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氧化碳轻微中毒怎么办
详细内容
篇一:《一氧化碳中毒症状及急救方法》
临床表现
1.急性中毒
临床上以急性脑缺氧的症状与体征为主要表现。接触CO后如出现头痛、头昏、心悸、恶心等症状,于吸入新鲜空气后症状即可迅速消失者,属一般接触反应。
轻度中毒者出现剧烈的头痛、头昏、心跳、眼花、四肢无力、恶心、呕吐、烦躁、步态不稳、轻度至中度意识障碍(如意识模糊、朦胧状态),但无昏迷。于离开中毒场所吸入新鲜空气或氧气数小时后,症状逐渐完全恢复。中度中毒者除上述症状外,面色潮红,多汗、脉快、意识障碍表现为浅至中度昏迷。及时移离中毒场所并经抢救后可渐恢复,一般无明显并发症或后遗症。
重度中毒时,意识障碍严重,呈深度昏迷或植物状态。常见瞳孔缩小,对光反射正常或迟钝,四肢肌张力增高,牙关紧闭,或有阵发性去大脑强直,腱壁反射及提睾反射一般消失,腱反射存在或迟钝,并可出现大小便失禁。脑水肿继续加重时,表现持续深度昏迷,连续去脑强直发作,瞳孔对光反应及角膜反射迟钝,体温升高达39~40℃,脉快而弱,血压下降,面色苍白或发绀,四肢发凉,出现潮式呼吸。有的患者眼底检查见视网膜动脉不规则痉挛,静脉充盈,或见乳头水肿,提示颅内压增高并有脑疝形成的可能。但不少患者眼底检查阴性,甚至脑脊液检查压力正常,而病理解剖最后仍证实有严重的脑水肿。
重度中毒患者经过救治从昏迷中苏醒的过程中,常出现躁动、意识混浊、定向力丧失,或失去远、近记忆力。部分患者神志恢复后,可发现皮层功能障碍如失用(apraxia)、失认(agnosia)、失写(agraphia)、失语(aphasia)、皮层性失明或一过性失聪等异常;还可出现以
智能障碍为主的精神症状。此外,短暂的轻度偏瘫、帕金森综合征、舞蹈症、手足徐动症或癫痫大发作等均有人报道。经过积极抢救治疗,多数重度中毒患者仍可完全恢复。少数出现植物状态的患者,表现为意识丧失、睁眼不语、去脑强直,预后不良。
除上述脑缺氧的表现外,重度中毒者中还可出现其他脏器的缺氧性改变或并发。部分患者心律不齐,出现严重的心肌损害或休克;并发肺水肿者肺中出现湿啰音,呼吸困难。约1/5的患者发现肝大,2周后常可缩小。因应激性胃溃疡可出现上消化道出血。偶有并发横纹肌溶解(rhabdomyolysis)及筋膜间隙综合征(partmentsyndrome)者,因出现肌红蛋白尿可继发急性肾功衰竭。有的患者出现皮肤自主神经营养障碍,表现为四肢或躯干部皮肤出现大、小水疱或类似烫伤的皮肤病变,或皮肤成片红肿类似丹毒样改变,经对症处理不难痊愈。听觉前庭损害可表现为耳聋、耳鸣和眼球震荡;尚有2%~3%的患者出现神经损害,最常受累的是股外侧皮神经、尺神经、正中神经、胫神经、腓神经等,可能与昏迷后局部受压有关。
2.迟发脑病(delayedencephalopathy)
部分急性CO中毒患者于昏迷苏醒后,意识恢复正常,但经2~30天的假愈期后,又出现脑病的神经精神症状,称为急性CO中毒迟发脑病。因表现出"双相"的临床过程,亦有人称之为"急性CO中毒神经系统后发症"。常见的临床表现有以下几种:
(1)精神症状:突然发生定向力丧失、表情淡漠、反应迟钝、记忆障碍、大小便失禁、生活不能自理;或出现幻视、错觉、语无伦次、行为失常,表现如急性痴呆木僵型精神病。
(2)脑局灶损害
1)锥体外系神经损害:以帕金森综合征多见,患者四肢呈铅管状或齿轮样肌张力增高、动作缓慢、步行时双上肢失去随伴运动或出现书写过小症与静止性震颤。少数患者可出现舞蹈症。
2)锥体系神经损害:表现为一侧或两侧的轻度偏瘫,上肢强直,腱反射亢进,踝阵
挛阳性,引出一侧或两侧病理反射,也可能出现运动性失语或假性球麻痹。
3)其他:皮层性失明、癫痫发作、顶叶综合征(失认、失用、失写或失算)亦曾有报道。
3.低浓度CO对人体的影响
