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趣味汉字的作文
详细内容
篇一:《有趣的汉字作文》
有趣的汉字作文
有趣的汉字
桐乡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北港小学504班俞倍根
说起汉字,我一点兴趣也没有,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我读了将近五年的书,识了两千多个字。这些方块字有些让我头痛,有些让我难堪,有些也让我闹笑话。说“头痛”,有些字真难记,一不小心要搞错,就说简单的“卡”字吧,上面变成一点是“卞”了,我仍读“卡”,就挨批评了;说“难堪”吧,有的字有繁体字,有简化字,就是一个“雞”字,我怎么也不认得,后来一问老师,原来是“鸡”,连低年级同学的也取笑我;说“搞笑”吧,有一次我把“皑皑白雪”读成“凯凯白雪”,大家哄堂大笑,真让我羞得恨不得一个地洞钻了下去。
但是,随着学问的递增,我渐渐地对汉字有了兴趣。汉字在几千年的历史中,先从殷商时代的甲骨文,到秦朝的钟鼓文,到汉朝的隶书,最后到如今的汉字,人们不但离不开它,而且别有一番情趣。
汉字很有趣,有的是象形字:如“石、火、水、日”,它们都是独体字,十分与本体相像。有的是会意字:如“尖、尘、好、旦”,小的土就是灰“尘”。还有的字可以读半边,如“瑶和摇、伶和玲”等。啊,中国的汉字真是生动形象,传播文明,盖世无双。
学了汉字,我觉得很自豪,它是中华文化的精锐。一是日本、韩国、朝鲜的文字大多数仿照汉字而来的,我真为我们的先人能创造如此美轮美奂的文字感到骄傲。二是如今汉字汉语犹如英文英语一样成为国际上一种深受各国人民喜爱的一种语言文字,我看电视,了解到在全球上建立了40多所孔子学院,让识字走向世界。
书写汉字是一种艺术。因此,我国现代与历代出了不少书法家,典型的有王羲之,他写的书法几乎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如今有楷书、行书、隶书、篆书,行家说“篆书隶书古色古香,行书流畅,正楷端庄”,书写起来十分方便,写出来的字十分漂亮,也是对汉字的一种敬仰。所以,我的父亲关照我现在不能写草书,应该写楷书,等>长大了,书法练好了,先学行书,再学草书。书写汉字时,不能把字少写笔划或写得不到位,如“见”和“贝”笔划数量一样,但一个是竖弯勾,另一个是一点,唉,要写好汉字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古人说:“一字值千钧”。用上>好词好句是锦上添花,用上啰嗦的语言是狗尾续貂,用得不到位是犹言未尽,文字表达要浑然天成,近乎十全十美。我学习的道路还很长,要学的东西十分之多,但是,我首先想到的,最要紧的是先学好汉字,写好汉字。
指导老师:邢春凤
篇二:《关于汉字的作文》关于汉字的作文
关于汉字的作文(一)
汉字,是凝聚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结晶。然而,在中国八万个汉字中,我最喜欢学这个字。“学”虽只寥寥数笔,但在我心中的地位是神圣的。
从古至今,有学问之士都好学。孔子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乾文言曰:“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辨之。”;昭公曰:“夫学,殖也,不学将落。”„„
我和“学”这个字还结下了不解之缘还得归功于《水浒传》这本书。
一天,妈妈买回一本《水浒传》,让我阅读。我信手翻阅,立即对这本图文并茂的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
