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如何从负债70万到年赚3000多万(一)
详细内容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耿瑞超,山东菏泽定陶县张湾镇人,今年28岁的他有着与同龄人很大不同的人生经历。在创业这条充满艰辛而又曲折的道路上,他屡遭失败,一度茫然低迷;一番顽强拼搏之后,耿瑞超最终成功创立了年销售收入3000多万元的菏泽市安康童车制造有限公司,书写下属于自己的80后创业辉煌。80后如何从负债70万到年赚3000多万
巨额家债,他饱尝生活艰辛
耿瑞超出生在定陶县张湾镇西耿村的一个贫困家庭。母亲身患重病,每年要有7个月在医院治疗,为此家里四处举债。母亲去世后,为尽快还清巨额债务,耿瑞超初中毕业就到饭店打工。“当时一个月工资只有150元,得多少年才能还完啊。”耿瑞超说,难以改变的贫困促使他另谋出路。于是他决定找所技校学门技术。
2003年春天,耿瑞超来到河南驻马店市一家汽修技校学习,3个月之后他发现,这所学校所颁发的证书不被国家承认!此时,他不仅没有学到过硬的本事,辛苦打工一年赚来的钱也打了水漂。无奈之下,耿瑞超去了青岛一家钢构企业打工。天有不测风云,3个月后在一次外出安装厂房时,一场意外使耿瑞超左脚筋被挤断,后鉴定为四级伤残,无法正常走路。
四次创业失败,他越挫越勇
回家休养的耿瑞超曾一度感到迷茫、失落,现实却让他不得不重新振作,然而身患残疾之后再找工作谈何容易。一个月后,他靠仅有的1700元伤残金一个人搞起了麦草加工。
“当时是真没钱,设备都是赊来的,用的麦秸也是从亲戚朋友那里拉来的。”回忆起第一次自主创业,耿瑞超仿佛又回到了当年那段苦日子。他透露,当年生意还说得过去,“除收回投资外,还剩2万多元。”
两年后,耿瑞超见麦草生意日益清淡,遂投资5万多元,开了一间插接板加工厂。好景不长,随着市场日渐萧条,工厂入不敷出,他不得不卖掉了所有的插接板设备,与朋友合伙辗转湖南、湖北干起木材生意。
直到2008年,有了一定积蓄的耿瑞超,决定回家再次创业。经过深入的市场调查后,他投资130万元与朋友合资建起了一间童车厂。但童车涉及儿童安全,需办理国家强制执行产品认证等相关手续后才可投放市场。对此一窍不通的耿瑞超在建厂生产之前并没有办理相关资格认证,于是,刚卖了不到10件产品,童车厂就被相关部门进行了查处。
奔波21万多公里,他让工厂起死回生
为了办理资格认证,救回厂子,耿瑞超上北京、跑济南,奔波历时8个月终于成功办理了国家质量体系认证,注册了“安康宝贝”商标,此时童车厂停产,合伙人撤股,他也身负70多万元债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