长期接触低浓度CO是否可以造成慢性中毒,至今尚有争论。近年来的资料认为,长期接触低浓度CO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两方面的影响:
(1)神经系统:头晕、头痛、耳鸣、乏力、睡眠障碍、记忆力减退等脑衰弱综合征的症状比较多见,神经行为学测试可发现异常,多于脱离CO接触后即可恢复。上述症状顽固者,往往有多次轻度急性CO中毒的历史。
(2)心血管系统:心电图可出现心律失常、ST段下降、QT间期延长,或右束支传导阻滞等异常。在职业接触者COHb饱和度达到5%以上时,可以见到血清乳酸脱氢酶(LDH)、羟丁酸脱氢酶(HBD)、肌酸磷酸激酶(CPK)增高,这些酶活性的增高可能与心肌损害有关。此外,通过人群调查,发现约20%~25%的吸烟者血中COHb高于8%~10%,这些人心肌梗死的猝死率比不吸烟者为高。近年对63名冠状动脉硬化患者研究发现,在接触CO使COHb水平由0.6%升高至2%及3.9%后,其出现心肌梗死和心绞痛的时间提前,对运动的耐受力明显减低。这些调查资料,结合动物实验研究,提示在低浓度CO的长期作用下,心血管系统有可能受到不利影响。
诊断及鉴别诊断
根据现场接触CO的情况与急性CO中毒的有关临床表现,或同一现场有其他人出现类似症状,一般不难作出急性CO中毒的诊断,可参见国家诊断标准GB8781-88。若以突然昏迷为其发病的形式,在接触史不明确时,须与可以引起昏迷的其他疾病如脑血管意外、安眠药中毒、糖尿病昏迷等鉴别。在脱离CO接触不足8h时,血中COHb测定可作为接触指标;停止接触CO超过8h,血中COHb多已降至正常,和临床表现可不一致,故
无助于诊断。当COHb水平超过30%时,面、唇可呈樱桃红色,但这一体征仅见于20%的患者。CT或MRI有助于和中枢神经其他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治疗
对急性CO中毒患者,应立即移至空气新鲜处,松开衣领,保持呼吸道通畅,并注意保暖,密切观察意识状态,迅速给予下列治疗:
1.给氧轻度中毒者可给予氧气吸入。中度及重度中毒者,应积极给予常压口罩吸氧治疗,有条件时给予高压氧治疗。
2.对症及支持治疗除一般对症治疗外,对重度中毒出现急性中毒性脑病者,应积极进行抢救。视病情给予消除脑水肿、维持呼吸循环功能、纠正酸中毒、促进脑血液循环等对症治疗及支持治疗,加强护理,积极防治并发症。对迟发脑病者,除高压氧治疗外,可用糖皮质激素、血管扩张剂或抗帕金森综合征药物及其他对症和支持治疗。
本贴得筑龙币:10等级得币:10版主奖励:0贴主答谢:0献花赠币:0]得信誉分:0
未评定
[定制广告]筑龙10周年庆典,倾情回馈网友
篇二:《一氧化碳中毒基本知识》一氧化碳中毒基本知识
一、概述
一氧化碳中毒(carbonmonoxidepoisoning),亦称煤气中毒。一氧化碳是无色、无臭、无味的气体,故易于忽略而致中毒。常见于家庭居室通风差的情况下,煤炉产生的煤气或液化气管道漏气或工业生产煤气以及矿井中的一氧化碳吸入而致中毒。
二、临床表现
1、轻度中毒患者可出现头痛、头晕、失眠、视物模糊、耳鸣、恶心、呕吐、全身乏力、心动过速、短暂昏厥。血中碳氧血红蛋白含量达10%-20%。
2、中度中毒除上述症状加重外,口唇、指甲、皮肤粘膜出现樱桃红色,多汗,血压先升高后降低,心率加速,心律失常,烦躁,一时性感觉和运动分离(即尚有思维,但不能行动)。症状继续加重,可出现嗜睡、昏迷。血中碳氧血斓鞍自荚?0%-40%。经及时抢救,可较快清醒,一般无并发症和后遗症。
3、重度中毒患者迅速进入昏迷状态。初期四肢肌张力增加,或有阵发性强直性痉挛;晚期肌张力显著降低,患者面色苍白或青紫,血压下降,瞳孔散大,最后因呼吸麻痹而死亡。经抢救存活者可有严重合并症及后遗症。
4、后遗症中、重度中毒病人有神经衰弱、震颤麻痹、偏瘫、偏盲、失语、吞咽困难、智力障碍、中毒性精神病或去大脑强直。部分患者可发生继发性脑病。{一氧化碳轻微中毒怎么办}.
