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游记>天坛游记600

天坛游记600

详细内容

第一篇:《天坛游记》

天坛游记

金色的阳光普照着大地,蓝天上,几朵白云在慢慢的浮动着。我兴致勃勃地和同学们来到了距今已有600余年历史的古建筑——天坛公园游玩。

走进公园的大门,一股股花的清香扑鼻而来。大道两旁的古松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一棵棵古松就像列队的士兵,守护着这古老的建筑。

进了公园南门后的第一个建筑就是圆丘,圆丘是皇帝举行冬至祭天大典的场所,内中央处,就是祭天台,即圆丘台。圆丘这个建筑非常大,登上祭天台四处看,只能看到天空,这时我有一种很自豪的感觉,天地之大,顿时我也觉得自己高大起来。

祈年殿是天坛的主要建筑。我们伴着欢快的鸟叫声,登上了明、清两代皇帝用来祭天和祈祷的祈年殿的台基。经过三层汉白玉的台阶后,展现在我眼前的是一个直径32.72米,高38米的圆形大殿,这就是祈年殿。祈年殿由16根红红的木柱支撑着。其中雕有金龙的4根靠内的柱子代表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其余的12根没雕金龙的柱子代表十二个月和十二个时辰。中间的神位是皇帝用来祭天的。大殿给人一种庄重、典雅的感觉。蓝蓝的琉璃瓦屋顶与蓝蓝的天空融为一体。

在回去的途中,我想:天坛,这几百年屹立于此的精美建筑,体现了我国悠久的历史和雕刻家的高超技艺。它是我们民族的骄傲!陈绎霏

第二篇:《游天坛公园》

游天坛公园

五﹙3﹚班陶雨欣提起天坛公园,大家都很熟悉。有人跟我说过:“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至今已经有580多年的历史了!天坛占地面积又273公顷呢!”所以我也很想去看一看。

今天是阳光明媚的一天,我们来到了宏伟壮丽的天坛公园。进了公园大门,第一让我感觉到的就是这里空气清新,芳草葱郁,还有就是这里的一棵棵绿油油的大松树,上面还接了许多松果,那当然就是小松鼠们的最爱了。

接着往前走,来到了世界上著名的坛庙建筑群—祈年殿。据说祈年殿是北京古都的象征性建筑,它的卓越不仅在于其精巧的建筑设计,更在于其建筑构造,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和天文知识。步入大殿,金碧辉煌,富丽妆重,仿佛置身雨天上宫阙。大殿中有36根柱子,象征着三十六天罡。祈年殿的这种设计是古人“重农”思想的反映。

继续向前走,又来到了举世闻名的回音壁。回音壁称“传声墙”,人对墙说话,声波沿着光滑的圆形连续射可以传到很远的地方。两个人分别站在东西两边,距离60多米,中间还有两座大殿相隔,说话声音如同打电话一样清晰。啊!这神奇的回音壁,我太喜欢了!

看完回音壁我又来到了神秘的祭台—圆丘。圆丘始建于1530年,是明清两朝每年举行“冬至祭天大典”的祭坛。圆天坛游记600天坛游记600

丘上层台面有一圆石,称“天心石”,又称“太极石”。人站在天心石上讲话有很强的共鸣效果,似与天在对话,真是玄妙万端啊!

通过这次游赏天坛公园,我知道了天坛是中国古代王朝现存最高、最完整,最有特色的坛庙建筑之一。1998年天坛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7年被评为全国AAAAA级旅游景区.天坛还有许多文化建筑,说也说不尽,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观赏.

