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七颗钻石》教学设计
详细内容
《七颗钻石》教学设计
很久很久以前,在地球上发生过一次大旱灾;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草木丛林也都干枯了,许多人及动物都焦渴而死。
一天夜里,一个小姑娘拿着水罐走出家门,为她生病的母亲去找水。小姑娘哪儿也找不到水,累得倒在草地上睡着了。当她醒来的时候,拿起罐子一看,罐子里竟装满了清亮新鲜的水。小姑娘喜出望外,真想喝个够,但又一想,这些水给妈 妈还不够呢,就赶紧抱着水罐跑回家去,。她匆匆忙忙,没有注意到脚底下有一条小狗,一下子绊倒在它身上,水罐也掉在了地下。小狗哀哀地尖叫起来。小姑娘赶紧去捡水罐。
她以为,水一定都洒了,但是没有,罐子端端正正地在地上放着,罐子里的水还满满的。【1】小姑娘把水倒在手掌里一点,小狗把它都舔净了,变得欢喜起来。当小姑娘再拿水罐时,木头做的水罐竟变成银的。【2】小姑娘把水罐带回家,带给了母亲。母亲说:"反正我就快要死了,还是你自己喝吧。"又把水罐递给小姑娘。就在这一瞬间,水罐又从银的变成了金的。【3】这时小姑娘再也忍不住,正想凑上水罐去喝的时候,突然从门外走进来一个过路人,要讨水喝。小姑娘咽了一口唾沫,把水罐递给了这个过路人。这时突然从水罐里跳出了七颗很大的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而新鲜的水流。
而那七颗钻石越升越高,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大熊星座。
做教学设计四点体会:
1、 目标要明确具体
2、 重难点要准确定位
3、 教学法要切实有效
4、 教学流程要简化,突出重点(为达成目标不择手段)
一、教学目标
1.认读"绊、瞬",读写"渴、罐、累、竟、匆、哀、舔、反、递、忍、凑、咽、唾、沫、涌"和"钻石、焦渴、水罐、喜出望外、匆匆忙忙、反正、递给、忍不住、唾沫、涌出、新鲜"等词语。
2.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感受童话美丽动人的故事情节和丰富的想象力。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学习关心别人,用爱心对待生活。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是感受童话美丽动人的故事情节和丰富的想象力,体会爱心和爱心的神奇力量;难点是体会故事的寓意
三、教学课时: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学习生字(5分钟)
导语: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个美丽动人的童话故事(板书课题),都预习了吗?(检查预习)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生字。
1、 集体拼读生字
2、 小组认读生字词语(以自然组为单位开火车读)
3、 四人小组合作找一个字作为重点学习生字,然后派代表说明理由(相机分类学习)
(这一环节设计重点在四人小组合作找重点字学习,意图一是把识字主动权让给学生,二是通过合作交流让学生发现不同识字技巧,强化记忆生字。)
(二)初读感知故事梗概,学习词语复述故事内容。(15分钟)
导语:刚才大家学得很好,下面老师再给大家一个学习任务,这就是小组合作选段再读课文,读完以后告诉老师本组所选读的段落都写了什么。各组先选好选读段落,然后个人自读,读的时候可轻声读也可以默读,最后小组交流然后汇报。
1、 小组合作,选择语段阅读
2、 各小组反馈汇报(教师相机板书故事梗概)
干涸 清澈新鲜 喜出望外 喝个够 倒了一点 欢喜 银的
干枯 匆匆忙忙 反正 还是 自己喝 金的
焦渴而死 绊倒 咽 唾液 递给 七颗钻石
涌出
3、学生认读词语,感知故事背景,体会小姑娘得水的情态。
4、学生结合板书再读课文,四人小组练习复述故事,学生个别复述故事。
(本环节教学重点是学习词语,理解故事背景,感知小姑娘得水的情态。教学设计有两个亮点,一是小组合作分段学习,这样做使得学生能在有限的时间里进行比较充分地学习;二是教师相机板书故事梗概相关词语,这为初步学习词语,帮助学生理解故事背景、想象故事情节,和复述故事提供了帮助)
(三)精读第三段感受付出爱心的重要和回报(15分钟)
导语:刚才大家学得很认真,故事也讲的非常精彩,现在请大家再读第三段:①想一想这一段一共写了几次让水,每一次让水以后都会有怎样的奇迹发生,②把有关的句子划下来,然后再读一读。③和同学说一说你读完这些句子的感受。
1、 学生带问题自主合作学习。
2、 全班交流回报学习感受。
3、 全班品读感受,升华感情。
(1) 品读"小姑娘把水倒在手掌里一点,小狗把它都舔净了,变得欢喜起来。当小姑娘再拿水罐时,木头做的水罐竟变成银的。"
点拨感悟:①小姑娘把水倒在手掌里"一点"这是小姑娘吝啬吗?谁来说一说议一议。(体会水对小姑娘及妈 妈的重要。)
②小狗变得"欢喜"起来说明什么。(小姑娘的给予,使小狗的生命有了生机)
③小狗变得欢喜起来,木罐也变成银罐了,读了这句子你感动吗,有什么话要说?("好心就会有好报""付出爱心,就会有好回报"……)
感情朗读指导:
①"一点"怎么来读,"欢喜起来""竟变成银的"又是如何来读?请同桌之间先说一说,然后练读一下
②认为读得差不多的同学,请站起来给大家读一遍(引导点评)
③还有谁愿意来读?(再评价再读)
(2)品读"小姑娘回到家,把水罐交给了母亲。母亲说:"我反正要死了,还是你自己喝吧。"她又把水罐递给小姑娘。就在这一瞬间,水罐又变成了金的。这时小姑娘再也忍不住,正想凑上水罐去喝水的时候,突然从门外走进来一个过路人讨水喝。小姑娘咽了一口唾沫,把水罐递给了这个过路人。这时突然从水罐里跳出了七颗很大的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而新鲜的水流。
点拨感悟:①"反正要死了"说明什么
②"我反正要死了,还是你自己喝吧。"表达了妈 妈怎样的感情?
③"忍不住""咽了一口唾沫"说明什么?
④读着"小姑娘咽了一口唾沫,把水罐递给了这个过路人"你有什么感想?
⑤木罐一次次变化,最后涌出清澈新鲜的水流,对此你想说什?
感情朗读 点拨试读,评价再读
(这一环节是教学本课的重点,主要通过指导学生品词析句、感情朗读,感受故事人物的爱心精神以及人们的美好愿望。小姑娘在饥渴难忍的情况下手捧着清澈新鲜的水,想到的是自己的妈 妈、小狗的哀怜和路人的祈盼,她把水让给了别人,唯独没有留给自己;妈 妈在饥渴要死的情况下,选择了死而把水让给了女儿。这是多么伟大的爱!而这种大爱也最终一次次感动了上桑,木罐变了银罐,银罐变了金罐,金罐变了钻石,涌出了新鲜的水流。)
(四)揭示主题,升华感情(5分钟)
1、揭示主题(这个故事以七颗钻石做题目有什么用意吗?)
2、感情朗读全文
(本环节,先通过讨论以七颗钻石做题目的用意,让学生通过拿钻石的珍贵与大爱做比较,认识世界上最珍贵的是爱和爱心,而不是什么金银、财宝之类的,从而激发学生爱心,在生活中奉献爱心,最后通过感情朗读全文,升华感情,结束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