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小学前的心理适应指导让孩子快乐出发(一)
详细内容
河北东光连镇逸夫幼儿园 马俊凤
多彩的游戏,美味的加餐,温馨的娃娃家,让幼儿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好不惬意。但时间老人毫不留情,转眼孩子们就到了上小学的年龄了,孩子们长大了,真替他们高兴,我望着他们在想。
"听姐姐说,上小学一点也不好,每天的作业好多好多,完不成还有"赏"我害怕,我不想上小学,只想呆在幼儿园里。老师我可不可以不上小学呀!"大班的"小叶子"(对她的爱称)的话打断了我的思绪。"小叶子"歪着头天真的望着我等我回答。我笑了,摸着她的头"不可以"。她学着腔调说"为什么呢?"对。为什么呢?孩子为什么不喜欢上小学呢?一提到小学怎么会害怕?孩子的话引起了我的深思。其实家长们期盼孩子入小学,买新文具、书包、甚至衣服等,但忽略了孩子心理适应的指导。在刚才孩子的话中我们也能体会到是孩子的心理在作怪。家长忽视了,我们做教师的不能忽视,所以在幼儿迈出幼儿园前的时间里,教师应在孩子入小学前的心理适应准备上给幼儿一些指导。
一 指导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1、即将入学的幼儿,随意性强,独立生活的能力差。有时进入小学后仍改不过来,很难适应小学生活。例如:时间观念、纪律观念及自控能力都较弱,随之带来散漫现象。在日常活动中,教师可以给幼儿一些时间观念,上课、活动的时间长一些。还可以用作息制度来克服随意性。
2、过惯了处处有老师帮忙的日子,有了问题一旦离开老师的帮忙有的幼儿就不知所措,甚至大哭起来。因此教师还得在幼儿离园前培养幼儿独立生活的能力。幼儿的模仿能力较强喜欢什么事情都由自己来做。教师应根据这种特点,因势利导在生活模拟情景中让幼儿自己设计上学的过程。让他们象小学生那样自己整理书包,学会用各种文具、铅笔断了自己会削、学会检查学习用品。还可以通过活动模拟让幼儿学会生活自理,学会忍让、学会合作、自己选择伙伴。鼓励幼儿在困难中锻炼意志,委托孩子完成一些任务。养成了好的生活习惯就会对幼儿入学后心态产生良好的促进作用,从而避免因独立能力差而带来的消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