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游记>大闹天宫感受

大闹天宫感受

详细内容

篇一:《《大闹天宫》赏析课说课稿》

《大闹天宫》赏析课说课稿

湖北省宜都市职教中心杨冰荣

(一)说教材和学情

本次课选用的教材是动漫游戏专业系列教材《动漫艺术与作品欣赏》,主编郭肖华、刘蔚。该教材是动漫专业的入门书,主要是为学生进入专业学习奠定动漫艺术的历史观、价值观和审美观基础,内容分为漫画和动画两大部分,本次课的授课内容是第三章《动漫艺术与作品欣赏》第五节《中国动画艺术与作品欣赏》的第3小节《经典动画片大闹天宫赏析》。此前已经介绍过动画艺术的概念以及中国动画的发展历程,本次课引导学生欣赏中国动画殿堂级的作品——《大闹天宫》,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国动画的特点。

欣赏一部动画片,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审美体验,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动漫专业的学生通过本次课的学习应逐步掌握欣赏动漫作品的方法,培养动漫作品的欣赏能力,了解中国传统艺术对动漫作品的渗透和影响,并热爱中国的传统艺术,从外行看热闹转变为内行看门道。要达到这一教学目的,就不能流于表面的只是组织学生观看动画片,而是要引导学生逐一分析其文学、美术、影视、风格等各个层面的特点。依据内容需要,本次课时安排2课时。

基于学生专业特点,本次课的教学重点放在美术设计和影视语言方面。特别是人物造型与场景设计的特点,需要引导学生着重加以体会。教学的难点在于理解中国元素在片中的运用,很多中国传统艺术形式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例如皮影、年华、门神、庙宇,都是生活在当今中国的孩子们比较陌生的,教师在教学中加以介绍和引导,帮助他们逐步领悟。

对于一个片长达120分钟的作品,在课堂上观看作品时不可能的,事先需要利用晚自习时间组织学生观看《大闹天宫》、《花木兰》、《美女与野兽》等作品,为上课做好准备。同时教师截取不同的视频段落和图片,制作课件,辅助课堂教学。

(二)说教法和学法

赏析课不同于技能课,它需要学生用心去体验,去感受,以提高其审美能力,由于“欣赏无定法”,给动画片欣赏课的教学方法的创造提供了无限空间。有位

教育家说过:“学生的头脑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容器而是一个需要点燃的火把。”我在授课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来点燃这一个个火把。采用展示法再现动画作品片段,帮助学生艺术思维能力和审美心理的发展;采用情景法让学生亲身体验,加深对作品的认识;采用讨论法引导学生深层思考,让他们从不同层面去理解、欣赏作品;采用比较法,对比不同作品的特点,巩固所学内容,促进对作品的深入理解。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也使得课堂节奏张弛有度,教学气氛更加活跃。

我们的教学对象是动漫专业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对专业有着浓厚的兴趣,但是专业素养积累不够,平时喜爱动漫作品,但仅仅浮于表层,在欣赏作品时往往不知道从何着手。教师需要加以引导,让他们懂得从多个层面多个角度去赏析作品。针对学生的特点,本次课采取了观察法、角色扮演法、讨论法和比较法。观察法主要是在教师展示图片和视频时,学生有目的、有意识地观察作品。角色扮演法运用在“影视语言——对白”这一内容时,学生通过给角色配音,加深作品对白特点的理解。讨论法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分小组讨论,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在本次课中多次采用比较法,例如当年张光宇先生的孙悟空造型手稿与最后定稿的对比,《大闹天宫》中哪吒造型与《哪吒闹海》中哪吒造型的对比,场景设计中天庭与花果山的对比,特别是在巩固环节引导学生对比《大闹天宫》和美国迪斯尼经典动画片《美女和野兽》,进一步凸显中国式动画的特点。在课后练习环节,再次采用比较法,要求学生比较分析《大闹天宫》与同样是中国题材的迪斯尼动画片《花木兰》,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并引导学生进入更深层次的思索和探讨。

(三)说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5分钟)

