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兄弟俩:创业成功投身公益(一)
详细内容
对于不少大学毕业生而言,毕业之后通常会选择留在城市里工作,不过,来自惠州市惠阳区秋长街道的一对“80后”兄弟曾广浩、曾广深,却在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创业。
只是,令兄弟俩没想到的是,他们去年承包经营的一个农贸批发市场竟成了惠阳区首个大学生创业带动就业孵化基地,该基地运行一个多月时间来,共吸引了100多名大学生加入基地创业。
如今,兄弟俩在成功创业后,开始投身社会公益事业,专门成立了一支由12名大学生组成的公益组织―大学生绿舟公益团队,并于近日成功获得了惠阳区秋长街道团工委举办的首届公益创投活动的项目资助。
就业形势严峻兄弟俩“包场”创业
曾广浩和弟弟曾广深都是惠阳区秋长街道白石村人。
2013年6月,哥哥曾广浩从广州美术学院毕业,学习美术教育专业的他,从毕业之时便感受到了就业形势的严峻。
“我学的是美术教育,但不一定能顺利当上个美术老师,就业压力蛮大的。”曾广浩说,在家做生意的父亲告诉他,秋长新塘村当时正在建设一个农贸市场,与其在外找工作“碰一鼻子灰”,不如回乡创业,争取把新农贸市场承包下来经营。
回到家乡秋长,经过一番实地考察,曾广浩拿出自己大学期间在美术培训机构当助教所挣的钱,于去年9月将新塘村峰发农贸批发市场承包了下来。
“当时市场所在的秋宝路还未完全通车,门外都是烂泥,但因为所有档口一律免租一年,吸引了不少肉菜杂货档进驻。”曾广浩说,去年10月,他承包的农贸市场开始试业,但他当时心里“根本没底”。
记者在峰发农贸批发市场看到,市场内肉档、菜档、水果摊档较为齐全,整个市场占地面积约1.8万平方米,铺位加档口一共有200多个。
“既然是创业,就希望同更多的人一起,我弟弟也是其中一位。”曾广浩说,今年7月,弟弟曾广深从香港大学硕士毕业,也选择了回乡创业,而兄弟俩选择了在批发市场临街的商铺,创办了一家青少年艺术培训中心―“聚艺教育”。
让兄弟俩欣喜不已的是,培训机构创办后吸引了一些大学同学加入,美术班、音乐班等也相继开班,今年暑假,最高峰时学生人数达100人。
曾广浩兄弟俩透露,当初创办培训机构时,他们根据惠阳当地的优惠政策成功申请了10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5000元创业资助金、6000元的租金补贴以及2年社保,这才有了创业的资本。
创业带动创业目标“大学生创业一条街”
如今,曾氏兄弟的批发市场经营已1年多,培训机构也有4个多月时间,他们从未伸手向家里要过一分钱,而目前创业项目的经营基本上能保持收支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