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描写人物的作文>描写人物特点

描写人物特点

详细内容

篇一:《描写人物性格的词语》

概括人物性格的词语汇编

描写人物性格的词语:

一视同仁、一清二白、大义灭亲、大公无私、义无反顾、正气凛然、正直无私、执法如山、刚正不阿、冰清玉洁、克己奉公、严于律己、两袖清风、忍辱负重、奉公守法、表里如一、表里不一、斩钉截铁、忠心耿耿、忠贞不渝、贫贱不移、直率坦诚、远见卓识、恪尽职守、忠心耿耿、高风亮节、涓滴归公(涓滴:小水点,比喻细微的东西。形容属于公家的财物全部缴公,不占为私有。近义词:颗粒归公)、虚怀若谷、堂堂正正、深谋远虑、殚精竭虑、功成身退、激流勇进、急流勇退、明哲保身、但求无过、深明大义、童叟无欺、谦虚谨慎、谨言慎行、廉洁奉公、毅然决然、豁达大度、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襟怀坦白、百伶百俐(形容非常聪明乖巧)、冰雪聪明(像冰和雪那样纯真洁白,聪明可爱,一般形容女孩子)、聪明伶俐、聪明正直、聪明智慧、大巧若拙、精明强干、冥顽不灵、足智多谋、夜郎自大、大智若愚、桀骜不驯、刚肠嫉恶、落拓不羁、心直口快、心浮气躁、傲骨嶙嶙、不劣方头(方头:俗指不通时宜为方头。不以不通时宜为不好。形容人性格倔强、顽固。)、沉静寡言、动心忍性、刚中柔外、乖僻邪谬(乖:乖张,不顺;僻:孤僻。指性格古怪孤僻,不近人情)、蕙心兰质(蕙、兰:都是香草名。蕙草样的心地,兰花似的本质。比喻女子心地纯洁,性格高雅)、姜桂之性(生姜和肉桂愈久愈辣。比喻年纪越大性格越耿直)、文如其人、习与性成(性:性格。长期习惯于怎样,就会形成怎样的性格。有习惯成自然的意思)、严气正性、外强中干、元龙豪气(元龙:三国时陈登,字元龙,曾慢待许氾;豪:豪放。形容性格豪放)、外圆内方(圆:圆通;方:方正。比喻人表面随和,内心严正)、秀外慧中、直内方外(形容内心正直、做事方正)、色厉内荏、奴颜媚骨、不拘小节、老成持重、跋扈自恣、刚愎自用、高傲自大、孤芳自赏、固步自封、骄傲自满、妄自菲薄、两面三刀、自高自大、自命不凡、自轻自贱、自以为是、斤斤计较、优柔寡断、虚怀若谷、心口如一、好为人师、矜才使气(矜:自夸;使气:意气用事。倚仗自己的才能,使意气,不谦虚)、目空一切、目中无人、天真烂漫、老奸巨滑、刁滑奸诈、刁钻古怪、刁钻刻薄、口蜜腹剑、赤胆忠心、胆大心细、心灵手巧、心直口快、谨小慎微、豪放不羁、刚正不阿、光明磊落、口是心非、言不由衷、矫揉造作、瞻前顾后、骄横恣肆、前倨后恭(倨:傲慢;恭:恭敬。以前傲慢,后来恭敬。形容对人的态度改变)、趋炎附势、阿其所好、阿谀奉迎,奴颜媚骨、逆来顺受、软弱无能、怯懦胆小、胆大妄为、胸无大志、志存高远等等

其它可用于概括人物思想性格的词语积累

词语含褒义的有:

果敢、坚定、坚强、质朴、勤劳、勇敢、朴素、憨厚、大方、仁慈、自

信、诚实、忠诚、诚恳、谦虚、虚心、果断、天真、幼稚、活泼、聪明、淳朴、善良、可爱等等

词语含贬义的有:

顽固、守旧、封闭、孤僻、冷漠、圆滑、狡猾、虚伪、自私、任性、自

负、骄傲、贪婪、愚蠢、奸诈、狡黠、狠毒、逃避等等。

描写人的智慧:料事如神、足智多谋、远见卓识、深谋远虑、融会贯通、学贯中西、博古通今、才华横溢、出类拔萃、博大精深、集思广益、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