第三篇:《北京游记》

北京游记

20日晚上九点二十分,我们一行十人坐上开往北京的火车,长城,颐和园,天坛,故宫„„一个个我们向往的名胜古迹.而今天,我们的愿望就要实现了。

伴着喜悦的心情,于第二天上午十点到达了这个我们期盼的城市---北京.走出火车,大家都深深的吸了口气,提前感受下北京的气氛.“北京,我们来啦”

走出车站,这个繁华的城市便映入了我的眼帘,北京旅游团接站的常师傅已经举着蓝色的标有“北京观光旅游”的小旗等着我们呢,上了仅仅容纳下我们的小面包车,师傅把我们送到了这次旅游的居住的颐沁园宾馆后,就匆匆的离开了,他还要去接下一批来京旅游的客人。我们十人坐了一夜的火车,连早餐都没有吃,一直饿着肚子,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先填饱肚子再说,匆匆的吃过午饭,我就召集了到北京的第一个会,大家商量自由活动时间去哪玩?再研究一下在北京这几天的具体事宜,为了保证这次活动既安全又顺利,我安排处事老练的小刘和小高作为我的助手,凡事经大家同意后,由他们俩人具体落实,比如,处理游玩过程中的自费项目购票,及其他一些日常生活琐事。我再三强调,大家必须统一行动,并安排两个人一组,一对一的互相照顾,小赵和小陈年纪比较小,因此安排小杨与小陈一组,刘和赵一组,高和张一组;小王和小田一组。对于自费景点,大家可以采取自愿的原则,商量完后,大家就准备去我们旅游的第一站雍和宫。由于对北京不太熟悉,我们边走边打听去雍和宫的行走路线,路人告诉我们,去雍和宫需要乘坐公共汽车到七里庄地铁四号线,再换乘二号线就可以到达目的地。虽然打听明白了,但是到了地铁还是有些转向,有三人坐到了反方向,我们只好在转换站等候他们,很快就顺利到达雍和宫。在来雍和宫前,我曾查阅过雍和宫的来历。我知道雍和宫是藏传佛教的圣地,旧址原为明代内官监官房。清康熙三十二年(l693年),成为皇四子的府邸。是北京市内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198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该寺院主要由三座精致的牌坊和五进天坛游记600

宏伟的大殿组成。从飞檐斗拱的东西牌坊到古色古香东、西顺山楼共占地面积66,400平方米,有殿宇千余间。创建于清康熙年间,距今已有300年历史。雍正驾崩后,乾隆将雍和宫改建为藏传喇嘛寺,每天有很多朝拜者,一步三叩的来朝拜,非常之虔诚,过去只是耳闻,今天到此一见,确实非同一般。进入雍和宫,我们首先撞响了象征吉祥的大钟,钟声缭绕,预示着幸福安康;我们又来到了雍和宫大殿,燃上三炷香,祈祷人人万事如意。从雍和宫出来,我们又乘地铁准备去前门大街逛逛,顺便买只全聚德烤鸭品尝品尝。由于乘客少,我们十人都坐在座位上,这时候上来一位抱小孩的男同志,小刘看到他上来,就主动把自己的座位让给了他,这位男同志感动的一个劲说“谢谢”,不到五分钟我们就到了前门,映入眼帘的是一条红色的龙,我们四人在龙的图案前拍照留念,而后小刘去全聚德买烤鸭,我们几人进入旁边的小商场,大家你三斤、我五斤的买些北京的特产果脯,准备带回吉林给同事们品尝品尝,略表下我们的一点心意。从前门坐771汽车回到驻地颐沁园宾馆,已经是晚上八点多钟了,这个时候大家才感到饥肠辘辘了,小刘和小田出去为大家买馒头,其他八人围坐在床上,开始吃火车上没吃完的食物,烧鸡、肘子、火腿肠、干豆腐、大葱等等,等小刘买回馒头时,大家已经吃的差不多了,几个男同志又在楼下买了箱啤酒,会喝酒的畅饮了一个多小时。因为第二天需要四点钟起床,所以十一点前大家都休息了,一天的旅途奔波,大家都很疲乏,很快就进入了梦乡。