不到一个小时,这本书就被我看完了。我便把《水浒传》搁在一旁,看起其它书来了。妈妈见了,便问我:“你这本书看完了?”“看完了。”我随口回答。“那你知道你林冲的绰号是什么?黑旋风是谁?花荣的绰号又是什么?”。面对妈妈这一大串炮弹似的问号,我支吾了半天,答不上来。“你知道吗?《水浒传》里有一百零八将,他们的性格都被刻画的栩栩如生,所以它才能成为‘四大名着’之一。”这时,我才恍然大悟:《水浒传》里一百零八将,各不相同,各具特色。而我看书只注重>故事的情节,却忽略了每个人物的特点。
于是,我又打开书仔仔细细地阅读了起来,只要每天有空余时间就用来阅读《水浒传》,过了一段时间,我弄清了一百零八将的绰号与名字,了解了《水浒传》出名的真正原因:它不但是第一篇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而且真实深刻地描写梁山泊农民起义的过程。
我喜欢“学”字,它让我明白了:读书不可草草了事,要认认真真,全神贯注地去理解,去品悟,这样学习才是有成果的。
关于汉字的作文(二)
在我写作的时候,常常为眼前这一个个方块字而入迷。它们像一个个活泼可爱的孩子,转眼间又像一朵朵芬芳美丽的鲜花愉悦你的眼睛。
它们可不是毫无生命迹象的僵硬的符号,而是有着独特性格的精灵。每一个汉字都有着不同的风韵。看到“炎热”这两个字你能感触到一股热流在向你袭来;看到“冷霜”好像散发着一丝丝寒气。这些用横、竖、撇、捺构成的奇妙组合,同人的气质多么相近啊!
在书法家的笔下,它们更能焕发出一种特别的气质,能变化无穷。它们自身就有一{关于趣味汉字的作文}.
种智慧的力量,一个想象的天堂,在那里,任你尽情的飞翔与驰骋。在人类古老的历史长河中有哪一个民族能像中华民族这样拥有如此瑰丽的书法瑰宝呢?
为什么我们中华民族能成为拥有诗歌传统的民族呢?因为这些富有魅力的文字,怎能不诱发你调动它们的灵性呢?
汉字,使我们中华民族的书法瑰宝,它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我们应该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它,不要让错别字替换它,让它焕发出最大的魅力!
我爱你!汉字!
关于汉字的作文(三)
字,是炎黄子孙的骄傲,是先人一代代智慧的结晶,是一种神奇的字体。
每个汉字都由横竖撇捺这些简简单单的笔画组成,却有着自己的情感。瞧瞧它们吧,你会感受到他们独特的性格。望见“朝阳”两字,你能感受到一丝明媚的阳光照耀着你,而望见“晚霞”,你会为那绚丽的色彩而迷醉;看见“崇敬”这个词,你又会感受到一股神圣的力量。
“喜”字使人笑逐颜开,“哀”字一望而皱眉;“哈”字使人脸上浮现出笑容,“呜”字一见就仿佛听见哭泣声;“芬芳”好像散发出花的香味,“无忧无虑”一词出现后,你就如小鸟般快乐,看见“愁眉苦脸”这个词,就会想到一张哭丧的脸„„
当你用笔写出一个个生动的汉字时,一定会感叹汉字的奇妙。它就如一位技术精湛的魔术师,时而轻如鸿毛,时而重如泰山,时而飘若游丝,时而娇若惊鸿。每一个字都是一幅幅流光溢彩的画页,也是一个跳跃欢快音符的乐章。它们还有悠长的历史:从甲骨文到金文、篆书、隶书、草书、行书,最后到我们现在的楷书,你说有哪一样不值得我们去感叹的呢?
汉字,它们像一个个充满灵气的小精灵,在纸上跳着欢快的舞蹈,姿态是那么的优美,那么的迷人,我每次都会陶醉在这美好的境界之中。别看每个字都是那么平凡,那么普通,其实它们都深藏不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思想。每个汉字都有它的来历、字义„„若是碰上什么烦恼,坐下来听一段优美的散文,脑海里似乎跳动着一个个汉字精灵,不停地上下飞舞,在四周萦绕,等他们彻底小诗时烦恼顿释,如释重负。
每个汉字都经历了一段不可猜测的道路,才能流传到现在。它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作,是中国民族的光辉荣誉。汉字使我们中国的文化更上一层楼。
当我听到“汉字”这个词时,不禁肃然起敬。汉字!我真想对你说:“我爱你!”
