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幼儿园实践反思>提高大班幼儿在特殊情况下安全自护能力的实践研究(一)

提高大班幼儿在特殊情况下安全自护能力的实践研究(一)

详细内容

一、课题提出的现实背景和意义

安全是人类最基本和最重要的需求,安全就是生命。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事物官克汉说:"几十年前,疾病会造成大量儿童死亡,随着人类的进步,人们己能较好地控制和防范疾病,但今天,意外伤害给儿童带来的影响超过疾病。"根据《中国儿童发展纲要》的统计,我国每年约有16万名0岁--4岁幼儿死于意外伤害,约有64万名幼儿因意外伤害而致残。看到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在排除了不可抗拒的外力伤害之后,孩子们自我保护意识的淡薄和缺乏是个很重要的因素。当前幼儿园在培养孩子自我保护方面缺少系统、便于孩子理解、接受的自护行为教育需要改进的问题。

1、幼儿的安全意识不容乐观。

从当前幼儿安全自护的意识和能力来看,幼儿的安全自护水平急待在教学活动中进行进一步的培养。幼儿期的孩子活泼、好动,有强烈的好奇心,他们什么都想看一看、摸一摸。然而,他们的能力和体力都十分有限,动作的灵敏性和协调性较差,又缺乏生活经验,因此,幼儿常常不能清楚地预见自己行为的后果,往往会诱发危险因素,对突发事件不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当处于危险之中时,也缺乏保护自己的能力。电视上我们经常会看到有关幼儿被拐骗、走失等的报道,看了让人感到心痛不已。幼儿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的健康和安全时刻牵动着父母、老师和许多人的心。因此,我们应更加重视这项工作,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提高幼儿的自护能力,防患于未然,减少甚至不发生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