表现人物品质:宁死不屈、奋不顾身、舍己为人、见义勇为、不屈不挠、

忠贞不渝、机智勇敢、宽厚仁慈、平易近人、宽宏大度、冰清玉洁、光明磊落、大义凛然、临危不俱、一尘不染、两袖清风、克己奉公、助人为乐、贪生怕死、厚颜无耻、见利忘义、拾金不昧、视死如归、坚贞不屈、死爱面子、师心自用、乐观开朗、自食其言、傲慢无礼、冥顽不灵(冥:本指昏暗;引申为愚昧;顽:顽固;难开化;灵:聪明敏锐。形容无知的愚昧;不聪明;难开化)、自私自利、知错能改、改过自新、自我反省等等

描写人物动作心理:走马观花、欢呼雀跃、扶老携幼、手舞足蹈、前俯

后仰、奔走相告、跋山涉水、张牙舞爪、洗耳恭听、昂首阔步、拳打脚踢、交头接耳、左顾右盼、畏首畏尾、瞻前顾后、手足无措、谨言慎行、妄自菲薄、多愁善感、自作多情、敏感多疑等等

描写人物语言:哑口无言、无言相对、七嘴八舌、夸夸其谈、妙语连珠、

口若悬河、绘声绘色、对答如流、自圆其说、言不由衷、大言不惭、娓娓动听、直言不讳、侃侃而谈、振振有词、唠唠叨叨、滔滔不绝、喋喋不休、慢条斯理、含糊其辞、高谈阔论、唠唠叨叨等等

描写心情高兴:欣喜若狂、欢天喜地、喜上眉梢、兴高采烈、笑逐言开、

谈笑风生、眉开眼笑、喜笑颜开、手舞足蹈等等

描写谦虚的词:不骄不躁、大智若愚、功成不居、戒骄戒躁、虚怀若谷、

谦虚谨慎等等

描写骄傲的词:师心自用、班门弄斧、孤芳自赏、居功自傲、目空一切、

目中无人、自鸣得意、自命不凡、恃才傲物、狂妄自大、妄自尊大、忘乎所以、唯我独尊、自高自大、刚愎自用等等

浅谈分析人物形象的原则和方法文学即人学。塑造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是文艺作品的主要任务之一。反过来,鉴

赏文艺作品时,通过分析形象来理解作品是主要途径之一。一般来说,把握了人物的个性特征(思想性格),也就可以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主题倾向。正因为这样,分析人物形象,是小说、戏剧及一些以写人为主的散文、诗歌等体裁的阅读鉴赏考查重点。不过,由于学生阅历浅,理性思维薄弱,概括能力差,在分析人物形象时,往往无所适从,无从下手,易犯以下几个毛病:1、以偏概全,以点带面,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将人物形象片面化。2、将人物个性标签化。易将作品中的人物当作某一概念的替代物,将丰富多彩、立体化的人物平面化,贴一个简单的标签了事。3、概括人物性格特征时,心中虽有,笔下却无,或者可以总结概括一点特征,但给人感觉总是“敲边鼓”,总是抓不准要害,浮光掠影,以至词不达意。有鉴于此,我建议,同学们在分析人物形象时,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掌握一些分析方法、积累一些概括人物性格的词语。................................一、分析人物形象的原则。

1、联系的原则。典型人物总是生活在特定的典型环境中,他(她)与具体的生活环境、广阔的时代环境总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并有其性格形成、发展的过程,故分析人物时不能孤立地、静止地分析人物形象;人物形象往往又与作者的经历,思想有关,古人所说的“知人论世”也是这个意思,故分析人物时,有时还有必要与作者的有关情况相联系。例如,分析《祝福》中的祥林嫂这个形象时,少不得要联系封建礼教对妇女的残害,鲁四老爷那充满封建气息的书房,鲁镇人对祥林嫂的奚落与打击,鲁迅先生对妇女问题所持的态度等等;分析《装在套子中的人》时,必须与十九世纪末沙皇的黑暗统治联系起来,否则别里科夫的古怪与顽固就无法理解;分析《雷雨》中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怀念是否是真情流露时,肯定要联系周朴园的婚姻生活及曹禺的有关说明。

