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优秀学生评语>忠告作文

忠告作文

详细内容

篇一:《十二条忠告作文800字》

十二条忠告作文800字

十二条忠告作文800字今天,李老师给我们看了一则《一位中学教师给学生的12条忠告》,看了之后,我受益匪浅由此我信心大增。

第一条:不要星期天泡在电视里。不要让冗长的打情骂俏庸俗了你纯洁的目光。我是一个爱看电视的孩子,阴险奸诈的宫廷大剧,浪漫的青春偶像剧,好看的动画片。让我都津津有味“流年忘返。”我知道看太多的电视不好,不但对视力不好,还对思想,学习都不好。所以我要尽量少看甚至不看。

第二条:不要过早的尝试爱情。生命不要拔苗助长,虽然早熟是一种时尚。李老师对我们说:“你们幼儿园都有喜欢的人吧,现在或许也有喜欢的人,这很正常,但这不是恋爱也不是早恋,这是一种友情。”听了李老师的话,我决定要把自己胡思乱想抛在脑后,来认真学习。

第三条:要学会尊重父母。他们是世界上最勤劳的人群,在黄土地,在工地,在城市。不管在哪儿,他们都是为了我们,为了下一代。他们也是有烦恼的,中标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以前的生活中,我老是对父母大吼大叫,对别人吼来吼去,完完全全的大小姐脾气。小时候,我只要一哭,哥哥姐姐都害怕,可能就是因为这样才把我的脾气弄成这样,当然我的责任最大,我一定要克服自己,虽然还在跟爸妈吼叫,但是我还是在努力克制住自己,我一定要改正!

第四条:要相信老师所说的话。你可以不相信学习,但要相信老师的教育。我犯过很多次错误,但是老师都给了我改正的机会,我不能一而再再而三的犯错,我一定要做到更好。

有十二条忠告,但是在这儿我只写了对我最有用的四条忠告,给自己制定了目标,我一定会竭尽全力的完成自己的目标!加油!

篇二:《作文10条忠告》

作文10条忠告

题意----文体----文采

1.偏题、跑题死定了。

符合题意是关键。磨刀不误砍柴工,注意审题。注意扣题。偏题、跑题,后悔莫及。

2.没有题目,题目不符合要求,不只扣2分。题目要醒目。

3.字数不够损失惨重。

4.不要写错别字。把字写清楚、整洁,不然要吃大亏。

5.没有结尾,不得高分。(结尾要点题)

6.材料作文抛开题目所给材料(不沾边),直接划入四类。立意必须从材料中来。材料放开头,作为引出论点的依据。

7.机械套用成文不可取。

8.文体不要四不像。

9.多从课本找素材。材料要鲜活。{忠告作文}.

10.不要写与考试无关的话。{忠告作文}.

作文尖子:力求不犯低级失误,冲高分。

1.卷面潦草

2.立意偏颇

3.主题偏激

作文基础好:力求论点贯穿始终,冲一类。作文困难:力求立意准确,文字通顺,有亮点。冲二类。

篇三:《2014教师指导作文的最后忠告》

2014教师指导作文的最后忠告作者:

试比的不仅仅是水平,更多的是比心态,细心信心耐心是取胜的利器。

关于作文想提几个问题:

1、作文大概要花多少时间比较合适?

花60分钟时间写作文是比较适当的,用5-8分钟构思很重要。因为,一旦写到一定字数发现思路不好,无论时间还是空间都来不及了。相信作文审题难度不大,但一定要审,之后再构思基本框架,根据自己的习惯,打一半,或三分之一草稿,一定经营好自己的题目和开头。一定要仔细研究题目,审题不慎,满盘皆输。然后设定文章的框架,列出文章的结构提纲。审题一定要看清题意,包括卷面上的所有文字提示,都要认真思考,严格遵循。不能随意置标题或话题于不顾另起炉灶。{忠告作文}.

2、如是“材料命题”的方式可抛开材料写吗?