播放《大闹天宫》片段,提出问题:《大闹天宫》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导入课题,通过对《大闹天宫》故事情节的描述和片段播放,激发学生兴趣,使之迅速进入到动画片的欣赏氛围之中。教师此时提出:“欣赏一部作品,仅仅了解剧情是远远不够的,作为一名动漫专业的学生,我们更应该从专业的角度,去欣赏作品和分析作品。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赏析这部中国动画学派的巅峰之作吧。”对学生发出邀请,指出学习的方向。

(2)讲解新课(64分钟)

Ⅰ、教师利用投影介绍作品背景资料(5分钟),包括作品概况、主创人员、

获得的奖项及评价。通过介绍《大闹天宫》在国内外获得的巨大成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师还应介绍万籁鸣、张光宇、张正宇三位前辈,让大家了解中国动漫史上的几位开拓者。

Ⅱ、文学剧本赏析(10分钟),教师先提出3个问题,学生分小组讨论后回答,教师通过投影归纳。文学剧本赏析不应流于表面的剧情回顾,而是要引导学生思考作品的取材、立意、结构及人物性格,采用小组讨论,利于学生主动得出结论。将关键词通过投影展示,加深学生印象。

Ⅲ、美术设计欣赏(25分钟),人物造型和场景设计在动画片中占有重要位置,这部分是教学的重点。

孙悟空的造型,教师先展示三张当年的设计手稿,分析其优劣,然后展示最后的定稿,分析其特点,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进一步理解造型对人物性格刻画的作用。

分析了主人公孙悟空的造型特点之后,再做一组小练习,教师展示玉帝、太白金星、李天王等人物的造型,要求学生分析他们的造型特点。

接着是一组对比分析,展示《大闹天宫》中哪吒造型与《哪吒闹海》中哪吒造型,让学生观察、讨论二者有哪些不同,加强学生认知。

教师展示天庭和花果山的场景图片,引导学生感受一下天庭虽然建筑豪华富丽,但死气沉汽,有阴森压人的感觉。花果山则是欢乐明朗,是仙境也是乐园,给人以生机勃勃,赏心悦目的感觉。然后展示七仙女到蟠桃园摘桃的视频,运用画面上的虚实变化,烘托出人物和宫殿,加强了画面的纵深与立体感。

最后从动漫专业的角度,引导学生体会美术设计中人物夸张的表情,丰富的动作,绚丽的色彩等动漫特点。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通过展示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讨论和思索,并通过比较分析,加深学生理解。紧贴学生专业实际,加以引导。

Ⅳ、影视语言欣赏(12分钟)

通过播放三段视频,引导学生从镜头、对白、音乐三个方面体会其特点,对于影片对白带有京腔这一特点,通过学生给角色配音这一方式来创设情境体验,加深理解。

Ⅴ、风格特征(12分钟)教师在前面的授课中已经不止一次地提出《大闹

天宫》的特点:“中国味”,此时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具体而言,在《大闹天宫》中运用了哪些中国元素?举例说明。

这一环节是教学的难点,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不能一味地灌输,而是尽量让学生观察、思考、领悟,学生讨论时,教师利用题板展示图片,传统的章回小说、京剧脸谱、敦煌壁画、民间年画、庙堂艺术等引导学生思考。最后逐一分析这些中国元素在作品中的运用。最后指出中国几千年的传统艺术,是我们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更应该热爱我们的传统艺术。

(3)教师小结:(5分钟)

教师先提出问题:从哪些视角来赏析一部动漫作品?然后小结今天我们是从哪些角度来欣赏《大闹天宫》的,最后通过投影板书:

创作背景(年代、主创人员、评价及获奖情况等)

文学剧本(题材、剧情、主题内涵、叙事结构、人物性格等)、

美术设计(人物造型、背景设计等)

影视语言(镜头运用、人物对白、背景音乐等)

风格特征

通过学习学生对怎样欣赏一部动漫作品,从哪些角度进行赏析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和掌握,“授人以鱼莫如授人以渔”,学生不仅学会欣赏《大闹天宫》,还要学会如何欣赏其他的动漫作品。

