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励志正能量>圆明园毁灭了作为一个中国人一个好好反思作为少年儿童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圆明园毁灭了作为一个中国人一个好好反思作为少年儿童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详细内容

篇一:《《圆明园的毁灭》片段教学设计》

《圆明园的毁灭》片段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了解圆明园的辉煌和它的毁灭,使学生记住这一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2.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说说自己的体会。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圆明园的毁灭》,有了这样的收获,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皇家园林。

2.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园中有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名人书画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园中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

3.所以,我们由衷地感慨呀: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也是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课件1)(板书:博物馆、艺术馆、瑰宝、精华)

读到这里,作为一个中国人,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骄傲、自豪)

二、学习第一段。

1.过渡:同学们,我们再走进这圆明园,感受这博物馆、艺术馆,这瑰宝、精华,圆明园拥有的究竟是什么?透过你看到的,跳出你感受到的,最后我们可以浓缩成一个词,圆明园的什么?(课件2:第一自然段)

生: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文化(板书:文化)

2.原来我们深切地体会到了圆明园里拥有的是文化!再看看这段话(放课件),讲了两层意思,圆明园拥有的是祖国的文化,也是世界的文化,所以说圆明园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板书:不可估量)

三、学习第五段

1.过渡:然而这不可估量的文化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都被付之一炬!是因为1860年10月6日是……(课件3:第五自然段)

2.读了这段话,同学们心里什么滋味?

生:难受、痛恨、心痛、惋惜……

3.为什么难受?英法联军是怎么做的?再浏览第五段,用书上的词概括概括。(课件4:第五自然段部分内容)

生:掠、毁、烧

4.“统统掠走”怎么掠?

生:能拿的全部拿走,一个也不留。

拿不动的就用大车、牲口运,总之片甲不留。

此时你的心情怎样?(气愤、痛恨)就把这感情带到课文再读这句话。

5.那又是怎么毁的?

实在运不走的,就随意破坏,打、砸、摔,拿不走也不给中国留下任意毁坏。这时心情什么感受?(无奈、气愤、痛心)

带着感情朗读这句话。

6.这还没完,敌人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

从同学们的朗读中,我听出了对侵略者这种无耻行径的恨之入骨。

至此,圆明园所拥有的一切现在都没有了,都被这把大火烧了,它会烧掉什么?大火烧没了金碧辉煌的殿堂,也烧没了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师生根据板书说,并用红粉笔擦去)

2.同学们,我国当时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课件5)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我国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

3.圆明园什么都没有了,圆明园彻底毁灭了,圆明园毁灭的究竟是什么?(烧毁的是中国的文化,也是世界的文化)每一个有爱国之心的中国人都会从心底悲愤地喊出“圆明园的毁灭是……(课件6:第一自然段)”

4.请同学们看课文的两幅插图,现在圆明园只有几根孤零零的石柱,在风雨中哭泣,只剩下遍地荒芜的杂草在述说着悲惨的历史,现在你想说些什么?(课件7)

生:我感到非常气愤,英法联军把我们的圆明园毁灭了

我感觉圆明园毁了很可惜。

师:中国人民会觉得可惜,世界人民也会觉得可惜。

5.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你又想说些什么?

生:当时的清政府腐败无能!让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被强盗给毁了。

6.从中我们读懂了什么?

生:落后就要挨打。(师:你从中读懂了一个真理:落后就要挨打。)

7.面对自己想说些什么?

生:好好学习,长大报效祖国,让祖国更强大。

这一把大火烧毁了美丽的圆明园,也烧醒了每一个中国人,烧出了中国人要奋发图强的决心,也烧出了中国要发展,要强大的力量。

让我们不要忘记这段历史:勿忘国耻,振兴中华!(课件8)

面对这孤零零的石柱请同学们喊出你们的心声:勿忘国耻,振兴中华!面对这荒芜的杂草请同学喊出你们坚定的信念:勿忘国耻,振兴中华!学完了这篇课文,同学们一定有很多话要(对自己,对别人,甚至对至今还在搞霸权主义的国家)说,请同学们把它写在自己的日记本上。(课件9)