不可以,可以按题目写,但是立意要按照材料的中心意思去立意,要把握材料的中心主旨。所以,既要顾及材料,又要按照命题写。

3、材料作文的材料要不要用?如果用,该如何用呢?

可用可不用。【主张用】

一是在开头作为引出自己的观点的引子;

二是在文中作文证明观点的材料。{忠告作文}.

无论是哪种情况,都需要概括材料,不能简单照搬照抄。

4、高考作文写什么文体比较合适?

高考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应该发挥长处,写自己擅长的文体。如果没有擅长的文体,就写议论文,因为议论文更容易得到省平均分。写记叙文要注意两点:一是要描写才会生动,二是写出真情实感。{忠告作文}.

5、材料作文要不要点题?如何点?

要点题,而且非常重要,材料作文不同于话题作文,那么没有话题点什么呢?就是点材料中的关键词句,没有关键词句,就点材料的中心。【必须点】

某高考语文阅卷老师曾说:“有时候一个关键词、一句关键性的话,就会救活一篇高考作文!这是未曾阅卷的朋友想象不到的!”

点题,是获取保险分的“奠基石”。点题,是想要获取高分的妙招。点题,是挽救离题文的“救命草”。高考作文不喜欢含蓄,一定要点题。

点题的方法可以有以下几种:

(1)开头点题。(2)用题记点题。(3)用小标题点题。(4)独立成段点题。(5)用在段首句点题。(6)议论分析中点题。(7)结尾点题。(8)用后记形式点题

6、如何创造高考作文的亮点?

江苏高考阅卷组组长何永康教授说,一篇文章“必须有光辉:没有太阳,应该有个月亮;没有月亮,总得有一颗星星;没有星星,总得有一只萤火虫,如果连萤火虫都没有……文章的分数只能在三类卷里徘徊”。

要充分利用首因效应,在开篇给阅卷者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1)标题要“靓”。(2)首尾要“响”。(3)字迹要“工”。(4)文体要“像”。(5)选材要“新”。

(6)语言要“美”。

7、高考作文该写多少字比较合适?

高考《评分细则》规定:“完篇而字数不足,正常打分之后,再扣字数分。明显未完篇的文章,最高不超过35分。不完篇的文章,不再扣字数不足分。”这里的“未完篇”有三种情况:一是明显没有结尾,二是最后一句话明显没有写完,三是最后没有句号,让人不知道是否结束。{忠告作文}.

字数不够700以上,每50个字扣1分。字数多点比少好,因为会给人“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视觉效果,字数太少不能把问题说清楚!建议高考作文写到900字左右!

8、如何写出有新意的文章?

①选自己的文体优势;②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③想一想学过的有关文章、写过的作文;④想一想学过的哲学原理;⑤想一想看过的书刊;⑥想一想周围发生的事;⑦想一想老师介绍过的佳作。

蚕蛹依恋茧的温暖,难以变成翩飞的蛾;

航船依恋港湾的平静,难以到达远方的彼岸;

雪水只有离别雪山,才能汇入江河湖海;

柳絮只有离别柳枝,才能播种绿色的希望。

篇四:《4大忠告助你作文加分》

4大忠告助你作文加分

一位曾经参加过高考阅卷的语文教师谈到作文阅卷感触颇多,他告诉记者,考场作文和平时练习不一样,他给考生们提出了几条忠告:1.书写要工整。阅卷老师一天端坐8小时,眼睛一直盯着屏幕,平均每篇作文用时1分30秒,这种情况下再让老师花时间辨认考生的字,必然大大影响得分。粗略估计,书写马虎的要比书写工整的少3分左右;2.行文要完整。评卷标准中明确规定,行文不完整的最高分也就相当于及格;3.扣题很重要,毕竟阅卷老师不会一字一字地看,考生要学会在行文的开头、中间、结尾点题3-4次,让阅卷老师确信你时时紧扣话题;4.凤头豹尾能出彩。作文讲究的就是“凤头豹尾”,结尾的好坏可以影响一篇文章的好坏,精彩结尾可使文章灿然增辉;低劣结尾可让全文黯然失色。结尾在句式上以短句为主,整散结合。

