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年龄阶段睡眠时间
详细内容
篇一:《不同年龄段的最佳睡眠时间是多长》
不同年龄段的最佳睡眠时间是多长
人一天必须要睡足8小时?美国抗癌协会的调查表明,每晚平均睡7~8小时的人,寿命最长;每晚平均睡4小时以下的人,有80%是短寿者。但北京朝阳医院睡眠呼吸疾病诊疗中心主任郭兮恒同时指出,不同年龄段的最佳睡眠时间是不同的,应按照自己的年龄科学睡眠。
60岁以上老年人:每天睡5.5~7小时
老人应在每晚12点前睡觉,晚上睡觉的时间有7小时,甚至5.5小时就够了。阿尔茨海默氏症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每晚睡眠限制在7小时以内的老人,大脑衰老可推迟2年。而长期睡眠超过7小时或睡眠不足都会导致注意力变差,甚至出现老年痴呆,增加早亡风险。
建议:老人最常见的睡眠问题是多梦和失眠。多梦是由于老人脑功能退化;失眠多因体内褪黑素分泌减少所致,褪黑素是体内决定睡眠的重要因素之一。郭兮恒建议,晚间睡眠质量不好的老人,最好养成午休习惯,时间不要超过1小时。否则,大脑中枢神经会加深抑制,促使脑中血流量相对减少,体内代谢减慢,易导致醒来后周身不舒服,甚至更困倦。30~60岁成年人:每天睡7小时左右
成年男子需要6.49小时睡眠时间,妇女需要7.5小时左右,并应保证晚上10点到早晨5点的“优质睡眠时间”。因为人在此时易达到深睡眠状态,有助于缓解疲劳。芬兰一项针对2.1万名成年人进行的22年跟踪研究发现,睡眠不到7小时的男性,比睡7~8小时的男性死亡可能性高出26%,女性高出21%;睡眠超过8小时的男性,比睡7~8小时的男性死亡可能性高出24%,女性高出17%。
建议:这个年龄段的人若缺乏睡眠,多与脑力减退,或压力导致的暴饮暴食等不良习惯有关。郭兮恒提醒,除尽可能缓解压力外,还可以在就寝环境上下点工夫,如减小噪音、通风换气、适当遮光等,并选择10~15厘米高、软硬适中的枕头。仍然睡不够的人,也可以通过午休1小时的方式补觉。
13~29岁青年人:每天睡8小时左右
这个年龄段的青少年通常需要每天睡8小时,且要遵循早睡早起的原则,保证夜里3点左右进入深睡眠。平常应保证最晚24点上床、早6点起床,周末也尽量不睡懒觉。因为睡觉时间过长,会打乱人体生物钟,导致精神不振,影响记忆力,并且会错过早餐,造成饮食紊乱等。
建议:年轻人多习惯熬夜,这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第二天的精神状态,且易使皮肤受损,出现暗疮、粉刺、黄褐斑等问题。长期熬夜还会影响内分泌,导致免疫力下降,感冒、胃肠
感染、过敏等都会找上门,更会出现健忘、易怒、焦虑不安等精神症状。因此,年轻人最重要是规范自己的生活,入睡前1小时不要吃东西,中午小睡半小时,对身体更有益。4~12岁儿童:每天睡10~12小时
4~10岁的儿童每天睡12个小时是必要的,每晚8点左右上床,中午尽可能小睡一会儿。年龄再大一些的儿童睡10小时,甚至8小时就足够了。首都儿科研究所儿保科副主任医师李海鹰告诉记者,孩子如果睡眠不足,不仅会精神不振、免疫力低下,还会影响生长发育。但她提醒,睡觉时间也不能过长,若超过12小时,可能会导致肥胖。
建议:儿童基本没有睡眠障碍,只要营造良好的环境就行。睡前不要吃东西,卧室不要有过亮的灯或较刺激的音乐;最好与孩子一起定个时间表,督促他们按时睡;睡前让孩子做些准备工作,如刷牙、洗脸、整理床铺等,这个过程看似简单,却是在对孩子暗示“该睡觉了”。