(4)巩固与拓展环节(25分钟)

Ⅰ、创作花絮(5分钟)

在完整地赏析了一部作品之后,此时轻松一下,教师通过课件播放三段有关《大闹天宫》的创作花絮,让课堂张弛有度。这三段花絮分别是1、原创人力的超辛勤劳动2、《大闹天宫》在国外播出情况。3、XP中的office助手。特别是XP中的office助手,学生很感兴趣,教师在这里提出动漫延伸产品的话题,为后面“动漫文化的营销与传播”埋下伏笔。

Ⅱ、《大闹天宫》与《美女与野兽》比较分析(20分钟)

教师给学生介绍《美女与野兽》,播放《美女与野兽》片段。然后利用投影进行两部经典作品的比较分析。《大闹天宫》的赏析内容要求学生回答,加以巩

固。《美女与野兽》的赏析教师可适当引导。这一环节的设计,是为了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方法来赏析作品,同时通过对比分析,能进一步凸显中国动画学派的特点,加深学生的理解。

(5)课后练习

要求学生比较分析《大闹天宫》与同样是中国题材的迪斯尼动画片《花木兰》,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并引导学生进入更深层次的思索和讨论。

(四)说教学反思

我在教学设计中,觉得这节赏析课的教学有几种情况是要尽量避免的,一个是以播放动画片为主,欣赏为辅,这样学生的欣赏能力不能得到有效的提高。二是以教师灌输为主,学生思考不够。三是就事论事,浮于表面,深入不够,这样不能将学生的思维引入更高的层面。赏析赏析,既要“赏”更要“析”。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本次课自己觉得有两点做得比较好,一是采用了丰富的素材,有针对性地利用文本、图片、视频、音乐等多种信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第二是合理运用多种教学方法,针对中职动漫专业学生的特点,紧贴专业要求,着力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和审美素养。但是欣赏能力的提高并不是一次课就能够做到的,需要师生长期的共同努力,逐步提高。

篇二:《《大闹天宫》教案》

《大闹天宫》赏析课教案

授课课题:经典动画片《大闹天宫》赏析

教学时数:2课时

授课班级:11动漫专业(43人)

授课类型:欣赏课

授课教材:《动漫艺术与作品欣赏》

课前准备:

1、多媒体放映设备

2、教学课件制作

3、利用自习时间组织学生观看动画片《大闹天宫》、《美女与野兽》、《花木

兰》等

教学目的:

1、通过对动画片《大闹天宫》的赏析,培养学生的动漫艺术审美观。

2、引导学生掌握动画片的赏析方法。

3、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艺术的热爱。

教学重点:动画片《大闹天宫》的美术设计赏析

教学难点:体会《大闹天宫》中中国元素的运用

教学方法:展示法、情景法、讨论法、比较法

教学过程:

教师播放《大闹天宫》片段,提问:《大闹天宫》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学生回答后教师概括如下:

影片讲述了美猴王蔑视天庭,与玉帝不屈不挠斗争的故事。

欣赏一部作品,仅仅了解故事梗概是远远不够的,作为一名动漫专业的学生,我们更应该从专业的角度,去欣赏作品和分析作品。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赏析这部中国动画学派的巅峰之作吧。

(一)作品背景资料(5分钟)

(1)《大闹天宫》是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于1961年—1964年制作的一部彩色动画长片。影片具有浓郁的民族气息,以幽默而富有装饰性的艺术造型,生动的情

节,几年内创下了上亿票房,同时也震惊了国际动画界,在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发行,此后的50年里,没有一部国产动画片能够达到《大闹天宫》的艺术高度和影响力。该片作为中国动画片的经典影响了几代人,是中国动画史上的丰碑。

(2)主创人员

原作者:吴承恩

导演:万籁鸣唐澄{大闹天宫感受}.

