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上册10月月考检测试题(有答案)
详细内容
杭西高2011年10月高一语文试卷
一、语言运用题(选择题每题3分,共22分)
1.下面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抹煞(shā) 遒劲(jìng) 脊骨(jī) 妄自菲薄(fěi)
B.犄角(jī) 倔强(jué) 给予(gěi) 引吭高歌(háng)
C.啮噬(niè) 怪癖(pǐ) 干瘪(biě) 汗流浃背(jiā)
D.爪牙(zhuǎ) 甄别(zhēn) 纤巧(xiān) 四肢百骸(hài)
2.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 脉搏 风靡 掉以轻心 不假思索
B? 创意 按揭 怡然自得 再接再励
C? 神洲 矫情 与时具进 远见卓识
D? 座落 快递 蓝天碧水 相貌端正
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王懿荣第一次与“龙骨”相遇,就刮目相看,从中发现了甲骨文,并成为把甲骨文考订为商代文字的第一人。
B.儒学是儒家的学说,由孔子创立。薪尽火传,经过漫长的岁月,儒学得以延续和发展。
C.国家队的几位表现出色的小将,被誉为中国足坛的明日黄花。
D.广交会为企业提供了内外贸对接的契机,但这种对接不可能一挥而就,绝大多数出口企业由于不熟悉国内市场,即使有意内销也无从下手。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近年来,我国干旱天气发生频率居高不下,水资源危机正步步逼近,如何加强干旱地区的用水问题和全国性的节水行动已迫在眉睫。
B.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仍未消除,使得西方主流文化价值受到普遍质疑,引发了人们对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极大兴趣。
C.《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深受广大消费者所欢迎。因为它强化了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使消费者的权益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
D.未来三年内,中国将建成四十二条高速铁路客运专线,转变长期以来铁路客货混运的发展模式,并带动沿线区域的经济快速发展。
5.下列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沁园春•长沙》一词分上下两片,上片重写景,描绘了一幅壮丽的湘江秋景图;下片重抒情,抒发了诗人主宰民族命运的壮志豪情。
B.张洁在《我的四季》中将人生的阅历浓缩在了表述四季的文字里,让读者与自己一道共受煎熬,也同享快乐。
C.荀子,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今存《荀子》为其所著。
D.韩愈,字退之,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著有《昌黎先生集》。
6、下列对卞之琳《断章》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A、 这首诗表现了一种被别人当作装饰品的深沉的人生悲哀。
B、 这首诗以超然而珍惜的感情,写了一刹那的意境,寄寓了深刻的哲理。
C、 这首诗表现了人物、事物间息息相关、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
D、这首诗以两幅优美的画面隐喻、暗示着人生中许多“相对”的关系。
7. 请模仿下面这节诗的形式,表达你对“友情”或“理想”的感悟。(4分)
时间 ______
时间是夹卷着冰雪的风暴, _______________
会染白我们的青春的额头; _______________
时间是一道湍急的江流, _______________
会淹没我们生命的行舟。 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劝学》和《师说》中的选段,完成下列8―12题。(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
(一)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劝学》)
(二)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师说》)
8、下列文言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非能水也(游水)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低于)
B.而闻者彰(清楚) 士大夫之族(类)
C.而耻学于师(以……为耻) 而绝江河(横渡)
D.吾尝?而望矣(踮起脚后跟) 今之众人(许多人)
9、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B.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小学而大遗
C.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其可怪也与
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而耻学于师
10.下列分析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韩愈在批判士大夫之族不肯从师学习时,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的不齿相师作对比,无意中流露出了对底层劳动者的轻视。
B.韩愈认为“句读之师”与“传道解惑之师”是有区别的,从师而学则前者“小”而后者“大”。
C.《劝学》选段中用喻证法论证了要不断学习的道理,而《师说》选文中用了例证法论证“师道之不传也久矣”的现象和原因。
D.荀子认为学习者要“善假于物”,韩愈强调要“从师而学”,从某种意义上讲,“从师而学”也是一种“善假于物”。
11.翻译下列文言句子。(8分)
(1)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2)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12.补出下列各句的上句或下句。(每句1分,选择7句作答,有错即不得分)
⑴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⑵ ,朽木不折;锲而不舍, 。(荀子《劝学》)
⑶吾师道也, ?(韩愈《师说》)
⑷ , ,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⑸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论语•述而》)
⑹ ,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⑺ , ,谁主沉浮?(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⑻恰同学少年, ; ,挥斥方遒。(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9) ,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从军行》)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6题。(共14分)
青春之门
赵 东
①我是一个喜欢在人家门前徘徊的孩子,无意间看见的小花猫或蓝风铃什么的,都会引逗得我在人家门口默默地望上半天。我的一双眼睛以外永远是一扇门,把自己内心世界与外面的大世界隔绝开来,于是心中就总是酝酿着孩提时代的那种清纯,于是眼睛就总是贪婪地向门外张望。
②从前一直认为那扇门很大,大得连风雨都推不动。那时门里只有爸爸、妈妈、姐姐和玩具熊,一本旧旧的连环画早就翻烂了; ;一段关于公主与巫婆的故事早就听腻了……可门却关得那么严,我出不去。只好经常站在窗前,夏天看窗外的白鹭在云里钻来钻去,心儿便也插上翅膀飞出大门;冬天在窗花上模仿各种野兽在雪地中的脚印,每一串脚印都跳到了门外……懂事的时候,我就试图接近那扇门,有时间就与它培养感情,跟它说话,给它唱歌,向它做鬼脸儿……可是不论我怎样讨好,它都不理我,它离我好远呵!
