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瓜,清热解读
详细内容
篇一:《丝瓜的功效与作用》
丝瓜,属于双子叶植物药葫芦科植物,以成熟果实、果络、叶、藤、根及种子入药。丝瓜所含各类营养在瓜类食物中较高,所含皂甙类物质、丝瓜苦味质、黏液质、木胶、瓜氨酸、木聚糖和干扰素等特殊物质具有一定的特殊作用。目前,供蔬菜用的丝瓜主要有两种,即普通丝瓜和有棱丝瓜。前者大江南北均有栽培,后者主要在华南栽培。
丝瓜的药用价值很高,全身都可入。常吃丝瓜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预防疾病,延缓衰老。丝瓜的吃法很多,丝瓜叶可以制作丝瓜粥,丝瓜茶;嫩丝瓜可以清炒、凉拌;丝瓜花可以生吃、作汤等。
丝瓜味甘;性凉清热化痰;凉血解毒
丝瓜子味苦;性寒清热;利水;通便;驱虫
丝瓜根味甘;微苦;性寒活血通络;清热解毒
丝瓜叶味苦;性微寒清热解毒;止血;祛暑
丝瓜皮味甘;性凉清热解毒
丝瓜络味苦;性凉通经活络;解毒消肿
丝瓜花味甘;微苦;性寒清热解毒;化痰止咳
丝瓜蒂味苦;性微寒清热解毒;化痰定惊
丝瓜藤味苦;性微寒舒筋活血;止咳化痰;解毒杀虫
丝瓜水的功效都哪些?首先需要知道提取丝瓜水的过程,丝瓜水是从刚开始成熟丝瓜的根部大约30公分的地方切口,然后经过大约一个晚上的时间采集获得,这也可以说是丝瓜的血液,所有精华都在这丝瓜水里面。这里推荐阅读丝瓜水的来源及有哪些功效
然后经过过滤、杀菌、浓缩等几个复杂的工序精制而成,是绝对的纯天然美白补水之精品。丝瓜水里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维生素C、矿物质、生物碱、甘露等数种营养成分,可以更好的让你的肌肤保持水分、去除色斑、减少皱纹,让肌肤不再缺水,让肌肤充满弹性,靓丽,通过丝瓜水套装同时更具有收缩皮肤的功效。
在《本草纲目》里都有关于丝瓜水的记载,丝瓜性味甘平,有清暑凉血、解毒通便、祛风化痰、润肌美容、通经络、行血脉、下乳汁等功效。丝瓜水的作用就更加鲜明了,补水、保湿美白、去皱等功效。
篇二:《草菇丝瓜汤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草菇丝瓜汤的材料:
主料:草菇20克,豆腐(北)100克,丝瓜480克
调料:姜5克,盐3克,白砂糖3克,香油4克,胡椒粉8克,鸡粉2克
草菇丝瓜汤的做法:
1.干草菇洗净浸软,切去硬的部分,然后挤干水;
2.将板豆腐切成薄片待用;
3.把水烧开,放下油,下丝瓜焯至仅熟捞起,浸冷滴干水;
4.豆腐放入焯过丝瓜的开水中焯3分钟,捞起滴干水;
5.放下草菇煮4分钟,捞起冲洗净,挤干水;
6.下油爆姜,加水煮开;
7.放下材料再煮开,略煮片刻至丝瓜熟透,下盐、味精、香油、胡椒粉、鸡粉等调味即可。
篇三:《清热解毒的食物》清热解毒的食物:主要有绿豆、蚕豆、赤小豆、黄豆、生萝卜、茄子、白菜、芹菜、黄花菜、茼蒿、茭白、竹笋、荸荠、菜瓜、西瓜、冬瓜、冬瓜子、丝瓜、黄瓜、甜瓜、苦瓜、菊花、荷叶、苋菜、菱角、香蕉、茶水、青鱼、鲫鱼、鲢鱼、牛蛙肉和高粱等。
篇四:《清热解毒食谱》清热解毒食谱
热毒病症主要是指丹毒、斑疹、疮痈、喉痹、痢疾等,由于火热痈盛、郁结成毒的病症。热毒炽盛型病人的主要表现是发热,全身关节肌肉酸痛,皮肤有红斑、烦躁或昏迷、大便干结、尿少、咽喉肿痛、口渴、喜冷饮。舌红、苔黄、脉弦数等。清热解毒,是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清解里热作用的治法,用于里热实证的证候。
营养原则
宜吃寒性或凉性食物,寒性或凉性食物具有清热泻火解毒利水等功效。