篇二:《《圆明园的毁灭》读后感》

1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

今天,我怀着兴奋的心情,读了《圆明园的毁灭》这篇文章。

《圆明园的毁灭》这篇文章主要描述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景观和它的毁灭,揭露了帝国主义的野蛮罪行,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文化的热爱之情和对侵略者的痛恨之情。

读了文章后,我才知道圆明园是圆明、万春、长春三园的总称。始建于1709年,历时150年陆续建成。清王朝倾全国物力,集无数精工巧匠,填湖堆山,种植奇花异木,集国内外名胜40景,建成大型建筑物145处,内收难以计数的艺术珍品和图书文物。在这些建筑中,除具有中国风格的庭院外,长春园内还有海晏堂、远瀛观等西洋风格的建筑群,被誉为“万园之园”。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烧杀掳掠,慈禧太后挟光绪皇帝逃奔西安,八旗兵丁,土匪地痞即趁火打劫把园残存和陆续基本修复的共约近百座建筑物,皆拆抢一空,使圆明的建筑和古树名木遭到彻底毁灭。其后,圆明园的遗物,又长期遭到官僚、军阀、奸商巧取豪夺,乃至政府当局的有组织地损毁。北洋政府的权贵们包括某些对圆明园遗址负有保护责任者,都倚仗权势,纷纷从圆明园内运走石雕、太湖石等,以修其园宅。那侵略者不仅抢夺了那珍贵的历史文物,而且毫不留情地把它化成灰烬。

我真为这个犹如人间仙境,巧夺天工,丰富多彩,美不胜收的园林而感到惋惜啊!为了不再让这段屈辱的历史重演,我们应该努力学习,奋发图强,学好各项本领,继“神州五号”之后,为研制并发射更多的火箭做后备力量,让我们的国家更加强大!

我们的国家不容侵略,我们的人们民不再受侮辱!

2

今天,我怀着无比愤怒的心情,读完了《圆明园的毁灭》这篇文章。

读完了这一文我知道圆明园是一座皇家园林,再北京西郊,曾经被誉为“万园之园”,可现在,我们在这里看到的只是残桓断壁,真令人气愤。

当我读到圆明园的建筑金碧辉煌,富有诗情画意时。不禁发出了由衷的赞叹。我们古代劳动人民用勤劳的双手建造出了这座举世闻名的园林艺术瑰宝!这是一项多么艰巨而又伟大的工程呀!这充分的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力量.我为我们的伟大的民族而感到骄傲但我读到英,法联军闯进圆明园夺我财宝,烧我园林时,我的心情沉重,心里充满了仇恨.

这些强盗们肆意毁坏园林,竟把”万园之园”化成灰烬.看到这里,我恨不得给他们碎尸万段砸成稀八烂我不禁大声的骂到:“死畜生!不要胡作非为”!

读完文章,我也为失去了圆明园而感到无比伤心。又不由得使我想到了1931年9月18日晚,日军发动侵略战争,先占领沈阳城,随后不到半年时间东三省相继沦陷。1932年1月28日进攻上海;1937年7月,日本侵略者进攻宛平城和芦沟桥。中华民族抗日战争正式爆发了。到1938年10月,日军侵占了华北,华中,华南。日军侵略者所致之处,无恶不作。屠刀所向,血流成河。山河失色,光在南京就杀害了无辜军民30万人!

之后,中国人民经过了8年的浴血奋战,洗刷了一百年来被挨打的耻辱,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挽回了我们中华民族的尊严,中华民族由一个背负着帝国主义与封建势力重压,被称为“东亚病夫”的民族,成为巍然屹立与世界东方,令世人瞩目的民族,乱翻的乌云扫清了祖国迎来了一个黎明。今天,我们生活在和平安定的社会中,但我们不能忘记以前联军火烧圆明园的局面,我们青少年只有将这个国耻记在心中,以此为动力奋发图强。报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信念,才能担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

今天,我们是21世纪的接班人,我们不要忘记国耻,要接受锻炼,迈开坚定而沉着的步伐,向光辉的未来前进!