1~3岁幼儿:每晚12小时,白天两三个小时
幼儿每天夜里要保证12小时睡眠,白天还需再补两三个小时。具体的睡眠时间,可以根据他们自己的睡眠节律而定,比如有些宝宝习惯在接近中午时和下午晚些时候各睡一觉。建议:这个年龄段的宝宝容易因玩得太兴奋而影响睡眠。有时候,他们进入了睡眠状态,脑子却还在活动;睡着了,还常磨牙、踢被、尿床等。这些都会影响宝宝的大脑和身体发育。因此,建议父母在宝宝睡前1小时先给他们洗个温水澡,放松全身;讲个小故事或放一些轻松、舒缓的音乐等,也有助入眠。
1岁以下婴儿:每天16小时
1岁以下婴儿需要的睡眠时间最多,大概每天16小时。睡眠是小月龄婴儿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段,因此,睡眠时间必须要保证。
建议:婴儿的睡眠问题大多是由于缺钙、白天受惊吓、消化功能紊乱造成的;也有孩子晚上睡不好是因为白天睡觉过多。对此,家长应注意给孩子补钙,科学喂养;还需尽量保证婴儿夜晚睡眠的完整,不宜夜间频繁喂奶或换尿布,尤其是后半夜,因为小月龄宝宝在后半夜分泌激素最快。
篇二:《各年龄段最佳睡眠时间》各年龄段最佳睡眠时间
人的生理时钟说明
1.00:00--01:00浅眠期--多梦而敏感,身体不适者易在此时痛醒。
2.01:00--02:00排毒期--此时肝脏为排除毒素而活动旺盛,应让身体进入睡眠状态,让肝脏得以完成代谢废物的作用。
3.03:00--04:00休眠期--重症病人最易发病的时刻,常有患病者在此时死亡,熬夜最好勿超过这个时间。
4.09:00--11:00精华期--此时为注意力及记忆力最好,为工作与学习的最佳时段。
5.12:00--13:00午休期--最好静坐或闭目休息一下再进餐,正午不可饮酒,易醉又伤肝哦!
6.14:00--15:00高峰期--是分析力和创造力得以发挥淋漓的极致时段!
7.16:00--17:00低潮期--体力耗弱的阶段,最好补充水果来解馋,避免因饥饿而贪食致肥胖。
8.17:00--18:00松散期--此时血糖略增,嗅觉与味觉最敏感,不妨以准备晚膳来提振精神。
9.19:00--20:00暂憩期--最好能在饭后30分钟去散个步或沐浴,放松一下,纾解一日的疲倦困顿。{各年龄阶段睡眠时间}.{各年龄阶段睡眠时间}.{各年龄阶段睡眠时间}.
10.20:00--22:00夜修期--此为晚上活动的巅峰时段,建议您善用此时段进行商议,进修等需要思虑周密的活动。
11.23:00--24:00夜眠期--经过镇日忙碌,此时应该放松心情进入梦乡,千万别让身体过度负荷,那可得不偿失哦!
各年龄段的最佳睡眠时间表
你知道你适合在什么时间睡觉吗?有时间睡的多但不准时同样起不到作用,下面给介绍一下各年龄段的最佳睡眠时间表:
1.小孩最好在晚上8:30之前睡觉,因为长身体时生物钟的需要。
2.青少年应该在晚上10:00左右睡觉。
3.成年人人睡眠时间8--10小时。
4.老年人应该在晚上9:00--10:00之间睡觉比较好。
补充一下:
1至于爱美的人,应该在凌晨2:00之前睡,(在午夜12:00之前睡觉最好)因为皮肤在凌晨2:00前新陈代谢。
2.美容觉的时间10点--凌晨2点。
3.长时间熬夜……就算是有睡足8小时,几年下来会容易内分泌失调,生理时钟也会乱掉
还有:晚上12:00一定要去睡觉,每个人的体内都有生理时钟,在不同时间担负着不同的生理作息使命,可别轻易忽视了哦!
篇三:《不同年龄段的人睡眠需要多少时间》不同年龄段的人睡眠需要多少时间
60岁以上老年人:每天睡5.5~7小时{各年龄阶段睡眠时间}.