篇三:《汉字的趣味》汉字的趣味
汉字,又称中国字。最早的形式要追溯到殷商时期的甲骨文,经历了由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阶段,直到现在逐而演变为我们现在所普遍用的楷书,其历史可谓悠久那我想说为什么汉字可以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被淹没掉,而其他少数民族的文字却在五千年的文明进程中北淘汰掉了呢!我想这应该和文字的趣味性有点关系吧!
汉字是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从我们咿呀学语开始,父母就开始教我们写汉字,横平竖直,让我们做人要堂堂正正。然后到了小学,老师教我们唐诗,比如说《咏鹅》,当时的感觉就非常有趣。因为读音有平有仄,每首诗都有韵律,让小小的我感到文字的美妙。长大后,慢慢发现汉字的趣味之处表现在很多方面:
一.有趣的写法
我想去过北京恭王府的人都知道在恭王府的密云洞里,珍藏着一块号称“天下第一福”的福字碑,每个来这旅游的人都想亲手摸一下这公认为
“福”字,沾一下福
原来这字是康熙为
说孝庄太后六十大
病。太医束手无策。
决定为祖母祈福,斋
“天下第一灵验”的气。为什么这么说呢!祖母祈福所写的。话寿将至,不料染上重康熙帝很是着急,遂戒三日,一气呵成了
这幅倾注了对祖母挚爱的福字,并加盖了印玺,以镇天下妖邪。这个福字在写法上暗含“子、田、才、寿、福”五种字形,寓意“多子、多田、多才、多寿、多福”,从书法角度看,将数个字合为一体却流畅自然,已属罕见,更为珍稀的是,这也是世上惟一的“五福合一”、“福寿合一”之“福”,它又被称为“长寿福”和“天下第一福”。当然孝庄太后自得到了这“福”字,百病全消,十五年后,以75岁高龄得以善终。事后康熙几番重提御笔,却再也写不出其中的神韵,所以民间盛传此福为“天赐鸿福”。
当然还有商业招财进宝,好学孔孟
金木水火土等等这些都是利用汉
字的特点把多个字融入到一个字的例
子。由此可见汉字的巧妙与有趣之处{关于趣味汉字的作文}.
二.猜字谜
我想每到春节,老百姓的乐趣之一就是看春晚吧!春晚上每
年都会有猜灯谜这一环节。可见猜灯谜可以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分支还是很重要的。猜字谜和猜灯谜都是巧用语言文字的特点。举个例子来说,话说有一次,北方匈奴要进攻中原,遣人先送来一张“战表”。皇上拆开一看,原来是“天心取米”四个大字。满朝文武大臣,没有一个解得此谜。皇上无法可想,只得张榜招贤。这时,宫中一个名叫何瑭的官说,他有
退兵之计,皇上急宣何瑭上殿。
何瑭指着“战表”上的四个字对皇上说:“天者,吾国也;心者,中原也:米者,圣上也。天心取米,就是要夺我国江山,取君王之位。”皇上急道:“那怎么办呢?”何瑭说:“无妨,我自有退兵办法。”说着,提笔在手,在四个字上各添了一笔,原信退给了来人。
匈奴的领兵元帅,以为是中原不敢应战,可是拆开一看,顿时大惊失色,急令退兵。原来,何瑭在“天心取米”四个字上各加一笔后,变成了“未必敢来”。他们利用了汉字的特点写的隐书多考验一个人的才华呀,再说文人的智力水平也从另一个方面表现了一个国家的实力,这大概也是统治者求贤若渴的原因所在吧!
还有我们都知道风流才子唐伯虎,又一次他给两个妓女题字为风月无边,当然这个风是繁体字的风。也就是虫二的意思,你瞧这多好玩呀!
