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三年级语文评课>三年级《18.盘古开天地》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三年级《18.盘古开天地》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详细内容

三年级《18.盘古开天地》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 “创造”。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学习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找中心句。

4、引导学生感受神话故事奇特的想象,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感受神话故事奇特的想象,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

课前交流:

播放孩子们熟悉的动画:《西游记》《小哪吒》《葫芦娃》,初步感受神话的神奇。

一、导入新课

1、揭示课题。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有一位巨人被称为人类的老祖宗,他就是——盘古。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盘古开天地的故事。

2.板书课题。

3、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

1.自由读文。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句子反复读一读。

2.学习生字

(1)猛劈 一丈 辽阔 血液 祖宗

(2)缓缓 逐渐

(3)四肢 肌肤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读文,评价。

2.默读课文,找中心句。

3.指名读、齐读中心句。

这句话概括了这个神话故事的主要内容,它就像这篇文章的眼睛,看到它我们就大概知道了故事的主要内容,像这样的能概括文章中心的句子就叫做——中心句。

4、用“创造”练习说话,并指导书写。(展示)

四、走进文本,品词析句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一、二、三自然段,边读边画出让你感到神奇的句子,并想一想,它神奇在什么地方?

片段一:抓住“混沌”,感受远古世界的神奇。

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 宇宙混沌一片。

1、神奇在哪儿?

2、(出示图片:混沌一片的世界)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3、相机指导朗读。

片段二:抓住“十万八千年”,感悟神奇。

有个叫盘古的巨人,在这混沌之中,一直睡了十万八千年。

1、神奇在哪儿?

2、抓住“十万八千年”,感受神奇。

3、指导朗读。

片段三:抓住“抡起”“猛劈”,感受盘古力量之大

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

1、神奇在哪儿?

2、比较句子。

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

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拿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砍过去。

(1)自由读,发现句子的不同。

(2)哪一句描写的比较好?为什么?

(3)指名说,相机演一演并指导朗读。

(4)盘古一把斧头就分开了天和地,你想到了那个成语呢?——开天辟地。(板书)

片断四、引导发现,感悟语言对仗美。

课件出示:

  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

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1)神奇在哪儿?

(2)读读这个句子,你发现了什么?

(1、反义词。2、近义词。3、上下句字数相同。)

(3)指导朗读。

片段五:

天地分开以后,盘古怕它们还会合在一起,就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

1、神奇在哪儿?

2、自由读,你想到了哪个成语?

3、创设情境,演一演。(出示课件)

4、引读:

5、齐读第三自然段。

五、总结

就这样不知过了多少年,天和地终于成形了,盘古却──累得倒了下去,倒下后,盘古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六、作业超市

1、课文读三遍,试着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朋友听,

2、暗、降、丈、创、造各写两遍。

板书设计:

18盘古开天地

开天辟地

创造 顶天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