老人应在每晚12点前睡觉,晚上睡觉的时间有7小时,甚至5.5小时就够了。阿尔茨海默氏症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每晚睡眠限制在7小时以内的老人,大脑衰老可推迟2年。而长期睡眠超过7小时或睡眠不足都会导致注意力变差,甚至出现老年痴呆,增加早亡风险。
建议:老人最常见的睡眠问题是多梦和失眠。多梦是由于老人脑功能退化;失眠多因体内褪黑素分泌减少所致,褪黑素是体内决定睡眠的重要因素之一。郭兮恒建议,晚间睡眠质量不好的老人,最好养成午休习惯,时间不要超过1小时。否则,大脑中枢神经会加深抑制,促使脑中血流量相对减少,体内代谢减慢,易导致醒来后周身不舒服,甚至更困倦。
30~60岁成年人:每天睡7小时左右
成年男子需要6.49小时睡眠时间,妇女需要7.5小时左右,并应保证晚上10点到早晨5点的“优质睡眠时间”。因为人在此时易达到深睡眠状态,有助于缓解疲劳。芬兰一项针对2.1万名成年人进行的22年跟踪研究发现,睡眠不到7小时的男性,比睡7~8小时的男性死亡可能性高出26%,女性高出21%;睡眠超过8小时的男性,比睡7~8小时的男性死亡可能性高出24%,女性高出17%。
建议:这个年龄段的人若缺乏睡眠,多与脑力减退,或压力导致的暴饮暴食等不良习惯有关。郭兮恒提醒,除尽可能缓解压力外,还可以在就寝环境上下点工夫,如减小噪音、通风换气、适当遮光等,并选择10~15厘米高、软硬适中的枕头。仍然睡不够的人,也可以通过午休1小时的方式补觉。
13~29岁青年人:每天睡8小时左右
这个年龄段的青少年通常需要每天睡8小时,且要遵循早睡早起的原则,保证夜里3点左右进入深睡眠。平常应保证最晚24点上床、早6点起床,周末也尽量不睡懒觉。因为睡觉时间过长,会打乱人体生物钟,导致精神不振,影响记忆力,并且会错过早餐,造成饮食紊乱等。建议:年轻人多习惯熬夜,这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第二天的精神状态,且易使皮肤受损,出现暗疮、粉刺、黄褐斑等问题。长期熬夜还会影响内分泌,导致免疫力下降,感冒、胃肠感染、过敏等都会找上门,更会出现健忘、易怒、焦虑不安等精神症状。因此,年轻人最重要是规范自己的生活,入睡前1小时不要吃东西,中午小睡半小时,对身体更有益。4~12岁儿童:每天睡10~12小时{各年龄阶段睡眠时间}.
4~10岁的儿童每天睡12个小时是必要的,每晚8点左右上床,中午尽可能小睡一会儿。年龄再大一些的儿童睡10小时,甚至8小时就足够了。首都儿科研究所儿保科副主任医师李海鹰告诉记者,孩子如
果睡眠不足,不仅会精神不振、免疫力低下,还会影响生长发育。但她提醒,睡觉时间也不能过长,若超过12小时,可能会导致肥胖。建议:儿童基本没有睡眠障碍,只要营造良好的环境就行。睡前不要吃东西,卧室不要有过亮的灯或较刺激的音乐;最好与孩子一起定个时间表,督促他们按时睡;睡前让孩子做些准备工作,如刷牙、洗脸、整理床铺等,这个过程看似简单,却是在对孩子暗示“该睡觉了”。
篇四:《不同年龄的人睡眠时间有多长》不同年龄的人睡眠时间有多长不同年龄的人睡眠时间有多长人一天必须要睡足8小时?美国抗癌协会的调查表明,每晚平均睡7~8小时的人,寿命最长;每晚平均睡4小时以下的人,有80%是短寿者。但北京朝阳医院睡眠呼吸疾病诊疗中心主任郭兮恒同时指出,不同年龄段的最佳睡眠时间是不同的,应按照自己的年龄科学睡眠。60岁以上老年人:每天睡5.5~7小时老人应在每晚12点前睡觉,晚上睡觉的时间有7小时,甚至5.5小时就够了。阿尔茨海默氏症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每晚睡眠限制在7小时以内的老人,大脑衰老可推迟2年。