第二天大家都早早的起床,洗脸刷牙,四点二十分到宾馆楼下取早餐,所谓的早餐就是一个馒头、一个鸡蛋、一根细细的火腿肠、还有一瓶矿泉水,看着就一点食欲都没有,没办法,只能对付一口,不吃就没有力气游玩了。旅行社为我们安排了能装载四十人的大巴,接待我们是一位年纪在三十五六岁的男导游,他自我介绍姓田,将在这三天内为我们全程服务。为了方便管理,他为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划分了家庭,一个小团体算作一个家庭,我们十人为八号家庭,是这只散团中人数最多的大家庭。天坛游记600

田导划分完家庭,又让大家记下他的手机号码,以方便跟他的联系。大巴很快就到达了大钟寺,这时候大钟寺已经来了好多旅游车,游客大概有五六百人之多,我们下车后就准备去洗手间,当我们到洗手间后,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一个仅能容纳两个人的洗手间,却排了两条长队,我估算了下,大概有三十多人,轮到我们这里最少也要十多分钟,最令人难堪的是,两个人方便,却有七八个人在两侧围着,胆小的人估计都不敢上了,唉,没办法,我心里想应该给北京市政府提个建议,在旅游景点多设立几个公共厕所,方便游客使用。导游看到这么多车,估计一时半会也排不到,就安排我们上车先去颐和园游览。这次我们去颐和园要走慈禧水道,坐船过去,"慈禧水道"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始于乾隆,盛于光绪。从乾隆十六年至光绪三十四年慈禧去世,这200多年间,共有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6位皇帝及慈禧太后走过这条水路,积淀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从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隆裕皇太后宣布永不游幸颐和园起,"慈禧水道"正好断航一个世纪,恢复"慈禧水道"是北京市对奥运做出的巨大贡献。"慈禧水道"过去是皇家御用河道,其"十里青山行画里,双飞白鸟似江南"的秀美景色,除清代王室外,尚无平民百姓欣赏过。今天我们能有幸欣赏到这个美景,真要感谢刘淇市长,感谢奥运会。当我们到码头时,其他旅行社的人已经排好了队,田导游去买票,就把蓝色的标有北京观光的小旗,交给了小刘,小刘举着小旗招呼大家排好队,等待导游拿船票登船,这个时候后面的一些人开始拥挤,只见刘勋用自己的身体一档,高声招呼我们这个旅行团的人抓紧前行,在他的指挥下,团友们顺利的行走到检票口,这时候导游也买来票,我们顺利的登上了过去仅供慈禧等皇室成员使用的游船,船上的导游为我们讲解慈禧水道的历史,我们兴高采烈的边听边拍照,当游览到水道中间的时候,她指着上面几座破旧的房子说,这就是当初乾隆藏匿尼姑的地方,据说,一次乾隆下江南,偶遇一个尼姑,被她的美色吸引,因为是出家人不方便来往,和珅就安排人盖了这座是庙非庙的房子,把这个小尼姑藏