2、辨证的原则。唯物辩证法主张事物诸因素的辨证统一,强调一分为二看问题。典型人物是作者从多侧面、多角度塑造出来的,仪态万千,风采无限,是立体可感的,是复杂多样的,非一个模式能概之,非一言能蔽之。这种人物形象可能有不少优点,也可能不乏缺点;可能是个反面人物,但也有可取之处,有看似矛盾的地方。分析时万不可随意拔高人物形象或曲解人物形象。例如,学习《孔雀东南飞》时,有学生提出疑问:刘兰芝在拜别焦母时何等刚强坚决,在自遣回家后,反而“进退无颜仪”,这不是说刘兰芝软弱后退吗?此时她的形象有什么光辉可言呢?这时,我们可以假想:假设刘兰芝像我们想象中的封建斗士一般,兴高采烈、理直气壮地对她母亲说:“啊母,我把夫君给休了!”如何?显然,在礼教禁锢下的封建社会,这几乎是不可能的,这样写是违反生活逻辑的。刘兰芝为何进退两难?一方面,女子被遣回家在当时被一般人认作奇耻大辱,她走这一步实在不得已而为之,这有愧于阿母先前的教导,有悖于自己当初良好的愿望,故进也难;另一方面,此时已与焦家诀别,以她的个性,是断然不肯走回头路的,故退亦难。可见,这句诗十分传神地描写了她在自家门前举步维艰、进退两难的尴尬窘状,正是她自尊心特强的一种反映,与她倔强、刚强的个性是一致的。所以,辨证地看,这句描写不仅无损于她的光辉形象,反而显得更为真实可信,更生动感人。

运用辨证的原则,并非笼统的折中主义,而是为了准确地把握人物性格的本质特征,灵活地处理表与里、主与次、轻与重的关系,便于全面把握人物性格,切忌妄加穿凿。

二、分析人物形象时常常采用的方法

一般在分析人物形象时,是从外貌、语言、行动、心理和细节描写诸方面着手,但这种分析方法还是有些笼统,不便操作,学生往往还是难以总结,建议同学们考虑以下几种方法尝试一下:



1、比照法。有比较,就会有鉴别。如果对人物个性把握不准时,运用比照法,便一目了然。比照法有以下几种类型:①将同一人物个性发展的不同阶段相比较。如《林教头风雪山身庙》中,林冲在出场时说自己是“罪囚”,听天由命,随遇而安,甚至打算在破庙里暂且安身。乃至明白高太尉差人定要害死自己时,才杀死陆虞候等人,“便出庙门投东去”。可见,他的个性特征可用“由逆来顺受到走上反抗”来概括,主因是一个“逼”字,从他身上看到了英雄好汉被逼上梁山的必然性。②将同一人物在不同情况、不同场合的表现比照。如《范进中举》中的胡屠户,他对范进之所以前倨后恭,皆是因为女婿是否中举,反映了势利小人的丑恶嘴脸,前后对比鲜明。③将类似人物相比照。如《茶馆》中的宋恩子、吴祥子均为蛮横奸诈的特务,但两人说话方式还是有所不同:宋恩子说话十分傲慢露骨,性格粗鄙;而吴祥子说话软中带硬,性格阴险。④将性格相反的人物相比照。如《鸿门宴》中的刘邦、项羽,个性鲜明,对比强烈,两相比照,便泾渭分明:对政敌、对谋臣、对奸细。项羽——自负轻敌、优柔寡断、妇人之仁;刘邦——隐忍谦恭、纳言善听、立诛无情。2、置换法。置换法与比照法在本质上有相通之处,都是在对比中见特点,但略有不同:比照法是将原作品中的人物与同一作品或相关作品中的人物相比较(原作品中有此人物),而置换法是将原作品中的人物置换成另一个人物(这个人物原作品中没有),来体味人物形象的独特性,进而把握人物个性的脉搏,是假设情况下的比较。置换法有以下几种方法:①与不同个性的人物置换。如《林黛玉进贾府》中的林黛玉,如果换成性格豪爽的史湘云,观察不会比黛玉深入细致;对贾府等级的森严、人与人之间复杂关系的体会,觉不会如黛玉那么深刻。由此可归纳出林黛玉特有的“小心谨慎、敏感多疑”的个性。②与不同历史时期的人物置换。如《药》中的夏四奶奶与《夜》中的老妇人同为革命者的母亲,试置换一下两人的位置,就会发现不合适,因为夏四奶奶迷信,不觉悟;老妇人却由觉醒迸发反抗精神,他俩的个性不同,反映了不同的革命在人民群众中的不同影响,是不能置换的,可见人物性格的典型性。③与假设的|相反的语言行动来置换。比如上文对刘兰芝回娘家后的假设,就有助于分析人物的个性特征,理解塑造人物形象妙处。3、找角度法。有时换个角度,我们也许能掌握人物个性的钥匙。譬如,从“别人”