3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

当我读完《圆明园的毁灭》后,我的心里只有仇恨与惋惜这两个词。

圆明园位于北京西北郊海淀镇北的一片平原上。原为清代的皇家御苑。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八年,到清乾隆九年基本完成。此后的嘉庆、道光、咸丰三代屡有修缮扩建,历时一百五十多年。它的名字虽叫圆明园,实际上它是圆明园、长春园、万春园等东、西、南三面的许多小园所组成。园中还有许多奇珍异宝等名人书画,所以,它又是闻名中外的一个博物馆、艺术馆与皇家园林。

可惜好景不长,正因为这些珍贵的历史文物,就把侵略者的野心钩了起来。于是,英国、法国联合起来攻打圆明园。一八六零年十月六日,这帮可恶的强盗冲进北京,他们拥有先进的枪炮,虽说那时我们人很多,但装备落后,所以,我们就只好倒在了敌人的枪口下。随后,他们闯进圆明园,什么宝贝都不放过,首饰珍珠等小物品统统掠走,大花瓶等沉重的东西就全部毁掉。然而,这群强盗还不罢休,十月十八日、十九日,三千五百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直到我国人民这个用心血和汗水创造的结晶,化成灰烬。

金壁辉煌的殿堂——没有了。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没有了。珍贵的历史文物——没有了!只有一片废墟。一八六零年十月六日,这可恨的一天,请不要让我们忘记。

英法联军,这帮可恶的强盗在我国领土上为非作歹,烧杀掠抢,难道他们不感到耻辱吗!

总之,我们的损失太大太大了!失去的太多太多。因此,我下定决心,好好读书,为圆明园挽回这个损失,为祖国挽回这个耻辱!

4

今天我读了《圆明园的毁灭》一文,心情澎湃,觉得火烧圆明园是历史上一个莫大的耻辱。文中讲述了1860年8月份,英国和法国联合侵犯我们的首都北京,并到圆明园内把各种奇珍异宝统统掠走,最后竟用大火将圆明园化成灰烬。

就当我读到“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掠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时,我肺都气炸了。我仿佛看到那些前来侵略的敌人们见到园中的奇珍异宝都惊呆了,疯狂地将贵重的物品占为己有,他们的腰包都塞得满满的。要是遇到那些比较重的瓷器,他们拿不走,可恶的敌人就用牲口搬运或用棍子将这些瓷器打碎。他们如此无法无天,就是因为当时的中国太落后了,再加上没有什么先进的武器,所以才处处受到各国侵略者的欺负。

我继续往下读,当我读到“三千多名侵略军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整个北京城”时,我咬牙切齿地说:“这些禽兽不如的东西!”他们不仅仅把我国收藏的文物掠走,为了销毁罪证,英、法两国的侵略者还把我国这一园林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化为灰烬。

读了『圆明园的毁灭』一文,让我深深地认识了"落后就得挨打”这一不变的真理。它在时时刻刻地激励着我们:为了我们的祖国,一定要好好读书,让知识武装我们的头脑,让我们的祖国更加强大!

5圆明园的毁灭读后感

读了《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后,我感到义愤填膺!

圆明园是我国清朝时期有屈一指的皇家御苑,皇帝的别墅。到乾隆时代还大加扩建,所花费的人力和物力不计其数,托资庞大。园里的一花一草,一景一物都是大有来头,价值连城。圆明园占地三百二十公顷,大致分三部分:圆明园,长着国和万春图,里面的园更是多不胜数。园内的风景犹如仙境,如诗如画。圆明园集合中外各地名胜,精华于一身,在园里走一趟,可谓是赏心悦目。

可惜好景不长,如此金碧辉煌的圆明园挑起了侵略者的狼子野心。1860年,英法两国狼狈为奸,一举入侵圆明园,虽说我们中国人多势众,但始终敌不过洋鬼子的铁枪火炮。没有先进武器的我们,只好眼睁睁看着中华建筑的瑰宝被侵略者毁于一旦。歹毒的侵略者,将圆明园洗劫一空后,为了毁灭证据,就下命令将圆明园烧毁。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圆明园似乎在痛苦地呻吟:“救命啊!我要被烧焦了。“我突然感到极为心痛,极为气愤。为圆明园的毁灭而愤愤不平。

历史与现实双重证明,弱肉强食不只是自然界的生存规律,也是社会发展不可回避的潜规则。民主与和平这些文明的思想只是人类最纯粹的善意追求,在国家经济利益、政治权力面前它显得异常地苍白。否则,美国就不会以“世界警察”的名义在全球范围内东讨西伐,就不会出现以一已的力量颠覆伊拉克、镇压南联盟、打击阿富汗等等强权国际政治事件。同理,一个半世纪前圆明园燃起的熊熊烈人,留给中华民族的是血的教训!

