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名人故事素材>《草房子》的读书笔记

《草房子》的读书笔记

详细内容

篇一:《《草房子》读书笔记》

《草房子》读书笔记

金色的麦地、古朴的房子、苦味的艾叶、寂静的池塘……这就是油麻地。那里生活着顽皮的桑桑、残疾的秃鹤、不幸的杜小康、执着的秦大奶奶和文静的纸月……他们给油麻地带来了不一样的六年,也给桑桑的脑海里留下刻骨铭心的小学经历,让他载着那一连串不平凡的故事告别了这座他朝夕相伴的草房子。

桑桑是油麻地小学校长桑乔的儿子,他是一个调皮捣蛋的男孩,他的小学六年,虽然得过一种怪病,但他在那个充满甜、酸、苦、辣的集体中长大,他懂得了除知识外好多好多东西。这一切,是他的启蒙,是他自己的小学时光。

秃鹤是一位残疾男孩,他以自己的坚强和一丝不苟不仅赢得了汇演冠军,更让同学们信任了他。

纸月的家中只有一位年老的外婆,她的内向和优异的成绩,让老师和同学为之震撼,并让桑桑改掉了自己的坏习惯。但她突然消失在油麻地。

蒋一轮是一位年轻、受校长青睐的老师,他在与白雀姑娘演出时出现了迷离的感情,白雀的父亲反对,虽然他们暗地里写信并让桑桑传达,但两人最终带着遗憾分开了。

艾叶在风中舞蹈,那苦味是否在怀念那位倔强的秦大奶奶呢?秦大奶奶与丈夫一生小气地攒钱、买田、盖房、种田,但在即将收获时,丈夫死了,油麻地小学又要在这块地上建造,孤苦伶仃的秦大奶奶非要住在油麻地小学,并添乱于小学,老师、同学和校长都无法赶走她。直到她舍命去救一个孩子时,人们才对她的人格敬佩。秦大奶奶的死源于要救一个南瓜,大家都一定会怀念这位老人的。

厄运里出了一个不一样的孩子:杜小康。杜家非常有钱,他在油麻地像一个王者一样,功课好、人品好、家境好,男孩崇拜他,女孩喜欢他。但在一次事故中,杜家不仅一无所有,还欠了债,杜小康在逆境中长大,他与厄运抗争。

满口江南话,笑起来露出大门牙,他虽然不是邱二妈的亲生儿子,但却在邱二爷死后,为邱二妈顶天的细马,他那朴实的江南话透出一股对邱二妈的爱。

药寮一篇讲述的是桑桑得了一种怪病,父亲桑乔不仅辞去工作,还带他到处寻医,几经周折,他战胜了病魔。

最终桑桑离开了那片闪着金光的油麻地,我想他一定不会忘记那些帮助过他长大的人啊!

篇二:《《草房子》读后感》

《草房子》读后感

最近,我读了一本书,书名叫《草房子》,作者是曹文轩。

草房子是一本能使人感动的书。作者塑造了一个有一个令我们感动的人物。细马、杜小康等。杜小康家住在油麦地的一间“红门”里,他们家几代都在油麦地经商,是油麦地的首富,所以他爸爸杜雍和对他一直是有求必应。当学校演出缺了什么东西时,他总是立马跑回家去拿需要的东西。可厄运就发生在他爸爸拿了自家所有钱又去购买一批货准备继续经商时,船翻了,他们家破产了,杜小康停了学。懂事的他在停学后尽自己的能力帮助父母维持着生计,在校门口卖东西,没有一丝卑微的神色,挣钱减轻家里的负担。不怕苦,不怕累,精神饱满地过着每一天。而细马是邱二爷从江南的大哥那领养来的孩子,在一个陌生的世界里,细马感觉到了被别人排挤,无法适应新的生活。听不懂其他同学说的话,其他同学也听不懂他说的话,包括老师也一样。在新的生活面前,他选择了逃避。他拒绝和同学交谈,选择了去帮邱二爷放羊,开始了自己的放羊生活。但是他的内心深处还是希望与同伴交流的。当他能听懂当地的方言时,他用笨拙的“骂人和打架”,希望得到别人的“招惹”,以泄他对在教室里读书孩子们的嫉妒。虽然他本能的抵触他的养父母,计划着有一天逃离这个地方。当养父母家{《草房子》的读书笔记}.