编剧:李克弱万籁鸣

美术设计:张光宇张正宇

主要配音:邱岳峰毕克富润生尚华

出品公司: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

教师重点介绍:万籁鸣:出生于江苏南京。擅长电影动画、中国画。早年从事美术编辑、中西画

研究和卡通画设计绘制工作,探索以中国画形式制作动画片,是我国早

期美术片开拓者之一。1997年10月7日,97岁高龄的万籁鸣离开人世。在老人的墓碑上没有墓志铭,墓碑设计成一卷展开的电影胶片,一座云

遮雾绕的花果山,跃出人见人爱的孙大圣。张光宇: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现代中国装饰艺术的奠基者之一,江苏无锡人。

在《大闹天宫》中负责设计人物造型,当时张光宇先生已经年过六旬。张正宇:从事漫画、装璜工艺美术方面的创作、出版、经营活动。任中国青年艺

术剧院美术设计总顾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张正宇参加了60

余出古今中外剧目的设计工作。作品勇于创新,以充满民族气派、民间

艺术趣味和装饰美著称。在《大闹天宫》中负责背景设计。

(2)影片评价:

《大闹天宫》公映后,在国内外引起巨大轰动,为中国动画赢得世界性荣誉。影评家凯恩〃拉斯金评论《大闹天宫》说:“这部影片可以和《圣经》中的神话故事以及希腊的民间传说媲美。它们同样是充满了无穷的独创性、迷人的事件、英雄式的行为和卓越的妙趣。影片通过杰出的美术设计而成为一部拥有强烈感染力的作品。”

本片上集于1962年获第十三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短片特别奖,1963年获第二届电影百花奖最佳美术片奖;

上下集于1978年获第二十二届伦敦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1982年获厄瓜多尔第5届基多国际儿童电影节三等奖,1983年获葡萄牙第十二届菲格腊达福兹国际电影节评委奖。

(二)、文学剧本(10分钟)

教师提问,学生分小组讨论:

(1)《大闹天宫》取材于哪部文学作品?取材对作品的成功有什么样的影响?

(2)片中的孙悟空具有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3)《大闹天宫》反映了什么主题思想?

小组讨论之后,代表回答,教师归纳:

(1)取材

《大闹天宫》,取材于中国四大名著《西游记》前一至七回,原著《西游记》通过小说、说书、皮影、戏剧、连环画等各种艺术形式流传久远,家喻户晓,深受大众喜爱,拥有大批读者,《西游记》具备着我国古典神话题材最为瑰丽的想象力和浪漫色彩。将已建立起一定读者群的故事改编成动画片,是现代影视动画常见的选题方式,因此《大闹天宫》一开始就具备了成功的基础。

(2)剧情

龙宫借宝——龙王告状——设计诱猴——反出天宫——自封大圣——屡败天兵——玉帝招安——王母设宴——打闹瑶池——偷吃金丹——再战天兵——失手被擒——丹炉炼身——奋起反抗

(3)叙事结构

影片采用了中国传统的戏剧式结构,戏剧矛盾集中表现在孙悟空与以玉帝为首的统治者之间,孙悟空与玉帝的矛盾冲突由玉帝无理安排挑起,随着剧情推移,一系列矛盾冲突的深入展开,依照影片结构因果链排列。

在结构形式上,保留了原著的章回小说形式,采用主动式单线性叙事方式,通过孙悟空两上两下天宫,设置层层冲突,逐步推进主体,把故事发展推向高潮。

(4)人物性格塑造

《大闹天宫》中的齐天大圣是经典的动画形象,可爱、机灵、勇敢。孙悟空爽朗坦率,光明磊落,甚至有一种天真活泼的稚气。对同伴小猴子们和蔼可亲,对统治者的神威英勇不惧。孙悟空带着花果山水帘洞自由快乐的气息闯进了貌似庄严实则昏暗腐朽的天宫,他与天帝尊神之间的那种引人发笑的冲突,绝不给人以无理取闹的观感,而是较深刻地展示了性格与环境的矛盾。孙悟空是猴,具有猴的机灵活泼的特征;他又是神,具有人所不能有的变身通行的本领。他的思想感情却又具有现实生活中正直的人们的高贵品质。