适宜食物
1、主食及豆类的选择:
小米、大麦、绿豆、小麦、黑豆、黄豆及其制品。
2、肉蛋奶的选择:
鸭肉、兔肉、牡蛎、蟹、蚌、海蜇、蛇肉、甲鱼、鸡蛋、牛奶等。
3、蔬菜的选择:
芹菜、绿豆芽、菠菜、油菜、黄花菜、生菜、丝瓜、黄瓜、芦笋、百合、荸荠、番茄、苜蓿、葫芦、苦瓜、莲藕等。
4、水果的选择:
梨、枇杷、柿子、香蕉、荸荠、西瓜、柚子、柑、橘、橙子、甜瓜、罗汉果、杨桃、芒果、草莓等。饮食禁忌
忌食辛辣燥热的食物,如:辣椒、姜、葱等;忌烟、酒;如患热毒病症应忌食发物。
一日参考膳食
早餐:绿豆、小米、面粉、萝卜,如:绿豆粥、花卷、醋萝卜;
午餐:猪瘦肉、芹菜、豌豆苗、丝瓜、大米,如:肉丝炒芹菜、清炒豌豆苗、丝瓜鸡蛋汤、米饭;加餐:水果;
晚餐:绿豆芽、白菜、豆腐干、面粉,如:凉拌绿豆芽、白菜豆腐干、面条;
日间可饮用金银花、菊花、蒲公英茶。
备注
清热解毒方:
清热解毒方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适用于热毒、温毒、瘟疫之证。常见烦燥狂乱,头面红肿、痈肿疮毒等证。多由连翘、双花、地丁、公英、板兰根、黄连、黄柏等清热解毒药为主组成方剂。常用方如五味消毒饮。五味消毒饮《医宗金鉴》
组成:金银花15克野菊花12克蒲公英12克紫花地丁15克紫花天葵6克{丝瓜,清热解读}.
用法:水煎加烧酒一、二匙和服。药渣可捣烂敷患部。
功能;清热解毒、消散疔疮。
主治:各种疔毒、痈疮疖肿。症见局部红肿、或发热、舌红、脉数者。
方解:本方是治疗疔毒、痈疮的方剂。方中金银花清热解毒、消散痈肿,为主药;紫花地丁、紫背天葵为治疔毒要药,亦通用于痈疮肿毒;蒲公英、野菊花清热解毒、消散痈肿,均为辅佐药。各药合用,其清热解毒之力甚强,或加酒少量以助药势,可加强消散疔疮作用。
临床应用:
1、治疗疖疔疮痈之有效方剂,局部红肿热痛,外用及内服均可。
2.本方常治外科急性感染,如急性乳腺炎、蜂窝组织炎等。
3.本方亦可用于急性泌尿系统感染、胆囊炎、肺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等传染病具有热毒证候者。如热重,可加黄连、连翘之类清泄热毒;血热毒盛,加赤芍、丹皮、生地黄等,以凉血解毒。{丝瓜,清热解读}.
注意事项:阴疽忌用。
篇五:《08第八章清热类》第八章清热类
凡以清热类药物和食物为主组成,具有清热祛火、凉血解毒等作用,用于治疗里热证的药膳称为清热类药膳。
本类药膳适应于各种里热证。里热证的本质是“阳热内盛”与“阴虚内热”,外感六淫可变里热证,五志过极、实邪郁滞亦可化火,这均为里实热证。里热证常有发热喜凉、口渴饮冷、面红目赤、烦燥多言、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脉数等症状。治疗根据《素问·至真要大论》的“热者寒之”的原则立法,选用寒凉清热的食品或药材组成清热解毒类方剂。
清热类药膳以金银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竹叶、栀子、石膏、生地、香薷、藿香、佩兰及西瓜、苦瓜、丝瓜、绿豆、扁豆、茶叶、荷叶、鱼腥草、大蒜槟榔等。
本类药膳多由寒凉原,料组成,阳虚之体、胃弱之人应慎用本类药膳,以免伤阳损胃。
第一节清热解毒
银翘二根饮
[组成]银花10g,连翘10g,板蓝根10g,芦根10g,甘草10g。
[制法与用法]水煎代茶饮,1天1剂。连服3-5天。
[功效与应用]清热解毒。适用与流行性感冒、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膜炎等病症的预防。{丝瓜,清热解读}.