的房子被水淹没后,养父病逝后,养母受不了一连串的打击疯了后,细马毅然地挑起了这个家,承担起了照顾养母的责任。{《草房子》的读书笔记}.

读完这本书,我非常感动。我从这些人物的身上,学到了许多东西:在富有时不要浪费,在贫穷时不要卑微,尽自己所能,克服种种困难。学习中要不畏艰难,只有刻苦、勤奋,对生活充满信心,生活才会更加好!

篇三:《《草房子》读书笔记600字》

《草房子》读书笔记600字{《草房子》的读书笔记}.

《草房子》这本长篇小说的主人公是油麦地小学校长家的儿子桑桑。作品记下了小男孩桑桑刻骨铭心、终身难忘的六年小学生活。桑桑和他的家人是开学不久才调过来的,桑桑的父亲原是一位猎人,打猎直到25岁。虽然只上过一年学,可他一直坚持读书,才当上了校长。在这六年小学生活中,桑桑或亲眼目睹或直接参与了一连串看似寻常但又催人泪下、撼动人心的故事:蒋一轮老师与白雀姐之间毫无瑕疵的纯情;不幸的杜小康与厄运相拼时的悲惨与优雅;残疾男孩对尊严的执着坚守;垂暮老人在最后一刹那闪耀的人格光彩,在死亡体验中对生命的深切而优美的领悟;大人们之间扑塑迷离且又充满诗情画意的情感纠葛;桑桑得鼠疮快要死时,温幼菊的发自内心的鼓励„„这一切;既清晰又朦胧地展现在少年桑桑的世界里。小学六年是他接受人生启蒙教育的精彩的六年!

在这本书里最使我感动的还是杜小康。杜小康家住在油麦地的一间“红门”里,他们家几代都在油麦地经商,是油麦地的首富,所以他爸爸杜雍和对他一直是有求必应。可就在他爸爸拿了自家所有钱又去购买一批货准备继续经商时,船翻了,他们家破产了,杜小康停了学。懂事的他在停学后尽自己的能力帮助父母维持着生计,在校门口卖东西,没有一丝卑微的神色,挣钱减轻家里的负担。不怕苦,不怕累,精神饱满地过着每一天。

在他的身上,我学到了许多东西,在富有时不要浪费,在贫穷时不要卑微,尽自己所能,克服种种困难。学习中要不畏艰难,只有刻苦、勤奋,对生活充满信心,才能使自己的生活更加幸福。

篇四:《家长《草房子》读后感》

品味童年,把握明天

——《草房子》读后感

近段时间,我和我们高新区实验小学六年级的同学们一起跟随当代著名作家曹文轩,在他这部充满温馨回忆的《草房子》中,听他向我们娓娓讲述了桑桑难忘的童年生活。

桑桑童年的大部分时光是在一色为草房子的油麻地小学度过的,他的童年生活是丰富多彩而充满乐趣的:曾经偷偷将自家碗柜改造成小鸽子的家;也悄无声息的把父母的蚊帐改制成捞鱼网;炎热的夏天穿着厚棉衣为同学们“制造”风景……曹教授用他独有的冷静而又不失感染力的笔触使一个聪明、活泼的可爱男孩形象跃然纸上,让你们由衷地羡慕起生长在桑桑那个年代孩子们多姿多彩、自由自在的童年生活,让我也不由自主地怀念起那洋溢着土地和青草气息的美好童年时光。

同时作者也通过一个个故事向我们展示了给桑桑童年生活留下深刻记忆的人以及他们身上发生的故事:执着努力找人喜欢的纸月坎坷的童年经历、倔强善良的秦大奶奶在转变之后的离去、勇敢无私的杜小康在家庭遭遇后的无奈和坚强,以及桑桑得病后漫长的求医过程。不知道同学们读到这些,心里涌动着一种什么样的情绪呢?