圆明园,见证了一个帝国的辉煌与衰败。《圆明园》,记录着一个民族的荣耀与屈辱。假借文明的名义,强盗们点燃的野蛮大火烧尽了一座举世无双的世界建筑瑰宝。然而,野蛮的大火烧不尽她的华贵,在大英博物馆和法国丹枫白露城里,我们依然可以体味到她散发的艺术气质。野蛮的大火同样烧不尽一个民族对她的追思,因为她承载着一个民族的荣辱历史与文化血脉。

现在的圆明园只剩“西洋楼的一些断壁骸。”我要以此作为一个警惕,为了不再让这段屈辱的历史重演,我应该努力学习,奋发图强,学好各项本领,继“神州七号”之后,为研制并发射更多的火箭做后备力量,挽回昔日的耻辱!让我们的国家更加强大!

7

今天我读了《圆明园的毁灭》一文,我感受非常深:圆明园乃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林园、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然而,它被毁灭了!这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整个世界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圆明三园位于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漫步园内,犹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中外风景名胜,仿佛置身于幻想的世界里。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各种奇珍异宝、历史文物。

可在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入侵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凡是能拿动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任意破坏。为了销毁罪证,他们在园内放火,连烧三天。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被化成了灰烬。

我对英、法联军的这一行为气得咬牙切齿。圆明园里的宝贝是我们中国的,为什么却被他们这帮贼抢走了呢?可见我们当时的清政府是多么的腐败无能啊!圆明园内收藏着各种奇珍异宝,换句话来说也就是我们祖国历史文化的见证,我们祖国的历史文化都被他们抢夺走了,这可不是一件小事啊!而是我国近代一百年一段耻辱历史的见证!

这个世界上的瑰宝圆明园现在已经成为了一片废墟,英法联军,你们所作所为永远记在我们中国人的心里,虽然现在已经过了很多年了,但是我们依然不辱国耻。当时圆明园被毁灭是因为当时中国人不强大,以后我们一定会渐渐地把中国发扬光大,让别人不能欺负我们!

6圆明园的毁灭》读后感

读了《圆明园的毁灭》我感到无比的愤怒又惋惜。

圆明园是我国著名的皇家园林。全园占地三百五十多公顷。浓缩了全中国最有代表性的名胜,这项伟大的工程用了一百五十多年得时间建造成的。我才知道圆明园是圆明、万春、长春三园的总称。始建于1709年,清王朝倾全国物力,集无数精工巧匠,填湖堆山,种植奇花异木,集国内外名胜40景,建成大型建筑物145处,内收难以计数的艺术珍品和图书文物。在这些建筑中,除具有中国风格的庭院外,长春园内还有海晏堂、远瀛观等西洋风格的建筑群。但是,在1860年,圆明园被英法联军洗劫一空后放火焚烧,大火烧了三天三夜。现在的圆明园只剩下几根残柱了。

这帮可恶的强盗在中国的领土上为所欲为。一座举世闻名的世界文化宝库,就这样在侵略者的魔爪下毁于一旦。他们不仅烧毁了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而且破坏了璀璨的文明。

贪婪的侵略者让我明白了一个贫穷落后、弱小的国家和民族,只能处于被压迫、剥削、凌辱、掠夺的地位。火烧圆明园则再次证明了落后就会挨打这个道理。

令人欣慰的是,中华民族已经开始变得强大了。1949年10月1日,当雄伟的天安门迎来新一轮的太阳,当巍峨的华表披上曙光,当无数先烈用鲜血染红的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伟大领袖毛主席洪亮的声音传遍了全世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一时刻,对于一个饱经忧患、受尽欺凌的民族来说是多么宝贵啊!当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那让人耻辱的东亚病夫的帽子终于被我们抛掉了,我们的祖国开始实现重整河山的梦想。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成功发射,我们的祖国开始走向繁荣,走向富强;1978年,改革开放,我们的祖国引来了全世界羡慕的目光;1997年,东方之珠香港回归了;1999年,澳门的炎黄子孙也唱着“七子之歌”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2001年,我们的祖国申奥成功,并且从此加入了世贸组织;2003年10月15日,太空中第一次出现了中国人的身影。这一切足以证明,我们的祖国是一条正在腾飞的巨龙。

