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大学生创业>两代人30年创业13次坚持梦想“不服输”(一)

两代人30年创业13次坚持梦想“不服输”(一)

详细内容

这是一个把“追逐梦想”植入骨髓的家庭。

  父亲徐忠从34岁辞职创业至今,先后9次创业,几经起落,却从未放弃。如今,64岁的他依然浑身是劲,又开了家新公司。两个儿子创业4次,失败3次,却凭借着对梦想的坚持和不服输的信念,在第4次创业中实现“业界神话”。

  “每次遇到困难和挫折,我都想起父亲常常挂在嘴边的三个字―――‘怕啥子’。”儿子徐灏说。

  不服输,正是徐家两代人的“梦想”基因。

 

  ■父亲 前8次创业

  开发“微型彩扩机”:亏本

  研发一次成像设备:专利收入很快亏了

  开织袜厂:很快倒闭……

  ■两兄弟 前3次创业

  灌制个人CD、MV:倒闭

  研发“照片魔术师”:没多少人买

  类似二维码的项目:放弃 ……

  ■这一次创业

  父亲:智能曝光系统已经收到订单

  两兄弟:Camera360手机应用在全球已有2亿用户

  

  30年前,34岁的徐忠辞掉甘孜德格县文化馆副馆长职务,带着老婆和两个儿子来到成都,开始追逐自己的创业梦。第一个创业项目,他准备开家彩扩店。但实际上的第一桶金却来得有点出乎意料,在订购彩扩机时他转手卖出,获利1万多元。

  在拆开买来的彩扩机一番研究后,徐忠有了首个专利产品―――“手提折叠式微型彩扩机”。虽然当年连媒体都报道了这一发明,但却没让徐忠挣到钱,小型彩扩机的成像效果始终不如大机器,远距离维修费更让他难以保本。其后,徐忠又研发了几代产品,但效果都不理想。

  徐忠此后又研发了一套“一次成像、反转冲洗”的设备,类似目前的“拍立得”。这套设备很快被一家企业看中,以35万元的价格买断了专利。但这笔钱,很快又在下一个创业项目中亏得血本无归。

  赚钱、亏掉,再创业,如此反复。徐忠30年来一共9次创业,发明过数代彩扩机,开过织袜厂,在商海里几经沉浮。最艰难的一段时间,“大过年的,口袋里只有200元”、“一家人办了很多张信用卡,拆东墙补西墙”。

  但逐梦的心,不但没有因为失败改变过,反而越来越坚定。父亲追逐梦想的坚定信念,也被早早地灌输给了两个儿子。

  

  徐滢、徐灏两兄弟年纪很小时,就被父亲送到少年宫学习计算机编程。这对兄弟也因此从小便学父亲常搞些小发明,设计些小程序。

  想法多了,两兄弟也琢磨着像父亲那样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