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高一历史教案>第21课民主政治的曲折发展教案

第21课民主政治的曲折发展教案

详细内容

第21课民主政治的曲折发展教案
【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⑴“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
⑵法律制度走向健全
⑶民主制度的重建与完善,探究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发展对人民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⑴充分利用教材提供飞的阅读材料好思考题,培养阅读、理解、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⑵运用调查、访问、交流等形式,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培养观察、思考、探究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引导学生树立自觉维护民主法治,遵守法律,运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促进学生公民意识的养成与提高
【教学重点】
“文化大革命”后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全面发展。
【教学难点】
“文化大革命”期间民主法制遭到严重践踏的原因。
【课时安排】 1课时
【导入新课】
春秋代序,往事悠悠。50载斗转星移,伴随着全国人大从一届到十届的前行足迹,民主政治、依法治国的目标,正一步步从理想变为现实。回首一届全国人大到九届全国人大,一个个耀眼的亮点,折射着新中国民主法制建设的发展轨迹,辉映着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灿烂前景。 2005年十届人大三次会议召开,为我国的法制建设又谱写了一曲光辉乐意。
思考与判断:文化大革命中,我国的法制建设遭到了哪些破坏?
【知识归纳】
一.“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
1.“文化大革命”的发动:
(1)根本原因:20世纪60年代中期,党内“左”倾错误越来越严重
(2)毛泽东对形势的错误估计
(3)林彪、江青集团利用和助长了毛泽东的错误
2.民主法制的破坏:
(1)“文革”初期民主法制的破坏:
(2)刘少奇冤案:
(3)“全面夺权”与民主法制的全面破坏:
 1967年1月,王洪文等夺取上海党政各级领导权
 此后,全国掀起夺取高潮,党政领导机关陷于瘫痪
二.法律制度的逐步健全
1.“文革”的历史教训:必须建设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完善国家宪法和法律制度,深入持久地进行民主法制教育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法制建设的方针与平反冤假错案:
(1)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
(2)在全国范围平反各种冤案
3.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修订:
4.到2000年,全国法制建设成就: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包括民法、行政法、刑法、经济法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为依法治国奠定了重要基础
三.民主制度的建设完善: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完善:
2.基层民主制度建设的加强:1998年,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和会组织法》
3.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完善:1982年,确立“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方针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展:1984年颁布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5.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确立:
(1)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写进宪法
(2)2002年,中共十六大明确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根本原则和基本思路
【难点突破】
1.文化大革命发生的原因分析
历史原因:社会主义运动历史不长,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还在探索,中共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和研究,在处理各种问题时混淆了不同性质的矛盾,导致了阶级斗争严重扩大化。
国际原因:中美关系敌对,中苏关系恶化,中国政府顶隹了来自美苏霸权主义的压力,但同时对世界战争形势估计过于严重。
国内原因:随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不断进行,党内“左”倾错误越来越严重,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毛泽东认为中央出了修正主义,党和国家已经面临着资产阶级复辟危险;党内个人专断和个人崇拜严重,民主法制不健全;林彪、江青等一伙野心家别有用心地利用和助长了毛泽东的错误。
[例1]文化大革命得以发动的根本原因在于
A党和国家面临资产阶级复辟危险 B“左倾”错误严重
C中央对内外形势估计过于严重 D 党内民主制度不健全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化大革命发动原因的理解,题意要求抓住“根本”原因。选项AC是文革发动的两个原因,但都只反映了一个方面,D项是对党内形势做出的错误估计和判断。而B项是其它三个选项反映的事实出现的原因,也即是犯错误的根本原因。
[答案]B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取得了哪些重要成就?
改革开放后,党和国家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作为新时期的基本方针和根本任务,确立了“依法治国”作为国家的基本方略。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在全国范围内平反冤假错案,并加紧全面的立法工作,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完善国家的宪法和法律制度。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6年后,全国人大先后通过了一系列法律,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包括民法、行政法、刑法、经济法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为依法治国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新的历史时期,党和国家依据宪法规定,进一步加强民主政治制度建设,完善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国家领导体制;进一步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推进农村的民主制度建设;坚持和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使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进一步完善。健全和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促进了各民族的共同发展。
同时,国家大力开展了普法教育,提高了公民的法律意识。
[例2]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大力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其主要措施有…………(  )
   ①提出“有法可依”十六字方针 ②平反各种冤假错案 ③加紧全面立法工作,制定多部法律 ④进行法律知识的宣传与普及工作
    A.①②③   D.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课本基础知识的掌握,这也是本课中的一个重点内容。四个选项的表述都是正确的。
[答案]D

3.结合“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及其对民主法制践踏的在关知识,谈谈依法治国方略具有怎样的重大意义?
20世纪60年代中期,党内指导思想上的“左”倾错误越来越严重,毛泽东对形势作了错误的估计,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利用和助长了毛泽东的错误,导致“文化大革命”的发动。
“文化大革命”期间,造**派无视国家法律,肆意冲击和破坏民主法制,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迫害致死,造成了新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冤案。社会秩序遭到严重破坏,人民的民主权利被肆意践踏,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遭受巨大挫折。
因此,必须坚持依法治国的方略,将党和国家的决策纳入正确的法制轨道,做到“依法行政。”公民的行为必须遵守法律的各项规定,做到“有法必依”。这样,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的法律保证,才能真正保障人民的正常生活和行使当家作主的政治权利。
[例3]1997年9月,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跨越世纪的发展,要求我们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请回答:
(1)江泽民同志认为为什么要“依法治国”?
(2)“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被作为基本方略写进宪法是在哪一次会议上?
(3)请联系实际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依法治国的认识。你在这一方面应怎样做
[解析]本段材料中江泽民主席的讲话只是一段背景材料,回答本题更多要结合课本内容,注重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答案](1)适应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建设的需要。
(2)九届全国人大。
(3)只有实施依法治国的方略,我们国家才能健康发展,长治久安。作为青少年,应该如实做到认真学习宪法,自觉遵守宪法,热情宣传宪法,勇于同违反宪法的行为做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