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总裁必须自己做的几个重大决定
详细内容
企业总裁面临无数的决定。最优秀的管理者了解自己必须专注于哪些决定,哪些决定可以委任别人。涉及战略和竞争优势的决策,显然是需要企业总裁去做的,但却有太多高管将需要自己去做的三种关键决策委任他人――设定目标、资源分配、人员安排。
设定目标:一般说来,企业总裁对于目标的设定不够重视。他们犯的最大错误,就是回头去看自己去年做了什么,或竞争对手做了什么。杰出的决策者是要看着前方作决策。
资源分配:这些决策是重大的,因为一些具有竞争力的行动需要得到大量资源支持。如果资源是由下而上,而非由上而下分配的,就会和高层团队想要实现的目标不同步。许多公司花在收购、研发及固定资产的总现金投资,在依据实现增量效益(incrementalbenefits)的时间差调整后,一直无法回本。这样的结果反映出错误的资源分配和/或执行不力。一些维权股东就是计算这个数字,而找出企业总裁绩效的问题。
人员与组织:2010年底,GE企业总裁杰夫-伊梅尔特(JeffImmelt)决定,GE各国分公司负责人承担所在国自主盈亏责任,并向将要驻在香港的副董事长约翰-赖斯(JohnRice)汇报。这是历来第一次,GE的副董事长将驻在新兴市场。这件事说明,GE的许多成长将来自发展中国家,领导人必须待在那里。正如GE的财务长吉斯-谢林(KeithSherin)所说,“我们要想在发展中地区成长快速,必须将重心转移到这里。”这样的决定可能不受欢迎,而且打破了很多传统,却定下了公司未来的走向。调整人员的决定甚至更难作出,但是在我研究了82位失败的企业总裁后,我明白最常见的失败原因是用人不当,而且之后也没有解决用人不当的问题。多数时候,企业总裁凭直觉就可知道某人不适任,但却没有采取任何行动。那是因为主管很难承认错误,也可能是因为他与那位属下私交很好,或是自认为可以教导对方。另一种可能则是,企业总裁没有深入探寻问题根源,因此误判属下的表现。今天,大多数行业(也许是所有行业)都受到数字化的冲击,包括移动技术、大数据等。数字化对于哪类人才对公司更重要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印度一家大型公司的企业总裁积极招聘许多年轻人出任高管职位,因为他们有数字化经验。对于企业总裁来说,要绕开一些长期担任高管的人一向很困难,但他有魄力做出这些决定。卓越的决策者娴熟掌握这三个领域,因为这对于你的战略是否会被执行,具有最大影响力。不要把这三个领域的决策委任别人。
我认为,他说的没错。很多人都抱怨,现在不再有企业总裁英雄了,但有力的论据证明,我们实际上正处在杰出企业总裁人才辈出的黄金时代。假如亚马逊(Amazon)的杰夫-贝佐斯今天退休,必将入围五十年企业总裁名人堂,而他现在才49岁。史蒂夫-乔布斯把一家濒于倒闭的公司变成了一家全球最有价值的公司,他也将因为对苹果(Apple)产品的管理性创新而被载入史册。我不确定是否能有企业总裁比美国运通(AmericanExpress)的肯-钱纳特做得出色很多。没人关注海尔集团(HaierGroup)的张瑞敏,但我要告诉你,他将被人们作为中国的杰克?韦尔奇而被广为传诵。一谈起好市多(Costco)的詹姆斯-辛尼格或IBM的彭明盛(这两人都已于去年离职),我就有太多话要说。我还可以继续讲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