③后来,我可能是长大了,在某年某月的某一天,那扇门竟訇然地向我敞开了。我一下子仿佛置身于另一个清新的世界。跑呵跳呵,朋友也多起来,调皮的鸟,溢香的花,青翠的山,幽蓝的湖,还有伙伴的友情,对知识的求索,对异性那种神秘而清纯的爱慕……排山倒海地向我推来。穿越过一段时间的隧道,我终于跨过了这扇既陌生又熟悉的大门。
④由小男孩迅速长成个小伙子,这不能不算是大自然对自己的慷慨。那扇绚丽芬芳的五彩门已经被丢在身后了,喜欢在门前徘徊的我,突然像失去了什么,周围是一片空蒙寂寥,于是便发现了自己的孤独。总想把甜密和痛苦都揉进梦里,让一个清丽修长的身影夜夜光着脚熨干我潮湿的情绪:总想把静谧和骚动都捏进指缝,让一个绵软的笑时时眯着眼流入我荒凉的田野。
⑤这就是我所踏上的青春的阶梯吗?这样的年龄悄悄地来了,这样的季节悄悄地来了,谁也无法拒绝,谁也无法回避。青春的门应该是属于诗的,它不仅奔流着执著的血浆,还燃烧着热情的生命。清晨,我在它的呼唤中醒来;夜晚,我在它的抚慰中睡去;仅仅是在短暂的瞬间,我便迎来了青春之门,我便告别了青春之门,向人生的又一新领域奋力攀登。仅仅是在短短的路途中,便留下了一生中最多最多的回忆……
⑥想停下来深情的沉湎一番,怎奈行驶的船却没有铁锚;想回过头去重温旧梦,怎标身后早没有了归途。因为时间的钟摆一刻也不曾停顿过,所以使命便赋予我们将在汹涌的大潮之中不停地颠簸。
⑦生命不是一张永远旋转的唱片;青春也不是一张永远不老的容颜。爱情是一个永恒的故事,从冬说到夏,从绿说到黄;步履是一个载着命运的轻舟,由南驶向北,又由近驶向远……你看到那阳光明媚,金色羽毛升起的地方,矗立在歌吟里、掩映在诗词中的不分明是一扇神奇玄妙的青春之门么?
⑧人生就像是小姑娘跳方格格一样,无论愿不愿,都必须跨过这一扇又一扇庄严的大门。
13、根据语句特点,在第②段横线上写一句符合语境的话。(3分)
14、这篇抒情散文“青春之门”为题,却从孩提生活入手,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3分)
15、作者在抒发自己对青春的体悟时,紧扣“迎来”和“告别”两个阶段交替组织材料,抒发情感,结合③④两段,分析作者在这两个阶段中所抒发的主要感受是什么?(4分)
16、在第⑦自然段中,作者说“青春也不是一张永远不老的容颜”,结合上下文,说说这个比喻的含义和用意。(4分)
四、作文(40分)
张洁在《我的四季》一文中写道:“秋天,我和别人一样收获。望着我那干瘪的谷粒,心里有一种又酸又苦的欢乐。富有而善良的邻人,感叹我收获的微少,我却疯人一样地大笑。在这笑声里,我知道我已成熟。我已有了一种特别的量具,它不量谷物只量感受。我的邻人不知和谷物同时收获的还有人生。我已经爱过,恨过,欢笑过,哭泣过,体味过,彻悟过……”
你在这方面有什么样的经历和体会?请以“收获”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杭西高2011年10月高一语文答案
一、(3分x8)
1.C(A. 脊骨 jǐ B.给予jǐ D.爪牙zhǎo 四肢百骸hái )
2. A解析:B 励―厉;C 洲―州,具―俱;D 座―坐。
3B
4. D (A项,搭配不当,“如何加强干旱地区的用水问题和全国性的节水行动”。B项,成分残缺,可删除“使得”和“引发了”。C项,结构混乱。)
13、如:一首催人入梦的童谣早就唱厌了
14、为下文做铺垫,为“青春之门”营造一种神秘气氛。
或:写孩提时对青春的向往和迷惘,能引发读者对“青春之门”的认知愿望。(意思对即可)
15、①突然打开的青春之门向“我”展现了一个绚丽多彩的清新世界,使“我”的内心充满了甜蜜和骚动;
②青春如此短暂,当“我”跨过那扇“五彩门”以后,感到深深的失落,内心充满了无奈和孤独。(以上答案意思对即可)
16、这个比喻的含义在于,青春是人生最美好、最值得珍惜的一段时光,它非常短暂。作者用这个比喻的用意是,告诫青年人要格外珍惜时光,因为它一旦消逝,将永不再现。(意思对即可)
七、作文(4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