三、诊断要点
1、中毒史有发生中毒的环境和条件。
2、中毒发现。
3、实验室检查测定血液碳氧血红蛋白(HbCO)阳性。
四、治疗决策与常规处方
1、改善组织缺氧,保护重要器官
(1)立即将患者移至通风、空气新鲜处,解开领扣,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或气管插管,或行气管切开。冬季应注意保暖。
(2)吸氧:以加速碳氧血红蛋白的离解。有条件者行高压氧治疗,效果最佳。鼻导管吸氧的氧流量为8-10L/min。
(3)保护心脑等重要器官:可用细胞色素C30mg静脉滴注(用前做皮肤试验),或将三磷腺苷20mg、辅酶I(辅酶A)50U、普通胰岛素4U加入25%葡萄糖溶液250ml中静脉滴注。
(4)有脑血管痉挛、震颤性麻痹者,可用阿托品或654-2静脉注射。
2、防治脑水肿应用高渗脱水剂,如20%甘露醇与高渗葡萄糖液交替静脉滴注、或并用利尿剂及地塞米松。脑水肿多出现在中毒后2-4h。
3、纠正呼吸障碍可应用呼吸兴奋剂如洛贝林等。重症缺氧、深昏迷24h以上者可行气管切开,呼吸停止者立即人工呼吸,必要时气管插管,加压给氧,使用人工呼吸器。{一氧化碳轻微中毒怎么办}.
4、纠正低血压发现休克征象者立即抗休克治疗。
5、对症处理惊厥者应用苯巴比妥、地西泮(安定)镇静。震颤性麻痹服苯海索(安坦)2-4mg、3/d。瘫痪者肌注氢溴酸加兰他敏2.5-5mg,口服维生素B族和地巴唑,配合新针、按摩疗法。
6、预防感染对长期昏迷者给抗生素治疗。
7、其他治疗如高压氧疗法,放血疗法等。
五、综合医嘱
1、加强预防一氧化碳中毒的卫生宣传,对取暖用的煤炉要装好烟囱,并保持烟囱结构
严密和通风良好,防止漏烟、倒烟。
2、认真执行安全生产制度和操作规程,煤气发生炉和管道要经常检修以防漏气,产生一氧化碳的工作场地必须有良好的通风设备,并须加强对空气中一氧化碳的监测。
3、加强个人防护,进入高浓度一氧化碳的环境工作时,要戴好特制的一氧化碳防毒面具,两人同时工作,以便监护和互助。
一氧化碳中毒的自救
目前我国用煤火取暖的家庭还为数不少,虽然国家在每年这个时候都会进行大量的宣传来预防一氧化碳中毒的发生,但是悲剧仍然屡屡发生。
发生一氧化碳中毒后,如何自救呢?
当发现有人一氧化碳中毒后,救助者必须迅速按下列程序进行救助:
因一氧化碳的比重比空气略轻,故浮于上层,救助者进入和撤离现场时,如能匍匐行动会更安全。{一氧化碳轻微中毒怎么办}.