的视觉中找。这一点在《林黛玉进贾府》中尤为明显。宝玉的俊才多情,可以从林黛玉的眼中看出来;王熙凤的泼辣性格,可以从贾母的戏称中看出来。

4抓关键性语句与深入钻研相结合

分析林黛玉的个性特征,要抓住“步步留心,时时在意”这两个词;分析路瓦栽夫人,要注意《项链》中唯一的一段议论:“人生是多么奇怪,多么变幻无常啊!极细小的一件事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而复杂的作品,如《阿Q正传》等,在分析时除抓重点语句外,则还要更加深入地钻研。

此外,为准确把握人物性格,外貌还应该多读些分析评论性文章,揣摩分析方法;要掌握一定数量的、能概括人物性格的词语(特别是成语),并注意词语间的细微差别,......................................都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和概括个性特征的能力。相信只要我们多读、多...........................分析、多总结,我们的分析概括能力一定会提高,并逐步学会分析人物形象,达到自行分析人物形象的水平。

篇二:《描写人物特点的词语》

描写人物特点的词语

百伶百俐冰雪聪明聪明伶俐聪明正直

聪明智慧大巧若拙精明强干冥顽不灵

足智多谋夜郎自大大智若愚桀骜不驯

刚肠嫉恶落拓不羁心直口快心浮气躁

傲骨嶙嶙不劣方头沉静寡言动心忍性

刚中柔外乖僻邪谬蕙心兰质姜桂之性

文如其人习与性成严气正性外强中干

元龙豪气外圆内方秀外慧中直内方外

色厉内荏奴颜媚骨不拘小节老成持重

跋扈自恣刚愎自用高傲自大孤芳自赏

固步自封骄傲自满妄自菲薄两面三刀

自高自大自命不凡自轻自贱自以为是

斤斤计较优柔寡断虚怀若谷心口如一

好为人师矜才使气目空一切目中无人

天真烂漫老奸巨滑刁滑奸诈刁钻古怪

刁钻刻薄口蜜腹剑赤胆忠心胆大心细

心灵手巧心直口快谨小慎微豪放不羁

表里如一刚正不阿光明磊落口是心非

词语褒义的有:

朴素憨厚大方诚实忠诚诚恳谦虚虚心果断天真幼稚活泼聪明等等

贬义的有:

圆滑狡猾虚伪自私任性骄傲贪婪愚蠢奸诈等等

描写人物特点的成语

神采奕奕眉飞色舞炯炯有神眉开眼笑喜上眉梢

捧腹大笑前仰后合喜笑颜开

愁眉苦脸大惊失色惊慌失措垂头丧气没精打采

(1)勇敢:赴汤蹈火、冲锋陷阵、奋不顾身、视死如归

(2)勤奋工作:兢兢业业、勤勤恳恳

(3)勤奋学习:十载寒窗、凿壁借光、囊萤映雪、手不释卷、

(4)助人为乐:乐于助人、排忧解难、仗义执言、拔刀相助

(5)关心他人:无微不至、体贴入微

(6)公正严明:铁面无私、执法如山、公私分明、大公无私两袖清风

克己奉公公而忘私一尘不染

(7)有恒心、有毅力:锲而不舍、持之以恒、有始有终、绳锯木断

学而不厌好学不倦废寝忘食争分夺秒孜孜不倦闻鸡起舞只争朝夕

悬梁刺股凿壁偷光囊萤映雪

全神贯注聚精会神专心致志目不转睛一心一意

不骄不躁大智若愚功成不居戒骄戒躁洗耳恭听虚怀若谷谨言慎行

班门弄斧孤芳自赏居功自傲目空一切目中无人恃才傲物妄自尊大

忘乎所以唯我独尊自高自大自鸣得意自命不凡

(1)喜:欣喜若狂、心花怒放喜上眉梢

(2)怒:大发雷霆、火冒三丈、怒火中烧、怒气冲天

(3)哀:心如刀绞、泪如雨下、呼天抢地

(4)怕:胆战心惊、魂飞魄散、惊心动魄心惊肉跳心惊胆寒

(5)急:迫不及待、心急如焚、燃眉之急

(6)忧:忐忑不安心慌意乱心乱如麻七上八下

口若悬河对答如流滔滔不绝谈笑风生高谈阔论豪言壮语夸夸

其谈

花言巧语海阔天空无所不谈侃侃而谈喋喋不休含糊其辞娓娓而谈

(1)语言流利:滔滔不绝、口若悬河、侃侃而谈、对答如流

(2)语言生动: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绘声绘色、娓娓动听

(3)语言不生动:吞吞吐吐、支支吾吾、欲言又止、张口结舌

闭花羞月沉鱼落雁出水芙蓉明眸皓齿美如冠玉国色天香眉清目秀

鹤发童颜和蔼可亲老态龙钟弱不禁风面黄肌瘦瘦骨嶙嶙大腹便便

冰清玉洁雍容华贵文质彬彬威风凛凛虎背熊腰如花似玉容光焕发

落落大方卓约多姿其貌不扬蓬头垢面

篇三:《关于描写人物特征的词语与句子》

关于描写人物特征的词语与句子

描写人物外貌的成语

眉清目秀容光焕发美如冠玉出水芙蓉

冰肌玉骨冰清玉洁明眸皓齿靡颜腻理

闭月羞花沉鱼落雁道貌岸然秀色可餐

国色天香粉白黛黑傅粉施朱婀娜多姿

衣冠楚楚亭亭玉立雾鬓风鬟鹤发童颜

鹤发鸡皮短小精悍面黄肌瘦面如土色

面红耳赤面有菜色蓬头垢面蓬头历齿

鸠形鹄面铜筋铁骨肠肥脑满瘦骨如柴

大腹便便仪表堂堂玉树临风鹤发童颜

1、玲玲不到两岁,胖墩墩的。红扑扑的小脸蛋上,有一双水灵灵的眼镜。小辫儿朝天翘着,粉红色的发带在头上一颠一颠的,像两只飞舞的彩蝶。尤其逗人喜爱的,是她那张伶俐的小嘴。

2、看上去,杜老师也就30来岁,那张严肃的长方形脸上戴着一副黑宽边眼镜,两只不大的眼睛在镜片后边闪着亮光;两个嘴角总是紧紧闭着,平时很不爱说话。在我的记忆里,好像他只有那么一身半新不旧的蓝衣服,袖子也总爱往上挽一截。每当下课的时候,他就把书本往胳肢窝下一夹,

把用剩下的半截粉笔往口袋里一装,低着头,像找来时的脚印似的,慢慢地,一步步向着自己的办公室走去。可是,在课堂上,他像变成了另一个人。他讲起课来滔滔不绝,朗读起课文来声音异常洪亮,有时还会激动得脸上放出红光,一步跨到讲台前,挥舞着手臂„„同学们的注意力都被他吸引住了,睁大眼睛看着他。

3、这位老汉的眉毛胡子都花白了。但脸膛仍是紫红色的,显得神采奕奕。他身穿崭新的青布棉袄棉裤,头上还包着一块雪白的毛巾。老汉蹲在地上,乐滋滋地抽着旱烟。

4、太阳晒得墨黑的清瘦的脸上,有一对稍稍洼进去的大大的双眼皮儿眼睛;眉毛细而斜;黑里带黄的头发用花布条子扎两条短辫子;衣服都很旧;右裤脚上的一个破洞别一支别针;春夏秋三季都打赤脚,只有上山抓柴禾的时节,怕刺破脚板,才穿双鞋子,但一下山就脱了。

5、这是个三十来岁的年轻人。身穿军用棉大衣,脚穿高筒皮靴。高个子,方脸盘,长得很魁梧。下巴上有一颗黑痣,那双眼睛在黑暗中闪着亮,使人觉得粗犷又精明。

6、李云是一个机灵、陶气的孩子。他胖乎乎的脸上,长着一对调皮的大眼睛,眼帘忽闪忽闪的,那两颗像黑宝石似的大眼珠只要一转,鬼点子就来了。在他那黝黑的脸上,不论是那鼓鼓的腮帮,还是那薄薄的嘴唇,或者那微微翘起的小鼻尖,都使你感到滑稽逗人。{描写人物特点}.