[方解]本方所主之病证皆由热毒引起,治宜清热解毒。方中银花、连翘均属寒凉,既可清热又能解毒,常相须为用,以治热毒诸证。板蓝根味苦性寒,清热解毒。芦根既清热泻火,又生津止渴。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药味,两者共为佐使之药。
[使用注意]本方性质寒凉,非实热之证禁止使用。
蒲金酒
[组成]蒲公英15g,金银花15g,黄酒600ml.
[制法与用法]上药以黄酒600ml煎至一半,去渣取汁,分2份早、晚饭后各1次温饮,药渣外敷患处。
[功效与应用]清热、解毒、消肿。适用于乳痈红肿热痛、扪之坚实等症。
[方解]方中蒲公英、金银花均为清热解毒、散结消痈的要药。黄酒辛温散瘀,可助蒲、金二药散结消肿。全方合用即具清热解毒、散结消肿的作用,治疗乳痈疗效肯定。
银花地丁茶
[组成]银花30g,紫花地丁30g。
[制法与用法]紫花地丁制成粗末,与银花一同水煎代茶饮。
野菊花茶
[组成]野菊花15g。
[制法与用法]沸水冲泡代茶饮。
板蓝银花茶
[组成]板蓝根30g,银花10g,薄荷5g。
[制法与用法]上3味共制粗末,水煎代茶饮。
[功效与应用]清热解毒,疏风消肿。适用于痄腮,症见腮部肿胀、疼痛、或伴有发热、头痛等。
[方解]板蓝根有抗病毒的作用。银花性寒清热,是清热解毒的要药,可助板蓝根清解之功。薄荷味辛散邪,亦可散结。上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疏风消肿之功,可用于痄腮初、中期,表证不重,热毒壅结,局部肿痛,或有发热头痛的治疗。
绿豆白菜粥
[组成]绿豆60g,白菜心2-3个。
[制法与用法]绿豆加水煮粥,煮至豆将熟时,入白菜心,再煮约20分钟即可。取汁顿服。1日1-2次。
[功效与应用]宜于热毒壅结证型的治疗。
鱼楂饮
[组成]鱼腥草60g,山楂炭6g。
[制法与用法]水煎分服。
[功效与应用]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水通淋。兼健脾、止泻、和血之功。尤其适宜于痢疾泄泻病证。
[使用注意]鱼腥草含挥发性成分,故不宜久煎。{丝瓜,清热解读}.
消炎茶
[组成]蒲公英400g,金银花400g,薄荷200g,胖大海50g,生甘草100g。
[制法与用法]上药共为细粉(蒲公英、金银花只用一半),过筛,侯用。再将剩余的公英、银花水煎2次,合并药汁,过滤、浓缩至糖浆状,与淀粉浆(取淀粉50g,加水适量制成)混合,煮沸至糊状,然后与上述备用药粉混合均匀,使成软块,用筛制成颗粒,烘干即成。1日3次,每次取7-10g,沸水冲泡,代茶频饮。
[功效与应用]清热解毒,消炎止痛。适用于急性咽喉炎、扁桃体炎,症见咽喉红肿疼痛、干咳无痰或咯吐黄痰、声音嘶哑,伴有恶风、口渴喜饮,大便秘结、舌尖红赤苔薄黄或黄燥、脉数等。
[方解]本方所治之证为风热毒邪引起,治宜清热解毒、利咽消肿、疏风解表。方中主药蒲公英、金银花清热解毒,善治热毒炽盛的各种病证。薄荷疏风清热,可治未尽之表热。胖大海有清热解毒、润肺利咽的作用。甘草解毒利咽,调和诸药。上药合用,即具清热解毒、疏风解表、利
咽消肿的功效,可治急性咽喉炎、急性扁桃体炎而中医辨证属肺热炽盛或肺热兼表热之病症。
胖大海茶
[组成]胖大海3枚,冰糖或蜂蜜适量。
[制法与用法]将胖大海放入杯中,沸水冲泡10-15分钟后,代茶频饮。
[功效与应用]无解表作用,却兼养阴润肺之功效。所以既可用于急性咽喉炎、扁桃体炎恢复期的调治,也可用于慢性咽炎、扁桃体炎的治疗。
马齿苋绿豆粥
[组成]鲜马齿苋120g,绿豆60g。
[制法与应用]上2味同煮成粥。分2次食用。
[功效与用法]清热解毒,凉血止痢。主治痢疾。
[方解]本方所治之证为热毒、疫疠之邪引起,治宜清热凉血、解毒止,痢。方中主药马齿苋性寒凉,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的作用,可治痢疾与泄泻。绿豆是家常食品,既可消暑利尿,又能清热解毒,用于暑热烦渴、疮疡肿毒、痢疾等的治疗。本方虽有2味,但因能清热解毒、凉血止痢,故可治象细菌性痢疾、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及肠功能紊乱等病证。{丝瓜,清热解读}.