是的,童年生活是人生历程的一段路程,它会有甜蜜、幸福,也会有苦涩和艰辛;它带给我们的有欢笑惊喜,也会有泪水和失望。但只要我们也像桑桑一样乐观、善良、坚强,勇敢,充满正能量,珍惜自己所有用的,一步一步勇往直前,你们就会获得越来越多的人生收

获,你们就会不断成长,直至拥有一份美好的明天。加油,孩子们!

篇五:《《草房子》读后感700字》{《草房子》的读书笔记}.

草房子

金色的草房子,苦苦的艾叶,静静的大河,

一望无际的芦苇荡。这就是油麻地。那里生活

着一群可爱的孩子:顽皮、聪明的桑桑,秃顶

的陆鹤,坚强的杜小康以及柔弱、文静的纸

月„„这些都出自于曹伯伯的纯美小说《草房

子》。

《草房子》记录了一个男孩桑桑刻骨铭心

的六年小学生活。六年中,他亲眼目睹或直接

参与了一连串看似寻常但又催人泪下、感动人

心的故事:少男少女之间毫无瑕疵的纯情,不

幸少年与厄运相拼时的悲怆与优雅,垂暮老人

在最后一瞬间所闪耀的人格光彩,在体验死亡

中对生命的深切而优美的领悟,大人们之间扑

朔迷离且又充满诗情画意的情感纠葛„„这{《草房子》的读书笔记}.

一切,既清楚又朦胧地展现在少年桑桑的世界里。这六年,是他接受人生启蒙教育的六年。这一个又一个催人泪下的故事,每一个故事,我都会感到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善良,尊严,顽强„„这一切的一切都散发着人性之美的光辉,不断地冲击着我的心灵。

故事中最为难忘的是《药寮》,讲述的是温幼菊老师在桑桑身患绝症时,送给他一份珍贵的礼物——两个字“别怕”,这两个字,如一把和病魔抗争的利剑,不仅给予了桑桑生活的勇气和康复的希望,更给予他面临绝境时超凡的平静与忍耐。桑桑的爸爸桑乔也辞去工作,带着桑桑四处求医,最终他们还是遇到了一位八旬老人,他将桑桑脖子上的鼠疮治好了。风雨之后,彩虹就会出现,桑桑考上了中学,他的爸爸也调去当一所中学的校长,他们面临着离开。桑桑望着这一幢一幢草房子,泪眼朦胧之中,它们连成了一大片金色。

《草房子》魔力般吸引着我,荡漾与整部作品的悲悯情怀,闪耀在每个主人公身上的人性美,使我不禁赞叹这极致的美。《草房子》是一本永远值得我珍藏的书!

篇六:《《草房子》读后感》

《草房子》读后感

三年级二班黄玉斐

《草房子》这本书是曹文轩叔叔1997年10月18日写的长篇小说,他还写过《山羊不吃天堂草》《根鸟》《红瓦》等等。

《草房子》主要讲述的是几个孩子的成长故事。男孩桑桑是油麻地小学校长的儿子,他是一个调皮可爱又聪明的小男孩,他喜欢动脑,把家里的蚊帐改成了渔网,把家里的碗柜给鸽子做了一个舒适温暖的窝,他的这一些行为却遭到了父母的责备。桑桑也是一个很有正义感的孩子,当板仓小学的坏孩子欺负纸月时,他会毫不犹豫地冲过去帮助纸月。他也特别勇敢,当他脖子上肿了很大的一个包,要用一根烧的通红的针从包上扎进去,他能不喊不叫。

故事中最感人的的是秦大奶奶,她是最顽固的一个人,在油麻地生活了几十年也没被学校赶走,在当地人的眼中她是个可恶的老太婆,总是在学校搞破坏。但是有一天她不顾自己的生命危险救了落水的乔乔,从此以后她自动离开了校园。但是她依然关心学校,关心孩子,用拐杖关她够不到的窗户,最后为了学校的一个南瓜不慎落水遇难。这些都是油麻地人对秦大奶奶的关爱使秦大奶奶发生了如此的变化,说明秦大奶奶也有一颗善良和感恩的心。.

