金属阳离子的方法是 ;
(3)反应③的离子方程式为 ;
(4)F和G的浓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气体A的密度为2.68g/L(标准状况),通过计算、推理,可确定A的分子式为 。
19.(12分)(一)(8分)现有以下物质:A:Na2O2 B:Al(OH)3 C:纯盐酸 D:CaClO•Cl
E:O3 F:HF G:Fe(OH)3胶体 H:液氨
(1)属于氧化物的是:      (2)属于混合物的是:      
(3)属于弱电解质的是:      (4)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二)(4分)以下是有关SO2、Cl2的性质实验。
(1)某小组设计如图所示的装置图(图中夹持和加热装置略去),分别研究SO2和Cl2的性质。

若从左端分别通入SO2和Cl2,装置A中观察到的现象是否相同? (填“相同”或“不相同”);若装置D中装的是V2O5(催化剂),通入SO2时,打开K通入适量O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2)若由元素S和O组成?2价酸根离子X,X中S和O的质量比为4∶3;当Cl2与含X的溶液完全反应后,得澄清溶液,取少量该溶液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写出Cl2与含X的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0、(8分)MnO2在酸性溶液中具有强氧化性,可被还原为Mn2+,它还对H2O2的分解具有良好的催化效果。某兴趣小组通过实验研究MnO2性质。
(1)、该小组设计了如下4个方案以验证MnO2的氧化性,可行的是 。
A.把MnO2固体加入到FeSO4溶液中,再加入KS溶液,观察溶液是否变红
B.把MnO2固体加入到FeCl3溶液中,再加入KS溶液,观察溶液是否变红
C.把MnO2固体加入到Na2SO3溶液中,再加入BaCl2溶液,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
D.把MnO2固体加入到稀盐酸中,观察是否有黄绿色气体生成
(2)、该小组为研究在不同酸碱性的溶液中MnO2的氧化能力,他们控制KI溶液的浓度和MnO2固体的质量相同,恒定实验温度在298K,设计如下对比实验:
实验外加试剂现象
A1滴0.2mol/LNaOH溶液不变色
B1滴水缓慢变浅棕褐色
C1滴0.1mol/L硫酸迅速变棕褐色
①该小组从上述对比实验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②写出在酸性条件下MnO2氧化I-的离子方程式 。
(3)、为了探究MnO2的催化效果,需要用30%的H2O2溶液(密度按1g/cm3)配制浓度为3%的H2O2溶液(密度按1g/cm3)100mL。配制过程中除了用到量筒、烧杯、100mL容量瓶外,还需用到的玻璃仪器名称是 ,需用量筒量取 mL30%的H2O2溶液。MnO2催化H2O2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结束后将液体与MnO2分离的实验操作名称叫 。
(4)、实验室用MnO2制取氯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1.(10分)已知:R-CH=CH-O-R′(烃基烯基醚) R-CH2CHO + R′OH
烃基烯基醚A的相对分子质量(M r)为176,分子中碳氢原子数目比为3∶4 。与A相关的反应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 A的分子式为 ;
⑵ B的名称是 ;A的结构简式为 ;
⑶ 写出C → 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⑷ 写出两种同时符合下列条件:① 属于芳香醛;② 苯环上有两种不同环境的氢原子E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
⑸ 写出由E转化为对甲基苯乙炔( )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任选)。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如下:

参考答案

题号 12345678
答案ADCDBBBA
题号 910111213141516
答案BBBDDCAA
(3) (4)
(二)(1) ;
(2)
20.(8分)
(1)
(2)①

(3) ;

(4)
21.(10分)(1) (2) ;


(3)

(4)
(5)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个选项符合题意)

17.(12分)(1)(每空2分)略
(2)(每空2分)答案:
(1)Ag+、Ba2+、Al3+、MnO-4
(2)Na+、AlO-2、CO2-3
18.(每空2分,共10分)(1)
(2)向溶液中滴加KS溶液,滴加氯水,溶液变为红色(或向溶液中加入碱,产生的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
(3)Cl2+2H2O+SO2=4H++2Cl-+SO42-
(4)C+2H2SO4(浓) CO2↑+2SO2↑+2H2O (5)SCO
19.(12分)(一)(8分) (1) A(2)CG(3)BF(4)H
(二)(4分) (1) 相同 2SO2 + O2 2SO3
(2) 4Cl2 + S2O32-+ 5H2O = 2SO42-+ 8Cl-+ 10H+

21.(10分,每问2分)
(1)C12H16O
(2) 正丙醇或1―丙醇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