匿在这里,方便乾隆与之约会,这个像庙却不是庙的房子已经有七百余年的历史了,左岸边有个标有燕莎商场的楼,据导游说,这个商场要是逛下来需要两天的时间,可想而知,面积之大了,可惜我们的时间太紧,否则一定去逛逛,亲身体验一下。边听边看,不知不觉的船到了岸边,我们来到了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的颐和园。它是我国古代园林建筑中规模最大最为宏伟的休闲之所,它依山傍水,风景绝佳。未进颐和园,已经可以领略它那雄伟的气势。大门两侧的狮子:公狮右爪握球,象征着一统江山;母狮左爪扶幼狮,象征着母怡天下。颐和园的前身是清漪园,被八国联军用炮炸毁了。后来,慈禧太后挪用了海军几万两白银重建了颐和园,她把颐和园当做一个夏日消暑的地方。入门的第一门为仁寿门,在院中有铜铸的铜兽,铜龙,铜雀等装饰过了一会儿我们又来到了玉澜堂,据导游说,这是光绪皇帝被慈禧太后软禁的地方。接下来我们又到了颐和园里的长廊,据说这是世界上最长的长廊,每节长廊上都有一幅书画,加起来足有几千幅,蔚为壮观。颐和园中昆明湖是最大的地方,占了颐和园的四分之三,据说昆明湖是座人工湖,当年从昆明湖挖出的土就堆在了长廊的左手边,并在上面修建了仁寿宫。在湖边,有一艘白石船,分上下两层,这艘船装饰的十分豪华,可惜我们不能进去参观。这艘船在晚清时被称为“大清无敌舰”,其实它只不过是一件工艺品,慈禧太后为了巩固她的大清江山而制作的。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想让他们的江山永固,想出各种各样的办法,但是,江山代有人才出,当不符合历史的潮流时,终会被新的统治者所取代,这是历史的必然。走出颐和园,心里久久不能平静,这个巧夺天工的园子,需要多少能工巧匠的制作,在这水里面、土里面又有多少无辜的百姓命丧于此呢,唉!当我们乘车返回大钟寺时,游客已经明显减少了,我们随着导游的讲解来到永乐大钟展室内,永乐大钟是明成祖朱棣下令铸造。通高675厘米,直径330厘米,重46500千克。钟身内壁有佛教经咒100多种,总计23万多字,有汉梵两种文字组成。已有600多年历史,是世界上最大的钟。大钟寺曾是清朝皇帝祈雨

的地方,寺院坐北朝南,由南往北依次为山门、钟鼓楼、天王殿、大雄宝殿、后殿、藏经楼、大钟楼和东西翼楼。大钟楼是寺内独具特色的核心建筑,它矗立在一座巨大的青石砌成的台基上,整个钟楼上圆下方,象征“天圆地方”,青石台基上砌有八角形“散音”池,在它的作用下,轻击大钟时,方圆百余里均可听到纯厚、古雅的钟声,余音可持续3分钟之久,据导游说,每年中央电视台新年的钟声都是用这个钟敲响的,看着上面的精密的文字,真感慨古人之伟大了!寺庙里的导游讲解完后,大家自愿去祈福,我们中有四人去祈福,他们回来说,在那里有人会察言观色,小高警惕性高,没有被他们蒙骗,否则会白白损失几千元钱呢,现在商品经济的大潮已经影响到寺庙了,呵呵。从大钟寺出来后,导游带我们去吃饭,每桌十人八菜一汤,大家都吃不好菜的味道,只有那盘西红柿炒鸡蛋还算可口,简单的吃口饭后,我们便乘车到了自费游览项目海底世界,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各式各样的鱼儿,还有海豚、企鹅,走在这里仿佛真的进入了海洋,近距离与鱼儿接触,感觉真的不一样;我们先游览了海底世界后去了高405米的中央电视塔,在那里我们倾听了毛主席的声音,在主持台上抓拍了照片,小刘采访小高的做派还真有点主持人采访大腕的味道呢,游览完电视塔,我们就直奔天坛,可惜到了天坛,由于时间的关系,已经停止售票,我们只能在外面兴叹了,没有游览到天坛真是一大憾事,

第三天的行程更紧,早上三点半我们就被叫醒,谁叫升国旗的时间很早呢。到了天安门,我们走地下通道,在旗杆对面五十米左右的地方停下观看。离升旗时间还有二十分钟,我的前面已经站了四五排的人,形成一道一字形的人墙挡在我面前。大约5点30分的时候,天安门中门里终于跳出一点亮光,开始的时候,那亮光像一颗星星,极耀眼,极鲜明。转瞬之际,那亮光又连成四线白光,闪动着,扩大着,渐渐地,还原了刺刀的本来面目。这时候,升旗仪仗队已跨上金水桥,整齐的脚步声也隐隐传来,由远及近,越来越响亮。接旗的升旗兵将红旗系上旗绳,左手一抖,红旗便缓缓上升,

