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地理上册民族导学案
详细内容
课 题:第一章 从世界看中国
第三节 民 族
学习目标:
1、知道我国民族的数量、构成及分布特征。主要的、民族政策。
2、了解一些少数民族的风俗民情和文化特点,树立正确的民族观,激发民族自豪感。
3、学会尊重各族人民的不同生活习惯,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
一、自主学习:
学习任务一:中华民族大家庭
阅读教材第1框,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共有 个民族, 族人数最多,占全国总人口的 %,其他民族人口占 %,称为 。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 族。人口在500万以上的民族有:壮满回、苗维彝,土蒙藏9个民族。人口分布范围最广的少数民族是 ,少数民族个数最多 的省是 省,被成为民族之乡。
2、民族政策:各民族不论大小,都具有 地位。大多民族都有 和文字,形成独特的民族风情。
学习任务二:民族分布特点
阅读教材2框,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 ”,汉族分布最广――遍及全国各地,主要集中在中部和东部;少数民族分布相对分散,主要分布在 地区。
2、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 政策,设立自治机关,如: 等。
歌谣总结: 壮满回苗维,彝土家蒙藏。壮族人最多,珞巴人最少。
散居各地者,唯独数回族。民族数最多,云南独占鳌。
【补充与纠错】
二、精讲精练:
1、重点讲解、合作共建
(一)、小游戏:少数民族的文字看课本P16图1.15中用八种不同的文字写出的“我爱中国”,很有趣吧?让我们拿出一张人民币,参照书上的图片找出人民币(纸币)上用不同文字写的“中国人民银行”几个字,并告诉我们:它们分别是哪几个少数民族的文字。
(二)、团队合作――民族风俗文化
读图1.16“我国几个少数民族的体育、艺术、民居和传统节日”说一说下面各图片分别反映的是哪个少数民族?你还了解该民族的哪些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请你补充说明。
2、建构知网、强化记忆(背诵、书写)
【课堂总结】《歌谣》
中华民族五十六,汉族人口数最多。少数民族五十五,人口最多是壮族。汉族分布遍全国,
集中东部和中部。西南西北和东北,少数民族广分布。各族杂居或聚居,平等团结又互助。
三、检测提高:
1、下图中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区是哪一个( )
2、我国少数民族分布最多的省、区是( ) A.贵州B.云南C.广西D.新疆
3、下面关于我国各民族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 B、汉族主要分布在东部和南部
C 、各民族“大聚居,小杂居”,相互交错居住 [D、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北部
4、“高空低瞰山成浪,个个峰蒙白玉中。大地苍茫如锦绣,宝藏开采待新民”。是指( )
A蒙古族为主的内蒙高原 B彝族为主的云贵高原
C回族为主的黄土高原 D藏族为主的青藏高原
5、我国少数民族主要部分在( )
A.西北、华北、东北B.西南、中南、东南 C.西北、西南、东北D.华北、华南、西藏
6、每年大约4月13日至4月15日,人们举行盛大的集会,“赕佛”、“嬉水”、 “丢包” 、放高升、赛龙舟、放孔明灯、赶摆。这是( )
A、蒙古族的摔跤节 B、瑶族的泼水节 C、黎族的传统节日 D、傣族的传统节日
7、下列有关我国民族分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汉族分布遍及全国,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 B、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
C、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等边疆地区
D、我国的东部和中部没有少数民族分布,有的省级行政单位全为汉族
8、下列乐器与创造此乐器的民族对应正确的是:( )
A、长鼓―傣族 B、冬不拉―哈萨克 族 C、芦笙―藏族 D、马头琴―朝鲜族
9、将下列少数民族和他们的传统节日用直线连接起来:
A.蒙古族B.彝族、白族C.壮族 D.回族、维吾尔族 E.傣族 F.苗族、侗族
①火把节 ②那达慕大会 ③开斋节和古尔邦节 ④三月三 ⑤泼水节 ⑥芦望节
10、说出反映哪个民族的风俗
A______族的______活动
B_____族的_______舞
C_____族的____舞
D______族的________运动
E_______族的________运动
【补充与纠错】
四、反思总结