描写人物语言:

能说会道出口成章巧舌如簧语惊四座能言善辩娓娓而谈滔滔不绝妙语连珠伶牙俐齿口若悬河浮文巧语附耳低言词不达意低声细语喋喋不休

1.上体育课时,小张不小心摔了,鲜血直流。同学们都无所事事,愣在那里!同学天好说:“快送医务室呀!流血过多,对生命有危险的,大家快!把他送到医务室!”

2.“怎么可能!”妈妈焦急的说,“今天早上还好好的,怎么到学校就发烧了呢?

描写人物动作:

手舞足蹈张牙舞爪走马观花欢呼雀跃奔走相告满载而归跋山涉水劈波斩浪前赴后继横行霸道神出鬼没披星戴月日夜兼程负隅顽抗耀武扬威营私舞弊兴风作浪扶老携幼身手敏捷风驰电掣动如脱兔举目眺望大步流星昂首挺胸手舞足蹈昂首阔步健步如飞扭头就跑定睛一看侧耳细听目不转睛听得入迷挖空心思大步流星连蹦带跳凝神注视道听途说飞檐走壁东奔西窜怒目而视大摇大摆横冲直撞左顾右盼步履艰难飞似得跑

东张西望一瘸一拐奔走如飞挤眉弄眼匍匐前进上窜下跳张牙舞爪

1、小丽抿着嘴,弓着腰,蹑手蹑脚地,一步一步慢慢地靠近它。靠近了,靠近了,又见她悄悄地将右手伸向蝴蝶,张开的两个手指一合,夹住了粉蝶的翅膀。小丽高兴得又蹦又跳。

2、他弯着腰,篮球在他的手下前后左右不停地拍着,两眼溜溜地转动,寻找“突围”的机会。突然他加快了步伐,一会左拐,一会右拐,冲过了两层防线,来到篮下,一个虎跳,转身投篮,篮球在空中划了一条漂亮的弧线后,不偏不倚地落在筐内。

3、捉蝴蝶、打篮球,都是我们常见的活动,有的甚至是同学们亲自参加过的。但写起来却不具体。

上述两段描写,由于作者观察仔细,把捉蝴蝶,打篮球的动作、神态写得栩栩如生。

描写人物心理:

快活开心快乐欢乐喜悦快慰愉悦愉快畅快大喜狂喜欣喜喜洋洋喜滋滋兴冲冲乐融融乐陶陶乐呵呵乐悠悠甜滋滋兴高采烈兴致勃勃欢呼雀跃兴趣盎然手舞足蹈欢天喜地称心如意心满意足欢欣鼓舞喜出望外喜上眉梢喜笑颜开喜形于色眉飞色舞乐不可支心旷神怡心花怒放欣喜若狂洋洋自得满面春风自得其乐

1、他觉得他的心像是被一把钝了的锉刀残忍地割开,悲痛从伤口流出,撒落一地忧伤。

2、他心里好像有种说不出的滋味,好像全世界的蛇胆都在自己肚子中翻腾,他受不了,想把这种苦吐掉,但是这东西刚倒嘴边,又硬生生地咽了回去,空留他一口苦涩。

3、他忽而死死盯着那水果搅拌机,好象他自己的心在那儿搅拌、流血,再把那破碎的心植回胸膛,却也只剩一摊死水。

4、他不觉得悲,但心中又不知是什么滋味,然而他忽而明白了:他现在心里早就麻木了!他嚼着口中的菜,却觉得那菜似是泥做的,但要真是泥做的,也应该有些泥滋味吧!

描写人物神态:

傲慢:不屑一顾.大模大样锋芒毕露高高在上孤行已见顾盼自雄好为人师呼幺喝六骄兵必败骄傲自满矜功自伐居功自傲老虎屁股摸不得目中无人目空一切马耳东风旁若无人器小易盈煞有介事舍我其谁盛气凌人恃才傲物忘其所以忘乎所以唯我独尊扬长而去自命不凡不因人热大摇大摆咄咄逼人倔强倨傲桀骜不驯富贵骄人高视阔步目指气使气焰熏天轻世傲物神气活现心高气傲

篇四:《怎样写好描写人物特点的作文》

怎样写好描写人物特点的作文

在写人、记事的文章中,常常要描写人物的外貌。这是因为,外貌描写是人物描写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揭示人物的个性特征,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外貌描写包括静态外貌描写、动态外貌描写两种。怎样把人物的外貌写具体呢?