进入室内后,应迅速打开所有可以通风的门窗,关闭煤气开关等,但不可为此耽误过多时间,因为救人更重要。然后迅速将中毒者背出房间,转移到通风保暖处平卧,解开中毒者衣领及腰带使其呼吸顺畅。
同时呼叫救护车,随时准备送往有高压氧治疗的医院抢救。
在等车过程中,对于昏迷不醒的患者,可将其头部偏向一侧,以防呕吐物误吸入肺内导致窒息。为促其清醒,可用针刺或手指掐其人中穴。若患者仍无呼吸,则需立即开始口对口人工呼吸,防止因缺氧造成的脑神经不可逆性坏死。
在抢救中,大家还应注意为患者保暖,防止肺炎并发症的发生。
一氧化碳中毒预防
一氧化碳中毒(carbonmonoxidepoisoning),亦称煤气中毒。一氧化碳是无色、无臭、无味的气体,故易于忽略而致中毒。常见于家庭居室通风差的情况下,煤炉产生的煤气或液化气管道漏气或工业生产煤气以及矿井中的一氧化碳吸入而致中毒。
一、一氧化碳中毒的临床表现
1、轻度中毒患者可出现头痛、头晕、失眠、视物模糊、耳鸣、恶心、呕吐、全身乏力、心动过速、短暂昏厥。血中碳氧血红蛋白含量达10%-20%。
2、中度中毒除上述症状加重外,口唇、指甲、皮肤粘膜出现樱桃红色,多汗,血压先升高后降低,心率加速,心律失常,烦躁,一时性感觉和运动分离(即尚有思维,但不能行动)。症状继续加重,可出现嗜睡、昏迷。血中碳氧血红蛋白约在30%-40%。经及时抢救,可较快清醒,一般无并发症和后遗症。
3、重度中毒患者迅速进入昏迷状态。初期四肢肌张力增加,或有阵发性强直性痉挛;晚期肌张力显著降低,患者面色苍白或青紫,血压下降,瞳孔散大,最后因呼吸麻痹而死亡。经抢救存活者可有严重合并症及后遗症。
4、后遗症中、重度中毒病人有神经衰弱、震颤麻痹、偏瘫、偏盲、失语、吞咽
困难、智力障碍、中毒性精神病或去大脑强直。部分患者可发生继发性脑病。{一氧化碳轻微中毒怎么办}.
如果有中毒史、有发生中毒的环境和条件,有中毒发现及上述中的表现,应警惕是一氧化碳中毒;实验室检查测定血液碳氧血红蛋白(HbCO)阳性。
二、一氧化碳中毒的防治措施
1、立即将患者移至通风、空气新鲜处,解开领扣,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或气管插管,或行气管切开。冬季应注意保暖。
2、马上拨打急救电话,及时送医院进行吸氧、保护心脑等重要器官、纠正低血压、抗休克等治疗。
3、加强预防一氧化碳中毒的卫生宣传,对取暖用的煤炉要装好烟囱,并保持烟囱结构严密和通风良好,防止漏烟、倒烟。
4、认真执行安全生产制度和操作规程,煤气发生炉和管道要经常检修以防漏气,产生一氧化碳的工作场地必须有良好的通风设备,并须加强对空气中一氧化碳的监测。
5、加强个人防护,进入高浓度一氧化碳的环境工作时,要戴好特制的一氧化碳防毒面具,两人同时工作,以便监护和互助。
篇三:《提防一氧化碳中毒后遗症不断》提防一氧化碳中毒后遗症不断
前不久,一位朋友向记者讲述了一次自己亲身经历的一氧化碳中毒事件,他希望通过服务热线提醒广大读者,冬季取暖,当心一氧化碳中毒。女人必吃保健品·盘点冬季“健康杀手”·快速排毒摆脱毒素侵扰·女性按摩胜过吃补品·七大绝招预防手脚冰凉·6点必备防治冬季传染病手脚冰凉罪恶根源·普通肥皂是防甲流首选·6保湿攻略告别皮肤干燥·预防甲流从起居防护开始·冬季抗击流感5大窍门·通缉汽车甲醛污染物
这位朋友在自己租的房间里睡觉,由于天气寒冷,租的房屋设备比较简陋,所以他便自己买了一些木炭放在炉子中生火取暖。
他把房间关得密不透风,把炉子拉得离床铺很近,睡得很熟??半夜他被热醒,同时感到胸闷、头疼、心慌、恶心,于是呼唤租房的同伴,让其把自己送到了医院。
“医生诊断是一氧化碳中毒,幸好中毒不深,吸入氧气,接触点新鲜空气就可以回转过来。”朋友谈起此事,仍然后怕,“如果没有同伴,我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为此,记者走访了成都市二医院的万医生,他介绍说,一氧化碳中毒在日常生活中时有发生,特别是冬季,很多人在室内烧炭烧煤取暖,没有良好的通风设备,没有烟囱,或者有烟囱却堵塞、漏气,就有可能导致一氧化碳浓度增高,引起中毒。
此外,如果在浴室洗澡时,不注意通风,家庭液化气、天然气泄漏或使用不当,都有可能引起一氧化碳中毒。万医生告诉记者,一氧化碳中毒,有轻度、中度和深度之分。
主要的中毒表现和施救方法如下:轻微中毒一般伴有头疼、头晕、心慌、恶心、呕吐等症状,这种情况下应该及时改变密不透风的通风状况,让中毒者吸入新鲜的空气,脱离中毒环境,一般在2-3小时内便能够获得好转。
中度中毒除了上述状况外,还有面色潮红、口唇呈樱桃红色、多汗、烦躁等症状。有的可能会神志不清。施救时,应当先将患者衣服松开、使之呼吸顺畅,然后送往医院。对于神志不清的患者,还应该及时清除口腔分泌物,保持呼吸道的畅通。
深度中毒神志不清、大小便失禁、四肢发冷、瞳孔扩大、血压下降、呼吸微弱或停止,肢体僵硬或瘫软等。对于深度中毒的患者,最好在送往医院的同时,就对其做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而医院对于深度中毒患者往往要在高压氧舱内进行治疗,以完全除尽在体内的一氧化碳。
篇四:《一氧化碳中毒怎么办?》2012年健康提示之十一:
一氧化碳中毒怎么办?
