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大学生创业>库尔勒:大学生创业当会赚钱的“陶渊明”(一)

库尔勒:大学生创业当会赚钱的“陶渊明”(一)

详细内容

刘晨是新疆库尔勒市和什力克乡柳林村人,他是地地道道的农民的儿子,父母靠种地为生。

  2010年7月,刘晨从新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毕业,通过招聘顺利进入新疆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不久就被提升为一名小组长。一个农村娃来到新疆首府乌鲁木齐,并成为大型企业中的一员,这一切让他的家人很欣慰,也让乡亲们羡慕不已。

  而正在刘晨事业刚刚起步时,一次与家人通电话,他得知那两年春季库尔勒地区常遭遇“倒春寒”、“沙尘暴”等灾害性天气,使自家的棉花不同程度减产,而年迈的母亲又无能为力。出身农家的他深知农作物减产对农民生活的影响有多大。

  “看天种地只能靠运气,除了这种传统农业,还有没有更好的种植方式呢?”经过一段时间的琢磨,刘晨想,只有自己投入到实践中,才有机会找到答案。“我知道种地很辛苦,但我做好了吃苦的准备。”就这样刘晨辞掉了城里的工作,回到家乡去追逐田园梦。

  坐落在柳林村村口的五个温室大棚与众不同,灰色的水泥外墙,白色的棚顶……看上去比有些人家的房子做工还精细。这就是刘晨今年刚建起的五个温室大棚。

  12月14日,记者一走进刘晨的蔬菜大棚,一股热气扑面而来,棚里种植的黄瓜青翠欲滴,蔓延开的藤有一米多高,用绳子吊在空中,行距、株距均匀,看上去整齐得就像列队的士兵。黄瓜根部凸起的土梁很匀称,全部用塑料薄膜包着。“这样包起来水份不易蒸发,能保住墒。”刘晨自豪地说:“这批黄瓜元旦过后就能上市,马年春节梨城市民就能吃上我种的菜了。”正在大棚里干活的他,施肥、浇水、剪枝……动作娴熟,这个戴着眼睛看起来斯斯文文的小伙子干起活来特别麻利。“每当看到大棚里新鲜的蔬菜,我浑身都是劲,一天都停不下来。”他乐呵呵地说。

  “别小看这几个占地仅十几亩的蔬菜大棚,一年下来比种一百亩棉花挣得钱还要多。”刘晨的母亲程会兰高兴地说,他们今年种了两个棚的葫芦瓜,10月就上市了,卖完一算净利润4万多元。再加上三个棚的黄瓜和西红柿,以及明年春季的一茬菜,估计一年能收入近20万元。“年轻人脑子活泛,种地就是比我们强。”程会兰说。

  刘晨搞蔬菜大棚也是刚刚起步,现在这些菜是他的大棚建成后的第一茬菜。为此他整整琢磨了一年多,在辞职回来的前两年里,他在帮母亲种棉花的同时,经常通过网络了解农业信息,学习种植方法。“我家种了170亩棉花,一年下来才挣不到20万。如果遇到极端天气,收入更是很难保证。”刘晨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