第二节清脏腑热
平肝清热茶
[组成]龙胆草1.8g,醋柴胡1.8g,甘菊花3g,生地黄3g,川芎1.8g。
[制法与用法]上药共为粗末,加水煎汁,或以沸水冲泡,代茶饮用。1日1-2剂。{丝瓜,清热解读}.
[功效与应用]平肝清热。适用于目赤肿痛,眵多粘结,或耳痛耳胀,甚至脓耳等症。
[方解]本方所主之证由肝胆火盛引起,治宜清泄肝胆实火。方中主药龙胆草味苦性寒,是清泄肝胆实火的首选药物。生地、菊花平肝清肝。川芎有行气通滞、活血化瘀的作用。诸味全用,有清泄肝胆实火、平肝清热的功效,可用于急性卡他性眼结膜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病毒性肝炎、胆囊炎与高血压伴有头痛头晕、口干口苦、尿赤便秘等,即辨证属肝胆实火、肝火上炎型的治疗或辅助治疗。
青葙子炖鸡肝
[组成]青葙子15g,鸡肝1-2具。
[制法与用法]青葙子捣碎、纱布包裹,加水,与鸡肝共炖30分钟,酌加调味品即成。饮汤、食肝。
决明子饮
[组成]决明子15g。
[制法与用法]略炒微黄,捣碎,加水煎煮15分钟,代茶饮用。
菊花粥
[组成]菊花10g,粳米15g,冰糖少许。
[制法与用法]先用水煎粳米至米开粥未稠时,加入事先制成的菊花粗末,再用小火稍煮、加入冰糖化开即可。温食,1日1次。
牙痛茶
[组成]大黄15g,生石膏30g。
[制法与用法]上药同放入杯内,用开水冲泡,1剂可冲泡2-3次。代茶饮用。1日1剂。
[功效与应用]清热、泻火、止痛。适用于胃火牙痛。
[方解]本方主治证由胃中酿热化火,或五志六淫化火,邪热犯胃所致,治宜清胃泻火、消肿止痛。大黄、生石膏均为清热泻火之峻品,尤其大黄泻火清热之力强而猛,奏效甚快,故有“将军”之称。两者合用,清热泻火、消肿止痛,用于牙宣、牙痈即现代医学所说的牙周炎、牙龈炎等辨证属胃火炽盛证型的治疗。
[使用注意]1.孕妇与体虚者慎用本方。2.服用此茶期间,应忌烟酒及油腻、煎炒食物。青头鸭羹
[组成]青头鸭1只,萝卜250g,冬瓜250g,葱、食盐适量。
[制法与用法]鸭洗净,去肠杂,萝卜、冬瓜切片,葱切细。先在砂锅内盛水适量煮鸭,煮至半熟再放入萝卜、冬瓜,鸭熟后加葱丝、盐少许调味。空腹食肉饮汤或作佐餐之用。
[功效与应用]清热,利湿,通淋。适用于小便涩少疼痛等症。
[方解]本方所主之证为膀胱湿热所致,治宜清热利尿、化湿通淋。鸭,味甘、咸,性质微寒,宜于阴虚内热之人的补养与水肿、淋病等病证的治疗。萝卜、冬瓜清热利尿、化湿通淋,亦用于水肿、淋病的治疗。全方合用,即具清热化湿、通淋消肿的功效,常用于湿热阻滞膀胱所致小便短少赤涩疼痛或湿热壅结引起水肿、小便不利,如急性肾盂肾炎、尿道炎、膀胱炎、肾炎及肝硬化等病症的治疗或辅助治疗。
[使用注意]本方寒凉,凡脾胃虚寒腹痛腹泻或虚寒痛经、月经不调者禁用。
篇六:《丝瓜水市场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