一、2010年高考作文的命题趋势

1.以材料作文和命题作文为主打。分析2009年全国的18道作文题,其中材料作文9道,命题作文8道,话题作文只有1道。可见话题作文渐渐淡出,材料作文和命题作文平分秋色,所以2010年高考作文的命题形式还将是材料作文和命题作文主打天下。值得注意的是,2009年高考作文中出现了半命题作文。对于半命题作文而言,由于其开放性比较大,补充题目显得格外重要,对此,考生应当加以重视。

2.贴近自我和关注生活是主流。从近两年的高考作文来看,有很大的一个特点,就是重视个性,关注社会。这必将是2010年高考命题的一个重要趋势。2009年高考北京卷的“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重庆卷的“我与故事”、天津卷的“我说90后”,三个直辖市的作文一致地以“我”入题,直接关照了“我”身边的世界。以“我”的眼光看自己、看世界,是避免假、大、空的策略,更是体现了“我”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展示自我个性的正确途径。作文题目关注生活,尤其关注社会热点是激发考生写作热情的有效方法。2009年各地的高考作文都能贴近生活、贴近时代。如江西卷的关于“圆明园流失兔首、鼠首的拍卖事件”,辽宁卷的关于“明星代言”,安徽卷的关于“弯道超越”,江苏卷的关于“品味时尚”,都直接针对社会,选取社会热点问题,具有强烈的时代特色。

3.真实诚挚和健康向上是主调。作文中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倾向要健康、积极,要表达真情实感。题材的选取上,要从自己熟悉的或亲身感受的生活中选材,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情感的表达上,要融入一种诚实、守信、宽容的心理,体现人间的真爱。如2009年湖南某考生写的《踮起脚尖》,朴实地叙述了夜深了躺在床上难以入睡的“我”等待在外谋生的父母回家这样的一件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但由于文中再现了父母回家后怕吵醒“我”而“踮起脚尖”上楼、开门、给“我”盖被子等细节,所以生动地表现了父母对子女伟大的爱。这样的细节往往就蕴涵着父母的深情。

4.理性思维与发散思维是主旨。2010年的高考作文,在整体上应该会继续保持理性的倾向。近几年的高考作文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把考生引向理性思考的路上,培养考生的思辨能力。如2009年浙江卷“绿叶对根的情意”,就是要考生谈“绿叶”和“根”之间的依存关系。“根”滋养哺育“绿叶”,“绿叶”才得以葱绿茂盛;“绿叶”心怀感恩之情,纵使飘零一生,也眷恋不忘“根”对自己的呵护。“根”作用于“绿叶”,“绿叶”反作用于“根”,这种关系是相辅相成的。近几年高考作文中新材料作文比较流行,我想关键是由于这种新材料作文让考生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能够从多角度加以阐发,有利于培养考生的发散思维。因而考生在复习中,要加强对这种新材料作文的训练,培养自己多角度的发散思维能力。