而长期睡眠超过7小时或睡眠不足都会导致注意力变差,甚至出现老年痴呆,增加早亡风险。建议:老人最常见的睡眠问题是多梦和失眠。多梦是由于老人脑功能退化;失眠多因体内褪黑素分泌减少所致,褪黑素是体内决定睡眠的重要因素之一。郭兮恒建议,晚间睡眠质量不好的老人,最好养成午休习惯,时间不要超过1小时。否则,大脑中枢神经会加深抑制,促使脑中血流量相对减少,体内代谢减慢,易导致醒来后周身不舒服,甚至更困倦。30~60岁成年人:每天睡7小时左右成年男子需要6.49小时睡眠时间,妇女需要7.5小时左右,并应保证晚上10点到早晨5点的“优质睡眠时间”。因为人在此时易达到深睡眠状态,有助于缓解疲劳。芬兰一项针对2.1万名成年人进行的22年跟踪研究发现,睡眠不到7小时的男性,比睡7~8小时的男性死亡可能性高出26%,女性高出21%;睡眠超过8小时的男性,比睡7~8小时的男性死亡可能性高出24%,女性高出17%。建议:这个年龄段的人若缺乏睡眠,多与脑力减退,或压力导致的暴饮暴食等不良习惯有关。郭兮恒提醒,除尽可能缓解压力外,还可以在就寝环境上下点工夫,如减小噪音、通风换气、适当遮光等,并选择10~15厘米高、软硬适中的枕头。仍然睡不够的人,也可以通过午休1小时的方式补觉。13~29岁青年人:每天睡8小时左右这个年龄段的青少年通常需要每天睡8小时,且要遵循早睡早起的原则,保证夜里3点左右进入深睡眠。平常应保证最晚24点上床、早6点起床,周末也尽量不睡懒觉。因为睡觉时间过长,会打乱人体生物钟,导致精神不振,影响记忆力,并且会错过早餐,造成饮食紊乱等。建议:年轻人多习惯熬夜,这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第二天的精神状态,且易使皮肤受损,出现暗疮、粉刺、黄褐斑等问题。长期熬夜还会影响内分泌,导致免疫力下降,感冒、胃肠感染、过敏等都会找上门,更会出现健忘、易怒、焦虑不安等精神症状。因此,年轻人最重要是规范自己的生活,入睡前1小时不要吃东西,中午小睡半小时,对身体更有益。4~12岁儿童:每天睡10~12小时4~10岁的儿童每天睡12个小时是必要的,每晚8点左右上床,中午尽可能小睡一会儿。年龄再大一些的儿童睡10小时,甚至8小时就足够了。首都儿科研究所儿保科副主任医师李海鹰告诉记者,孩子如果睡眠不足,不仅会精神不振、免疫力低下,还会影响生长发育。但她提醒,睡觉时间也不能过长,若超过12小时,可能会导致肥胖。建议:儿童基本没有睡眠障碍,只要营造良好的环境就行。睡前不要吃东西,卧室不要有过亮的灯或较刺激的音乐;最好与孩子一起定个时间表,督促他们按时睡;睡前让孩子做些准备工作,如刷牙、洗脸、整理床铺等,这个过程看似简单,却是在对孩子暗示“该睡觉了”。1~3岁幼儿:每晚12小时,白天两三个小时幼儿每天夜里要保证12小时睡眠,白天还需再补两三个小时。具体的睡眠时间,可以根据他们自己的睡眠节律而定,比如有些宝宝习惯在
接近中午时和下午晚些时候各睡一觉。建议:这个年龄段的宝宝容易因玩得太兴奋而影响睡眠。有时候,他们进入了睡眠状态,脑子却还在活动;睡着了,还常磨牙、踢被、尿床等。这些都会影响宝宝的大脑和身体发育。因此,建议父母在宝宝睡前1小时先给他们洗个温水澡,放松全身;讲个小故事或放一些轻松、舒缓的音乐等,也有助入眠。1岁以下婴儿:每天16小时1岁以下婴儿需要的睡眠时间最多,大概每天16小时。睡眠是小月龄婴儿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段,因此,睡眠时间必须要保证。建议:婴儿的睡眠问题大多是由于缺钙、白天受惊吓、消化功能紊乱造成的;也有孩子晚上睡不好是因为白天睡觉过多。对此,家长应注意给孩子补钙,科学喂养;还需尽量保证婴儿夜晚睡眠的完整,不宜夜间频繁喂奶或换尿布,尤其是后半夜,因为小月龄宝宝在后半夜分泌激素最快。