每年进入气温寒冷的冬季,各地频频发生煤气中毒,这类新闻报道已经屡见不鲜。防患于未然,杜绝生活中的悲剧发生,首先要了解一氧化碳中毒的知识,提高自我防范意识和急救技巧。
一、什么是一氧化碳中毒?
一氧化碳中毒是含碳物质燃烧不完全时的产物经呼吸道吸入引起中毒。中毒机理是,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亲合力比氧与血红蛋白的亲合力高200~300倍),形成碳氧血红蛋白,使血红蛋白丧失携氧的能力和作用,造成组织窒息。一氧化碳中毒对全身的组织细胞均有毒性作用,尤其对大脑皮质的影响最为严重。当人们意识到已发生一氧化碳中毒时,往往为时已晚,死亡时间约为3到4小时。因为支配人体运动的大脑皮质最先受到麻痹损害,使人无法实现有目的的自主运动,即手脚已不听使唤。所以,一氧化碳中毒者往往无法进行有效的自救。
二、一氧化碳中毒的症状
临床表现主要为缺氧,其严重程度与HbCO的饱和度呈正比例关系。轻者有头痛、无力、眩晕、劳动时呼吸困难症
状,HbCO饱和度达10%—20%时症状加重,患者口唇呈樱桃红色,可有恶心、呕吐、意识模糊、虚脱或昏迷;HbCO饱和度达30%—40%时,患者深昏迷,伴有高热、四肢肌张力增强和阵发性或强直性痉挛;HbCO饱和度>50%时,患者多有脑水肿、肺水肿、心肌损害、心律失常和呼吸抑制,可造成死亡。某些患者的胸部和四肢皮肤可出现水疱和红肿,主要是由于自主神经营养障碍所致。部分急性CO中毒患者于昏迷苏醒后,经2—30天的假愈期,会再度昏迷,并出现痴呆木僵型精神病、震颤麻痹综合征、感觉运动障碍或周围神经病等精神神经后发症,又称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长期接触低浓度CO,可有头痛、眩晕、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心悸。心电图出现异常,ST段下降、QT时间延长、T波改变。
三、一氧化碳中毒的现场急救
当发现有人一氧化碳中毒时,救助者必须迅速按下列程序时行救助:
因一氧化碳的比重比空气略轻,故浮于上层,救助者进入和撤离现场时,如能匍匐行动会更安全。进入室内时严禁携带明火,尤其是开放煤气自杀的情况,室内煤气浓度过高,按响门铃、打开室内电灯产生的电火花均可引起爆炸。
进入室内后,应迅速打开所有通风的门窗,如能发现煤气来源并能迅速排出的则应关闭煤气开关等,但绝不可为此耽误时间,因为救人更重要。
发现中毒者后,迅速将中毒者背出充满一氧化碳的房间,转移到通风保暖处平卧,解开衣领及腰带以利其呼吸顺畅。同时呼叫救护车,随时准备送往有高压氧舱的医院抢救。
在等待运送车辆的过程中,对于昏迷不醒的患者可将其头部偏向一侧,以防呕吐物误吸入肺内导致窒息。为促其清醒可用针刺或指甲掐其人中穴。若其仍无呼吸则需立即开始口对口人工呼吸。必需注意,对一氧化碳中毒的患者这种人工呼吸的效果远不如医院高压氧仓的治疗。因而对昏迷较深的患者不应立足于就地抢救,而应尽快送往医院,但在送往医院的途中人工呼吸绝不可停止,以保证大脑的供氧,防止因缺氧造成的脑神经不可逆性坏死。
四、预防一氧化碳中毒的方法
㈠请用户选择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用气设备(燃气燃烧器具),不要使用直排式热水器等已淘汰的产品以及超过使用年限的用气设备(燃气燃烧器具)。目前还在使用此类的用户,应立即更换,避免用气事故的发生。
㈡用户在使用用气设备(燃气燃烧器具)前应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使用时严格按产品说明书要求操作,切记长时间连续使用。