其实不仅是字谜,有趣的汉字故事还有好多呢!比如说唐朝有个人叫张打油,写了一首咏雪的诗:江山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全诗用语俚俗,浅白显露,从此以后张打油名声就此传开。还有我们都知道三苏,其实苏轼的妹妹苏小妹也挺厉害的。又一次苏轼故意讽刺妹妹前额宽,就发难道:前脚未出闺房内,额头已到华堂前。苏小妹也不甘示弱,反唇相讥道:去年一点相思泪,今年始
流到嘴边。以此来讽刺苏轼的脸长。可见这种既幽默又调皮的戏谑多么有趣!
三.汉字的谐音
对于这个大家日常生活中应该见很多了,比如说在方言方面有趣的笑话。一个乡长开会,由于谐音,村长说:“兔子们,虾米们,不要浆瓜,咸菜太贵了。”(同志们,乡民们,不要讲话,现在开会了。)主持人说:“咸菜请香肠浆瓜。”(现在请乡长讲话。)乡长说:“兔子们,虾米们,今天的饭狗吃了,大家都是大王八。”(同志们,乡民们,今天的饭够吃了、大家都用大碗吧)
又比如说有一位黄先生,他儿子叫黄军,他经常儿子乘8路公交车,所以经常有这样搞笑的镜头:黄先生带着儿子走向车站,看见远处公交站台驶进一辆8路车,立刻对身边的儿子大喊:黄军,快跑,8路来啦!在其他方面比如说诗:
卧春(我蠢)
卧梅又闻花,(我没有文化)
卧知绘中天,(我只会种田)
鱼吻卧石水,(欲问我是谁)
卧石达春绿。(我是大蠢驴)
等等都是大家平常生活中津津乐道的话题
对于外国人而言,汉字的谐音足够让他们出尽洋相啦!比如说:
有个外国人到中国来,给自己取了个中国名,叫魏茂。他在中国找工作。他来到一个公司里,一个人问他:“你姓什么?”他回答:“我姓魏。”“魏什么?”“为什么?难道我姓魏也要说为什么吗?”
又比如说一日与一外国朋友去馆子吃水饺
•漂亮的服务小姐前来询问。朋友总是不放过任何练习汉语的机会,抢着说,“睡觉多少钱?“
•小姐大窘,既而十分生气,我赶忙解释,他是问水饺多少钱。
•饺子端上来,我问他要不要芥茉。{关于趣味汉字的作文}.
•他又招来小姐,请问有没有“节目”啊?
•小姐爽快的说,“有啊,您想要点什么样的节目啊?”•“就是那种黄色的啦...”
由此可见因汉字的谐音而闹出笑话的事是多麽常见,虽然很有趣好玩但我们要由此吸取教训,更要学好中国字汉字,以免闹出笑话。
四.知识竞赛
作为学生,无论是在课堂上或是在参加活动中,难免会有些趣味竞赛。比如说谐音对联。其中最有趣味的一个是北戴河的孟姜女祠有一副著名的对联:
篇四:《趣味汉字》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时效性
给课堂注入新鲜血液——趣味汉字
(高智小学韩文娟)
摘要:目前,汉字教学都采用机械排列的教学方法,忽视了汉字的形、意、义的来源与联系,从而忽略了汉字的趣味性。趣味汉字有图画识字和部件识字等方法,在小学语文课堂上通过此法给学生有趣的讲解汉字,可以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激发孩子们的一种求知欲,能以最少的语言,花最少的时间,收获高效的课堂。
关键词:趣味汉字图画识字部件识字高效课堂
教学论专家余文森教授作过很通俗的界说:“课堂教学的时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①学习上有收获,懂了、会了,产生兴趣了,课堂效率就明显提高了。只有上好课,提高教学的时效性,才能真正保证课堂的教学质量。高效性是课堂教学的命脉,无效和低效的教学都会使教师与学生“两败俱伤”,且收获甚微,身心疲惫,而高效性归根结底源于学生感兴趣。小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兴趣的范围逐步扩大,对于小学生来讲,动机和兴趣是其个性的集中表现。小学生对事物的选择与判断主要来源于自身的兴趣、爱好,能否认真听课在于兴趣的强烈程度。