二、2010年高考作文应试策略

1.审清题意。考生写作时一定要有强烈的审题意识。首先,要读懂材料。如2009年高考安徽卷的“弯道超越”,考生在写作时要明确两个方面,一是“弯道”,既可实指困难大、变数多的赛车弯道,也可虚指人生道路上的一些关键点,是一个“特殊的阶段”,充满着各种变化的因素,极具风险性、挑战性,同时也充满机遇。可见,这个“弯道”含有比喻义和引申义。二是“超越”,就是超出、越过之意,如超越障碍、解决疑难、走出险境等。这两个方面合在一起,就是要在困境、转型、变化的关键时刻,抓住机遇,战胜自我,奋发向前。其次,要辨析概念,扣住题眼。如2009年高考江苏卷的“品味时尚”,考生在写作时就要理解“时尚”的内涵,“当时的风尚,时兴的风尚”,它的主要特征体现在审美、创意、时兴、有人认同和追求。考生可以选取“时尚”的事物、生活、理念来“品味”,也可以把“时尚”作为广义的文化现象来“品味”。同时,要把握住题眼“品味”,写作的重点要放在“品味”两个字上面,“品味”就是“仔细体会,玩味”。最后,用好提示语,把握好材料的感情导向。如2009年高考江西卷的关于蔡铭超以高价拍下铜兽首的材料,考生就要全面地把握材料所含信息,体会命题的含意。材料中的信息要点有四:(1)国人强烈反对拍卖圆明园非法流失的兔首、鼠首铜像;(2)佳士得拍卖行仍将其在巴黎拍卖;(3)蔡铭超高价拍下这两件文物,但事后拒绝付款,造成流拍;(4)人们对此有种种议论。通过对信息的整合分析,就可以揣摩出命题人的意旨,就是要考生对文物造成流拍、称了国人之愿的蔡铭超的行为发表支持性、肯定性看法。只有把握了这个主旨,下笔才不会跑题,观点才不会偏离题意。试想,谁要是逆国人之愿去对蔡铭超发表批判性、否定性的观点,能得到公众的认可吗?

2.积累素材。贯穿整个复习过程,应坚持不懈做好的一项工作,就是强化素材的积累。只有厚积才能薄发,缺少丰厚的积累,考生是无法写出文质兼美、大气磅礴的文章的。考生应注意积累如下八个方面的素材:(1)铺叙美好的亲情和友情的;(2)描摹美丽的景物和感人的场面的;(3)关注现实生活的热点的;(4)热爱有品位的文化艺术的;(5)省察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的;(6)历练人生观念、思想方法的;(7)了解前沿科学技术的发展的;(8)展望、预测美好的未来的。同时考生还要明确素材积累的多种途径。如对“借”这一素材就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积累:

从课本:(1)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荀子《劝学》)(2)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从生活:船要远航,离不开帆和桨,帆使船借助风力,桨使船产生动力。

从自然:(1)紫藤萝和牵牛花,虽然没有挺拔的躯干,却凭借枯树和篱笆,以昂然之姿向世人展示了自己的美丽;篱笆和枯树,本无美丽可言,却凭借牵牛花和紫藤萝,成就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2)月亮本来是不发光的,它借助太阳光才有了自己的阴晴圆缺。

从历史:(1)诸葛亮巧借东风;(2)萧规曹随。

从名人名言:如牛顿说:“我之所以比笛卡儿看得远些,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3.搭建结构。好多时候老师都对考生讲,高考时要带着“作文”进考场。这说的不是准备作弊,而是要求考生在进入考场前,心中要明白自己熟悉的文章结构。最基本的要掌握记叙文、议论文两种体裁常见的结构方式。如记叙文常见的结构形式有:线索串珠式、时空贯穿式、画面组合式、穿插回放式和巧设悬念式。议论文常见的结构形式有:并列式、总分式、层进式和对照式。有时考生不光要掌握这些大的框架结构,还要细化到每一个段落,如议论文的主体部分如何进行论述。好多考生只会用简单的观点(分论点)加材料来论证,缺乏分析,没有把观点和材料有机地连接到一起。这就要在平时做好建构,如下面的例子:

古人云“自古才子出寒门”。(论点)古今中外成才者,大多出自贫寒人家。范仲淹两岁丧父,幼时读书时连稠一点的粥都难以吃到;司马光亦出身贫寒;明代大学士宋濂家中一贫如洗;苏联伟大的作家高尔基曾经是个流浪儿;荷兰画家梵高也曾穷困潦倒,一文不名,生活上常靠弟弟接济;居里夫人刚满十岁,就去打工,还供姐姐读┦椤„(列举论据)这都是幼时曾贫困而后来成为“才子”的非常之人。“寒门”是他们植根的土壤,也就是这块贫瘠的土壤使他们不断地成熟,塑造自我,完善自我,最终成为参天大树,开出灿烂之花。由此看来,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丧失摆脱贫穷的信心和斗志。穷则思变,贫穷就要奋发图强,越是贫困越能激励人奋发上进,这又何尝不是一笔财富呢?(分析)