(5)主题内涵

影片主题鲜明,深刻,以神话的形式反映了“打翻腐朽势力”的立意,通过孙悟空闹龙宫、大胆反抗天威神权,充分表现了其无畏精神和勇于斗争的性格。

(三)、美术设计(25分钟)

(1)人物造型

造型艺术在动画片中占有重要位置,优秀的造型艺术可以独立于动画片成为一种审美对象。《大闹天宫》的造型艺术可以用导演万籁鸣先生的话来概括:拙朴、古趣、厚重、有美感、有性格、有股活的力量。

先说说主角齐天大圣孙悟空。

教师展示三张孙悟空的造型,要求学生分析其特点,

这三张是当年张光宇先生画的个孙悟空造型,都相当不错,但导演万籁鸣还是觉得不太满意,因为张笔下的孙悟空装饰性比较强,不太适合动画来表现。

教师展示《大闹天宫》中的孙悟空造型:

面部设计借鉴京剧的脸谱,呈桃心形,线条流畅简洁,细长的胳膊和腿,显得人物灵活挺拔,鹅黄色上衣,腰束虎皮短裙,大红的裤子,足下一双黑靴,脖子上还围着一条翠绿的围巾,色彩鲜明,符合中国人的审美要求,举手投足间闪现出敦煌石窟壁画中飞天婀娜多姿的神韵。

孙悟空从整个形象来看是十分惹人喜爱的,他的面貌、衣着、动作和性格和人们心目中的形象相吻合。导演万籁鸣用八个字称赞他“神采奕奕,勇猛矫健”。除了主人公孙悟空以外,其他几个配角人物的造型和动作设计也别具特色小练习:请同学们分析下列人物的造型特点

(教师通过投影展示玉帝、太白金星、李天王的图片)

玉帝的形象被设计者构思得极其巧妙,胖胖的脸庞.下垂的

眼皮,修长的手指,鼻梁上一堆淡淡的脂粉块,令人一看便知他

是养尊处优,无所用心之徒。他外表端庄、慈祥,激动时眉梢显

露凶恶的本性,维妙维肖地刻画了人物的伪善和奸刁的性格。

太白金星的造型,乍看起来貌似忠厚长者,但人物两次去

花果山招安孙悟空的行为和谈活时的语气、神情,则又活灵

活现地揭示了这个人物心怀叵测、狡猾奸诈的丑恶本质。设

计者别具匠心地在太白金星的帽子上画了两条带子,他得意

的时候,带子随风飘动;不高兴的时候,就让它垂落,貌似

简单的带子却表现出了这个玉帝爪牙的性格;{大闹天宫感受}.

手托宝塔的李天王,一脸凶气,好像很威严,实际上却是

空架子。

对比分析

教师展示《哪吒闹海》中哪吒的造型,提出问题:两个哪吒的造型有何异同,对人物性格的刻画有何作用?

两个哪吒均借鉴了我国古代儿童的传统造型,一张娃娃脸,梳着双髻,腰系红肚兜,背挂乾坤圈,脚踏风火轮。《大闹天宫》中的哪吒配上两只三角眼,眼带邪气,寥寥几笔就把人物的骄横、暴戾勾勒出来了;而《哪吒脑海》中的哪吒浓眉大眼,显得威风凛凛,让人喜爱。

对于动漫专业来说,掌握好人物造型的规律是非常重要的。动漫人物的造型都有着夸张的表情,丰富的动作,绚丽的色彩。夸张变形和幽默是动画角色形象最主要的特点,也是重要的表现手法,这样可以增加动画片的娱乐性,也是动画设计的灵魂。角色造型与其他的造型艺术有所不同,它是多体面的展示并非单一体面的表现形式,所以要从形象的正面,背面,侧面,仰视和俯视等多种角度去审视,可以清晰的表达出角色在不同的角度观察下的形体结构关系。