第一、静态外貌描写:就是像描写一幅画、一张照片那样,去描写整个人物的外表,包括描写人物的容貌(面容长相)、身材(高矮胖瘦)、服饰(穿着打扮)、年龄、性别等。在具体描写静态外貌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抓住人物独具的外貌特点进行具体描写。

年龄、性别、性格、职业、生活环境、生活条件等不同,人物的外貌也定会有所不同。静态外貌描写,虽然包括多个方面,但决不等于要面面俱到,一定要抓住人物自身外貌中与众不同的特征进行具体刻画,做到写谁像谁(即依照文字,能够顺利找到对应的人)。这样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而鲜明的印象。具体方法:

①注意抓住容貌特征进行具体描写。在这方面,又要特别重视“画{描写人物特点}.

眼睛——写内心”。伟大的作家鲁迅先生曾说:“要极省俭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我以为这话是极对的,倘若画了全部头发,即使画得逼真,也毫无意义。”如:穆老师的眼睛双眼皮儿,乌黑的眼珠儿又圆又大。乍一看并没有什么特别,可是你仔细一瞧,穆老师的眼睛还会说话呢!这段外貌描写仅两句话,便把穆老师善解人意的特点写出来了。

②注意抓住服饰特征进行具体描写。风俗、爱好、性情不同,人物的服饰往往也就不同。因此,抓住服饰特征进行具体描写,是省俭地画出一个人特点的又一重要方法。如: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劲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许下愿心,用圈子将他套住了。(《少年闰土》)寥寥数语,不仅描写出了人物的外貌,还展示出了当时浙江绍兴一带的风俗民情,同时写出了父亲对闰土的爱心。

抓住人物独具的外貌特点进行真实、有选择地具体描写,就能使笔下的人物栩栩如生,达到如见其人的效果;就能有效地避免外貌描写“千人一面”(都是“高鼻梁,大眼睛,双眼皮儿,一笑俩酒窝儿”)的现象。

(2)要有顺序地进行描写。

外貌描写也要有一定的顺序,写前也要先想好按照怎样的顺序写,然后逐一写来。比如我们打算从长相、穿着两个方面去写一个人的外貌,如果在长相描写中插入穿着描写,就会令读者费解。这样杂乱无章的外貌描写是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怎么办?

①按照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序写。即先描写人物的全貌,再描描写写人物局部的“特写镜头”。可以先写人物身材怎样,是高大魁梧,还是瘦小枯干,然后再对头、身、四肢等有选择地进

行描写;写人物的脸,可以先从整体上写这张脸什么样,然后再对额头、眼睛、面颊、鼻子、嘴、下巴等部位有选择地进行描写。如:风雪中,一位老战士,靠着冰崖坐着,一动也不动,好像一尊塑像。他浑身落满了雪花,神情十分镇定、自然。他穿着一身破旧的单衣,布片像枯树叶一样贴在身上。(《丰碑》)

这段外貌描写先从整体上描写老战士的全貌“好像一尊塑像”,然后再描写他的神情、身上穿着,顺序清晰,栩栩如生。

②按照从局部到整体的顺序写。即先描写某些部位所具有的明显突出的特点,然后再写人物的全貌。如:长期监狱生活把弟弟折磨得面黄肌瘦。他长得脑袋大,身子小,难友们都很疼爱他,叫他“小萝卜头”。(《我的弟弟“小萝卜头”》)