一味的在课堂上让学生死记硬背生字、词语是很枯燥无味的,只有给课堂上注入新鲜血液——趣味汉字,学生才能“活”起来。笔者就以小学语文应以趣味汉字来提高课堂时效性为例谈谈几点自己的体会。
一、汉字地位
目前,汉字教学大都采用“随文识字”,即将课文、生词、练习等机械排列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单调地读,重复地写,忽视了少年儿童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忽略了汉字的形、意、义的来源与联系,不讲汉字的起源,不讲汉字的造字规律,使原本科学、简易、智能、有趣的汉字,成了无源之水,漫无边际,枯燥乏味,无从把握,这实在是一大憾事。如何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采取简易有序、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引起初学者的兴趣,解决记忆的线索和联①余文森,《读写算》,2012年第87期。
想的依据,激活少年儿童自主、探究性学习的潜能才是教学关键性所在。趣味汉字教学法,就是在总结、继承中国传统识字启蒙教育经验和几十年来全国各地进行识字教学实验的基础上,根据少年儿童生理、心理发展特点,采用少年儿童乐于接受的生动、形象、直观的学习方法,趣味识字,集中识字,在一年内掌握2000—3000个左右的常用字,具备阅读中文书、报刊的粗浅能力。
二、汉字妙“记”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古文字构成规则的概括和归纳,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其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造字法。下面就从造字法对趣味汉字如何提高课堂时效性进行简单论述。{关于趣味汉字的作文}.
(一)图画识字——汉字可以“画”
汉字教学应从汉字出现的源头学,从象形字开始学。汉字的字形总体可以分两大类,即独体字和合体字。汉字的特点是先由笔画组成数量很少的独体字,再由独体字作偏旁组成合体字,再由合体字组成复合体字。象形字就像婴儿的写真集,一丝不挂,率真可爱,一眼就能看懂。如“日”、“月”、“山”、“水”等,就像画画一样,是照着事物的形象描摹下来的。
再如,像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了,即为“上”
。像太阳从地平线上下去了,即为“下”。在课堂上可以给学生把象形字甲骨文写出来,让学生通过形象认识从而上升到抽象认识,使意思简单明了,省时省力。再如“暮”,可以告诉学生太阳掉入草丛中了,就指太阳落山了,也就是黄昏了。再如:“辟”,左边是一个蹲着的人,右边是古代的一种刑具。刑拘架在人的脖子上就是要约束人不能犯法,所以有法,法度的意思,比如,大辟。现在引申就有破除,排除的意思,如辟谣。
中国汉字的造字规律,反映了古人“形”(实物图形)——“事”(较抽象)——“意”(更抽象)的思维发展规律,也就是由图画化向符号化,由具体化向
抽象化发展的造字规律。象形文字是汉字的初文,是母字,是字根,是所有汉字的基础。那么,我们的汉字教学,也应当根据这一规律,正本求源,抓住汉字起源的本质,从字形、从实物图形入手,适应儿童形象思维能力高于抽象思维能力的特点,从形象生动的象形图画文字开始,省去许多不必要的语言描述,引发学生汉字学习的兴趣,激发孩子有学习的求知欲,从而了解汉字所描绘的丰富的形象和深刻的文化内涵,从而提高我们的课堂时效性。