(2)背景设计

动画片《大闹天宫》在背景设计、色彩的运用方面有着卓而不群的创新。在场景得处理上,背景、气氛为开展人物性格服务,背景的风格与人物的性格相统

一。简练中富有变化,色彩统一中求丰富,构成一幅神话剧的幻想气氛。教师展示图片,引导学生欣赏

表现天庭,云雾朦胧,灰暗阴沉,看起来虚无缥缈、外强中干,虽然建筑豪华富丽,但死气沉汽,有阴森压人的感觉。

花果山,欢乐明朗,是仙境也是乐园,给人以生机勃勃,赏心悦目的感觉。在景物处理上,采用有虚有实的装饰性设计,强烈地突出了神话中的幻境,使整个影片画面妙趣横生。

教师展示视频《七仙女到蟠桃园》,引导学生欣赏

七仙女到蟠桃园摘桃,沿途景物的变换,运用画面上的虚实变化,云彩游移,玉桥翠栏时隐时现。尤其那冥然的太空和云烟变幻的处理,多采用虚的渲染,这样既有助于奇异幻景的表现,又能烘托出人物和宫殿,虚实相映,

更加强了画面

篇三:《读书笔记感悟《西游记》的悲剧性》

感悟《西游记》的悲剧性

《西游记》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幻想成分特别浓烈的神魔小说。对于《西游记》的主题和主题的性质一直争论不休。关于主旨,就目前学术界争论的状况,有三种主题说是最为突出的。最主要的是反封建说;其次就是就其作为神魔小说而言,宗教说有很多认同者;从其产生的历史年代来看,反理学也是一个重要的观点。关于主旨的性质,很多人认为《西游记》是一部浪漫喜剧,因为《西游记》的结局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美好结尾,一只胆大妄为的猴子最终修成正果;也有人认为《西游记》是一部悲剧,主要是因为在作品中象征反抗精神的孙悟空最终被镇压,并皈依镇压者,因此反抗不成功,是为悲剧。关于主旨笔者倾向于认为《西游记》是一部反封建的悲剧。笔者在此欲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对《西游记》的主旨和主旨的性质进行探微。

关于悲剧,在西方,悲剧是描写主角与占优势的力量(如命运、环境、社会)之间的冲突发展,最后达到悲惨的或灾祸性的结局。在中国,悲剧与西方相比较,倾向塑造英雄悲剧,制造悲剧冲突,多以大团圆结局,往往削弱了悲剧的力量,有时甚至隐藏了悲剧。从这一点出发分析《西游记》文本,可以发现其中有许多“西方式悲剧”的细节情节,而从整体上看是“西游记”是一个“中国式的悲剧”。

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指出,“《西游记》讽刺揶揄则取当时世态,加以铺张描写。”如此看来,《西游记》应是一部反映当时社会状况的作品,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分析《西游记》中的悲剧性细节和取经事件本身,可以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作品表达的思想。接下来从“取经人的悲剧身份”、“取经路上的悲剧与荒唐”、“取经事件本身的悲剧”三个方面来感悟《西游记》的悲剧性。

(一)取经人的悲剧身份

孙悟空的生活轨迹,起先孙悟空只是一只石猴,虽然吸收了天地灵气,出生时给天庭造成了很大的震动,但此时的孙悟空在天庭看来只是一只不成大事的猴精,对他们造不成威胁,所以他们放任孙悟空自在逍遥;当孙悟空学成归来之后,大闹龙宫,擅闯地府,此时的孙悟空已不是当初什么也不会的猴精了,天庭感受到了来自孙悟空的威胁。他们于是想收复孙悟空,遂招孙悟空为“弼马温”。谁知孙悟空并不买账,反下天去,自封“齐天大圣”。有一点需要注意,天宫虽然给了孙悟空“齐天大圣”的名,但并无齐天大圣之实,因为“齐天大圣”这个名头威胁到了天界正常的管理秩序。后来才有了大闹天宫,尽管孙悟空神通广大,闹翻了整个天庭,但天庭的主宰者玉帝仍不放弃镇压,请来了如来佛祖。当时的天庭象征封建王朝,孙悟空则是反抗封建统治者的有识之士。不幸的是,惟一的反抗者最终被镇压。可以看出封建社会力量的强大,根基牢固。后来,孙悟空走上了取经道路。有很多人认为《西游记》此处写的有点不妥,过渡得有点唐突。其实不然,孙悟空从天庭的反抗者,走向了归复镇压者的道路,再“顽强的反抗者”最终也敌不过封建社会的力量,表达的力量更强一点。

