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创业成功>常春藤创业潮:寻找下一个扎克伯格(一)

常春藤创业潮:寻找下一个扎克伯格(一)

详细内容

本恩・于(Ben Yu)不久前还是一名哈佛大学的大二学生,如今是一家网上购物价格比较网站的创始人。

  这位华人后裔视“常春藤”为“草芥”,因为他觉得哈佛的“核心课程阻挡了他的兴趣爱好”。

  本恩不会写自己的中文名字,但这丝毫不能阻止他成为又一波辍学“闯硅谷”中的弄潮儿。

  近期,美国名校学生辍学创业的新闻频频见诸媒体。

  从比尔・盖茨(Bill Gates)到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再到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几经沉浮的互联网产业似乎迎来了新一波“童子军”。

  弃学“落网”

  今年一月,本恩决定辍学创业。

  他告诉记者,自己中文名字的读音是Hao Ran,但却不知道中文该怎么写。

  本恩最喜欢的食物是海参,最喜欢的颜色是白色。

  他心中的创业图谱或许正像一只入水发制的海参不断拓展。

  本恩自信十足地告诉记者,他正在建立一家网上购物价格比较网站,运用复杂的方程和读者对商品价格的反馈,在最短的时间内为网上的消费者找到最便宜的商品。

  目前,网站已经进入最后的设计阶段,一两个星期内就会进入试运行。

  “我的商业模式是通过用户资料或者销售提成收钱,例如,亚马逊等零售网站一旦有消费者通过某网站链接到它的网站上消费,就给中介网站4%或者更高的提成。”本恩说,“Facebook按照每个人4美元向商家收费,我的注册用户如果平均每人每年通过我的网站购买电脑等产品,消费1000美元的话,我大约可以提成80美元,这就是Facebook的20倍。”

  本恩进入哈佛后就开始构想自己的网站和商业运营模式。

  这是一条和他的“心理学家”学长扎克伯格(当年主修心理学)颇为类似的成长轨迹。

  今年一月,本恩觉得学校课程占据了他太多的时间,于是辍学开始全身心投入自己的网站创办。其间,他还不忘自己的另一个兴趣爱好,攀登了非洲之峰乞力马扎罗山。

  本恩应该学一句中国俗语:一山望着一山高。

  今年以来,美国许多大学生放弃门槛奇高无比的名校,吸引他们的是课堂外的花花世界。

  其中,卡内基・梅隆大学的尼克・卡马拉塔(Nick Cammarata)放弃了计算机专业的学习,和他的搭档一门心思经营起一家名叫OPEN的网站。哈佛的苏杰・泰尔(Sujay Tyle)则准备发明便宜的生物燃料。

  “电影《社交网络》交待了扎克伯格创立Facebook的过程,很多年轻人很推崇这部电影,希望能在高科技领域建立公司。”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运营和信息管理教授乔舒亚・艾利夏伯格(Jehoshua Eliashberg)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