但是,我们千万不能忘记过去那段耻辱的历史。让警报声回荡在我们每个中国人的心里,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要时刻提醒自己:牢记历史,维护和平,奋发图强。

8

今天,我学了《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我感到无比的愤怒和无限的惋惜!

圆明园是专供皇帝、后妃游乐的。他们为了变变花样,换换口味,偶尔也想上街逛逛,到农村看看,就在园内造了“买卖街”、“山乡村野”,“买卖街”上并没有真正的居民,而是皇宫的人扮演的,“山乡村野”并没有农夫居住的村落,而是模拟建造供皇帝、后妃享乐之用。

圆明园非常的美丽,圆明园有一些名胜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有狮子林、平湖秋月、安澜园……,而且里面的文物很多,很壮观。圆明园占地约5000亩,水面占十分之四,大小山峦起伏,各态湖泊星罗棋布,凌空俯视如千岛之国。本园占地210公顷,水域约4/10。东部为园内最大水面福海,外围环列10个小岛,构成一处大型园林景区,共有10座园中园和建筑风景群。福海略呈方形,东西皆宽五六百米,水面开阔。盛时每逢阴历五月五日端午节和七月十五中元节,先后在此举行龙舟竞渡和放河灯等民俗活动。我真想去圆明园游览一番啊!

但是,好景不长,英、法联军在1860年的时候让美丽的圆明园变成了灰烬。更让我气愤的是:他们竟然当场拍卖文物!一个青铜铁器3英镑卖掉了!一副图画则1英镑卖掉了!这……简直就是中国人的耻辱!!!

一代名园圆明园,毁灭了。它毁于英法侵略者之手,也毁于清政府的腐败与无能。它的毁灭,既是西方侵略者野蛮摧残人类文化的见证,又是文明古国落后了也会挨打的证明。我们中华民族不想欺侮其他民族,但也决不允许别人欺侮我们。为了让圆明园的悲剧永远成为过去。为了使我们中国不再落后,不再受外国的欺压,我现在要刻苦学习科学知识,让烈士用鲜血染成的国旗在空高高飘扬,永不垂下!~

9

圆明园那昔日的光辉哪去了?金碧辉煌的殿堂哪去了?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哪去了?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哪去了?那热闹的“买卖街”、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哪去了?

原本华丽的圆明园,如今已是一片废墟,那是英法联军一把火烧了的瑰宝与精华呀!好几代帝王的梦想和人民的心血呀!惋惜之余,问题悄悄爬上了心头,为什么英法联军敢在中国的土地上肆意抢掠、烧杀、毁坏呢?为什么中国人不敢去制止呢?思考再三,答案是:当时的清政府太弱,太弱,弱到不堪一击。想管?却力不从心。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它的毁灭。

1904年,在我国东北地区,爆发了一场世界历史上罕见的、在第三国领土上进行的战争,是日本和沙皇俄国在我国东北地区打仗。为什么日本和俄国敢在我国土地上打仗呢?因为我们中国太弱,太弱。据统计,在世界各国的博物馆中,珍藏有中国的文物近百万件,流失在民间的就不计其数。

惋惜、愤怒之余,我一定要立志好好学习,掌握本领,把祖国失去的,全部拿回来,而不是花高价买回来。同学们,为了祖国的明天,也为了我们的明天,加油吧!