篇五:《不同年龄的人需要不同的睡眠时间》不同年龄的人需要不同的睡眠时间
不同年龄的人需要多长时间的睡眠才能保证足够的休息,过去普遍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睡觉所需时间逐渐减少。比如一个20岁的人需要8小时以上,而一个40岁的人最多7个小时就足够了。但现代的观点不同了,认为睡眠充足与否,不能仅用时间来衡量,这里面有睡眠的效率问题,比如有的人,每天只需睡6个小时就能消除疲劳,而要他每天睡8个小时,多余的2个小时是有害无益的。睡觉不是睡得越多、时间越长越好,而应以恢复体力、精力为度。过度睡眠眠可引起“睡眠过多综合征”,如思睡、不思饮食、头痛、精神萎靡、行为懒惰等症状。认识睡眠周期
人的睡眠有周期性,特别是夜间睡眠,根据脑电波的变化可以分若干个周期,而每个周期都是由快相睡眠和慢相睡眠构成的。进入快睡才能睡得熟。几乎每个人都有这样的体验,睡觉进入梦乡,第二天就会觉得精神焕发,其实就是因为进入快睡才产生梦境的。如果没有快睡阶段,即使睡上十来个小时也徒劳。高效睡眠
许多人习惯于以短时高效睡眠取代“常规的足量睡眠”。如爱迪生,据说每日只需睡2小时就能恢复旺盛的精力。他之所以能在一生当中有1干多项发明,或许与他的高效睡眠不无关系。沙皇彼得一世每B睡上5小时就能恢复充沛的精力料理国事。拿破仑在案头打个盹就能驱除一天的疲劳,他的睡觉才能比他的军
事才能也许有过之而无不及。
篇六:《年龄最佳睡眠时间》年龄最佳睡眠时间,如下:
新生儿20小时婴儿14-15小时学前儿童12小时小学生10小时中学生9小时大学生8小时
成人8小时老人6-7小时
篇七:《最合适的睡眠时间》最合适的睡眠时间
一、8小时睡眠并非健康之道
“8小时睡眠”是人们普遍认同的健康之道,但日本一项10万人参加、历时10年的大规模跟踪调查表明,每天睡7小时的人最长寿。日本名古屋大学副教授玉腰晓子等人在最新一期美国睡眠协会会刊上撰文说,不论男女,每天睡7小时最合适,睡得越多死亡率越高,睡得越少死亡率也越高。在这10年中,每天睡7小时的人死亡率最低;每天睡眠时间在4小时以下的人比睡7小时的人,男性死亡率高62%,女性高60%;每天睡10小时以上的人比保持7小时睡眠的人,男性死亡率高73%,女性高92%;另外,8小时睡眠的男性死亡率也比7小时睡眠的男性高11%,女性高23%。另外,睡眠时间因年龄和季节的变化都会有所不同,并不一定要局限于7小时睡眠,最重要的是适合自己。
专家分析:人体正常的睡眠时间为5到10小时,成年人平均每晚睡7.5小时。每一百人中约有1到2人每晚只需睡5小时,其它少数人则需睡10小时.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在多数时间里,睡眠质量达不到自身的实际需要。研究发现,那些被允许想睡多久就睡多久的自愿者总是要花一个或几个小时才能入睡。对于睡眠时间的长短,没有统一的说法。因人而异可以分为长睡眠型(8小时左右)和短睡眠型(6小时左右),其实4-10小时都属于正常范围,主要以第二天醒后精神饱满程度为准。
二、睡眠分为哪几种类型
不同的人,其睡眠习惯也不一样。根据入睡时间和起床时间,睡眠大致可以分为四种:
1)早睡早起型,晚上10点前上床,早上5点左右起床,是一种被认为最健康的睡眠模式。这种睡眠模式的人,中午前精神特别好,下午稍差,晚上最差。如果中午适当午睡,将一天精力充沛。
2)早睡晚起型,晚上10点前上床,早上7点以后起床。这种睡眠模式的人,由于睡眠时间长,入睡较迟,熟睡时间相对较短,整夜的睡眠比较浅,不能熟睡。白天精神好,但是到了傍晚后精神明显变差。
3)晚睡早起型,深夜12点以后上床,早上6点左右起床。这种睡眠模式的人,容易入睡,睡得也很熟。白天的精力不如晚上,喜欢在夜里从事各种工作活动。{各年龄阶段睡眠时间}.