第四篇:《金沙滩游记》

暑假的一天,爸爸妈妈带我去莱州三山岛海边游玩,我知道后,心里甭提所高兴了。一大早,我们就登上了长途汽车,沿着东青高速路向莱州湾驶去。一路上我不停的问导游阿姨:“什么时候到大海啊?”“怎么还没看见大海?”阿姨说:“快了,已经闻到大海的味道了,不久你就可以看见大海了。”

上午十点多,我终于看到了盼望已久的大海。一下车,我就迫不及待的向海边跑去。我在海边浪花踩浪花,捡贝壳,兴奋到了极点。大海近在眼前,略带丝丝腥味的海风拂面而来,沁人心脾,令人心旷神怡。一层层雪白的浪花澎湃着涌上沙滩,我脱了鞋子,赤足下水,脚踩在柔软的沙滩上。微凉的海水浸到脚丫的瞬间感觉好凉。我赶紧退了回来。

岸边的沙滩上、小鹅卵石下面,有很多小螃蟹、海螺和贝壳,我和妈妈一块抓螃蟹捡贝壳,玩得开心极了!

中午,海水变得温暖了,我们真的要下海了。我和爸爸换上游泳裤,迎着浪向大海走去。刚开始海水有点凉,不过一会儿就适应了,觉得海水还是很暖和呢!一个浪打来,海水钻进我的嘴里,好咸啊!我和爸爸高兴地游了起来,随后,我们又一起骑了海上自行车,玩了皮划艇,我们玩的兴高采烈。

傍晚,我和爸爸妈妈登上了海边的一座小山,站在小山上,看西边快要落山的太阳,以及一望无边的大海,还有天上的火烧云,我的心情特别激动,祖国的河山真是太美了,我们一定要保护好环境,让我们的祖国更加美丽。

难忘的莱州湾金沙滩之行!

第五篇:《北京奥运会闭幕式》

2008年8月24日,在奥运的钟声响彻十六天后。第29届奥运会在北京已经渐渐落下帷幕。这一天奥运会的脚步又开始踏上新的旅程,四年后的英国伦敦。那就让我们告别奥运,最后感受一下奥运的气息,再次与奥运一起狂欢一次。

当全国的钟声都要指向8点的时候,在首都北京的鸟巢上空出现了由礼花制成的倒计时数字10、9、8、7、6、、、、、、在出现礼花0的时候,主持人用高昂的声音说出北京闭幕式开始了!鸟巢的周围,霎时被礼花包围,在金色的火花照亮天空时,胡主席宣布第29届北京奥运会闭幕式现在开始。霎时,会场一片黑暗,随之在灯光渐渐打开时,由许多击鼓者组成的击鼓乐队出现在会场中心那些击鼓手通过自己和同伴们的组合,出现许许多多变化莫测的图案,有花、祥云、天坛。随着震天的鼓声,会场内又进来了许多美丽的少数民族姑娘,她们身穿带着银铃的金黄色衣服。铃声的清脆与震天的鼓声相融合,融合成令人难忘的美妙乐曲。接下来,204个国家国旗和204个国家的运动员入场,大家一片欢呼。当所有人到齐后,在大家的注视下,代表着神圣的奥林匹克精神的五环旗缓缓升起,然后我们祖国的国旗缓缓升起。在进行完会旗交接仪式后,英国的国旗也缓缓升起。这时,会场中心出现一个高塔,上面爬满了身穿红黄相间衣服的杂技人员,在塔的下面众多艺人合唱,这表达出我们对其他国家运动员的挽留之情。在众星唱完后,会场内开进一辆英国大巴,真正的狂欢开始了。在英国大巴开走后,闭幕式结束了。

尽管,奥运的脚步已走远,但奥林匹克的精神却永远在我们的心中。从现在开始,我们又要努力,争取奥运的脚步再次走进中国,走进北京,中国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