㈢做好冬季室内的通风。冬季较为寒冷,保暖密封条件较好的用户,尤应注意在使用燃气时先将厨房门窗、排风扇打开,使空气得到流通。如果通风不足,燃气燃烧不完全,会产生一氧化碳,造人窒息,危及人的生命。
㈣用户不得私自安装、改装、迁移燃气设施设备,用户不要自行安装、修理用气设备(燃气燃烧器具)。
篇五:《一氧化碳中毒防护常识》一氧化碳中毒防护常识
1.什么是一氧化碳中毒
一氧化碳(CO)是无色、无味、无臭、无刺激性,从感观上难以鉴别的气体。一氧化碳主要由含碳化合物燃烧不完全所产生。一般人常在无意中发生中毒而自己不知道,每年总有一些病例在被发现时,常因中毒太深而无法挽救。因此,应予以重视。
2.一氧化碳中毒的常见原因
工业上炼钢、炼焦、烧窑等在生产过程中炉门或窑门关闭不严,煤气管道漏气,汽车排出尾气,都可逸出大量的一氧化碳。矿井打眼放炮产生的炮烟及煤矿瓦斯爆炸时均有大量一氧化碳产生。化学工业合成氨、甲醇、丙酮等都要接触一氧化碳。零散中毒病例多系北方冬季用煤炉、火炕取暖因燃烧不全而发生。亦有城市居民因煤气管道泄漏而致中毒。
3.一氧化碳中毒的主要表现
①最初的症状,可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心悸、乏力、嗜睡等,医学上称为轻度中毒,此时如能及时脱离中毒环境,吸入新鲜空气,症状可迅速缓解。
②反应迟钝、除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心悸、乏力、嗜睡外,可出现面色潮红,口唇呈樱红色,脉搏增快,昏迷,瞳孔对光反射、角膜反射及腱反射迟钝,呼吸、血压可发生改变。医学上称为中度中毒,此时如能及时抢救,亦可恢复。
③出现深昏迷,各种反射减弱或消失,肌张力增高,大小便失禁。医学上称为重度中毒,此时可发生脑水肿、肺水肿、休克、应激性溃疡、大脑局灶性损害,受压部位可出现类似烫伤的红肿、水疱,甚至坏死。
4.如何进行家庭救护{一氧化碳轻微中毒怎么办}.
当发现或怀疑有人为一氧化碳中毒时,应立即采取下述措施:①立即打开门窗通风。迅速将患有转移至空气新鲜流通处,卧床休息,保持安静并注意保暖。
②确保呼吸道通畅。对神志不清者应将头部偏向一侧,以防呕吐物吸入呼吸道引起窒息。
③头置冰袋以减轻脑水肿。对有昏迷或抽搐者,可在头部置冰袋,以减轻脑水肿。
因为经呼吸道吸入肺内的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结合力很强,所以,一氧化碳很快与血红蛋白结合成碳氧血红蛋白,不能携带氧,使组织发生缺氧,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中毒症状。
④迅速送往有高压氧治疗条件的医院。因为高压氧不仅可以降低碳氧血红蛋白的半衰期,增加一氧化碳排出和清除组织中残留的一氧化碳外,并能增加氧的溶解量,降低脑水肿和解除细胞色素化酶的抑制。
⑤观察病人变化。对轻度中毒者,经数小时的通风观察后即可恢复,对中、重度中毒应尽快向急救中心呼救。在转送医院的途中,一定要严密监测中毒者的神志、面色、呼吸、心率、血压等病情变化。5.如何避免冬季发生一氧化碳中毒
目前,城市内使用燃气煮饭已相当普遍;农村大部分家庭用煤或蜂窝煤炉做饭、取暖,一氧化碳(煤气)中毒时有发生,因此对付一氧化碳中毒最好的办法是预防:
①热水器或煤气不应放置于家人活动的房间内。
②宜经常保持室内良好的通风状况,尤其是在冬天、雨天。③应注意热水器或煤气正确的使用方法及保养,并随时注意是否
呈完全燃烧状态。若产生红色火焰则呈不完全燃烧的现象较多,若产生蓝色火焰则大部分为完全燃烧。