(二)部件识字——汉字可以“玩”
汉字中的形声字占通用字中的80%以上。形声字就是表义的部件加表音的部件组合成义音结合的汉字。以表义的部件表示其意义,以表音的部件表示其读音。学生认识了“青”字,就容易认识许多近音字,如“清”、“晴”、“蜻”、“请”、“情”、“精”等。中国有“秀才识字读半边”的说法,指的就是这一类近音字,读音大致不差,阅读时结合上下文的意思,遇到不认识的字,这个字的字义也能猜个差不多,由此就可以一以贯之。
汉字的特点是先由笔画组成数量很少的独体字,再由独体字作偏旁组成合体字,再由合体字组成复合体字。其中能作部首的独体字是关键(《说文》540部,《字汇》214部,《辞海》189部,《汉语大字典》和《汉语大词典》200部)。用它们可以组成2500多个常用字。我们把大于或等于笔画,小于或等于整字,具有独立组字能力的构字单位,称作“汉字部件”。一个汉字,从结构上分为整字、部件、笔画三个层级。“无论造字还是考字,都是从部件出发的。”(石定果《汉字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按整体来识记汉字是模糊的,按笔画来识记汉字是繁琐的,按部件来识记汉字是简易的,并且是科学的易于理解的。”比如:“明”就是日、月;“尖”就是小、大;“夷”就是大、弓;“闪”就是门字框人字心;“翼”就是羽、田、共„„
偏旁是构成合体字的表意或表音的单位,偏旁系统的核心是部首,偏旁远远多于部首(600个左右)。部首,是具有字形归类作用的偏旁,是按结构编排的字书中每部的首字。我们根据部首有字形归类、“同形同宗”的特点,可以使大部分汉字都能够按类理解和识记,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以熟带生,成批识字。比如,带“亻”字旁的汉字都和人或人的身体有关:“你、他、体、住”等;带“忄”的汉字都和心理活动有关:“情、愉、快、忆”等;带“扌”的汉字都和手的动作有关:“打、扫、扮、扶”等;带“木”字的汉字都和树木有关:“板、林、枝、果”等。我们从相同的形旁识字,可以知道字的类属。
我们还可以根据汉字部件的结构特点,在教学中运用汉字的部件加减、拆合等方法,以熟字带生字。如:加偏旁识字:已学的“加”字加上“艹”为“茄”字;已学的“哥”字加上“欠”变成“歌”。减偏旁识字:已学的“晚”字,其中“免”是生字,把“晚”字的“日”去掉,就是生字“免”;已学的“谜”字,去掉“讠”就是生字“迷”。汉字拆分:“曌”可以拆分成“日”、“月”、“空”。汉字叠加:“木”加一“木”为“林”,加二“木”为“森”;“日”加一“日”为“昌”,加二“日”为“晶”。
除上述方法外,还可以教学生做笔画加减的游戏。如“一”字上加一竖为“十”,“十”下加一横为“土”,“土”上加一横为“王”,“王”字加一点为“玉”,“玉”字加“口”为“国”。
总之,在小学语文课堂上通过给学生有趣的讲解汉字,避免强制性灌输,从而可以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激发孩子们的一种求知欲。以最少的语言,花最少的时间,收获高效的课堂。{关于趣味汉字的作文}.
参考文献
趣味汉语:一个字有多重要
极平常的某一个字,在特定的背景条件和语言环境里却起着很重要的作用。1、一字消灾
明朝金陵人陈全,善戏。一次进京游览,误入宫廷禁地,被巡逻太监拿住,欲罚苦役。陈全求饶,太监说:“不罚也行。听说你善于取笑,限你说一个字,若能使我发笑,便放了你。”陈全想了想,回答说:“屁!”太监说:“这有什么意思?”陈全说:“放也由你,不放也由你。”太监闻言大笑,陈全得以脱身。2、一字丢官