故事中还有坚强的杜小康,文静的纸月,秃顶的陆鹤。他们都是那么纯真那么善良,他们身上那种顽强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我喜欢《草房子》这本书,因为这本书能让我看见一个又一个感人的故事,从这些故事中,我懂得了为别人付出,别人就会尊重你,帮助别人,别人就会喜欢你的道理。

点评:从字里行间就能看出小作者非常喜欢读书,文章能抓住人物特点进行描写,鲜活地写出了《草房子》这本书中的故事、人物,并能从中懂得道理,受到教育。

指导教师:朱风萃

篇七:《追随永恒《草房子》读后感》

追随永恒——《草房子》读后感

《草房子》这是一本将孩子的烦恼与忧愁融为一体,将财富,成绩,友情,生命,交织旋转,把金色的童年,成长的烦恼,描写的淋漓尽致,令人深思,也令人难忘。看似枯燥难以咀嚼的书,看完以后却使我爱不释手,其中看似不起眼的小故事,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人回味无穷。

书中这个叫油麻地的乡村小学给小男孩桑桑留下了许多快乐而又难忘的回忆:陆鹤是个长着光光脑袋的孩子,因此,大家都叫他”秃鹤”,他充满无助与孤单。被叫”秃鹤”的他常常坐在小镇水码头最低的石阶上,望着波光粼粼的湖水发呆、流泪。但是,他却凭着自信让所有人刮目相看:谁说没头发就丑。他的自信是建立在对尊严的执著坚守上的。可见,孤单、尊严的伤害并不是不成功的理由,只有自己相信自己是最好的才行。纸月很漂亮,学习优异,字又写得好,她没有爸爸妈妈。只有一个又当爹,又当妈的慈祥的奶奶。为了不让奶奶为自己担心,当板仓小学的男生欺负她时,她没有告诉奶奶,只是自己默默流泪。直到桑桑帮助她把板仓小学的男生打跑后,默默无闻的她才露出一丝微笑。善解人意的她话不多,却总能帮助别人。白雀与蒋一轮本是互相爱着对方的,却因命运的戏弄而无法走在一起,这一切令桑桑自责不已,认为是他没有把信送到的缘故,却不知他们两人终究是难成正果的;不幸少年杜小康原本一直是在精神与物质的顶峰的快乐少年,却因一场灾难使家中几代的产业毁于一旦,骤然跌到最低层,并与厄运抗争的艰难历程,重新燃起对生活的希望;当得知桑桑得了不治之症时,桑乔校长的严父终于流露出来的爱子之情并带着在药寮中感悟到人生的桑桑,在失望与希望间徘徊,最后终于将病治好,体现出了父

爱的伟大及人间的温暖……这一本书把主人公桑桑童年亲历的几个平常而又动人的故事有机地联系起来,真诚又富有诗意的歌颂了至真、至善、至美的人间情感,展示了给我们一幅风格独特的人生画卷。

这本书留给我印象最的,并非是某一个人物,也不是某一件事情,而是每一个油麻地孩子的纯洁心灵和正直性格。他们可以开怀的笑,同样也可以纵情的哭,他们可以了无牵挂的疯玩,可以什么都不在乎,在他们的心中永远都装满了甜蜜美好的事物。他们就像是纯洁的天使,在油麻地这片宁静的天空尽情飞翔。{《草房子》的读书笔记}.

《草房子》是一个美好的所在,她让我们想起浪漫、温馨、遥远,想起浪漫的童话。我们走近曹文轩为我们搭的草房子时,我们确实被这样一种气息所弥漫。作者以优美的文笔,写了离我们已远去的小学生活,这种看似平常实则并不简单的生活,我们那时未必经历过,但我们都能体悟得到,那种发生在还未长大却向往长大的少男少女之间的纯真故事,有许多茫然,但也是必然。男孩桑桑刻骨铭心的经历,不幸少年与厄运抗争的悲怆,残疾少年对尊严的坚守,等等,在这所其实并不大的草房子里扑朔迷离地上演,给人撼人心魄之感,有时甚至催人泪下。