④煤气具应放在不燃烧材料上面,周围切勿放置易燃品。⑤自动点火的煤气具连续未点燃时,应稍等片刻,让已流出的煤气放散后再点火。
⑥使用煤气具前应闻闻煤气味,确定是否漏气。
⑦煤气热水器切勿安装于密闭浴室或通风不良处。
⑧注意检查连接煤气具的橡皮管是否松脱、老化、破裂、虫咬。
居室内火炉要安装烟囱,烟囱结构要严密和通风良好。⑨
一氧化碳中毒防护常识
1.什么是一氧化碳中毒
一氧化碳(CO)是无色、无味、无臭、无刺激性,从感观上难以鉴别的气体。一氧化碳主要由含碳化合物燃烧不完全所产生。一般人常在无意中发生中毒而自己不知道,每年总有一些病例在被发现时,常因中毒太深而无法挽救。因此,应予以重视。
2.一氧化碳中毒的常见原因
工业上炼钢、炼焦、烧窑等在生产过程中炉门或窑门关闭不严,煤气管道漏气,汽车排出尾气,都可逸出大量的一氧化碳。矿井打眼放炮产生的炮烟及煤矿瓦斯爆炸时均有大量一氧化碳产生。化学工业合成氨、甲醇、丙酮等都要接触一氧化碳。零散中毒病例多系北方冬季用煤炉、火炕取暖因燃烧不全而发生。亦有城市居民因煤气管道泄漏而致中毒。
3.一氧化碳中毒的主要表现
①最初的症状,可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心悸、乏力、嗜睡等,医学上称为轻度中毒,此时如能及时脱离中毒环境,吸入新鲜空气,症状可迅速缓解。
②反应迟钝、除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心悸、乏力、嗜睡外,可出现面色潮红,口唇呈樱红色,脉搏增快,昏迷,瞳孔对光反射、角膜反射及腱反射迟钝,呼吸、血压可发生改变。医学上称为中度中毒,此时如能及时抢救,亦可恢复。
③出现深昏迷,各种反射减弱或消失,肌张力增高,大小便失禁。医学上称为重度中毒,此时可发生脑水肿、肺水肿、休克、应激性溃疡、大脑局灶性损害,受压部位可出现类似烫伤的红肿、水疱,甚至坏死。
4.如何进行家庭救护
当发现或怀疑有人为一氧化碳中毒时,应立即采取下述措施:①立即打开门窗通风。迅速将患有转移至空气新鲜流通处,卧床休息,保持安静并注意保暖。
②确保呼吸道通畅。对神志不清者应将头部偏向一侧,以防呕吐物吸入呼吸道引起窒息。
③头置冰袋以减轻脑水肿。对有昏迷或抽搐者,可在头部置冰袋,以减轻脑水肿。
因为经呼吸道吸入肺内的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结合力很强,所以,一氧化碳很快与血红蛋白结合成碳氧血红蛋白,不能携带氧,使组织发生缺氧,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中毒症状。
④迅速送往有高压氧治疗条件的医院。因为高压氧不仅可以降低碳氧血红蛋白的半衰期,增加一氧化碳排出和清除组织中残留的一氧化碳外,并能增加氧的溶解量,降低脑水肿和解除细胞色素化酶的抑制。
⑤观察病人变化。对轻度中毒者,经数小时的通风观察后即可恢复,对中、重度中毒应尽快向急救中心呼救。在转送医院的途中,一定要严密监测中毒者的神志、面色、呼吸、心率、血压等病情变化。5.如何避免冬季发生一氧化碳中毒
目前,城市内使用燃气煮饭已相当普遍;农村大部分家庭用煤或蜂窝煤炉做饭、取暖,一氧化碳(煤气)中毒时有发生,因此对付一氧化碳中毒最好的办法是预防:
①热水器或煤气不应放置于家人活动的房间内。
②宜经常保持室内良好的通风状况,尤其是在冬天、雨天。③应注意热水器或煤气正确的使用方法及保养,并随时注意是否呈完全燃烧状态。若产生红色火焰则呈不完全燃烧的现象较多,若产生蓝色火焰则大部分为完全燃烧。
④煤气具应放在不燃烧材料上面,周围切勿放置易燃品。⑤自动点火的煤气具连续未点燃时,应稍等片刻,让已流出的煤气放散后再点火。