上面这则材料就做到了观点和材料的有机连接,对论据的分析和阐述使论点鲜明。

4.优化语言。语言要有文采,这是发展等级里的要求,“有文采”就是要求作文“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但并不是一篇文章中这几个要求都要具备,其实只要有一个亮点,就能使文章出彩。如引用名言警句,与历史名人的故事相配合,如果运用自如,恰到好处,也能显示出考生的语言功底,增强文章的厚重感和可信度。如2009年某安徽考生的高考作文《转弯之后,是个春天》的片断:

青山相伴,浊酒相随,菊花相依,归隐山林,自成乐趣,享受恬静幽雅的自然风光。陶渊明是一个成功者,他能无畏而平静地离去,释然说:“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他走进青山绿水间,在竹篱茅屋下,秋菊小径上,自酌一杯淡酒,缓缓送入口中,享受那一份宁静,享受“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的静谧致远。或许,他真的属于自然,他热爱自然,喜爱那“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恬淡生活。他那“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品格,最终使他与仕途无缘,成就了他的文学梦,迎来了转过弯道之后的灿烂春天。

文中四次引用陶渊明的诗文名句,印证了陶渊明的成就,这些表现了作者驾驭语言的高超技巧,很有说服力和表现力。

5.打造亮点。高考作文不比平时作文,由于阅卷时间紧任务重,又因为考生的作文内容和形式往往雷同,阅卷老师一直处于疲惫状态,这就要求考生作文能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这样分数就有可能上去了。那么如何打造亮点呢?我认为要做好以下几点:(1)以漂亮的卷面“迷住”阅卷老师的眼;(2)以闪亮的标题“煽起”阅卷老师的情;(3)以靓丽的“凤头”激起阅卷老师的阅读兴趣;(4)以优美的文笔打动阅卷老师的心;(5)以精彩的“豹尾”勾住阅卷老师的魂。

例文

修养助你成功

成功是一座堡垒,但在堡的底端你需要通过修身养性才能不断向上攀登。——题记

在如今各方面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人才与人才之间的职位竞争,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学业竞争愈演愈烈,所以总是有那么一些人想要一步登天,一下子超越别人,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但在现实社会中,这是非常难做到,并且在这个繁华而又喧嚣的世界里,你的心若浮躁不安又怎能有所建树呢?

陆游曾向他儿子传授写诗的经验:“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此话中只字未提写诗的技巧,留给其儿子和后人无尽的感悟空间,而现在我们认真品味这句话不难看出陆游希望他儿子多留心生活,多去感悟生活达到修身养性的效果,到时写诗自然手到勤来。所以学诗并非主要在诗上,反而是诗外自己要学会安静地审视生活,不断提炼自身。这与我们日常学习有着相同的含义,我们现在的学习并非简单地从书本上获取那一点知识,更重要的是在书本之外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陶冶自己的情操,磨炼自己的意志和改变自己不好的性格,为自己以后的发展打下一定基础。我想这就是为什么素质教育中提倡成才先成人的道理吧孝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百善孝为先,这是民族历史上的佳话。要做一个好人,一个善良的人,一个成功的人,首先就要做到孝。失去了孝,就好比人已失去了心脏,只有一具躯壳立于世上,已失去了生命的价值,更何谈顶天立地、闯出一番天地,在历史上,有许多关于孝的感人事迹,其中在24孝中,有一则是闵子骞劝父感后母。感人至深。

闵子骞是周朝时期的人。幼时丧母,父娶某姓女为继室。闵子骞素性讲孝,对待继母像生母一样孝顺。后来继母接连生了两个儿子,于是对闵子骞开始憎恶起来。总是在丈夫面前说子骞的坏话,挑拔子骞与父亲的关系。(本文章由为您整理,请记住本站永久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