这段外貌描写先写他的脸面、脑袋、身子,然后再描写他的全貌像个“小萝卜头”,有序、简练而生动。

③按照不同方面的顺序写。即从容貌、身材、服饰、年龄等不同方面,有选择地进行描写。如:古铜色的脸上镶着一双亮光闪闪的眼睛,尖尖的下巴上飘拂着花白的络腮胡须。他高高的个子,宽宽的肩膀,说起话来声音像洪钟一样的响亮,走起路来地皮也踏得忽闪忽闪的。(《老水牛爷爷》)这段外貌描写,按照“容貌→身材→声音→走路样子”的顺序进行具体描写,鲜活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第二、动态外貌描写:就是刻画人物在特定情形下的神态表情。人的喜、怒、哀、乐的感情,活泼、呆板、暴躁、文静的性格,都会在神态表情上流露出来。因此,动态外貌描写比静态描写更能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在描写人物动态外貌时,最好与静态外貌描写相结合,与人物的语言、行动描写相结合。这样写,不但具体,效果也好。如:铁人睁大了眼睛,“哦???咳!”他向司机喊道:“掉头,回去!”(《忆铁人》)这两句话,把描写神态(“睁大了眼睛”)与描写语言相结合,真实具体地表现出铁人得知事情真相后吃惊异常、急于向阿姨赔礼道歉的情景。

写人记事时,常要描写人物的语言。因为,语言是心灵的“门户”,

语言描写是直接表现人物精神风貌、把人物写“活”的重要手段。这就需要我们掌握把人物语言写好、写具体的方法。

怎样把人物的语言写好、写具体呢?下面的这段话,会给我们许多提示:我哭着,哭着,听到有人走了进来,回头一看,原来是继父,便把头扭向一边。他在我身边坐下,用手抚摸着我的头,亲切地说:“丽敏,你的心情我理解,这都不怪你。以后我哪儿做得不对,你尽管提出来,别闷在心里。不过,我相信我会做一个比你想象的要好得多的爸爸。”听了这些话,我张嘴想说点儿什么,可是,话到嘴边又缩了回去。

(1)描写语言,要真实、准确,符合人物的身份和特点。

由于人物的年龄、性别、性格、经历、职业、文化程度、思想觉悟等不同,所以语言的风格、特点也一定是不相同的,这就如同每个人的长相一样。语言描写,目的就是要揭示人物性格,

塑造活生生的人物形象。所以,描写语言,就一定要真实、准确,符合这个人物的身份和特点。这是把人物语言写具体的重要前提。例段中的小作者,就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她所描写的继父的语言,合情入理,与当时的情景很贴切;真诚坦直,朴实无华,非常符合劳动人民的身份;善解人意,饱含爱抚之情,充分体现出劳动人民为人的特点。同学们在描写人物语言时,最爱犯的毛病就是“众口同腔”,或不看写作对象,想当然,用描写小弟弟的语言来描写老爷爷,用描写老奶奶的语言来描写小姑娘,用描写知识分子的语言来描写劳动人民,等等。其实,这并不是你描写的人物在说话,而是让他们说你设计的话。这是错误的。

(2)描写语言,不但要写清人物都说了什么,还要写出人物是怎么说的。

在描写人物语言时,既注意写清人物都说了什么,又重视具体写出人物是怎么说的——说话时的声音、语调、神态、动作等。这对刻画人物,更好地表现人物特点,是极为有用的。如:例段中,“他在我身边坐下,用手抚摸着我的头,亲切地说”,这是小作者在描写继父说话时的动作、神态。这些语句,与说的内容互相映衬,真切而生动地表达出继父对“我”的关怀、爱怜。行动,包括动作、行为两个方面。动作,指人物一举一动的活动,

如:抓、拉、扯、跑、踏、看、听、闻、说等;行为,指人物一连串的动作,表现为一个过程,如赛跑的过程、钓鱼的过程、做游戏的过程等。行动,是人物性格、情感、品质、思想的具体表现。看一个人,不光要听他是怎么说的,还要看他是怎么做的。因此,行动描写是直接刻画人物形象,展现人物精神面貌,把人物写“活”的又一重要手段。{描写人物特点}.

怎样把人物的行动写具体呢?大家读读下面这段话,看看你能否悟出一些方法。

小磊,那可是班上有名的“小迷糊”。一次,他拎着书包走进学校,

看见写字课代表正在教室门口检查同学们的写字用具,不禁叫道:“糟了!”他用手掌拍打着自己的头,转身就往家跑。“小磊,怎么又回来了?”妈妈问。他也顾不上回答,三步并作两步奔回自己的房间。屋子里乱糟糟的,连被子还没叠呢。“毛笔,毛笔!”他找了柜子又翻抽屉,,总算在床底下找到了毛笔和墨,可涮笔瓶呢?他猛然想起上次大字课回来,他用瓶子捞鱼,放在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