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运作管理>拒绝成为并购猎物(一)

拒绝成为并购猎物(一)

详细内容

当仁科把甲骨文开出的51亿美元收购价格抬高到94亿的天价,仁科的CEO康可为知道,自己终于逃脱了甲骨文持续半年多的并购追杀。

  正如仁科遇到的问题一样。在市场上,一些并购方企业只要看上了目标企业的价值,就会采取敌意并购的方式。

  敌意收购:正常的收购是并购者想收购目标公司,先和公司的管理层进行谈判,然后再与股东协商股权购买或转让事宜。如果在并购方管理层不同意并购的情况下,还通过购买对方股东股份或从二级市场收购股票的方式,以取得该公司的控股权,就称为敌意并购。

  对于目标企业来说,抵御并购就不是一句“No”拒绝这么简单。很多并购者会通过很多手段让“No”变成“Yes”。在并购的战术和计策下,被并购目标企业如果想拒绝出售,就必须掌握有效而且足够的方法。

  战前准备

  比尔・华兹是一家上市公司的总裁,他接到了一家行业老大要收购本公司的文件。公司一直被框架太大、业务凌乱等问题困扰,但比尔・华兹还不想让公司在自己手上售出。为此,他召开高层会议,决定借抵制收购之机自行整顿,进行一次“瘦身”运动。

  公司下属的物业管理和销售公司,不仅效率不高,还常导致部门之间矛盾。比尔・华兹准备把这两部门剥离出去,使其变成独立自主的公司,并考核其业绩以决定是否有资格继续为公司服务。

  冰箱、洗衣机等家电部门军阀割据,各自为战,在市场策略等方面互相掣肘。比尔・华兹把其统一规划为家电事业部。至于有些与公司的主打产业关系并不密切,却一直在耗费着公司的资金,人力的工厂车间,和几条已经处于废置状态的生产线,比尔・华兹决定把它们都出售,收回现金,并希望调整后的公司如同一棵被园艺工人修剪过的大树,既简约、高效、利落,又突出主业优势。

  即使如此,公司还是有相当的弱势。为此,比尔・华兹还要想办法蒙蔽并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