4)晚睡晚起型,夜猫型,深夜12点以后上床,早上9点以后起床。这种睡眠模式的人,多数有睡眠不足的感觉,上午会感到头脑不清,下午会稍好转。
睡眠的类型,主要都是长期的生活及工作安排培养起来的,它不存在明显的好坏差别,主要因人而异,只要能保持充分的精力进行工作生活就无可厚非,但是,如果你每天都精神不振,那么你的睡眠类型可能就有问题了。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你可以改变现在有问题的睡眠类型。
三、打盹10分钟时效果最好
澳大利亚心理学博士泰泽尔女士测试和分析24人的白天打盹时间。结果发现,打盹10分钟能最大程度减少疲劳,“疗效”最长可持续155分钟。打盹5分钟因时间太短,效果有限;打盹20分钟和30分钟的人由于时间较长造成迟钝,通常要在醒后半小时才能彻底清醒。
四、午睡多长时间最科学?30分钟到60分钟
德国科学家经研究发现,人在一天24小时中,生理周期会有两次低潮,第一次低潮是在晚上10点—第二天早上6点。第二次低潮是在下午2点左右。这时会出现想睡的状态。而早上和傍晚最为清醒,即使头一天晚上睡眠不足也不容易在这两段时间内进入睡眠状态。第二次低潮,除表现想睡外,还表现为下午的工作效率明显下降,出现差错或事故的可能性也比其他时间内大。
那么,午睡该睡多长时间为宜呢?专家们经过多次测验和追踪调查,发现午觉30分钟到60分钟之间是适当的。如果只睡10来分钟,由于时间较短,只能维持在浅睡眠的状态,醒来后会感到不大舒服甚至很不舒服,对智力及清醒的促进效果不大。相反,睡30—60分钟,通常都能使人处于深睡状态,对智力、体力、清醒度的促进会有很大的效果。假如前一天晚上睡眠不足这样的午觉也可以让他头脑清醒精神充沛,注意力集中,工作效率高。因此,中午有条件休息的人,尽可能争取30分钟或更长一些的午睡时间。
最佳睡眠时间的十二要点
在被窝里懒会儿,将使你留下很多事情不能做。从幼年起,人们便不厌其烦地告诉你每天需睡足八小时,这仿佛是法定的,一点也不能减少,其实,每天少睡两小时,不一定影响健康。其关键是要把握好熟睡阶段。
安静地睡三小时比在烦躁中睡八小时的效果要好。然而,你应该懂得一点睡眠基本常识。例如不要空着肚子睡觉;不在睡前喝过多的刺激性饮料;不靠安眠药和烧酒催眠。睡时室内保持安静,空气新鲜等。怎样才能睡得少而又能保持旺盛的精力呢?有人总结出十二要点:
l、要有明确的目标。从第一天开始,就切实地把减少睡眠省下来的时间用在你平时想做而没有时间做的事情上去。
2、在充分休息的情况下开始试验。精神最紧张、工作最繁忙时试验是无益的。
3、最初一、二个星期按原来生活节律起居。不过要记下每天睡眠的时数和感觉。
4、然后起床时间不变,晚上迟睡半小时。
5、以半小时为单位逐渐减少睡眠,要分阶段练习。
6、如感到不适,不妨退回原来阶段。也许你的睡眼就是不能少于特定时间。
7、要在一个阶段里予以适应,不要急于向新阶段过渡。
8、睡眠时间减少到六小时以后,还要继续试验下去,以便找出你所需要的最低限度睡眠时数;若感到不适,就停下来。
9、试验过程中可放松一下,不必着急。完成这个试验所需要的时间不是一定的。