读完《草房子》,我发现原来童年就是一间充满阳光的草房子,它让我们想起温馨、纯真无邪,是一切美好的存在,它美得宁静、温馨,并且永恒……

篇八:《于苦难中成长,悲怆之美。《草房子》读后感》

于苦难中成长,悲怆之美

人们常说,读书人是幸福人,是的,我相信,热爱阅读的人是幸福人,因为他们除了拥有现实的世界之外,还拥有另一个更为浩瀚也更为丰富的精神世界。一本好书,加慧于人们的不仅是知识的增广,而且还在于精神的感化与陶冶。《草房子》就是一本这样的好书。当我听到曹文轩时,脑海中便想到的是他的纯美小说,落英缤纷、黄发垂髫、怡然自乐的世外仙境,原本是想逃出现实的繁琐纷乱,寻一个美好的童话,谁知,读《草房子》竟读出了涟涟泪水。

翻开《草房子》,迎面而来的是一系列洁净而富有诗意的意象。作品以此开篇:“他坐在屋脊上,油麻地小学第一次一下子就全扑进了他的眼底。秋天的白云,温柔如絮,悠悠远去,梧桐的树叶,正在秋风里忽闪忽闪地飘落。这个男孩桑桑,忽然地觉得自己想哭,于是就小声地呜咽起来。”整段文字,富有诗意又略带伤感。读到此处,我们不禁会生出疑惑,文章开篇为何就给人以心灵的触动?他为何想哭?在他身上又发生了什么?

《草房子》叙述了男孩桑桑刻苦铭心,终身难忘的小学生活,六年中他亲眼目睹或直接参与了一连串看似寻常但又催人泪下撼动人心的故事。不幸少年与厄运相拼时的悲怆与优雅。残疾男孩对尊严的执着坚守,垂暮老人在最后一瞬所闪耀的人格光彩。作品格调高雅,语言平实优美,充满童趣,情节感人发人深思。

肖复兴说,《草房子是一首诗》。是的,《草房子》是用诗意和忧伤搭建的而成的。鲁迅曾说,“喜剧是把人生展示给人看,悲剧是把人生撕毁给人看。”《草房子》流露出的是苦难中的悲怆与感动。作品中每一个少年的成长都浓墨重彩如庄严的仪式,每一个少年的成长都包含了催人泪下的沧桑。苦难给人以透彻的人生体验,并给我们的性格注入了坚韧。杜小康本是富家子弟,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然而红门大难临头,他被迫退学,为获读书机会,他同父亲一起到荒无人烟的芦苇荡去放鸭,在这之中,他体会到了同龄人体会不到的苦,也承受了从未承受的孤独。可天终不遂人愿,鸭群被扣,父亲病倒,这一切的一切,本不该他来承受,但是他挺下来了,苦难让他成长。每一种创伤,都是一种成熟,即使所有的理想和梦都被打破,我们仍然要坚强的活着,不抛弃、不放弃。细马,同样也是一个苦命的孩子,他无力阻挡厄运的黑手伸向他,世事多变,小小年纪便支撑起了整个家。读细马,我们读到的是一个少年与不幸命运拼搏的优雅与悲怆之美。作品中还有很多这样故事的人物,例如文中桑桑在一场大病后,变得淡然,他的淡然,让人看了为之心疼,命运颠沛,世事无常,他们每个人的成长都伴随不同程度的阵痛,宛如一首悲怆的诗。

在《草房子》中,人物形象独特丰满,每个人都是一个整体,本身就是一个世界。小说虽为每个人独立成章,但却不是一个故事讲到尾而是立体交叉,循环往复。虽错终复杂,但毫无杂乱之感,组成一张细密而又谨严的网。作品中桑桑正直善良、勇敢、可爱、有小小的虚荣心。杜小康高傲、成绩优秀、敢作敢当。纸月,内向、善良、成绩好。秦大奶奶,为争一片地,花了一辈子时间,她是一个不被理解的孤独老人,其中使人最刻骨铭心便是她为救落水的南瓜,远离了人世,也是这一刻,人们才发现她的善良,可她已离开了人世。读到这里,心中不免惋惜、感伤,而更多的却是感动。

试想,今天的儿童文学虽未沉寂,但真正感动儿童,触及人们内心深处的作品又有多少呢?“感动今世,并非一定要写今世。从前也能感动今世,我们早已逝去的童年,一样能够感动孩子。《草房子》,感动的不仅仅是今天的读者,也将继续感动着明天的读者,它带给我们的是一种美的体验,苦难之美,语言之美,以及人性之美。

清欢,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