10

学习了《圆明园的毁灭》这篇文章后,我感慨万千,心中有太多对圆明园的毁灭而惋惜,对英法联军的痛恨。我的心就像那大海里的海浪一样高低起伏,久久不能平静。通过这篇文章,我感受到了圆明园原来是这么美丽,读着读着自己似乎身临其境,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但是这么美丽的一个万园之园,竟然被英法联军给毁灭了。那些英法联军简直就是坏透了。把能抢的东西抢去,不能抢的还烧毁,毁灭罪证证据,我实在太痛恨他们了。圆明园是一个聚集了许许多多风景名胜精华的一个皇家园林,在世界历史上称的上为是万园之园。在圆明园里面,还有许许多多的历史文物,这些文物是从先秦时代一直到清朝,所有最珍贵的文物全都放在里面,给人们参观。

可是现在圆明园那昔日的辉煌哪去了?那金碧辉煌的殿堂哪去了?那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哪去了?那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哪去了?那热闹的“买卖街”、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又哪去了?原本华丽的圆明园,如今已是一片废墟,那是英法联军一把火烧了世界文化、历史上的瑰宝与精华呀!好几代帝王的梦想和人民的心血呀!有些物品还是木匠工人们用了几个世纪辛辛苦苦的做出来的,做了这么长的时间,但是被英法联军一抢而空,还把圆明园烧了,彻彻底底的被毁灭。多少劳动人民的辛劳,才换来了这么美的皇家园林,英法联军烧了圆明园,等于是把劳动人民的心烧了。圆明园是供人参观的,不是供人破坏的。圆明园已经被风景名胜的精华渗透了。但是我看到了今天的圆明园实在太伤心了,这都是英法联军惹的祸。

这个世界上的大瑰宝—圆明园现在已经成为了一片废墟,英法联军,你们所作所为永远记在我们中国人的心里,虽然现在已经过了很多年了,但是我们依然不辱国耻。当时圆明园被毁灭是因为当时中国人不强大,以后我们一定会努力学习或工作,渐渐地把中国发扬光大,让你们看看我们中国也是强大的,我们中国也会有一片属于我们的天空,属于我们的大地!

篇三:《圆明园的毁灭教案及说课稿》

圆明园的毁灭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学习课文,感受圆明园当年的辉煌,了解圆明园毁灭的历史,使学生记住这一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理解、体会。

2、过程与方法

(1)搜集相关文字或图片资料,了解屈辱的过去与今天的强大。

(2)以读激情,以悟促读,提高朗读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想象圆明园当年的样子,了解它毁灭的过程,使学生记住这一国耻,培养学生爱国情操。

2、理解课文中重点词语和句子的深刻含义,体会圆明园的建造和毁灭反映着祖国的强盛与衰败,进一步激发学生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奠定基调。

同学们,这幅图你们熟悉吗?(课件出示插图)谁来说说这是什么地方的图片?圆明园的残桓断臂已经在风雨中伫立了146年了,昔日的圆明园是怎样的一番景象,他们是如何毁灭的,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来请大家齐读课题。板书:《圆明园的毁灭》,可以说,这是人类史上的一次浩劫,在读课题。(齐读)

(二)朗读感受,体味辉煌。

1、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找找哪几自然段写了昔日的辉煌,哪个自然段写它的毁灭。

2.学习2-4自然段,找到一句准确的概括出昔日圆明园景观的一句话。板书:宏伟建筑

珍贵文物

(三)了解布局,感受宏伟

(1)抽同学读第2自然段,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众星拱月的月指什么,星指

什么?(读后明确月指圆明三园,星指的是那些小园)

(2)课件出示圆明园的布局。(许多小园像星星一样环绕在圆明三园的周围)

(3)看图,结合图片内容,说说众星拱月一词的理解。结合这段话的重点词说

一说。

(四)了解景观,感受宏伟。

(4)阅读第3自然段,圆明园写了哪些景覌呢?讨论生回答

(5)齐读第3自然段。

(6)园中这么多景物你想看看吗?出示课件圆明园的景观。

出示第三自然段最后一句话齐读。

(7)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珍贵的文物。课件出示

(8)理解“上自——下至”

从先秦到清代,你知道有多少年吗?说明了什么?