孙悟空历经千辛万苦,去西天取经,其实就是封建统治者用封建思想同化孙悟空的过程。我们看到最后,孙悟空被封为“斗战胜佛”,这个名头被天界佛界承认和接受。因为此时的孙悟空已经从思想上完全归复了他们,可见统治者的阴险用心。

取经路上,孙悟空不被唐僧理解信任,也多是因为孙悟空起先是封建社会象征的仙佛两界的反抗者。而唐僧、猪八戒、沙和尚、白龙马原本是属于仙佛两界的。这样取经队伍就分成了两个相对的阵营。孙悟空与唐僧四人不是一个阵营的。所以,唐僧如此对孙悟空就不足为怪了。四个徒弟只有孙悟空戴了紧箍咒,每遇妖怪,孙悟空打头阵,皆因西行取经过程对于孙悟空是一个收复同化的过程,其他四人只是

赎罪的过程。可悲的是,孙悟空接受了这样一个安排,并最终完成了思想归复。

唐僧、猪八戒、沙和尚、白龙马原是仙佛两界的人,皆因犯了仙佛两界的“戒律”而遭贬。值得思考的是,遭贬的他们心甘情愿的接受惩罚,丝毫没有反抗的意识。后遇观音,诚心忏悔,俯首求救。观音是个重要的角色,仙佛两界是当时封建社会的象征,观音则是这个统治的帮凶。

唐僧不听说法,猪八戒爱慕嫦娥,沙和尚打坏了玻璃盏,白龙马烧毁了明珠,都是一些无心之过,却遭到了严重的惩罚,这与封建统治者利益至高无上是相似的。可怜的白龙马是由父亲告上天庭的,尤可见封建纲常思想为害之深。这种伤害还体现在唐僧生母满堂娇的身上,满堂娇在一家团圆之后,最终“从容自尽”正是封建社会“贞洁观”束缚的影响。

(二)取经路上的悲剧与荒唐

取经路上,唐僧一行经过了许多国度,这些国度就是封建社会世态的种种缩影。乌鸡国国王伸冤无门,反映了封建社会官场的黑暗;车迟国国王因僧求雨不得,便让僧与道为奴,可见封建统治者的荒唐;灭法国因僧曾谤了他就许天愿要杀一万个和尚,比丘国国王因听谗言要用一千一百一十一个小儿的心肝做药引,封建统治者昏庸和残暴的本质尽现。

取经途中被孙悟空一行打死的妖怪,其实是孙悟空原来的影子,妖怪不服天界的规法就象取经前的孙悟空,具有反抗精神,而仙佛两界让孙悟空去打杀这些妖怪,映射出了统治者的阴险专治。

最后,唐僧被传经者索取人事,没有“人事”就只给几卷白纸,逼得唐僧只得把化斋用的资金钵盂送上才得以取得“真经”。那道貌岸然的如来佛祖,还说什么经不可轻取,亦不可轻传,过去卖了三斗

二升黄金米粒还嫌卖贱了,使后代子孙们没有钱用。原来这个至高无上的佛祖却是一个贪图利禄的利欲熏心者。其实是封建社会统治者贪婪和虚伪的反映。

(三)取经事件本身的悲剧内涵

唐僧西天取经的故事在民间被广泛认为是肯定历经艰难求取成功的坚持精神,鼓励人们要有吃苦精神,那在仔细研读了《西游记》文本之后,唐僧西行取经的故事除了肯定一种吃苦精神之外还有没有其他的定性?这是笔者重点讨论的,在讨论整个取经事件之前,我们先看一个表格:

分析上面的表格可以看出,唐僧师徒西行途中所遇阻挠完全由其四人解决的困难,战胜的妖魔很少。多是仙界佛界的人帮忙,有很多还是佛界的刻意安排。取经这一行为对唐僧而言的意义就并非历练意志,虔心向佛这么单纯了。如果说取经是磨砺唐僧意志,坚定其对向佛的信念,那么这一路上的艰难险阻的战胜,按常理言,唐僧应当是主力军,然而,这一路上的唐僧可以说是一个“傀儡”,没有一个完全由自己战胜的困难,甚至经常是孙悟空一行的累赘。那么这样的西行能历练唐僧什么呢?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无能的庸僧,只有一个西行取经的念头,却不知道如何去战胜困难,到达西天,甚至此时坚定西行的唐僧都没有了当初为父报仇的果敢和勇气。唐僧陷入一个困境,虔心求佛,却不知道佛在何方,这其实就是如来一行想要的结果。唐僧的前世由于轻慢了佛法被贬东土,如来要唐僧完全的信服,只要这样就够了。所以今世的唐僧只有一颗愚信佛门的心,而没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能力,最后在到达西天的时候,授予唐僧佛门最高的名号,真正的原因是基于此。同样,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以及白龙马他

篇四:《《西游记》阅读感想》

妖妖平等

八(3)汪明玥

我们都知道《西游记》讲了唐僧三人历经九九八十一难,一路降妖除魔,最终取得真经的故事。各色各样的妖怪是这一场取经故事的配角,虽然它们最终都以失败告终,但下场却各有不同,给我印象深刻的是黄狮精。

在讲今天的主人公之前,我先来讲一讲一个与之相关的人物——九灵元圣。这九灵元圣本是太乙救苦天尊的坐骑,因为看守它的狮奴偷吃了一瓶轮回琼液,狮奴睡着后被它挣脱锁链逃亡下界,化身为竹节山九曲盘桓洞的九头狮子精。而它便是我们今天主讲的黄狮精的祖翁。

要说这九灵元圣,确实是法力高强,连孙悟空都奈何不了它。要说它罪该万死也不为过,不仅逃脱下界,联合了许多狮子精,还捆了那唐僧、猪八戒和城中的四个王子,又使自己的七个儿子命丧黄泉。却只因为是太乙救苦天尊的坐骑,终还是留得一命,重回天界。在我看来实在不公,可以称得上是十恶不赦的妖怪,却有个不错的结果。而那些毫无背景的小妖,竟落得个被剥了皮、吃了肉的下场。现在,我们要来说说这黄狮精了。它的确算得一个好妖,做事十分低调,以至于王子都道:“孤这州城之北,有一座豹头山。山中有一座虎口洞。往往人言洞内有山,又言有虎狼,又言有妖怪。孤未曾访得端的,不知果是何物。”可见这黄狮精真是低调做妖,与人为善啊。但这黄狮精见得那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三人的兵器,认得是宝物,便拿了去,设一“钉耙会”。要说这黄狮精确实是善,宴会上所要用的猪羊竟让手下拿银两去买,既不夺不抢,也不烧不杀。后来孙悟空和猪八戒所扮的两个手下说仍欠五两银子,这黄狮精也拿出银子还,这在全书中个的妖怪也是独此一个的呀。不但如此,黄狮精对于这个宴会也十分低调,不愿让城内之人所知。就这样一个善良的妖怪,不欺压百姓,也绝无伤害唐僧师徒三人之心,被洞府烧尽,家当老小一空,最终自己也倒在了孙悟空的棍棒之下。如此有情有义的妖怪,我都替它感到不平啊。

很多人都说《西游记》就是在讲述这个社会,这形形色色的妖,就像是社会中各色的人物。无权无势,没有背景,没有后台的小妖,无论再好,都只有被孙悟空一棍子打死的下场。而那些会见风使舵、本领高强、简单地说就是有后台的妖怪定不会死。

佛门常讲“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规律。我很想替黄狮精到吴承恩老人家面前鸣一声不平,道一声冤屈。那悟空、八戒都可以取得真经,位列仙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