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耐德“NEWS”中国版:品牌、合作、本土化(一)
详细内容
“我们在中国面临着三个挑战:第一是增长,第二是增长,第三还是增长”,长着一头马克思式卷发的亨利・拉贺曼(HenriLachmann)一开口就玩起了绕口令。
68岁的拉贺曼是法国最大工业集团之一的施耐德电气(SchneiderElectric)的董事长兼CEO。
7月6日,投资1千万的TE电器(施耐德旗下的三大品牌之一)80周年品牌推广计划正式启航。
这是2年前就已经在规划中的施耐德“NEW2004”计划中的头阵。(“NEW2004”计划是施奈德公司的一项全球性战略,旨在从各方面来对公司进行改进:产品更加注重质量;更注重创新;更加与客户接近;更加国际化;给投资人与员工带来更大的价值)。
在2003财年,施耐德电气的全球销售额从2002财年的90‘61欧元下降到88亿欧元,但利润率却从41.5%上升到42。3%,现金流上升了5个百分点。这是拉贺曼一直在实施“数一数二”聚焦战略的结果,卖掉那些不在行业前三名之列的公司,将施耐德电气的主业锁定在电气和工业控制领域,因为在前者,施耐德的排名是世界第一,在后一个领域中,排名第二。
由此,对于施耐德来说,2004年将是非常关键的一年,而中国这两年来表现出的电力紧缺所带动电力建设的再次兴旺,也让施耐德无法不加重对这个市场的砝码。
“在中国(包括香港和台湾地区在内)的增长速度高于全球平均水平10多个百分点,中国的利润率也高出10多个百分点”,在采访结束之际,已走出大门口的拉贺曼对本报记者道出了真相。
品牌
在国内提起施耐德,恐怕很多人都会立马联想到德国施耐德(Schneider)――在去年5月份宣布破产,该公司电视机业务被中国的TCL集团收购。
这有点让拉贺曼颇感郁闷。
虽然叫着同样一个名字,但德国的施耐德不仅仅是一个公司在名称,也是产品品牌,而在法国施耐德,这只是一个公司的名称而已,其主要的产品品牌是配电产品和开关设备品牌梅兰日兰(MerlinGerin)、配电和工业控制自动化领域的美商实快(SquareD)、自动化领域的TE电器(Telemecanique)这三大核心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