⑥使用煤气具前应闻闻煤气味,确定是否漏气。
⑦煤气热水器切勿安装于密闭浴室或通风不良处。
⑧注意检查连接煤气具的橡皮管是否松脱、老化、破裂、虫咬。
居室内火炉要安装烟囱,烟囱结构要严密和通风良好。⑨
一氧化碳中毒防护常识
1.什么是一氧化碳中毒
一氧化碳(CO)是无色、无味、无臭、无刺激性,从感观上难以
篇六:《一氧化碳中毒健康教育》一氧化碳中毒健康教育
进入冬季,特别受降温寒潮侵袭,天气异常寒冷,人们利用煤火、炭火取暖,使用燃气热水器洗澡等不注意开窗通风,以及长时间驾车封闭开空调。这些均易发生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甚至危及生命。为此,一定要提高预防一氧化碳中毒的意识,切不可掉以轻心。
为了防患于未然,介绍几点有关这方面的知识:
1、如何预防一氧化碳中毒
冬季预防一氧化碳中毒要做到以下几点:
(1)家庭生活中煤炭要烧尽,不要闷盖,煤炉要安装烟筒。尤其在冬季阴天或雨雪天气,煤燃烧不完全,加上室外气压低,室内的一氧化碳不易排出。因此,在家中一定要经常开窗通风,采取防范措施,以免发现意外。
(2)使用天然气热水器时,不要密闭房间,要保持良好的通风,洗浴时间切勿过长。
(3)使用管道煤气时,要防止管道老化、跑气、漏气。烧煮时防止火焰被扑灭,导致煤气溢出。
(4)不要躺在门窗紧闭、开着空调的汽车内睡觉,空调车在停驶时开空调切不可将车窗全部关闭。
2、如何识别一氧化碳中毒
一氧化碳中毒的症状与空气中一氧化碳浓度、接触时间长短、健康情况有关。
早期表现主要是:头痛、头晕、心慌、面部潮红、口唇呈现樱桃红色、全身乏力、恶心、呕吐、嗜睡、意识模糊、视物不清、感觉迟钝、幻觉等症状。这个阶段如果能够识别中毒症状,使患者脱离中毒环境,可以很快恢复。如果继续在中毒环境中,病情会进一步发展。中毒者会出现呼吸困难、意识丧失、昏迷、瞳孔对光反射和角膜反射迟钝等症状。病情进一步加重会出现重度中毒:深昏迷、瞳孔对光反射和角膜反射消失、呼之不应、推之不动,这一阶段常伴有脑水肿、肺水肿、休克等严重的并发症,死亡率极高。
3、如何进行现场急救
轻度一氧化碳中毒,急救方式是立即打开门窗通风,将患者转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卧床休息、注意保暖,数小时后即可缓解。如果发现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意识丧失、昏迷、瞳孔和角膜反射迟钝等症状,可判定是中度一氧化碳中毒。立即打开门窗,迅速将病人移到空气新鲜处,解开领扣,裤带,针刺或以指掐人中刺激其呼吸,保持呼吸道通畅,然后送往医院。倘若发现患者有呼吸停止、昏迷休克症状,应迅速将病人搬到空气流通的地方,先清除口腔、鼻腔的分泌物和呕吐物。解开领扣,放松腰带,去掉枕头,让病人仰卧,进行人工呼吸。同时拨打120,等待医护人员的救助。在救护的同时应给病人保暖,防止并发症发生。急救时“掐人中”正确的方法是用指尖掐人中或用针刺激人中,每分钟20~40次,每次持续0.5~1秒。不管是一氧化碳中毒的哪个程度,急救的重点都是改善机体的缺氧状态,缺氧状态缓解后,轻度中毒的患者很快会恢复,重度中毒者需要进一步治疗,防止并发症的出现。
篇七:《关于预防一氧化碳中毒方法注意事项》“珍惜生命,预防煤气中毒”主题班会
教学目标:初步了解一氧化碳来源及一氧化碳中毒的一些表现,掌握预防一氧化碳中毒一些措施。
教学重点:初步了解一氧化碳来源及一氧化碳中毒的一些表现。教学难点:掌握预防一氧化碳中毒一些措施。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