10、当你的睡眠时间由八小时减少到六个半小时的时侯,你不妨夜里睡六个小时,中午补充半小时的午睡。
11、如果需要的话,周末闲暇时加睡半小时;只是半小时,切勿多睡。否则会破坏你已经形成的规律。
12、阅读有趣的书籍或和友人谈天。这可以使你的脑神经得到放松。
篇八:《不同年龄的人对睡眠的要求一样吗》不同年龄的人对睡眠的要求一样吗?应当承认,不同年龄的正常健康人对睡眠的要求是很不相同的。胎儿在母亲的子宫里同样也有睡眠和清醒的时刻,不过绝大多数时间是处于睡眠之中。根据胎儿脑电图的观察,REM睡眠占大部分时间。
出生后的新生儿每24小时要睡14~16小时,其中约一半时间处于REM睡眠,在新生儿睡眠时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他们的眼球在做快速的来回活动,也正是观察到新生儿睡眠中的眼球快速活动,科学家才发现了REM睡眠。新生儿睡眠时除了眼球快速活动之外,还可以看到他们经常紧握双拳,手指或足趾一动一动地,扮鬼脸,作微笑状等,说明他们正在做梦,可惜我们无法了解新生儿的梦境。总之,从胎儿到新生儿的睡眠脑电图来分析,以REM睡眠为主,说明REM睡眠对他们的中枢神经系统的生长和发育是十分重要的。
随着孩子的成长,到学龄前阶段,儿童的睡眠时间就缩短到12小时左右,再加午睡1小时。到青春期,睡眠进一步缩短为9~10小时,而且不再午睡。REM睡眠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缩短,在整夜睡眠中所占的比例也减少。一般说来,如果孩子白天机灵又快活,没有疲惫的样子,多半说明夜间睡眠已足够了。
成年人的睡眠时间平均为8小时。男女性别略有差异,男性需7~9小时,女性稍长一些,为9~10小时。话虽然这样说,男女性睡眠时间的差别实际上还得看主客观条件而定。比如在妇女的妊娠期,由于维持妊娠的内分泌激素孕酮大量增加,妊娠妇女就会比平时睡得多些。平时妇女的睡眠也比男性为浅,易被叫醒,所以容易患失眠。到了绝经期,失眠的现象更为突出,成为更年期综合征的一大特点。
成年人夜间睡眠结构有相应的变化,REM睡眠的总的时间继续减少,出现的周期也减少,一般只占全部夜间睡眠时间的1/6左右。
人们总认为老年人只需要少一点的睡眠时间就够了,这种看法并不完全正确。的确,老年人NREM第Ⅲ和第Ⅳ期明显减少,有时甚至没有NREM第Ⅲ和第Ⅳ期,只有第Ⅰ和第Ⅱ期,而且凌晨易早醒,每夜总睡眠时间只有5~6小时。但这不说明老年人只需要较少的睡眠时间,因为24小时睡眠脑电图检查发现老年人常在白天有浅睡,也许他们是以这种方式来补充夜间睡眠的不足。我们经常会发现,正在读报看电视听音乐的老人逐渐低下了头,闭上了眼睛,有时甚至轻轻地打鼾,流口水,这就是老年人的浅睡,他们正在弥补夜间的睡眠。
总之,人的一生从呱呱坠地到欢乐归阴,睡眠是绝对必需的,但睡眠的时间、结构和内容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有相当复杂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