嘉庆十九年甲戌科状元龙汝言在校《高宗实录》时,实录中将高宗“纯”皇帝误书为“绝”皇帝,却未校出,结果因“办事疏忽,革职永不叙用”。3、一字被逐
凡岁科试都有面貌册,将考生的面貌写明。常熟生员沈延辉,略略有些须,年三十余。册上写“微须”。考官胡希吕认为:微通无,微须即无须,一字理解不同被认为是冒名替考,而被“逐出”。4、一字易官
明永乐二十二年甲辰科殿试,初拟状元为孔曰恭。成祖见之,曰恭竖写像“暴”字,结果降为第三。嘉靖二十三年甲辰科定吴情为状元。吴与无同音。世宗见之谓:无情之人,岂宜第一;遂降为第三。5、一字救命
清陆以活《冷庐杂识》中有个“犬门”的故事。通州封翁为州吏,办一件盗案,原判是“纠众自大门入”并已定为死罪。后又了解他们为饥饿所逼,并非巨盗,很同情他们。于是将“大”字加一点改为“犬”,“一举笔间而拯十余人之命。”
篇六:《趣味汉字》趣味汉字
本课程试图以汉字为研究媒介,以汉字文化学、趣味语文为研究内容,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将通过专题学习、比较学习、文献考证等学习活动,使学生了解汉字的造字起源,特殊字词的用法,汉字与称呼、姓氏的关系,谐音、曲解、双关和谜语的猜制、奇联异诗的欣赏等,在祖国语言文字千年的积淀与睿智中学习、欣赏、品味中提高语文素养和文化品位。
《趣味汉字》目录
第一章汉字的造字法则
第一节汉字的产生
从无字信到圈儿词
第二节“六书”详解
一、画鸟为何不点睛——象形字
二、指点所示——指事字
三、二人土上坐,一月日边明——会意字
会意字如何会意呢?
破体会意字
会意字趣谈
◎武则天造名字
◎用心的人统治用力的人
◎测字术
◎取名字的误会
四、秀才识字认半边——形声字
形声字如何形声
“秀才识字认半边”的是与非
形声字的认字规律
在形旁上做文章
巧用形声字
五、为他人做嫁衣裳——转注字
六、假作真时假亦真——假借字
第三节纠正错别字
秀才巧改对联
一、避免出现错别字
(一)、注意字形
(二)、注意字音
二、错别字趣话
※“庚黄”了不得
※落山的落山,落水的落水
※别存草草心
※亲爹
三、潦草误事
四、同音词趣谈
※一字之差
※琵琶和枇杷
※巧用同音字
※语言急转弯
※他们把皇帝吓跑了
※成语换字
思考与练习
第二章特殊字词及其用法略谈
第一节字词选择与运用
☆一字师
☆上与下
☆东西为什么叫“东西”
☆有一点儿和一点儿
☆差点儿=差点儿没?
☆“可以”和“必须”——一词之差惹起了七年战争
第二节有趣的数词
☆歧义的“-”
☆成语中的“一”字
☆二与两
☆说三
☆败走麦城的“四”与“十三”
☆说“倍”
☆数词虚指
☆数词的文化含义
☆数字巧妙入诗文
第三节虚词
替王勃改文章
帮钱谦益添对联
第四节词语的特殊结构
☆离合词
☆颠倒成新词
☆正反词
☆缩略语
思考与练习
第三章汉字与敬称、谦称和避讳
第一节敬称和谦称
一、敬称
二、谦称
三、“礼”多人也怪
第二节避讳
一、避讳的几种情况
二、避讳趣话
“今之爸爸,古之民贼也”
“旧爹”与“新爹”
“宋一鸟”{关于趣味汉字的作文}.
非常不敢说
您的祖我的孙
思考与练习
第四章汉字与姓氏
第一节姓氏的由来
第二节姓氏知多少
第三节姓名趣话
梁山好汉为何偏缺“赵”、“高”
第五章汉字与文字狱
第一节思想专制与古今文字狱
第二节明清文字狱的腥风血雨
第三节李贺的坎坷与柳永的潦倒
思考与练习
第六章谐音、曲解及双关
第一节谐音的情趣
环与玦的联想
北京胡同名的新包装
桑梓的近代厄运
槐、榆的空间际遇
杜鹃啼声的中外谐音
“猫儿窝’与《猫城记》
《“千夫指”之谜》与三世清白
歇后语的谐趣——老太婆涂面
喷饭解颐的笑话
民俗的特点及应采取的心态
第二节自以为是的无心曲解
第三节“双关”修辞格与诗的多义性
思考与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