(五)研读“毁灭”,激荡情感。

(1)在这么多的奇珍异宝中,闪烁着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化,但就是这样一座举世闻名的堪称人类历史上一大奇迹的黄家园林却在一场浩劫中化为了灰烬。就让我们一起看看当年英法联军的暴行吧。

(2)播放《火烧圆明园》录像。看完后,用一个词形容你心中的感受,让我们带着这种沉重的心情读最后一自然段,出示课件

(齐读最后一段)

(3)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

板书:毁掠烧

(4)这可是我国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除了愤怒以外更多的是悲痛和惋惜。齐读最后一句。

(六)引发共鸣,提升情感。

(1)有感情的朗读这句话。

亲爱的同学们,面对这断壁残垣,你又想说些什么呢?(出示图片)(交流)

(四)总结升华

实践证明:,“落后就要挨打”。作为新一代的少年儿童,我们把振兴作为自己的动力,作为自己的己任,一把火可以烧毁世界上独一无二儿的皇家园林,但是他烧不毁的是中国人民的仇恨和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的精神。近年来,不甘心失败的日本对我国钓鱼岛不断挑衅,目的是想霸占钓鱼岛。请同学们牢记,钓鱼钓自古以来是我国的领土,是中国人最早发现的岛屿,以前是,现在是,将来依然是。决不允许任何外人侵犯,决不能让历史的悲剧再次重演,请举起你的右手,让我们永远牢记时“勿忘国耻,振兴中华”。齐读

作业:写一篇《圆明园的毁灭》的读后感。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圆明园的毁灭》。

一、教材分析

《圆明园的毁灭》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这篇课文以浅近的语言,描述了圆明园当年的繁华,讲述了圆明园毁灭的过程,作者想让学生感受到的除了因祖国过去的贫病饥弱而忍受的耻辱之外以及由此而生的愤怒之外,更重要的,是想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以及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学生在通过课前的预习,基本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对文章进行了初步解读,对这段历史有一定了解,但对爱和恨交织的情感把握上不是很准,尤其是把这份情感升华为民族的责任感更需要老师的引导。本节课我将引导学生透过语言文字充分挖掘“爱恨变化”的情感主线,不断激发学生的情感,带着他们在爱的情感中走进圆明园,在由恨而生的使命感中走出圆明园。

二、教学目标

根据本课的学习内容和学生的认知基础,我将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方面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学习课文,感受圆明园当年的辉煌,了解圆明园毁灭的历史,使学生记住这一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理解、体会。

2、过程与方法

(1)以读激情,以悟促读,提高朗读能力

⑵电教媒体,从旁辅助;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想象圆明园当年的样子,了解它毁灭的过程,使学生记住这一国耻,培养学生爱国情操。

(2)理解课文中重点词语和句子的深刻含义,体会圆明园的建造和毁灭反映着祖国的强盛与衰败,进一步激发学生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教学方法

我们知道,“教是为学服务的”,一节课选择了较为恰当的教学方法,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所以我准备在“目标调控法”大前提下运用以下教学方法:

⑴以读促进,激发情感。

书读百遍,其意自现。这篇课文文字优美,字里行间饱含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只有通过读才能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在教学中设计多种形式的读:引读、个人读、自读、默读等形式,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

⑵电教媒体,从旁辅助。

对于不熟悉的事物,孩子是很难想象的。多媒体的引入,帮助学生解决了语言文字想象艰难的问题。

四、教学过程

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感悟,激起学生情感的共鸣是本节课的关键。

根据我们学校的“六段”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我设计了一下教学过程。

1.出示图片导入新课

2.掲题引读引出课题

3.成果交流精讲点拨

4个性练习反思纠正

5.总结全文,提升情感。

环节一、出示图片导入新课

篇四:《圆明园毁灭的读后感》

一、什么是读后感?

读了文章、书籍,把自己的体会、感想写下来,就是读后感。

二、“读”和“感”

1、写读后感,

“读”是基础,要读懂文章想告诉我们什么,为更深入地“感”提供对象。

2、“感”,可以是从书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书中的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可以是因读书而激发的决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读书而引起的对社会上某些丑恶现象的抨击、讽刺。“感”是重点,要着重写出自己的感受,不宜过多地重复文章的内容。为了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感受,也可以适当引用相关的资料。

三、读后感的写法:

读后感的表达方式灵活多样,基本属于议论范畴,但写法不同于一般议论文,因为它必须是在读后的基础上发感想。

1、开篇点题。开头写文章总体上给自己的感觉。

2、第二部分想详细写自己的感想,对事件

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评论,或针对整篇文章谈谈自己有什么启发、收获、教训等。密切联系实际,是读后感的重要内容;选择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